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房定亚运用填精补髓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2023-07-21    5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肾精亏虚是脊髓损伤的病机关键。房定亚教授临证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多以“填精补髓法”为指导,从肾论治,补益为主,辅以燮理阴阳、活血化瘀、扶正御邪等治法,衷中参西,结合现代药理学进行方药加减,以达到抗炎、抗氧化、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改善血液循环等治疗作用。

  • 关键词:
  • 地黄饮子
  • 填精补髓法
  • 房定亚
  • 肾精亏虚证
  • 脊髓型颈椎病
  • 加入收藏

脊髓型颈椎病是因颈椎的骨与关节、椎间盘及周围软组织遭受损伤,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导致的脊髓及其附近结构受压而引起的退行性病变,是颈椎病分型中最严重的类型[1,2,3,4]。随着当代社会工作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多数人颈椎往往超负荷运行,因此,本病发病率日趋递增,且呈现年轻化趋势[5,6]。目前,西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部分患者长期预后较差[7]。颈椎病中脊髓型颈椎病占比10%~15%,此类型疾病症状严重,致残率高,手术难度大,且危险系数较高[8],有手术禁忌证者需要迫切寻求合适的治疗方案,以便迅速诊断和治疗疾病,避免残疾[9]。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优势[10,11],对于轻中度肾精亏虚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可缓解临床症状,术后恢复欠佳者,可有效改善其手术后遗症及并发症[12]。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以老年人为主,此类患者肾气衰竭,肾精亏损,故治疗多以填精补肾为主[13]。

房定亚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名誉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病科学术带头人。房老深耕杏林60余载,长期致力于风湿病、心血管病、肾脏病及疑难杂症的临床研究,推崇并力践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擅以专方专药治疗专病,临床多以填精补髓法为指导治疗肾精亏虚型脊髓型颈椎病。笔者有幸随师临证治疗该病,受益匪浅。现就房定亚教授运用填精补髓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经验简述于下。


1、病因病机


《素问玄机原病式》曰:“痿,谓手足痿弱,无力运行也。”中医根据其临床特点及病因病机将其归属为“项强”“痿证”“痹证”等范畴[14]。脊髓型颈椎病属于骨伤科疑难杂病,是颈椎病中最为严重的疾病分型。脊柱乃督脉所过,督脉主一身之阳,对全身气血有调节作用。若督脉虚损,气血失司,因虚致瘀,日久不通则痛,此时外邪乘虚而入,内外合和,相互搏结,从而出现颈痛、眩晕、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发麻,沉重感、踩棉花感等,严重可导致瘫痪[15,16,17]。《黄帝内经》曰:“肾充则骨强,肾虚则骨衰。”房老认为肾精亏虚是脊髓损伤的病机关键。精亏肾损导致肢体脉络、筋骨髓海失养,常可出现肢体感觉障碍、躯干部感觉异常等临床表现。先天肾精不足、后天年老体虚或积劳成疾等诸多因素使肾精亏虚,水亏及木,日久髓海失养,筋亦失濡,随后形成慢性劳损;颈伤日久,气血运行不畅,亦虚亦瘀,筋脉失濡,肌腠失养致周身受累;循环往复,外加六淫侵袭,痹阻经络,则筋骨受累、髓海受损,诱发本病。


2、治法与机理


《中西汇通医经精议》 曰:“骨者,髓所生……肾系贯脊,肾藏精,精生髓。”肾为先天之本,补肾填精法对人体的生长壮老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对全身的生理功能起到调节和整合作用[18],可调节内分泌代谢功能、改善微循环、防御自由基过量生成,从而增强免疫功能,使骨相关病变得到显著修复及改善[19]。《素问·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脊髓型颈椎病多因人体机能衰退,肝肾亏虚,积劳成疾而成慢性劳损,而后外邪入侵,邪凑体虚,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局部病理变化或影响全身。研究表明,中医药在颈椎病的术后康复及保守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20],其优势在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增强神经营养因子的活性及水平、抑制神经细胞坏死与凋亡等[21]。房定亚教授临床以填精补髓法为指导,从肾论治,补益为主,辅以燮理阴阳、活血化瘀、扶正御邪等治法,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将地黄饮子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等多种神经病变,疗效颇为显著。

