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不同急诊诊治模式用于腹部创伤患者抢救的临床观察

  2021-10-27    4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观察创伤团队救治模式和会诊模式用于腹部创伤患者急诊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60例腹部创伤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80例),对照组实施会诊模式,研究组实施创伤团队救治模式。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急诊、转运和院内诊治阶段治疗指标。结果研究组明确主要诊断耗时和急诊室抢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水平(P<0.05),而研究组患者主要诊断准确率、急诊抢救成功率和急诊抢救过程死亡率与对照组水平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转运成功率、转运及院内救治过程死亡率和创伤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且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创伤团队救治模式可增强腹部创伤患者急诊诊治的时效性,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 关键词:
  • 临床效果
  • 会诊模式
  • 创伤团队救治模式
  • 急诊诊治
  • 腹部创伤
  • 加入收藏

腹部创伤是急诊临床接诊量较大的疾病类型,患者常伴有腹部多脏器损伤,病情复杂且较为危急,进展速度快,若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患者常出现全身系统性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是导致急诊病例死亡的重要病因[1]。如何提高于腹部创伤患者急诊救治及时性和准确性,以最大程度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创伤预后水平,一直以来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本研究观察了创伤团队救治模式和会诊模式用于腹部创伤患者急诊抢救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自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急诊收治的160例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0例患者。对照组,包括男性57例,女性23例;年龄为24~63岁,平均年龄为(35.49±6.73)岁。创伤至急诊接诊时间32~51分钟,平均创伤至急诊接诊时间(40.28±4.94)分钟,ISS评分(21.69±3.34)分;交通事故致伤54例,高空坠落致伤17例,其他因素致伤9例,开放式创伤12例,闭合式创伤68例。研究组,包括男性55例,女性25例;年龄为22~64岁,平均年龄为(35.82±6.95)岁。创伤至急诊接诊时间31~54分钟,平均创伤至急诊接诊时间(40.41±5.07)分钟,ISS评分(22.04±3.41)分;交通事故致伤58例,高空坠落致伤15例,其他因素致伤7例,开放式创伤14例,闭合式创伤6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均被明确告知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纳入标准:

(1)创伤后首次就诊;(2)创伤后2小时内就诊;(3)年龄18~65岁;(4)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分。排除标准:(1)接诊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者;(2)接诊时出现瞳孔放大、光反射消失等濒死状态者;(3)严重心脑血管等基础性疾病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会诊模式急救措施,急诊医师接诊后,初步判断患者病情并独立完成对伤员的早期诊治,待患者病情明确诊断后,通知相关科室主治医师到达急诊抢救室对患者进行会诊,并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如因患者病情复杂而无法确定收治科室及治疗方案,则通知医务部进行协调。研究组患者实施创伤团队救治模式急救,急诊医师对患者伤情进行初步评估及处置,同时汇报并启动腹部创伤救治团队,该团队由1名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担任组长,并由1名神经外科主治医师、1名骨科主治医师、1名超声诊断医师和1名医务部医师作为成员,团队所有人员于急诊医师启动腹部创伤救治团队程序后10分钟内到达急诊抢救室,多学科合作共同参与患者急诊抢救和诊断检查过程,共享患者各项病例及检测资料,共同分析讨论患者病情后,由组长确定救治方案后,启动创伤救治绿色通道,由医务部协调各相关科室全程配合腹部创伤救治团队的诊治过程。

1.4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明确主要诊断耗时、急诊室抢救时间、转运过程耗时和住院时间;统计患者主急诊抢救成功率、急诊抢救过程死亡率、转运成功率、转运及科室救治过程死亡率,观察患者创伤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本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急诊阶段治疗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明确主要诊断耗时和急诊室抢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水平(t=4.792,7.528;P=0.000,0.000<0.05),而研究组患者主要诊断准确率、急诊抢救成功率和急诊抢救过程死亡率与对照组水平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211~0.879,P=0.349~0.646>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转运及院内救治阶段治疗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转运过程耗时与对照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7,P=0.245>0.05),而研究组患者转运成功率、转运及院内救治过程死亡率和创伤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χ2=4.783~5.908,P=0.029~0.015<0.05),且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水平(t=6.847,P=0.000<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及交通出行方式的变化,交通事故及高空坠落的突发性事件的增加,由高能量机械刺激导致的突发性创伤发生率也呈现升高趋势,其中,腹部创伤是急诊临床常见的创伤类型,约占全部创伤性疾病接诊量的30%,病情复杂、腹部组织脏器受损范围广、进展迅速是腹部创伤的重要临床特征,是导致急诊抢救阶段死亡的重要病因[2]。临床研究显示,于腹部创伤后发生后的60分钟实施科学有效的急救处置措施,对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因此,通过优化急诊诊治流程和方式,增强腹部创伤患者早期救治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将起到积极作用。各专科会诊模式是我国医疗机构针对突发性创伤患者所采取的常规急诊诊治模式,该模式有助于强化医疗机构相关科室的医疗主体责任制,然而由于缺乏多学科的统一协调,纵向汇报程序欠缺时效性,导致患者救治方案确定存在延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救治的及时性。近年来,随着多学科合作理念的不断被接受,创伤团队救治模式逐渐应用于突发性创伤患者的急诊诊治,在提高患者抢救时效性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4,5]。

本研究观察了创伤团队救治模式和会诊模式用于腹部创伤患者急诊抢救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明确主要诊断耗时和急诊室抢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水平(P<0.05),而研究组患者主要诊断准确率、急诊抢救成功率和急诊抢救过程死亡率与对照组水平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创伤团队救治模式在保障急诊阶段诊治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可缩短急诊阶段诊治耗时,为患者转运至院内接受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救治措施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急诊诊治的时效性。同时,研究组患者转运成功率、转运及院内救治过程死亡率和创伤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且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水平(P<0.05),说明创伤团队救治模式可有效提高腹部创伤患者院内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缩短康复周期,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预后水平。经分析,创伤团队救治模式可有效整合院内资源,形成多学科合作机制,可借助互联网工具实现患者信息共享,能通过缩短流程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有效控制创伤救治时间节点,腹部创伤急诊救治质量控制水平。商志远[6]研究报道显示,创伤团队救治模式可有效提高腹部创伤早期抢救的时效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综上所述,创伤团队救治模式可为腹部创伤患者争取更多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强,张伟.腹部创伤的诊疗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9,21(10):721-724.

[2]吴敏明,朱延安.以腹部创伤为主的急诊救治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20,25(5):946-947.

[3]黄发贵.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临床外科急救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3):67-69.

[4]杜哲,黄伟,王志伟,等.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52(2):298-301.

[5]邹秋平,雷宇,梁琦,等.两种初期诊治模式在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中的对比研究[J.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17,5(1):28-30,39.

[6]商志远.创伤救治团队在救治闭合性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中的作用[J].广西医学,2020,42(2):220-221,237.


文章来源:邱亚平.不同急诊诊治模式用于腹部创伤患者抢救的临床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21,26(05):880-88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期刊名称: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410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0282

国内刊号:11-4656/R

邮发代号:32-41

创刊时间:199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