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昆虫假短孢弯孢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药剂的敏感性研究

  2020-12-09    18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假短孢弯孢Curvulariapseudobrachyspora是我国新记录种,首次在龙牙百合贮藏期腐烂鳞茎上发现,并能引起龙牙百合叶斑病。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药剂的敏感性,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pH、光照、温度等处理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该病原菌对9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表明,最适合菌丝生长的碳源为麦芽糖和木糖,氮源为牛肉浸膏,pH为7.0~8.0,最适温度为30℃,致死温度为52℃,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病原菌可以侵染马铃薯、甘薯、荠菜,不能侵染蒜、葱。在9种参试杀菌剂中,1%申嗪霉素SC对该病原菌的毒力最高,相应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0.012mg/L;68%精甲霜•锰锌WG的毒力最低,EC50为15.820mg/L。

  • 关键词:
  • 假短孢弯孢
  • 形态特征
  • 生物学特性
  • 百合
  • 药剂敏感性
  • 加入收藏

百合Liliumspp.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其具有作为花卉的观赏价值,而地下鳞茎又可食用,营养丰富,药用价值突出,属药、食兼用型植物,因此有着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1]。龙牙百合是我国三大食用百合之一,在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广泛栽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龙牙百合是一种较易感病的作物,特别是连作时病害严重。随着龙牙百合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病害发生越来越多,已经成为百合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2]。已有报道,江西田间百合种植的主要病害有镰孢枯萎病、疫病、灰霉病、炭疽病、病毒病和叶斑病等26种[3]。

百合叶斑病为百合叶点霉PhyllostictalilicolaSaccarda引起[3],截至2017年尚未见弯孢属真菌引起百合叶斑病的相关报道。2017年,假短孢弯孢Curvulariapseudobrachyspora最先在泰国的牛筋草Eleusineindica上被发现[4];2018年,笔者在龙牙百合贮藏期腐烂鳞茎上发现该弯孢菌,并证明它能引起龙牙百合鳞茎腐烂和叶斑病[5],是我国新记录种,NCBI登录号分别为:MH819562(ITS1/4)、MH822836(TEF1-α:EF1-983F/EF1-2218R)、MH822837(GAPDH)、MN061051(LSU:LROR/LR5)和MN061045(18S:NS1/NS4)。为进一步掌握假短孢弯孢的生物学特性和室内筛选适宜的防治药剂,为有效防治百合叶斑病提供理论基础,特进行本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病原菌假短孢弯孢C.pseudobrachyspora为本实验室于2017年10月分离自江西省万载县高城镇绿泉合作社冷库(0~4℃)贮藏的龙牙百合Liliumbrowniivar.viridulum的腐烂鳞茎,病原菌已进行形态学与分子鉴定。

室内抑菌试验供试药剂及生产厂家见表1。

表1供试药剂及生产厂家

1.2假短孢弯孢形态特征观察

将分离纯化获得的菌株转接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dextroseagar,PDA)上,置于25℃培养7d。观察菌落整体形态特征,并挑取生长旺盛的菌丝制成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形状,测量孢子大小,观察产孢量和产孢特性;采用常规的玻片培养法,25℃下培养7d,观察并记录分生孢子的着生状态并拍照。

1.3假短孢弯孢生物学特性

1.3.1病原菌生长温度和pH测定

将直径5mm的病原菌菌块接种到马铃薯蔗糖琼脂(potatosaccharoseagar,PSA)平板培养基中央,设置5、10、15、20、25、30、35、40℃等8个不同培养温度处理。以PSA为基础培养基,用0.1%的NaOH和HCl溶液调配pH分别为4.0、5.0、6.0、7.0、8.0、9.0和10.0的培养基,25℃培养。

1.3.2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将直径5mm的病原菌菌块接种到PSA平板中央,25℃培养,光照条件分别为连续光照、连续黑暗、L//D=12h//12h光暗交替和自然光照。

1.3.3适宜病原菌生长的培养基碳、氮源筛选

以查氏(Czapek)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以KNO3为氮源,碳源总质量浓度为12.63g/L,选择6种不同的碳源:乳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果糖、可溶性淀粉,用不加碳源作对照。以蔗糖为碳源,氮源总质量浓度为0.33g/L,选择11种不同的氮源:硝酸钠、精氨酸、酵母浸膏、氯化铵、天冬酰胺、硝酸铵、硝酸钾、尿素、硫酸铵、牛肉浸膏、蛋白胨,以无氮源培养基为对照。两种处理均25℃培养。

1.3.4病菌致死温度测定

将直径5mm的病原菌菌块放置于装有1mL无菌水的灭菌离心管中,分别置于45~75℃(设置梯度5℃)的恒温水浴中处理10min(先预热1min)后取出迅速冷却。将处理过的菌块置于PSA平板培养基中,25℃恒温培养,连续观察7d。先以相隔5℃梯度确定致死温度范围,然后相隔1℃设置梯度重复以上试验,确定菌丝致死温度。

1.3.5病原菌对不同作物的致病性

取自大田的马铃薯、荠菜、甘薯、蒜、葱等作物的健康叶片,用流水冲洗后,70%乙醇消毒30s,再用2%次氯酸钠消毒5min,切取适宜长度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放在事先灭过菌的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背面朝上,每皿放3片,保湿培养,将菌饼接种在叶片背面,以接种无菌PSA块为对照,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叶片被浸染的情况。