地黄饮子出自《宣明论方》,由熟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等药物组成,主治喑痱、痿证、眩晕等,病机总属“肾中水火俱亏”[22]。地黄饮子是房教授常用的治疗痿证专方。房老认为,本方可填精滋髓、阴阳双补,修复神经细胞损伤,提高神经元活性,减轻神经炎症水肿、脱髓鞘及变性,促进神经的再生,有振颓起废之功[23]。房老博学古今,承古拓新,习得早年间秦伯未、印会河两位中医大家以地黄饮子治疗脊髓空洞症经验,以此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于临床诊疗中不断探索并拓展应用,根据患者兼证、四诊之异辨证加减用药。研究显示,地黄饮子可通过调控SDF-1/CXCR4信号通路促进内源性神经再生,进而修复神经损伤[24]。地黄饮子药物组方中有效成分梓醇、马钱苷、五味子醇甲、远志皂苷等可通过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协同调节,从而达到抗氧化应激、抑制神经免疫炎症反应、诱导自噬等作用[25]。


3、验案举隅


病案1:患者,女,81岁,以肢体麻木无力15年,加重5个月余为主诉,于2018年9月5日前来就诊。患者诉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发麻、双下肢疼麻、无力,右侧显著,休息后症状缓解,未予以治疗。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麻木疼痛,写字、针线活等精细动作完成困难,步态不稳,走路现“踩棉花感”等症状,至社区医院就诊,给予“甲钴胺片、颈舒康颗粒”等药物口服治疗,配合“针灸、牵引、膏药”等理疗后症状稍缓解;其间患者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四肢麻木无力伴右侧肢体疼痛,遂至当地医院住院系统诊疗,住院期间行颈椎MRI,示:脊髓型颈椎病、腰椎管狭窄、颈椎黄韧带增生、颈椎韧带损伤,因患者惧怕手术治疗、年事已高且基础病较多,经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5个月前患者感觉症状加重,出现走路不稳,无法独立行走,前来就诊。刻下症:患者双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双下肢沉重感,双足踩棉感,站立、行走等活动均受限,伴腰膝酸软,口干,纳眠一般,失眠健忘,大便干,3~4 d一行,小便正常,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查体:颈4—胸1椎体棘突及椎旁右侧明显压痛、叩击痛,颈椎活动受限明显,胸12平面以下感觉减退,右侧较甚,双侧霍夫曼征阳性,四肢肌力4级,四肢血运正常。中医诊断:痿证;证型:肾精亏虚证。西医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治法:补肾填精,方予地黄饮子加减。方药组成:生地黄10 g,山茱萸15 g,石斛20 g,巴戟天12 g,麦冬12 g,五味子10 g,黄精30 g,远志10 g,石菖蒲10 g,茯神15 g,肉桂4 g,肉苁蓉10 g,炮附子6 g,炒桃仁12 g,当归12 g,川牛膝10 g,山慈菇10 g,炙马钱子1 g,蜈蚣2条。14剂,水煎服,1剂·d-1。2019年9月20日复诊,患者诉四肢麻木、腰膝酸软等症状较前均有所减轻,失眠、健忘、大便干等症状均较前改善,仍有双上肢疼痛、麻木,守上方加片姜黄30 g,海桐皮30 g,赤芍15 g, 28剂,水煎服,每日1剂。2019年10月19日三诊,患者诉右侧肢体疼痛较前明显改善,嘱患者继续服用药物,避免劳累,适当进行上下肢功能锻炼,切勿心急。6个月后随访,患者已服药百余剂,可正常进行日常站立、行走等活动。

