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地理视角中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理论的应用对策

  2022-05-25    5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基于地理视角,针对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问题,展开具体论述,提出智慧化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建议。首先,概述了智慧城市的内涵。其次,结合实践分析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最后,提出推进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策略。

  • 关键词:
  • 地域色彩
  • 地理视角
  • 建设理论
  • 智慧城市
  • 规划建设
  • 加入收藏

1、引言


目前,各地区积极推进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以及数字产业化等,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基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山东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朝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围绕健康、养老和文化等行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供给。智慧城市为建设的主要核心,也是推进数字化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是建设的关键。


2、智慧城市的内涵


向内看,城市神经网络加速构建,逐渐形成一个可以看、可以用、可以思考的指挥中枢,连接经济和生态以及交通等各类数据信息,同时能够打通司法和消防等业务系统。向外看,数据流动更加频繁,随智慧化城市的布局纵深发展,未来将会出现智慧城市群。在信息的发展下,城市之间的数字界线会更加模糊。未来,人们生活中地铁公交一码通行、AI辅助医疗诊断、无人化港口码头自动吞吐……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生产流程、管理决策,都会呈现智慧化的特征。


3、地理视角下的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


3.1 地理视角的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理论

人们的生活与地理空间有关,从地理视角看待城市建设,其实是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在规划与建设时充分考虑时空布局和人地关系等,采用物联网和计算机等技术手段收集信息,以地理位置为聚合框架,通过地理大数据与其他数据的叠合,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全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城市整体操作运行发展的管理标准,为城市综合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这里所述的地理,主要是地貌和土壤与水文等。基于地理视角的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强调的是充分利用城市自然要素,做好勘测和规划以及分析,深度研究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分析地理大数据,掌握存在的规律。图1为理论框架。

3.2 地理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建设要点

3.2.1 掌握要素的空间流动性

基于地理视角进行智慧化城市规划与建设,需掌握要素的空间流动性。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与应用背景下,产生了很多新型地理大数据,例如,人们手机终端的APP可以实时反映人员的移动变化与出行时空规律等。根据人们的出行变化,利用新型地理数据,更好地感知社会与人文经济层面的动态信息,有利于深度研究城市人与物要素的空间流动性。

3.2.2 时空协调与布局优化

城市化背景下,人口流动的基数和形式以及内容等产生了很大变化,同时流动空间正在呈现几何倍数扩展。推动智慧化城市规划与建设,必须要从地理环境实际出发,做好城市空间流动性的分析,进而优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地理位置的合理性。如,在湿地生态系统周围开展商业建设,必须要进行地理学论证,若建设工作会给生态带来不良影响,那么就不可以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只能建设部分必要且小型的基础设施。

3.2.3 把握好新型人地关系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人与土地的关系本身就存在矛盾性,智慧化城市的内涵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运用地理学理论做好地理环境的深度研究,从地理环境的实际出发,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通过分析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的动态结构,有效解决人地关系的定量化短板,构建新型人地关系,最大程度上促进人与地理环境的高度契合。

3.3 案例分析

威海为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在具体建设中,威海搭建了城市运行指挥中心的智慧化管理平台。通过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城市空气质量和水质量,同时能够定位全市停车场分布与车位的空余量。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森林防火区域进行监控,若发现可疑目标后无人机会快速启动侦察,不仅能够掌控全局,而且精准高效。利用管理平台,整合汇聚各级、各部门的数据资源,设置民生服务和政务服务以及生态环境等几个专题内容。智慧化城市运行管理中采用智慧化手段,实现多个部门数据的共享共用,促使部门之间业务有效协同,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搭建完善的智慧化城市基础支撑系统,达到标准化与集约化水平。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设了智慧管廊设施,搭建了综合管理平台,使用智慧管廊APP能够完成管廊的巡检,并且和监控平台有效互动,廊内画面可以直播形式呈现在屏幕上,达到远程、就地以及移动三方可控。威海经开区的地下综合管廊为国家第二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为了保障各类管线稳定有效运行,达到管廊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开发建设了智慧管廊平台,对设备与设施统一管理,有效感知管网运行状态,分析对应的数据信息,达到智慧化管理的效果。

