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改善护理服务质量专业化程度不足的政策建议

  2021-04-27    49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长期护理是为了满足失能人员更高的生活质量及医疗需求而逐步推行的新制度,目前长期护理虽初具成效但服务质量明显不高。文章将就我国长期护理服务质量专业化程度不足加以分析,并提出必要的政策建议。

  • 关键词:
  • 专业化
  • 护理服务工作
  • 服务经济
  • 服务质量
  • 长期护理
  • 加入收藏

我国施行长期护理服务工作虽不足十年,但是从无到有,从笼统到专业的过程中很好地服务了一批群众,为失能老人提供了良好的照护环境。但目前长期护理在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小觑,最重要的方面就在于我国长期护理服务质量较差,专业化程度较低。一方面体现在评估过程缺乏科学性。无论是评估流程还是评估标准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也给现实的护理服务造成了一些困扰;另一方面专业护理人员的稀缺也制约着长护险服务质量的提升。护理人员流动频繁,专业技能低下等问题凸显。要想实现长期护理地稳健发展,我们必须要立足国情,完善评估制度和流程,开发完备的评估工具;更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切实提高被照护者的服务体验,实现长期护理的价值所在。


一、长期护理服务发展背景


(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中国老龄社会的程度正在不断加深。2019年8月,国家卫健委新近数据表明: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近2.5亿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总人口17.8%,将近2.55亿人。中国失能老人占比不断增加,2015年我国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达到了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为18.3%。

庞大的失能人口,需要更多的长期护理服务。在供给未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许多新问题和巨大压力。合理的护理方案迭出、注重提高长期护理服务质量将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二)老龄产业市场化对照护服务专业化提出更高要求

护理服务产业面临更加多样化的需求,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市场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老人的选择权利,也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带来的是老人养老待遇的提高,兜里有钱,自然就想要更好的护理服务。需求方要求更加个性精细,质量与专业化极大地影响着老人对护理服务的选择。竞争机制的存在倒逼服务提供方不断发展创新,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开展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指导、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引导护理培训;有利于提高老人生活质量进而对护理机构给与肯定评价,愿意重复购买长期护理服务;为护理机构保持稳定增长的顾客来源,保障利润促进机构自身的长远发展。

但是从目前发展来看想要达到以上程度还需克服很多障碍。一方面评估机制上过于简单,无法提供最具针对性的服务;另一方面专业人员的数量、综合素质提升也亟待改善。


二、长期护理服务发展现状


上海市于2016年开始试点长期护理保险,是我国最早试点的城市之一。上海对长护险等级评估标准制定较为全面,本文拟以上海市现有的标准为基础,尝试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思考。

(一)评估过程存在主观偏差

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是长护险制度的守门人,同时也是开展长护险服务的依据与前提。因此科学的评估过程尤为重要。

上海市长护险初次评估主要有三个阶段:首先由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凭着自愿原则前往就近居住地的老年照护受理机构提出需求评估申请,定点评估机构收到申请信息后会在10个工作日内上门进行现场评估。之后由评估人员录入评估调查记录,再由定点评估机构组织三人及以上的小组对评估计分软件初步确定的评估等级进行集体评审,并出具《长期护理保险护理需求评估报告》,把结构反馈给区医保中心。最后区医保中心在三日内要出具告知书,通知申请人评估等级同时告知其可以享受的长护险待遇。

阅读评估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最大的特点是一次性评估。只有当申请人提出质疑,才会在30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核评估。并且根据《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评估人员要进行评估的项目多而繁杂,短时间内很难精准地判定出失能人员失能等级。因此在评估过程中易受评估人员主观因素所影响,导致所得数据有所偏差,往往失去其客观性。更重要的是,在评估过程中,为了获得更高等级的护理服务以及补贴,无论是家属还是申请人都有可能把真实情况严重化。这就会导致评估人员在评估的时候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评估标准不够完善

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是确定失能等级的依据,因此科学、精确的评估标准体系尤为重要。上海市从多个维度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但是不同维度之下的评估指标存在相似现象,各个评估指标之下设立的标准和项目没有比较明显的区分度,易受评估人员主观因素影响,容易造成保障对象的“悬崖效应”。同时上海市未考虑到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评估,也没有将失智老人涵盖在内。有些老年人的病较为隐形,或是属于潜在疾病,在短时间内评估人员无从评估。

老年痴呆症也是一个盲区。从国外护理经验得知,失能程度其实与护理需求不一定是呈正比关系,失能程度低但是护理需求高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可能会使得最终的评估内容不准确。在全国已有多个城市开始试点长期护理保险,但是每个地方的评估指标千差万别、五花八门,甚至差异过大,这也违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公正性。

(三)护理人员缺乏专业化

目前,我国老年护理教育方面相对薄弱,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且培养一个专业的护理人员需要很长的周期。目前社会风气导致医学院培养的护理专业的人才大多往往去医院从事临床服务工作。多为一些住院病人提供一些护理服务,很少愿意去护理机构工作。大多数护理机构招聘时只能将护理人员门槛放低,同时也为了控制成本。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录用护理人员通常没有统一的考核机制。招进来的护理人员对护理专业知识甚至都不是很了解,连最基础的医疗工作也完成不了,比如打针,无法完成专业的繁重的护理任务。只能做一些有关日常生活照料,类似家政的服务。

