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农村电商在黑龙江省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2021-05-14    25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农村电商扶贫是我国新时期“互联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产物,是扶贫理念和手段的丰富创新。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北的农业大省,存在一定程度的贫困问题。最新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在实施农村电商扶贫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效,这得益于各级政府在政策支持、农村电商综合示范县建设、创新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但同时也面临着缺乏既有意识又懂技术的农村电商人才、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村电商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不足等诸多问题。针对黑龙江省农村电商扶贫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人才培养和鼓励人才回乡创业并举,完善网络、公路、物流等电商相关基础设施,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及打造龙江特色农产品品牌4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
  • 互联网+
  • 电商扶贫
  • 电商服务
  • 电子商务
  • 黑龙江省
  • 加入收藏

农村电商扶贫在我国从提出到实际应用不过短短10年时间,政府层面真正把电商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方式进行实际推动也只有5~6年时间。尽管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国内外学者仍从各种角度对农村电商扶贫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中国知网上以电商和扶贫为复合关键词进行模糊搜索,相关文献的数量达1600多篇。经过分析后发现,我国对农村电商扶贫的研究文献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2种,且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在农村电商概念、功能、电商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较为集中。

汪向东等[1]在总结归纳“沙集模式”的基础上,首次把农村电商扶贫的概念定义为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将电子商务与农村扶贫发展有机结合,并纳入到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体系的一种创新扶贫的理念与实践。任鹏[2]通过对农村电商基本要素分析,更进一步指出农村电商是依托于互联网电商平台,对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进行动态化的全方位管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一种综合扶贫理念和方式。

在作用方面,吴敏春[3]最早认为贫困地区要想搞活市场和提高产品竞争力,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发展贸易是捷径,可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差别。张夏恒[4]认为农村电商可以塑造各扶贫参与主体协作效应、打通农村商品流通链条、打造电商扶贫系统效益。发展策略方面。徐熠明[5]及大批学者从各自认为重要的角度提出了关于发展农村电商的政策建议,大部分集中在电商人才引进和培养,基础设施更新和完善,电商服务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立,探索农村电商同金融、旅游结合新模式等方面。

模式和案例方面,在总结“江苏沙集模式”“陕西武功模式”“吉林通榆模式”“甘肃陇南模式”4种典型电商扶贫应用模式的基础上,陆刚等[6]结合河北省的经验和实践提出了各地发展电商扶贫模式的对策建议。吾斯曼·吾木尔等[7]以新疆为例,指出民族地区依托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建立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运行体系,可以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学者们对农村电商扶贫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相关成果为该研究的创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但已有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各地一般经验的介绍上,对现状分析不够深入、层次不清晰、数据老旧,问题和对策的描述表面泛泛,具体到黑龙江省农村电商扶贫实际的文章更少。该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展的,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数据从黑龙江省贫困现状、电商扶贫政策支持、电商示范县建设工程、创新电商扶贫模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黑龙江省农村电商扶贫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抽出最重要的3个问题,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1、黑龙江省贫困现状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轰轰烈烈的扶贫开发战略,黑龙江省是22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省份之一,黑龙江省最多时共有28个贫困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20个、省级贫困县8个,深度贫困县3个;1778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107个(表1)。贫困县分布在全省9个地市且集中在齐齐哈尔、绥化和佳木斯三地(图1)。齐齐哈尔有8个,占全省贫困县总数的28%;绥化有6个,占全省贫困县总数的21%;佳木斯有5个,占全省贫困县总数的18%。

三地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合计占全省的比例分别为80%和67%,贫困人口累计达20万以上[8]。由此可见,黑龙江省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三大整体性贫困区域,即以佳木斯为代表的东部低洼易涝区、以绥化为代表的中部盐碱贫水区和以齐齐哈尔为代表的西部风沙干旱区[9]。

