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谈环境政策对常州印染行业发展的重大影响

  2021-08-06    19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纺织印染行业是江苏省传统支柱产业,常州市作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纺织工业是城市的母体工业,而印染行业是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梳理2007年和2017年两轮污染源普查数据,从常州市印染行业总量变化、强度变化分析评估《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实施10年间对印染行业的影响,评估结果表明,10年间常州市印染行业整体向好发展,但仍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剖析了存在的问题,结合地方实际提出适应当前环境保护管理要求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
  • 印染行业
  • 常州市
  • 污染源普查
  • 环境污染治理
  • 环境科学
  • 加入收藏

随着中国政府对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环境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以及如何影响排污企业的决策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1]。从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90年代外资的大举进入,长期以来,在以“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大量的污染企业在太湖沿岸聚集,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的暴发就是太湖流域水污染多年累积的结果,江苏省人大当年紧急修订《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严控制污染以应对太湖水危机。

其中:第三十七条规定“对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的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化工、医药、冶金、印染、造纸、电镀等重污染企业,太湖流域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予以关闭、淘汰。”;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太湖流域一、二、三级保护区禁止下列行为:(一)新建、改建、扩建化学制浆造纸、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以及其他排放含磷、氮等污染物的企业和项目;”[2]。该《条例》作为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工具,全面强化了流域内高耗水、高排放行业环境管理,在实施的10年中深刻影响了印染等高水污染物排放行业的发展轨迹。2018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再次对《条例》进行修正,以减量替代指标管理,推动太湖流域产业转型。

纺织印染行业是江苏省传统支柱产业,发展规模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苏南地区形成了较为密集的印染产业带,成为太湖流域的主要污染行业之一[3]。常州市作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纺织工业是城市的母体工业,经济产值位列第四。而印染行业是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关键行业,又是高耗水、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常州市的印染行业起步较早,是其主要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常州市的印染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但是,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暴发引发的供水危机,印证了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已无法承载包括印染行业在内的高耗水、高耗能、高排放传统行业的高速发展,催生了第一个最严的水污染防治地方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出台。

本文选取2007年和2017年的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2007年为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基准年,是太湖蓝藻事件暴发年;2017年为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基准年,《条例》实施近10年。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来评估《条例》实施10年间对常州市印染行业发展的影响。


1、解析普查数据,评估政策影响


1.1 印染行业总量变化分析

根据两轮污染源普查成果,常州市印染企业总数由2007年的299个下降为2017年的190个,下降比例为36.5%;工业总产值由151.4亿元上升到235.6亿元,增长比例达55.6%;消耗能源由22.0万吨标煤下降为18.4万吨标煤,下降16.4%;用水量基本持平,而取水量下降17.6%。

在产排污方面,废水产生量有所提升,由5310.9万吨增长到6229.9万吨,增长17.3%,而排放量由5192.8万吨降至4125.7万吨,下降超1000万吨,下降比例达20.5%,印证了印染行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由10.7%提升至30.0%(见图1)。污水接管率由79%大幅提升至94%(见图2);化学需氧量(COD)直接进入环境总量比例由35%下降为5%(见图3)。

《条例》施行10年间,常州市政府严格执行第三十七条规定“对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的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化工、医药、冶金、印染、造纸、电镀等重污染企业,太湖流域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予以关闭、淘汰。”部分规模小、污染排放强度大的印染企业被关闭、淘汰,企业削减量超过1/3,但工业总产值不降反升,说明部分骨干企业得到较快发展,产量增大,效益提升,实力增强。印染行业10年间总能耗、总水耗,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有所下降;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污水接管处理率提高至94%。同时,印染行业废水产生量增加,但废水排放量减少,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且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降幅明显(见表1)。

1.2 印染行业强度变化分析

根据两轮污染源普查成果分析,2007年到2017年期间,常州市印染企业能耗强度由0.15吨标煤/万元下降至0.08吨标煤/万元,累积下降46.7%(见图4)。能耗强度明显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工业生产总值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能源结构持续调整,气类燃料比例由11%大幅增至56%,清洁能源改造成效明显(见图5)。以工业总产值计,万元用水量、万元取水量、万元废水产生量和万元废水排放量分别下降32.6%,47.0%,24.8%,49.0%,万元COD产生量和排放量分别下降55.0%和57.7%,行业整体清洁生产水平有质的提升(见表2和表3)。

