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干预模式对HIVAIDS单阳家庭感染者的影响

  2021-09-23    7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MT)的干预模式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单阳家庭感染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门诊进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120例HIV/AIDS单阳家庭感染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PMT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水平差异,即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慢病自我管理量表(CDSM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差异,并比较两组配偶检测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CD-RISC评分、自我效能感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配偶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MT的干预模式可以提高HIV/AIDS单阳家庭感染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感,增加心理弹性。

  • 关键词:
  • HIV/AIDS患者
  • 保护动机理论
  • 单阳家庭
  • 心理状态
  • 自我效能
  • 自我管理行为
  • 加入收藏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传染病[1],具有预后差、死亡率高的特点。从1981年发现第一例AIDS病例至今,全球约有3940万人感染HIV,310万人死于AIDS相关疾病,AIDS的防治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2]。HIV单阳家庭是指夫妻双方中一方为HIV抗体阳性,另一方为HIV抗体阴性的家庭。HIV抗体阳性的一方称为先证者,先证者的配偶称为阴性配偶。据国外研究报道,新发感染病例中多数为夫妻间性传播,在一些地区其发病率甚至超过男男同性性行为(MSM)人群和女性性工作者人群的发病率[3]。目前性传播仍是主要传播途径,夫妻间性传播是异性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报道,家庭内夫妻间性传播率在我国AIDS传播中可达33.3%[4]。因此,单阳家庭夫妻间传播作为AIDS疫情逐渐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的重要形式,应当受到重视。预防单阳家庭HIV夫妻间性传播已成为当前AIDS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motivationtheory,PMT)广泛应用于个体行为预测、解释和干预,并取得良好效果,在我国糖尿病、高血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5]。因此,本文旨在通过PMT干预模式,分析和总结该模式对HIV/AIDS单阳家庭感染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门诊进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120例HIV/AIDS单阳家庭感染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原则。纳入标准:(1)符合《艾滋病诊疗指南》(2015版)相关诊断要求[6],第一诊断为AIDS;(2)经检查确诊为HIV感染者;(3)夫妻关系稳定,长期同居;(4)意识清楚,沟通及表达能力正常;(5)配偶为HIV阴性,且夫妻双方均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阴性配偶有吸毒、多个性伴侣等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史;(2)合并肝、脑等严重躯体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登记档案资料,测量生命体征,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在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后,护理人员通过讲解、发放知识手册等方式为患者提供用药宣教,如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知识,如AIDS的传播途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常规用药后15d、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内容上,给予基于PMT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成立由1名主任医生、1名门诊医生、4名副主任护师、6名主管护师共12名医疗、护理专业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从形成保护动机的威胁评估(严重性、易感性、内部收益及外部收益)和应对评估(反应效能、自我效能及反应代价)着手,根据患者现阶段病情制定干预方案,干预时间为6个月。(2)集体授课。在患者首次在感染科门诊进行抗病毒治疗时以及干预的第1、3、5个月各进行1次集体授课,每次时长30min,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强化其认知。在患者首次进行抗病毒治疗时开展第1次集体授课,本次授课旨在强化疾病的严重性及易感性,主要内容为AIDS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危险因素、预后等;讲解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干预1个月后进行第2次集体授课,此次授课的目的是强化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课程内容包括AIDS患者的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分享1个月以来自身坚持良好生活习惯所感受到的益处以及周围积极的案例。

干预3个月后进行第3次集体授课,本次授课旨在弱化患者内部回报和外部回报,内容包括分享当前疾病自我管理行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个体化指导及AIDS的家庭护理指导。在干预5个月后开展第4次授课,再次强化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结合患者的化验结果进行一对一指导。(3)建立由研究小组成员、干预组患者及家属共同组成的微信群,选取1名主管护师作为编辑定期推送相关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宣教,从而使患者及其配偶掌握更多AIDS诊疗的新动向、新进展,强化疾病的严重性和易感性,产生动机保护意识。同时,如果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通过微信群与研究人员进行沟通。(4)组织病友会。干预的第2、4个月,组织病友交流活动2次,每次1h,邀请服药时间长且治疗效果良好的AIDS患者现身说法,分享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自我管理经验,增强自我效能。告知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时,及时向家人、医务人员寻求帮助。(5)进行电话回访。用药后第15天进行第1次电话随访,随后每个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各项情况,询问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取得的收获及困难,并找出阻碍患者行为改变的因素,对正确的行为给予鼓励,和家属一起帮助患者坚持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提高反应效能和自我效能。

1.3 评估标准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resiliencescale,CD-RISC)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7],包括韧性、力量、乐观3个维度,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为0~4分,总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心理弹性越好。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ficacyscale,GSES)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8],共10个条目,各项目均为1~4分,最高分为40分,分值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

采用慢病自我管理量表(chronicdiseaseself-managementscale,CDSMS)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9],该量表包括运动锻炼、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的沟通3个维度共15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为1~5分,1分为从不,2分为很少,3分为有时,4分为经常,5分为总是。总分为75分,得分越高,则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越好。