致贫因素方面,黑龙江省农民致贫的因素主要有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灾致贫、因缺劳力致贫、因缺资金致贫、因缺技术致贫、因自身能力不足、因学致贫等[10]。深度贫困且扶贫难度较大的人口多数属于因病、因残和因灾致贫。黑龙江省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2019年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当年因病致贫5057户,占81.85%;因残致贫1042户,占16.87%;因灾致贫79户,占1.28%(图2)。除此之外,造成西部风沙干旱区、东部低洼易涝区和中部盐碱贫水区贫困的原因还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及农民种植结构不合理等,这些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农民大多“靠天吃饭”,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出现旱涝状况会直接影响收入;种植结构上粮食多经济作物少,旱田多水田少,造成贫困人口收入来源单一、匮乏[11]。

“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黑龙江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方略推动全省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进展。2017年黑龙江省的贫困人口为29.6万,而2013年高达319.5万,2013—2017年这5年间贫困发生率降至1.64%,累计脱贫289.9万人。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在前期脱贫成绩基础上,继续夯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2019年全省累计实现98%的贫困人口脱贫,使10.12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历史新低0.07%,全省贫困人口只剩余6178户12551人。2020年2月26日,随着延寿、拜泉、林甸、海伦、青冈5个贫困县(市)摘帽退出,标志着黑龙江省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黑龙江省贫困县实现历史性的清零。


2、黑龙江省电商扶贫现状


借助底层互联网构架的托举,现代社会电子商务交易模式逐渐成熟并发展成为商品要素的重要流通渠道,农村电商正是电子商务在地理空间上从城市到农村的拓展,而农村电商扶贫则是电子商务与扶贫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扶贫开发方式的一种创新和完善。农村电商扶贫利用电子交易方式进行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大幅度提高了农村、农户、消费者与市场的联通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数字鸿沟”现象的发生,凭借其独特的交易机制和扁平化优势逐步成为我国精准扶贫的主流阵地[12]。

2.1 省市各级政策支持

我国各届政府历来重视电商扶贫的重要作用[13]。自201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中连续6年出现农村电商的身影,2014年“电商扶贫”正式被国家扶贫办纳入扶贫的政策体系,并且在2015年将其作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开始实施。2016年底,《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16]40号)要求通过实施电商扶贫工程,促进农村地区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程。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的两会期间指出,要“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支持农村电商和快递发展”。

黑龙江省积极落实国家各项部署,纷纷出台了扶持和规范农村电商发展的各项政策,各地市结合省情、市情推动农村电商扶贫的开展。例如,《黑龙江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方案》在2016年颁布出台,2018年黑龙江省财政厅、商务厅、扶贫办又共同出台了《黑龙江省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选拔优秀农村电商企业给予金融和财税支持。同时,各市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了相应政策措施,如哈尔滨市政府先后制定了《哈尔滨市农产品电商出村试点实施方案》《哈尔滨市促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哈尔滨市农村电商带头人培育实施方案》等(表2)。

2.2 农村电商综合示范县建设有序推进

2014年开始,黑龙江省响应国家号召,将“互联网+”与精准扶贫全面结合,紧紧抓住国家2014年开始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享受政策红利,鼓励所属县市尤其是符合条件的贫困县市申报。在首批7个县市确立试点基础上,到2020年试点县市已达40个,覆盖了90%以上的贫困县,累计帮助1万多名农村贫困群众开办网店,见表3。

2.3 农村电商扶贫模式丰富创新

农村电商模式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如B2B、O2O、S2B2C等是根据电子商务业态的技术模式划分的[14];也有根据主体角色不同分为政府主导型、第三方组织参与型、贫困户主动参与型等[15];还有多种业态联合互通的电子商务与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与普惠金融互搭模式等[16]。该研究主要从农村电子商务运行、操作的角度去分类黑龙江省农村电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3.1 平台商城模式