病案2:患者,女,73岁,主因颈部疼痛伴右侧肢体麻木5年余,于2019年9月5日前来就诊。患者诉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伴右上肢麻木,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遂至当地就诊,给予保守治疗。4年前因劳累后右侧肢体麻木疼痛,其间反复发作,至社区医院就诊,给予针灸、牵引、膏药等治疗,但疗效欠佳,症状持续不解。3年前患者四肢麻木无力持续加重,伴右侧肢体疼痛,遂至当地医院住院系统诊疗,住院期间行颈椎前路颈5—6椎间盘摘除椎管扩大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好转出院。1年前患者再次因劳累后症状反复。刻下症:患者右侧肢体麻木无力,时有疼痛,站立、行走等活动均受限,伴腰膝酸软,口干,纳一般,失眠多梦,健忘,大便干难解,3~4 d一行,小便正常,舌暗红,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诊断:痿证;证型:肾精亏虚证。西医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治法:补肾填精,方予地黄饮子加减。方药组成:熟地黄10 g,山茱萸15 g,石斛20 g,麦冬12 g,五味子10 g,山药20 g,石菖蒲10 g,远志10 g,茯苓15 g,肉桂3 g,黑顺片(先煎)4 g,肉苁蓉10 g,菟丝子10 g,巴戟天10 g,川牛膝10 g,葛根20 g,蜈蚣两条。14剂,水煎服,1剂·d-1,分早晚温服。2019年9月14日复诊。二诊患者诉四肢麻木、腰膝酸软等症状较前均有所减轻,失眠、健忘、大便干等症状均较前改善,仍有右侧肢体疼痛、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等症状。证属瘀血阻络证,予原方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按语:脊髓型颈椎病属于骨伤科疑难杂病范畴。房老认为,病案1中患者年岁已高且病史较长,病情深重,且本属下元虚衰、阴阳两亏之体,鉴于诸多因素,故选择地黄饮子加减填精补髓、调理阴阳,以修复脊髓神经损伤,促进神经元细胞的修复。方中生地黄、山茱萸、石斛着重治病求本、补肾益髓,巴戟天、肉苁蓉、山药、黄精阴阳互益、泉涌不竭,麦冬、五味子金水相生,茯神、菖蒲、远志开窍化痰、交通心肾、镇静安神,附子、肉桂引火归元,桃仁、蜈蚣化瘀活络,炙马钱子舒脉通络消痹。诸药合用,共奏固本扶正、御邪于外之功。二诊时双上肢仍疼痛、麻木,病变部位日久多瘀多虚,故在原方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养经通络药物以对症治疗,片姜黄、海桐皮走上肢行气活血定痛,经数日治疗后症状较前明显缓解。病案2中患者术后恢复欠佳,且术后调摄不慎,积劳成疾无异于雪上加霜,房教授先以地黄饮子滋肾填髓补其虚,服药月余,病情较前明显缓解,肢体仍疼痛麻木、无力,瘀象明显,遂以养血补虚、活血化瘀对症治疗。


4、结语


房定亚教授临床诊疗脊髓型颈椎病倡导以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西为中用,不断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力荐专药专方治专病,于宏观的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四诊合参,三因制宜,辨证论治贯彻治疗始终。房定亚教授根据毕生所学及多年临床经验以填精补髓法为指导将地黄饮子应用于多种神经病变、慢性疲劳综合征、低钾血症型周期性瘫痪等,疗效颇为显著。房教授勤求古学,博采众方,医者仁心,潜心杏林60余载,其学术经验的发展不仅基于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的精髓,又与现代医学科研硕果相谋和,值得我们持续学习及思考。


参考文献:

[1]阿吾提-卡斯木,侯宇龙,王旭凯补阳还五汤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恢复影响的Meta分析[J].中医学报,2022,37(7):1577-158

[2]宋永嘉,王凯,宋敏.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梯次疗法的科学内涵[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0,28(2):

[3]段寒,谭洪宇,张杨,等颈椎曲度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研究[J].中医正骨,2022 ,34(1):

[4]宋永嘉,鲍嘉敏,周龙云,等从“脊髓耐受性"视角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选择[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1 ,29(10):77-80.S

[6]莫文.《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解读[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2 ,56(7):14-17.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4456);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重大专项课题项目(20-21ZYZD05);河南省中医药拔尖人才培养项目{豫卫中医[2020]13号};


文章来源:王丽莹,闻志轲,高青杰等.房定亚运用填精补髓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J].中医学报,2023,38(0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