北京、上海等市养老护理员持证率为57.4%;广州市持证率仅为12%;天津市141家民办养老机构养老护理人员50%无证在岗。护理这份工作需要很高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比如上海市长期护理的42项服务项目中,有15项是专业性较强的临床护理服务项目,这些必须由专业的护士才能完成。招不到人、护理人员水准不够的护理机构就只能让有关医疗护理服务处于空白的状态。

长护险在我国施行时日较短,专业化程度不够,评估标准不完善,人员也存在问题,这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地方。


三、专业化提升长期护理质量对策分析


(一)需求评估过程专业化

需求评估过程做到专业化必不可少需要开发出专业的失能评定工具。由于失能人员的失能情况不一样,所以评估人员在评估时应选择适合于失能人员情况的评估工具。比如国内外专门对痴呆性游走行为的人员编制了特定的Algase游走量表。2016年还研制了游走风险筛查工具,专用于评估自闭症、智力障碍或其他有发育障碍的学龄前儿童。但各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我们不能把国外的先进的技术直接拿过来,要结合中国的国情,研制出具有针对性的评估工具。

国外的这些评估工具过于专业化,而我国护理评估人员大多是非专业人士,缺乏一定的医学教育知识与经验,很难利用这些专业的评估工具对失能人员作出专业的判断,因此需要研发适合非专业人员使用的测评工具。但是在研发失能评估工具时需要遵循一个原则是:保证评估工具的标准化,即不同的评估人员对失能人进行评估时要得出近乎相同的结论,规避评估人员的主观判断,使得评估更加科学。

护理人员在进行评估之前,应当对被评估对象的基本情况作出一定的了解,以便在评估的过程中做出准确的判断。评估结果也要通过认定委员会进行层层认定。评估人员在评估时应当询问家属及失能人员的一些护理要求和建议,写在工作手册的备注里。评估完成要对评估结果进一步分析,给日后相关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意见。针对已经享受长期护理服务的人群,应制定每年复评项目,以确保根据被保人的身体状况重新制定护理服务并动态调整护理范围,以防造成护理资源浪费现象。

(二)需求评估标准规范化

需求评估标准是评估人员进行评估失能人员失能等级的标尺,是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可持续健康运行的前提条件。目前,全国各个地方长期护理需求评估标准参差不齐,容易产生不公平的现象,也不利于统一监管。对此我们应当尽快统筹试点各地区需求评估体系,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估标准。

建立起全国统一需求评估标准是必然的趋势,应借鉴国外的评估标准,取其精华,但也不应简单生硬的套用。我国国情在于失能人数基数大,护理机构少,应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估标准。目前我国对评估人员的心理状况、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失智人群的评估标准还处于空白期,应尽快制定出相适应的具体指标。

(三)加快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我国护理人员短缺究其根本是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投入不足,导致产出不够。设立的护理专业的院校较少,导致每年护理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因此,首先国家应完善学校培养计划。但培养专业的护理人员周期长,在短期之内可以针对城镇失业人员以及农村闲散人员制定护理人员培养计划,将他们集中起来进行专业的护理教育培训,并设置考核机制,通过考核者可以领取护理人员相关证书,分配到相关护理机构工作。这不仅解决了短期内护理人员短缺及专业水平不高的困境,也充分利用了社会剩余劳动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我国还有很多非正式照护者,为了提升他们的照护质量,各个县或区可以组织非正式照护者统一进行免费的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护理水平;设置考核机制,通过考核者发放一张证书并送一些长期护理所需要的一些器械、工具等,以提高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在非正式照护者获得护理人员证书之后,也可前往区护理机构从事护理工作,为社会提供价值。

加快专业化人才培养计划不仅要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还应建立好合理的薪酬体系。护理人员之所以流动性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任务重、工资低、社会地位低。因此要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使他们能享受到平等的薪资待遇。在薪酬体系中设立等级制度,健全护理人员职业上升通道,并制定出相应等级的考核标准,使得护理人员相互竞争,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进取精神,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应定期对他们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态度进行考核,并设立一定的奖惩制度,以规范其服务行为。


参考文献:

[1]陈谦谦,郝勇.上海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发展,2020(01):108-113.

[2]廖唯峥,王菁,李慧,刘兰,殷晓旭.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9,34(13):99-101.

[3]周泽纯,罗桢妮,刘俊荣.公共政策视域下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护理研究,2019,33(22):3997-4001.

[4]蒋曼,罗力,戴瑞明,何世英,白鸽,王颖.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中医疗护理供给现状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9,32(02):5-8.

[5]游紫为,周艳辉,胡红娟.痴呆性游走行为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9,34(24):91-95.

[6]李琦.上海市长期护理服务质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刘敏.专业化提升长期护理服务质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13):158-15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服务外包

期刊名称:服务外包

期刊人气:49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主办单位:中国商务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2095-8463

国内刊号:10-1245/F

创刊时间:201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