近年来,黑龙江省政府先后与淘宝、农村淘宝,京东商城、京东生鲜,腾讯集团,苏宁集团等国内互联网巨头企业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围绕精准扶贫、农村电商等工程建设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见表4。黑龙江省内农业企业、农户可以入驻相关企业平台,利用平台优势发展电子商务,促进自身发展。其中,阿里巴巴旗下农村淘宝已与多个县政府合作建成县级服务中心10余个,受益的黑龙江省农民达100多万,共建成农村服务网点213个,模式见图3;苏宁已在黑龙江省15个县落地,服务网络类似农村淘宝,同时建设县级线下体验店15个。

2.3.2 小网店模式

农村电商小网店模式[17]是一种分散式的、传统的电商模式。贫困农户直接在电(微)商平台上进行注册发布农产品信息,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和联系,将自产的生态农产品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进行网络销售(图4)。电商平台可以是知名大型交易平台,如淘宝、京东等,也可以是微终端,如微博、微信等,还可以进行新兴的直播方式销售。该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建立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联系,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见效快等特点,高度契合黑龙江省农村分散型的个体户经营模式。

2.3.3 地方特色馆模式

地方特色馆是县级地方政府利用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宣传推介该地区丰富农特产品的一种农村电商模式。该模式由地方政府主导,与电商巨头合作建设运营,如阿里巴巴确立“千县万村+特色馆”立体扶贫发展战略(图5)。地方特色馆的优势在于突出当地特色,卖出标准化、品牌化、特色化产品进行扶贫的同时还能起到宣传推介的作用。目前“中国特产+黑龙江扶贫馆+地方馆”“淘宝特色中国+黑龙江特色馆+地方馆”和“苏宁易购+黑龙江特色馆”都具有一定代表性。

2.3.4 电商产业园区模式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致化,电商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更加显现,协同合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所以就催生了电商产业园区模式[18]。这种模式以电商产业园区为载体,在产业园内综合农产品生产、仓储、流通、运输、加工、物流和销售等各个功能,使要素发挥综合协调功能,产生最大化效益,服务贫困主体(图6)。2017年巴彦县按照规划建设的电子商务产业园投资300万元,集产品展示、电商孵化、快递物流、服务运营、人才培训和追溯体系于一体,截止到2019年已入驻电商企业和服务商30余家,拥有自建平台3个、第三方平台27个,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随着全国旅游热的兴起,旅游消费屡创新高。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旅游电子商务项目在黑龙江省近年来也逐渐成为精准扶贫的新手段和新方法,“旅游电商+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农家乐+民宿”“旅游电商+农业体验+后备箱工程”等新模式[19]层出不穷。目前,黑龙江省各旅游目的地及景区与携程旅行、美团、蜂窝旅行、去哪儿旅行等电商旅游平台合作,通过线上购买线下体验O2O的模式,将冰雪游、民族风情体验、农家乐、冰城夏都、农舍住宿等套餐销售出去,通过电商销售旅游资源及产品,增加游客消费体验和停留时间及消费金额,取得了良好效果。

2.4 黑龙江省电商扶贫取得的成效

以上措施的逐步推进使黑龙江省在电商扶贫领域取得了实效。2020年初,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的冲击,我国实体商业领域受到巨大冲击,增长出现断崖式下跌,同时也给处于收官阶段的精准扶贫工作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由于具有非接触式消费的独特优势,电子商务领域在疫情期间却逆势上涨,2020年一季度全国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16%以上,黑龙江省的表现尤其抢眼。黑龙江省网络零售市场早在2020年3月便开始回暖,网络零售额和网络零售量分别达25.9亿元和1.3亿件,网络零售额环比增长79.9%,网络零售量环比增长达160%。

全省农村电商作为黑龙江省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2020年一季度,零售额实现26.6亿元,同比增长84.5%,增速居全国第4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1个百分点,农村电商零售额占全省网零总额的比重达36.2%,见图7。农村地区网络零售市场吸纳就业人数5万人,活跃店铺达4.4万个。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市农村活跃店铺数量全省领先,其中绥化7036家、哈尔滨7605家、齐齐哈尔5728家,见图8。以哈尔滨市为例,2019年哈尔滨农产品网上零售额达13.4亿元,占农村电商网络零售总额18.8亿元的71.3%。