分析威海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从民生热点问题出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深化数据创新应用。例如,积极推进千兆光网城市建设。从建设情况分析,全市城乡用户全部实现100M以上光纤宽带接入,并且建设了5G基站2849座,为重点区域的5G网络室外覆盖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建成省内首家市场化运营、符合国家A级标准的云计算中心。依托云计算中心,全市政务系统上云已实现“应上尽上”。

基于地理视角分析,对基础设施的部署,按照智慧化生活的期待,做好管网需求的调查和智慧生活需求的调查,合理协调基础设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地理条件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部署管网基础和通信基础,满足智慧化城市服务需求的同时,避免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1]。上述案例在进行规划与建设时,围绕整体规划目标,对相关区域进行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展开全面调查分析,合理选择综合管廊与5G基站等的建设位置,切实保障智慧化城市建设工作有序推进。通过对居民生活与发展模式以及产生的影响要素展开深度分析,对海量化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采用云计算与网格计算等实现数据的实时化感知,并且进行快速协同处理。这些智慧化服务的最终实现,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例如通信基础设施等,在具体规划与建设时都需要分析地理条件与建设的关系[2]。


4、地理视角下的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建议


4.1 从地理个性出发搭建特色智慧化平台

各个城市的地形地貌与区域位置差异,要求智慧化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必须从地理特点出发,积极发挥区位优势,精准定位,坚持因地制宜和一城一策的原则,做好规划与设计。从智慧交通的规划与设计角度分析,中心城市通常会聚集大量人口,对交通系统服务的需求和要求很高,构建智慧化城市平台,实现客流的实时化掌握,智慧化控制交通,全面提升通行效率,保障居民出行体验,同时降低碳排放。对于有潜在洪灾风险的城市,采用地理技术手段确定与研究以及分析,为智慧化城市安全管理提供依据与支持。对于片区的规划与建设,坚持以水生态景观为基本导向,围绕水生态清洁管理和水环境综合监管等,打造高质量的景观,促使土地升值[3]。

4.2 做好地理规划,实现城市集约化建设

智慧化城市的规划建设需要着力解决城市病,这需要进行结构性改变,例如开发区建设或者外扩城市资源等,都需要信息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始终坚持总、控、修、概规划编制主要线路,利用位置服务和土地利用分类以及自然灾害预警等,按照城市规划建设的标准,从整体空间与功能角度思考与分析,做到合理布局,科学分析城市地理信息。利用地理信息联通,消除信息孤岛,积极拓展资源分析,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做好新旧城区的规划,促使城市更新和数字城市建设同步推进,建设智慧化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4]。

4.3 协调地理学与各个学科

基于推动智慧化城市建设的角度分析,智慧化城市的建设重点是实现城市信息化与数字化,是在海量精确动态的地理数据上建立的。在需求框架背景下,实现地理学和计算机以及遥感技术等学科的合力,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以及5G网络等各类技术平台,为空间定位技术以及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的集成提供支持,满足城市智慧化服务的需求。在具体规划与建设方面,需要积极协调地理学和各个学科,助力智慧城市建设[5]。


5、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视角下的智慧化城市规划建设,必须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做好建设与地理环境的分析,保障规划与建设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参考文献:

[1]胡景强.基于地理视角的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理论分析[J].智能城市,2021,7(4):52-53.

[2]杨杨.基于地理视角的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理论思考[J].城市住宅,2020,27(10):143-144.

[3]蒋镇远.基于地理视角的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思考[J].中国地名,2020(1):60.

[4]黄小倩.基于地理视角的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思考[J].城市建筑,2019,16(35):21-22.

[5]陆艺.于地理视角的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思考[J].城市地理,2017(6):26.


文章来源:陈琳.基于地理视角的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理论思考[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05):70-7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外建筑

期刊名称:中外建筑

期刊人气:111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办单位: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店息中心,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告息中心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建筑

国际刊号:1008-0422

国内刊号:43-1255/TU

邮发代号:42-149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