1.3 评估结果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条例》实施后,常州市印染行业发展呈以下3个特征:一是从市场驱动到环境约束,《条例》禁止印染项目的新、改、扩建,结束了由市场需求驱动的印染行业规模的粗放增长,实现了由环境约束导致的总量控制;二是从无序竞争到集约发展,10年来,企业总数减少1/3,淘汰“低小散”、清理“散乱污”,产能向骨干企业集中,企业布局向园区集中,行业总体规模并未萎缩;三是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2007年前的印染行业主要是以产量增长和规模扩张为主,但近10年,行业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逐渐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污染排放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单位工业生产值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大幅下降,行业整体清洁生产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但是对比成果显示,常州市印染行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生产设备及工艺水平改造滞后。常州市印染行业受原《条例》中“太湖流域一、二、三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印染项目”要求限制,2008—2018年未进行过技术改造,工艺设备年限普遍10年以上,距当前先进生产工艺水平已有较大差异[2]。现有印染企业中生产线和设备达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约占37%,使用时间超过10年的约占50%。二是全市行业整体绿色发展水平偏低。全市54%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仅30%的印染企业达到国内基本清洁生产水平;全市印染企业水耗2.27吨/百米,企业平均重复用水率约30%,均未达到相关规范要求。


2、决策与建议


围绕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建议通过强化自主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进印染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1 强化自主创新,实施智能制造

2.1.1 完善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纺织印染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高等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业技术中心作用,“借智生蛋”,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企业创新核心地位,支持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推进纺织印染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及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提升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议规模以上印染企业技改及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2.3%。

2.1.2 加强关键技术突破

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跟踪前沿和高端技术,实现重点流程关键技术突破,增强行业软实力,推进产业向中高端化迈进、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加强短流程新型纺纱织造设备等装备的开发生产;研发高性能化学纤维、高技术产业用纺织品、特种医疗和保健用纺织品,突破高性能纤维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进一步研究高效染色整理、无水少水印染、高速低成本数码印花、功能性面料整理等关键技术,加强高科技印染产品原材料及工艺的开发应用,研制新一代前处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等先进工艺和设备。

2.1.3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以“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推进纺织印染产业从制造走向设计和智造,推进企业装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全市规模以上印染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关键环节互联网应用及关键管控软件应用超过65%,大中型企业实现全覆盖。开展以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在线工艺和质量监控、自动输送包装、智能仓储、智能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试点示范。通过智能化生产和信息化集成管理,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

2.2 淘汰落后产能,实施绿色发展

2.2.1 淘汰落后低效产能

一是淘汰现有落后工艺设备。二是淘汰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D类企业。三是进一步发挥市场倒逼机制,辅以必要的经济和行政手段,依法依规有序淘汰单位用地产出、单位水耗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低端低效产能。四是着力实施集聚区“腾笼换鸟”工程,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区内企业综合水平评估,根据评价结果将企业分为高、中、低3个档次,稳步推进低档企业产业退出或整改升级。

2.2.2 提高污染治理水平

全力推动印染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提升改造,对集聚区外暂时没有关闭、改建计划的印染企业实施污染治理设施整治提升,确保企业出水达到纳管要求,即按照《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及环保部2015年第19,41号公告要求,实行废水14项全指标达标排放,所有企业排污口安装水质在线监控与刷卡排污系统,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全部收集处理,原料储存、配料调浆、涂层、烧毛、定型、印花、烘干、蒸化、污水处理站和污泥压滤存储等产生废气工段应根据污染物特征选用合适的封闭措施和处理技术,重点推进定型机废气回收治理,确保实现车间、厂界及上空无异味。加强对印染企业废水分质处理和分段回用,推广生物接触氧化法技术、臭氧处理技术、膜处理技术;实施印染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2.2.3 严控污染排放总量

对照新《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太湖流域建设项目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严格太湖流域改建印染项目环境准入要求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实行印染企业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严格控制区域污染排放总量,实施重点水污染排放总量指标减量替代。


3、结语


原《条例》在实施的10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绩显著,有效控制了常州市印染行业的盲目发展,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其中部分条款已影响到印染行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2018年新《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发布与实施,将促进太湖流域产业转型升级,常州市印染行业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才能保障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原毅军,耿殿贺.环境政策传导机制与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基于政府、排污企业与环保企业的博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10).65-74.

[2]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Z].2010-09-29.

[3]陈华,田珺,姚珺,等.江苏省印染行业环境准入条件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2):3-5.


文章来源:陆茸,翟康,徐圃青.重大环境政策对常州印染行业发展的影响[J].江苏科技信息,2021,38(22):72-7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绿叶

期刊名称:绿叶

期刊人气:85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环境

国际刊号:1004-3004

国内刊号:11-2906/I

邮发代号:2-542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