3、农村电商在黑龙江省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农村电商扶贫在政府推动,社会各群体广泛参与和农户积极响应下取得了许多成果。但由于贫困户的脱贫意识、软硬件条件、农业产业化程度、专业人才及标准化等方面的限制,黑龙江省电商扶贫同国内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20]。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缺乏既有意识又懂技术的农村电商人才

发展农村电商扶贫是为了人,最终也要依靠人,很多问题的产生最终都可以归结到人的原因上。黑龙江省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突出问题就是缺乏既有意识又懂技术的农村电商人才。有统计数据显示,黑龙江省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小学文化程度占比高达46%,初高中文化程度占比达45%,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也有8%之多,只有1%的人口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缺乏限制了电商方式在助力黑龙江省农村脱贫中的作用。另外,2000年以后整个东北地区经济持续下行,众多高素质的东北本土青年和高校毕业生外流严重,留在家乡的多数是年龄偏大且缺乏一技之长的中老年人,导致很多地区的脱贫事业缺乏具有电商知识的实践型人才。

3.2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

农村电商是上层建筑,农业产业化程度和水平是经济基础。农村电商的长远发展终究要依靠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支撑,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特色产品是进行电商扶贫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21]。目前,黑龙江省广大贫困地区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农业种植结构主要以收益很低的谷类为主,特色明显的食用菌、药材、绿色有机蔬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很小,农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且以粮食深加工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村电商相关产业链碎片化,规模小、品牌化意识淡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最大限度地创造利润,这些因素限制了电商在黑龙江省扶贫攻坚中的作用。

3.3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地理位置上,黑龙江省地处边疆、纬度高冬季漫长寒冷,再加上地域面积广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分布跨度大,这导致农村电商在黑龙江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程度的基础设施瓶颈。网络方面,农村电脑保有量低、网络设施不完善,没有宽带、网速慢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发展进程;公路方面,农村交通网络不足,与外界的联系不便,交通运输道路少、道路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物流的时效性,使黑龙江省鲜活农产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优势很难凸显。

3.4 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力度不足

黑龙江省农产品数量充足、绿色生态农业资源丰富,但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品牌存在多、杂、小、散、弱等问题,缺乏电商龙头品牌,已成为拓展电商中高端市场的瓶颈。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条件,黑龙江省农业种植多以各家各户分散种植为主要生产方式且主要是大田作物,广大农民农产品品牌意识不强,农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农产品电商品牌影响力不突出,缺乏市场竞争力,给电商推销农产品造成很大困难。


4、解决对策


4.1 加强人才培养和鼓励人才回乡创业并举

电商人才培养和引进是推进农村电商发展的绝佳途径,黑龙江省要想繁荣农村电商市场,必须重视人才的吸引和培养[22]。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农村电商培训体系,传授给领导干部、电商企业负责人及业务人员和相关贫困主体互联网理念、必要的电商技术和知识,积极动员各类能帮助农民开设网店代销农产品的群体,如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帮助农民熟练掌握电商相关技术;另外,还要积极招纳外来人才,加大对原籍人才回乡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能人返乡回乡创业。通过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促进城市地区人才回流,带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4.2 完善电商相关基础设施

