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析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户融资难面临的困境

  2022-04-21    68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以数字普惠金融和农户融资难为切入点,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基础上进行整合和相关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满足农户融资需求、降低交易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等重要价值,但也发现农户自身金融排斥现象严重、融资门槛较高、金融安全问题频发等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农户、金融机构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更好地释放农村经济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

  • 关键词:
  • 乡村振兴
  • 农户融资难
  • 数字普惠金融
  • 融资
  • 金融安全
  • 加入收藏

一、文献回顾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释放出农村经济巨大的活力和需求。这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农户作为“三农”主体之一发挥着关键作用,发挥农户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鼓励农户脱贫致富来释放经济活力成为重要手段。同时,文件提及“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时着重强调了“金融支持”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普惠金融发展迅速,但“数字鸿沟”一直存在,农户融资问题亟待解决,数字普惠金融致力于推动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步路”问题。

农户为何会融资难?影响因素有哪些?具体的影响机制如何?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对农户融资现状及问题、影响因素和破解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庞艳宾(2020)认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等都有了长足发展,催生了巨大的金融服务需要。比如,在农业规模化生产中,大型农机具购置、农业生产资料购买等都需要大量资金,需要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孙少岩、张景星(2020)等认为金融排斥问题是阻碍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障碍,破解金融排斥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尚不完善的困局,解决农户融资问题的关键在于融资方式的选择。

数字普惠金融是以计算机、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提供的普惠金融服务,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已成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方向。崔洛源(2019)等明确地指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排斥,使农户有机会获得并享受更多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周雨晴、何广文(2020)等通过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了农户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概率和配置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何婧、李庆海(2019)等发现数字金融使用不仅缓解了农户的信贷约束,增加了农户的信息可得性,还通过特有的社会信任强化机制提升了农户的社会信任感,最终促进农户创业,提高创业绩效。综上所述,学者们从各个角度,运用各种模型和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农户融资约束等方面的问题,得出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以及与农户融资呈正相关关系。

本文从融资需求、交易成本和信息对称等方面分析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户融资难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剖析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打下基础。


二、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户融资难的优势


(一)满足农户融资需求。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整体上已经进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也随之增加,其中融资需求较为显著。目前,农村融资需求主要包括生活和生产两部分,如教育、房屋建设和农村产业以及个体工商户投资需要等。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五大发展目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是重中之重,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户有就业机会,农户生活才能得以改善。但传统的农村金融对融资需求的支持有限,急需金融创新。而数字普惠金融就是创新模式,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线上“e贷”“随心贷”等产品,切实从足额、便捷方面满足农户金融需求;另一方面许多商业银行都开发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为贫困农户提供风险补偿金、信用评级、小额贷款等服务,同时减免了农户的小额账户管理费。这些金融服务和政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都增加了农户的信任感和认同度,为农户融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降低交易成本。

普惠金融在早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交易网点较少、人员配置不齐全和农村分散等特点,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降低交易成本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一大具体优势。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数字普惠金融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能够对用户进行有效的信息收集和信用评估,减少了评估的时间成本,短时间内提高审批效率,提供批量化服务,降低农户信息搜寻成本。同时,相关金融产品的产生,减少了设置网点的费用以及相关人员的资源成本,金融机构有更多的余额去进行自身产品升级和贷款等业务。从农户的角度来看,网上银行、手机移动支付等产品的推出,不仅可以节省在办理过程中的时间成本、来去路上的资金成本,突破传统网点的时空限制,还可以更加了解相关服务,更加公开透明,规避了信贷人员的道德风险行为。可见,数字普惠金融于金融机构和农户而言都是有利的,这是区别于传统金融的一大特点。

(三)缓解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在农村金融中,具体体现在以银行为例的金融机构无法了解到农户的真实信息,在放贷过程中会有顾虑,农户无法了解银行的贷款政策而更倾向于民间借贷,这一直是农户融资难问题的关键。同时,信息不对称一直以来也都是金融风险,特别是借贷业务风险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本质就是缓解信息不对称。传统的金融借贷服务缺乏公开透明的信用记录和完整的征信体系,逆向选择和搭便车现象层出不穷。而数字普惠金融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大数据获得更加真实和全面的信息,让金融机构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农户的信用水平和金融投资的风险等级;另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可以拓宽信息获取渠道,使金融服务获得率提高,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更精准地给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相关服务,缓解信息不对称。


三、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户融资难面临的困境


(一)农户金融素养较低。

通过对湖南省255户农户调查发现,农户线上借贷水平较低,仅16.08%的农户选择了线上借贷,而且线上借款主要包括蚂蚁花呗、借呗等产品,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使用率不高,使用程度较浅。究其原因,农户自身占关键因素。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新兴事物,对农户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金融产品超出其理解范围和消费能力,农户自身金融素养无法适应其发展,目前很多年龄偏大的农户依旧使用“老年机”,无法接触到关于数字金融使用的相关信息,数字普惠金融受到制约,甚至带来新的金融排斥。数字普惠金融让容易接触网络的农户获得更多融资机会,增加绩效,但是如果其他人的金融需求未被激发,反而适得其反,当风险隐患进一步放大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因而,比起线上借贷等方式,农户更倾向于传统金融甚至民间借贷,进入发展“死循环”。

