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三维目标融合下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策略及应用

  2021-10-30    15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前各院校各专业已普遍开始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在对课程思政的评价难点、教育评价理论和评价工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主线、多阶段、细量规"的评价策略,可提供价值观塑造与知识技能传授于一体的课程思政评价解决方案,提高课思政的育人效果,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 关键词:
  • 三维目标
  • 教学改革
  • 教育评价
  • 评价量规
  • 课程思政
  • 加入收藏

教育部2017年12月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形成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教学的育人效果是否需要评价?教育部2020年6月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提出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从中可以看到,为确保落实育人成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效果也需要进行评价。设计一套科学、客观、适用、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评价策略,对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进行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难点


目前课程思政的研究中,普遍注重教学内容设计开发,忽视教学效果评价反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广大专业教师普遍认识到每个学科都有可挖掘的相当丰富的德育资源,要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挖掘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升课程价值引领性,隐性融入教学过程。在课程设计时,教师会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单元任务目标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养目标三个维度,其中素养目标主要指立德树人、价值引领方面的目标。例如,在管理学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诚信服务的职业操守,培养关注学生国家市场和行业发展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工学类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做事专注的工作习惯和大国工匠精神。

由于课程思政教学具有“渗透性”和“隐性”的特点,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虽然设计了三维目标,但在学习评价的时候,通常只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否达成,素养目标常常被忽略。要对素养目标进行学习效果评价,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 评价内容难以分离

价值观引导是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的。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常常以非独立的形式体现在学生思想、语言、行为之中,体现在课程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中,也体现在学习结果中。因此,对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评价,不可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割裂,需要将三维目标融为一体,也需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二) 缺少相应的评价方法

目前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评价手段较为单一,评价方式过于笼统的情况。以一个学习任务为例,教师大多只对学生作业任务完成的结果进行终结性的、一次性的分数评价,而学生在任务过程中的其他表现,如参与度、协作度、成长性等很少有方法进行评价。造成评价维度不全面,不能全面评价学生学习任务中的具体行为表现,无法衡量素养目标达成程度。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发展,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课程思政教学不是“贴标签”,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引领的思政元素不仅装在脑袋里,更落实到行动上。科学有效的评价可以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促进教学水平提高,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现行的评价方式注重检测知识技能的学习结果,忽视了素养目标,忽视了评价应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不利于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加强对课程思政教学成效的评价,探寻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策略,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育人成效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思政效果评价适用的理论工具分析


(一) 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对课程思政的适用性分析

国务院2020年10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应“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过程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的各个过程和阶段进行评价”,有利于反馈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促进教学与学习方法的改进。而增值评价中的“增值”是指学生在学力、生活、情感、社会性发展等方面,通过接受一定阶段教育后,在各自起点或基础上进步、发展、成长、转化的“幅度”,增值评价注重分析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进步幅度,考察学校或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净效应”。

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应是逐渐深入、层次递进的,从初步认识、情感认同、深刻理解,到落实行动,达到知行合一的变化过程,反映了课程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增值”效能。但是不同学生的背景不同,个性不同,各素养方面的起点不同,因此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评价的不能搞“一刀切”,应尊重个体差异,体现学习起点,注重学习过程,客观评价不同学生学习过程中综合素养的“增值”情况,才能起到科学有效的评价效果,激励学生个性长期健康发展。因此,应将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中。

(二) 评价量规对课程思政的适用性分析

“评价量规”(Rubric)是一种评价工具,包括评价标准、等级界定、评分方法三大部分,目前主要用于对不太适合用客观考试形式来衡量的学习过程的主观性评价。

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具有隐性融入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科的专业课程,发现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进行深度融合,难以将学生涉及态度、情感、意志、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独立出来评价。因此专业课程应将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素养目标)三者融为一体综合评价才能客观的反映课程教学质量。

“评价量规”可以根据学习的三维目标设计若干维度的评价准则并划分评价等级,其评价指标可设定为要检验的多个教学目标和等级水平,可详细规定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的标准,可融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于一体,适合于课程思政的评价。