黑龙江省应加大政策及财政金融扶持力度,积极完善黑龙江电商发展中的网络、公路和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为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撑。网络方面,加快普及农村地区光纤建设、降低信息资费标准或者给予贫困户宽带使用补贴,减少其开支,努力实现宽带进村入户、信息覆盖、网络通畅,优化移动互联网应用。公路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乡村公路的建设与支持,努力实现贫困地区村村通硬化路面,拓展公路宽度,突破因交通不便而带来的区域发展瓶颈,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另外还应健全农村物流配送设施,加快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提升农村快递配送能力和水平;最后还应规划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和属地仓储设施,提升鲜活农产品配送的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4.3 提升农业和农村电商的产业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尤其是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农村电商扶贫是源与流的关系。黑龙江农村电商扶贫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有特色农业产业化做支撑[23]。黑龙江省独特的资源优势非常适合开展农业产业化建设,前期可以做好农产品深加工、挖掘和培育特色产品与产业,挖掘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潜能做强食品加工。后期则致力于农业产业化和电商融合发展,借力互联网+销售平台,扩大优质农产品销售半径,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4.4 打造龙江农产品特色品牌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黑龙江省建设农产品电商强省的有力支撑。“酒香也怕巷子深”,黑龙江省应充分利用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机遇,建设与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在保障产品质量、实施标准化生产与管理的前提下,利用直播、公众号、电商平台、线下体验馆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政府也可以积极沟通有关部门,为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进行“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牌背书,支持贫困地区进行地理标准产品认证,提升农业和农村电商的品牌知名度,最终促成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电商的融合,提升农村电商产业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结论


最新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在实施农村电商扶贫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效,这得益于各级政府在政策支持、农村电商综合示范县建设、创新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但同时也面临着缺乏既有意识又懂技术的农村电商人才、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力度不足等诸多现实问题。针对黑龙江省农村电商扶贫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人才培养和鼓励人才回乡创业并举,完善电商相关基础设施,提升农业和农村电商的产业化水平及打造龙江农产品特色品牌4个方面对策建议,来解决黑龙江省农村电商扶贫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张才明.互联网时代我国农村减贫扶贫新思路:“沙集模式”的启示[J].信息化建设,2011(2):6-9.

[2]任鹏.江苏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

[3]吴敏春.信息扶贫-贫困地区发展电子商务对策[J].社会福利,2002(7):45-47.

[4]张夏恒.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动精准扶贫的机理与路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4):26-32.

[5]徐熠明.深度扶贫视角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与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2020(4):141-142.

[6]陆刚,孙芸莉.电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基于河北省实践的再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8):27-33.

[7]吾斯曼·吾木尔,李婷,热合木提拉·图拉巴.乡村振兴视角下新疆农村电商扶贫实施路径研究[J].北方园艺,2020(13):146-151.

[8]仓英美.乡村振兴下黑龙江省发展农村电商的路径选择[J].电子商务,2019(9):31-33,89.

[9]张银.“互联网+”背景下黑龙江省电商扶贫问题探析[J].北方经贸,2019(7):29-30.

[10]吕晓东.关于黑龙江省农村电商扶贫的对策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8(3):61-62.

[11]杨雪云,时浩楠.电商扶贫效率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大别山区为例[J].统计观察,2019(16):103-107.

[12]董坤祥,侯文华,丁慧平,等.创新导向的农村电商集群发展研究:基于遂昌模式和沙集模式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6,37(10):60-69.

[13]肖开红,雷兵,钟镇.中国涉农电子商务政策的演进[J].电子政务,2019(11):91-100.

[14]王金秋.电商扶贫平台的重塑与转型[J].兰州学刊,2020(1):199-200.

[15]易法敏.产业参与、平台协同与精准扶贫[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6):12-21.

[16]余雪源,杨媛,张莹.基于精准扶贫的农村电商发展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2018(4):129-131.

[17]张建宁.农村电商扶贫的作用机理及推进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9(10):126-127.

[18]杨兴龙.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扶贫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8.

[19]方莹.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电商提升农户收入的实现路径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32(4):92-99.

[20]彭芬,刘璐琳.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体系构建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1):75-81.

[21]裘涵.农村电商运营从策略到实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22]林广毅.农村电商扶贫的作用机理及脱贫促进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

[23]刘威,董机源,何枫.农村电商扶贫理论演变、模式设计与支撑体系研究[J].电子商务,2018(5):3-6.


文章来源:高忠坡,徐晓,高子清,李宁宁.黑龙江省电商扶贫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方园艺,2021(09):156-16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经济与社会发展

期刊名称:经济与社会发展

期刊人气:103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出版地方:广西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672-2728

国内刊号:45-1319/C

创刊时间:200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