(二)金融机构融资门槛较高。

近年来,国家和相关金融机构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和金融扶贫,农村信贷融资力度不断加大,但农户银行贷款能力较低,向亲戚朋友借款仍然是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由于农户缺乏可靠有效的抵押担保品,而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企业,本身追求营利性原则,往往会提高贷款利率,设置严苛的贷款条件,使得农户融资门槛高,意愿程度不高。目前,纯信用融资少之又少,融资规模也较小,据数据统计,农户融资额在5万元以下的超过半数,难以满足农户需要。而其他融资渠道又需要抵押品,农户一般无固定收入和充足资产,且农地产权制度不明晰,使得农户缺乏可靠的抵押品,融资难度大。以农行为例,农行要求每户农户只能由一名家庭成员申请农户小额贷款,一般没有信用形式,需要以保证抵押质押等方式申请。

(三)金融安全问题频发。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也有弊,互联网自身的开放性被犯罪分子钻了空子,再加上金融数据较其他数据而言本身就更加敏感,使得近年来金融安全问题频发,农户自身的安全防控意识不强、金融机构的防御措施不强、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都很大程度上加剧金融风险的发生。金融安全问题具体包括信息安全问题,如信息遗漏、身份被假冒等,资金安全问题,如资金回收难、平台卷款跑路等。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0年我国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为243,709个,境内被植入后门网站数量为61,948个,信息系统安全漏洞有20,721个,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同时,还有部分金融机构打着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旗号,开展金融欺诈等业务,使得农户的权益受到侵害,这更加不利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有了很大改善,许多地区网络覆盖面加大,但依旧存在地区建设不平衡、缺乏整体规划设计等不足。第一,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进程较慢,尽管信息化建设有总体布局与规划,但落到实处的时候依旧存在自下而上的现象,处于自主探索阶段;第二,由于我国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多是由农村集体和农户自身承担,资金来源不够,且投资份额较小,因而在建设的过程中执行力较弱,不利于长期发展,也无法落到每一个农户身上;第三,在建设数字农村时,农村的科技人员较少,相关领域的知识较薄弱,使得建设进程缓慢、后劲不足。


四、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农户融资的思路


(一)提高农户金融素养。

农户金融素养的提升需要农户自身、金融机构和政府齐心协力。从农户自身角度来看,需要发挥家庭的作用,主动学习金融知识,只有农户自身愿意去学,学习的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可以采取“先懂带后懂”的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共同学习,还可以积极参加培训,增强自身实力。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可以增加金融资源的供给,开展金融宣传讲座,针对不同收入、不同职业农户,制定差异性方案,工作人员深入基层,面对面讲解,结合实际案例和抖音等短视频工具扩大宣传力度。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大力开展国家金融战略,在中小学课程中加入金融通识课程,加强农村师资力量,从娃娃抓起,提高农户金融素养。

(二)降低农户融资门槛。

融资门槛高一直以来是农户融资的一大难题,数字普惠金融从准入、审批和信息等方面很大程度上缓解此现状,对农户融资有着重要影响。第一,降低准入门槛,创新抵押担保方式。政府应大力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号召,在融资担保方式上进行创新,减少担保要求,降低准入门槛。第二,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手机银行和各种小额贷款App的发展,线上办理业务能够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同时金融机构还需制定合理的业务管理流程和规范。第三,为农户量身定制信贷方法,从异质性出发,针对农户自身特点和融资需求来决定其融资门槛及融资额度,还可创新融资产品,为农户提供多样选择。

(三)加强金融监管。

在国际经济形势多变、金融风险层出不穷的当下,加强金融监管是重要举措。从总体来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金融机构微观治理和监管等工作,足以看出国家对于金融监管的重视程度。从具体举措来看,第一,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治的角度,从根源上来抵制金融欺诈行为的产生;第二,应该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从方方面面着手,各个层级共同努力,将金融监管落到实处,大力打击相关行为;第三,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严肃查处失职渎职行为,为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而努力。从农户自身角度来看,应该加强安全意识,防控金融风险,从自身出发,防范金融安全问题。

(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普惠金融的依托为计算机和大数据等工具,因而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是建设数字乡村。数字乡村建设首先需要网络,包括农村宽带、农村Wi-Fi以及4G和5G网络覆盖等,这不仅为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有利于农村经济和金融建设的长远发展;不仅可以改善农户融资难问题,还能通过涉农信息大数据的整合,帮助农户做出决策,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除此之外,还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金融机构为主体的公共征信平台,加强信息共享,缓解信息不对称,于金融机构而言,在了解农户征信情况后,更愿意更放心发放贷款;于农户而言,公共征信平台的建立对缓解其融资难有正向促进作用,也对农户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形成良好相互关系。同样,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减少金融安全问题的出现,政府需要发挥相应职能,加强金融监管,利用法律、经济和政治等手段解决金融欺诈等事件,维护农户利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庞艳宾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J].人民论坛,2020(01).

[2]孙少岩,张景星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户融资方式选择特征研究一基于“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的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20(10).

[3]崔洛源,赵鲁南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的政策与方式[J]国际金融,2019(05).

[4]周雨晴,何广文.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J]当代经济科学,2020.42(03).

[5]何婧,李庆海数字金融使用与农户创业行为[J].中国农村经济,2019(01).


文章来源:游奕婷.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10):60-6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农村经济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经济

期刊人气:96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2-8870

国内刊号:11-1262/F

邮发代号:2-850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