同时,量规评价工具在进行过程评价和促进改进提升方面具有优势。量规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对所有的评分点都做出说明和规定,降低评价的笼统性,使评价更全面、客观。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的要求和目标,清楚如何达到相应的等级目标,促进学生反思和改进自己学习行为,为后续的学习不断修正方向,最终实现持续性提升的学习目标。


三、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策略及应用


(一) 评价策略的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采用“一主线、多阶段、细量规”的课程思政评价策略,有效将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评价(如图1)。

“一主线”是指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也就是价值观引导要寓于学科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专业课程原有的知识技能培养目标不但没有被削弱,而是因课程思政的融入增加了立德树人的素养目标。因此在课程评价时,需将人才培养的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养目标三者融为一体综合评价,不可片面重知识轻素养,也不可忽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成果,注重“德技并修”、“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

“多阶段”是指进行多任务、多阶段的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体现在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的过程中。应就学习过程中的多次学习任务进行过程评价来反映这一转变过程,并将每次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以评价促改进、促发展。一段时期多次评价的结果可以反映出学生综合素养的“增值”量,学生自己的当前成绩与过去成绩纵向对比,引导学生关注自身进步和成长,激发获得感、成就感。

“细量规”是指每一个学习任务都要设计细化相应的评价量规。客观的、合理的评价标准,是实现课程育人目标的重要保证。课程有多个阶段性的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目标不同,形式不同,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相关指标点确定若干评价指标,为每一个阶段性任务设计合理的评价量规,规范评定标准,才能系统、客观、合理反映学生学习任务目标的达成情况,和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成长情况。

(二) 评价策略的应用

以《市场营销》课程的一次学习任务为例示范评价策略。

1. 提炼三维教学目标

教师根据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设计教学任务,细化各任务的三维目标,以及各个任务的教学策略。《市场营销》课程的一个学习任务“分析市场营销宏观环境”教学流程设计及该任务的知识技能素养目标如图2所示。该教学任务主要通过小组案例分析任务训练和评价学生本次知识技能点的掌握情况,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查找并阅读指定资料,课堂中布置学生用所学的知识点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梳理并公开分析讲解,课后将小组展示的方案进行改进优化后提交到作业平台。

2. 设计使用评价量规

拆分教学任务中的三维目标,分析对应的评价指标和等级标准,设计评价量规。表1为对应此教学任务的评价量规设计。整个量表的指标设计将三维学习目标融为一体,涵盖了任务的准备、过程、结果各个环节。“课前学习”指标对应素养目标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技能目标中的“查找资料能力”;“任务参与程度”、“合作互助”指标点重点评价任务过程中所展现的学习行为,对应三维目标中素养目标的“团队协作”能力;“任务分析与知识点联系程度”对应本任务知识目标;“分析表达任务呈现”对应技能目标;“小组的素养体现”主要体现每个小组提交展示的方案中是否蕴含了思想认同和道路自信的素养目标,对应前两条素养目标;“反馈改进”体现素养目标中的“自主学习意识”。可见任务的每一个学习目标都对应相应的评价指标,每个评价指标都有详尽描述不同的划分等级,整个量规涵盖了本任务的所有三维目标,并将素养目标拆分融合在任务过程的多个环节,从准备到结束,从内容到行为,尽可能细化,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本次学习任务中的素养表现。

任务教学过程中,以“呈现—评价—反馈—交流”的流程使用量规。在学习任务开始前,就把评价量规发布呈现给学生,并进行评价指标的讲解说明,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评价量规促进主动学习和自我改进。学习任务过程中,教师根据量规指标对学生进行评价。课后反馈评分情况,与学生通过网络或当面交流待改进提升之处。

3. 多阶段评价增值度

教师把一段时期内多次学习任务评价数据汇总整理,分析该阶段学生成果的“增值”,即学习进步情况,给予相应的“增值评价”。在课程总评中设定一定的增值性评价权重,反映学生个体纵向的发展。例如,学生在课程初期任务的参与度、团队协作性仅为D级,但经过一个学期课程的学习之后该指标上升为B级,那么也应该给出成长2级的增值评价,将其折合成一定的分值,按权重计入课程总分。增值评价排除学生起点因素,分析学生成长增量,估计出课程带来的“净效应”,不仅促进了课程评价更加公平客观,而且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育人成效。