1.4 观察指标

向患者发放自制HIV/AIDS患者一般情况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居住地址、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婚姻情况、家庭支持、确诊时间、抗病毒治疗编号、感染途径、基础疾病、并发症、费用支付方式等。比较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CD-RISC、GSES、CDSMS评分及配偶检测率的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数据,正态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等级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无序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及自我效能感比较

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CD-RISC、GSE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CDSM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升高,与同组干预前比较,干预组运动锻炼、认知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的沟通t=6.923、5.969、4.980;对照组运动锻炼、认知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的沟通t=3.834、4.421、2.111,两组组内对比均P<0.05。干预组干预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配偶阳性检测率比较

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配偶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研究表明,影响单阳家庭夫妻间HIV经性传播的主要因素有先证者抗病毒治疗时机、持续时间、CD4细胞、病毒载量、安全套使用率、配偶告知与检测等[10,11]。单阳家庭中的先证者长期进行抗病毒治疗且保持较好的依从性、发生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配偶尽早告知并进行检测可降低单阳家庭夫妻间HIV的传播率。因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对提高患者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十分关键。

PMT认为通过认知调节可以改变个体对待疾病的行为和态度,强调内在认知对个体健康行为决策的重要性。该理论根据行为形成模式分为3个板块:信息源、认知中介和应对模式。信息源包括个人和两个环境因素,认知中介过程是该理论的核心,可以由两个评估途径来解释:威胁评估和应对评估。应对模式反应是否产生保护动机,表现为行为的形成或改变[12]。当个体受到疾病威胁时,如果能使其意识到不健康行为造成的后果可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克服来自自身、社会各个方面的障碍和危险因素,认识到采取健康行为带来的益处,且付出的代价较小,就能够促使其形成保护动机,增加自我效能。本研究发现,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CD-RISC、GSE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基于PMT干预模式可提高HIV/AIDS单阳家庭感染者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感。从PMT的威胁评估和应对评估的7个因素出发,强化HIV/AIDS单阳家庭感染者认知,产生动机保护意识,当患者采取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从而获得心情预约和满足感,增强自我效能,效能越强,行为改变的动机就越强。

PMT可解释健康行为形成,通过集体教育、病友会等方式,增加患者参与度及主观能动性,使患者获得内在满足感,不良行为内部及外部回报弱化,进而采取积极应对模式,建立良好自我管理行为[13,14]。PMT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与患者积极互动,指引患者改变自身行为来保持健康,协助其形成积极的自我管理循环[15]。本研究还发现,干预组患者CDSM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PMT干预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究其原因,本研究在干预第1、3、5个月各进行1次集体授课,以强化疾病的严重性和易感性,加深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促使其形成健康行为,也有助于感染者配偶认知水平的提高。患者遵医嘱加强运动锻炼,定时与医生的沟通反馈病情,能够提高其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同时采取安全性行为以保护配偶。两组患者配偶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少或观察时间短有关,可在以后的研究中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

综上所述,基于PMT干预模式通过改变观念促进患者行为转变,使保护行为习惯得以形成,从而增强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宋琴,袁家麟.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流行因素及其防治对策[J].职业与健康,2012,28(23);2974-2975.

[2]戴志澄.全球/中国HIVIAIDS流行状况及预防与控制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84-88.

[4]夏彦昌,辛冰艳,李灿,等.HIV单阳家庭接受ART的影响因素及对配偶的影响[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7):514-517.

[5]田彦.保护动机理论在健康行为促进和疾病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24):3845-3847.

[6]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5,33(10):577-593.

[7黄琴,何丽芸,张甜等.个案管理模式对HIVIAIDS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8,33(5):80-82+88.

[8]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9]刘晓,吴燕妮,李金秀.国内外常用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研究及展望[J].护理学报,2011,18(17):20-23.

[10]余患芬,韩瑜施玉华等.配偶告知及检测与降低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间传播风险的相关性分析[U].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23(10)1898-900+908.

[11]程娟,索绪海,宋兵,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梅毒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和抗梅毒疗效[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1,19(3):9-13.

[12]肖琛嫦,陈雪梅,王棠,等.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HIVIAIDS病人ART依从性状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23(6):503-506+541.

[13]赵晓玲,董新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病人血糖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20):3616-3619.

[14]张新,田考聪.重庆市大学生HIVHBV合并感染高危行为的保护动机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17):3186-3190.

[15]张鹏,高静,张勇,等.男男同性恋HIV感染者自我管理效果评价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5):582-587.


文章来源:张利漫,韩宁,王慧群.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干预模式对HIV/AIDS单阳家庭感染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22):1-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临床皮肤科杂志

期刊名称:临床皮肤科杂志

期刊人气:263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4963

国内刊号:32-1202/R

邮发代号:28-7

创刊时间:197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