4. 量规的设计使用要注意的问题

(1) 量规设计应具有全面性、可执行性

评价量规的设计面向任务学习的整个过程,促进教、学、评相统一,因此量规的设计要利于教学中使用,具有可执行性和全面性。

可执行性是指,指标的语言描述要明确、易于理解、利用评价。全面性是指,每一个学习任务设计对应的评价量规,评价指标点要全面有机融合学习任务的三维目标,贯穿整个学习任务,对每一个知识技能点、价值引领目标都设置有相应的评价指标和等级,能通过量规对学生的学习任务成果全面观测评价。

(2) 量规的使用要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反馈性

如前所述,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提升,因此在使用量规时,要注意开放性、动态性、反馈性。

开放性是指,每个任务的评价量规与任务要同时发放给学生,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对照量规标准促进主动学习和自我改进,起到“以评促学”的作用。

动态性是指,指标的设计不能一成不变。每个不同的学习任务,设计不同的评价量规,学情产生变化,量规就要修正和补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每个任务的评价量规能对学生的任务表现全面客观评价。

反馈性体现在评价是课程与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不是简单的划分等级,而是促进学生发展,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因此评价的结果要及时、详尽、客观的反馈给学生,并给出改进建议,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进一步提升,促进课程教学的良性循环。


四、评价策略效果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将两个班级进行《市场营销》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对比试验,进行该评价策略的育人效果分析。A班为实验班32学生,该课程教学全过程采用了“一主线、多阶段、细量规”的课程评价策略,B班为对照班31名学生,仍采用传统评价策略。该课程总课时48,设计12个教学任务,教学进程中两个班级教学任务完全相同。在学期课程开始前和学期课程结束时,选取部分学生综合素养指标进行对比,情况如下。

图表数据中,“言行表现”收集的是学生在课程具体任务中综合素养目标的达成程度,大多由“小组方案的素养体现”指标中汇总得到,主要评价学生是否在学习任务中将文化自信、思想认同、诚信、创新等课程素养目标通过言行体现出来。“合作沟通”与“积极参与”分别反映“合作互助”、“任务参与程度”等指标的发展情况。“精益求精”大多通过“反馈改进”指标中分析获得,反映第一轮任务结果反馈后学生进行二次改进的情况。

由数据可见,在课程初期两个班级学生的指标数据相差不大,但经过一学期的评价策略改革之后,实验班级学生更习惯将课程思政价值引领的学习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合作沟通和任务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作业的二次修改优化的比例都明显高于对照班,说明该评价策略起到了促发展的作用。


五、总结与反思


(一) 效果评价

“一主线、多阶段、细量规”的课程评价策略,有利于将课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与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有机融合,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要求,是防止课程思政教育“贴标签”“两张皮”有效载体,是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提升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有效途径。

(二) 局限性

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不局限于课堂中,在“三全育人”教育模式下,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都产生育人效应。育人成效综合反映在学生的行为表现中,难以将课程育人与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等全方位育人效果拆分开。因此,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评价中包含了一定的“三全育人”教育效果。

(三) 进一步研究方向

一个评价量规涉及多项评价数据,多阶段增值评价需要对多次阶段性任务的评价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为既确保评价数据客观准确,又减轻教师工作强度,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持,需要对现有的课程教学平台进一步开发,以期满足教学评价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星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OLJ.北京:教育部,2017[2017-12-4].

[2]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北京:教育部,2020[2020-06-20].

[3]徐春华.量规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5.

[4]杨鲜梅,陆红.何正平,娄慧玲,吴燕华,乔守怡.基于评价量规的实验报告新评估模式[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9,9(3);37-42.


文章来源:唐馨.三维目标融合下的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评价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21(11):193-19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停刊)

期刊名称:读与写(教育教学刊)(停刊)

期刊人气:85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四川省南充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四川省南充市文联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2-1578

国内刊号:51-1650/G4

邮发代号:62-230

创刊时间:200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