所有处理均设4次重复。

1.4假短孢弯孢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选用9种药剂(表1)对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其对龙牙百合叶斑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经预试验后,对假短孢弯孢菌丝生长抑制率在5%~95%范围内的6个质量浓度(精甲霜·锰锌稀释1000、10000、50000、100000、200000、500000倍;己唑醇、唑醚·啶酰菌、肟菌·戊唑醇、咪鲜胺锰盐、腈菌唑、嘧菌酯稀释1000、10000、50000、200000、400000、1000000倍;申嗪霉素、抑霉唑稀释50000、100000、200000、500000、1000000、2000000倍),制作含药介质培养基,药剂需要在培养基冷却至55℃以下时加入。将5mm菌饼接种到含杀菌剂的平板中央,每处理重复3次,以加入灭菌蒸馏水的培养基平板为对照,于25℃下倒置培养,对照处理的菌丝生长直径大于70mm后,量取各平板中菌落的直径,计算抑菌率。将抑菌率换算为几率值、药剂浓度换算为对数值进行计算[6,7];利用SPSS22.0软件求出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EC50。


2、结果与分析


2.1假短孢弯孢形态特征

菌落在PDA平板上呈圆形,中央隆起,初期铺展生长,颜色为灰色、淡褐色或墨绿色,边缘和表面一层的菌丝为灰白色;菌落绒状,生长较快,7~8d几乎长满直径90mm的培养皿(图1a、b)。后期菌丝形成黑色伞形子座(图1e、f)。分生孢子梗褐色有隔膜,单生或分支,顶端直或弯曲。分生孢子2~5个簇生(图1c、d),淡褐色或深褐色,具有3~4个隔膜,孢子大小和颜色不均匀,中间两个细胞膨大且颜色较深,两端两个细胞较小且颜色浅,从基部向上数第3个细胞最大,颜色最深,向一侧明显弯曲。分生孢子形态多样,有弯曲、不对称的弯月状,直短棒状,梨形等,分生孢子大小为21.70(13.66~28.32)μm×9.94(5.72~15.00)μm(图1g)。

图1假短孢弯孢的形态特征

2.2假短孢弯孢生物学特性

不同温度对假短孢弯孢菌丝生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图2a)。病原菌在10~40℃范围内均可生长,在20~30℃下生长最快,在40℃时生长极为缓慢,温度低于5℃时菌落几乎停止生长。

在7种pH环境下菌丝均可生长,但在不同pH条件下生长速度不同,其中pH为7.0和8.0时最利于菌丝生长(图2b)。

在供试的7种碳源上菌丝均可生长,但在不同碳源上生长速度不同,其中木糖和麦芽糖最利于菌丝生长(表2)。

图2温度(a)和pH(b)对假短孢弯孢菌丝生长的影响

表2不同碳源、氮源和光照处理对假短孢弯孢菌丝生长的影响1)

1)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n=4),数值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

与不加氮源的对照相比,各供试氮源除硫酸铵外其他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表3),7d时各不同氮源下的菌落直径的大小排序依次为:牛肉浸膏>蛋白胨>精氨酸>尿素>硝酸钠>硝酸钾>酵母浸膏>天冬酰胺>氯化铵>硝酸铵>硫酸铵>无氮源对照,以牛肉浸膏为氮源时菌丝生长最快,以硫酸铵为氮源时菌丝生长最慢。在无氮源条件下病原菌虽然能生长但菌丝很稀疏,需要在透射光下才可看见。

不同光照条件下假短孢弯孢菌丝生长有些差异,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好,优于其他条件,但与光暗交替条件下菌丝的生长差异不显著(表3)。

假短孢弯孢菌株在温度45~50℃经10min处理的菌丝在PSA培养基上均能继续生长,但在52℃10min和53℃10min处理的菌丝不再生长。表明该菌菌丝的致死温度是52℃,10min。

另外,病原菌菌块接种至马铃薯等其他5种植物的叶片后,第7天观察到马铃薯、荠菜的叶片上菌丝生长较旺盛,几乎长满叶片,接种叶片呈水浸状,显示其可以侵染马铃薯、荠菜;甘薯叶片上的菌丝较少,但叶片出现失绿变褐呈水浸状,而对照组叶片无明显变化,因此认为此病原菌可侵染甘薯,但不侵染蒜和葱(图3)。

图3几种蔬菜接种假短孢弯孢后的症状

2.3假短孢弯孢对杀菌剂敏感性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9种药剂对假短孢弯孢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根据杀菌剂浓度与病原菌菌丝生长程度相关的回归方程可知,随着杀菌剂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根据EC50可知,不同药剂之间的抑制作用差异较大。其中1%申嗪霉素SC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12mg/L;其次是20%抑霉唑EW,EC50为0.190mg/L;再次是38%唑醚·啶酰菌WG,EC50为0.277mg/L;68%精甲霜·锰锌WG的效果最差,EC50为15.820mg/L(表3)。

表3不同杀菌剂对假短孢弯孢菌丝生长的毒力1)

1)以各药剂稀释50000倍时的抑菌效果计算抑菌率。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由毒力回归方程可知,1%申嗪霉素SC斜率值最大,68%精甲霜·锰锌WG其次,250g/L嘧菌酯SC斜率值最小,说明假短孢弯孢对申嗪霉素最敏感,对精甲霜·锰锌较敏感,而对嘧菌酯最不敏感(表3)。

取杀菌剂稀释50000倍时的抑菌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申嗪霉素SC和20%抑霉唑EW的抑菌率分别为99.3%和92.3%,两者有显著差异,且均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38%唑醚·啶酰菌WG、50%咪鲜胺锰盐WP、30%己唑醇SC、75%肟菌·戊唑醇WG抑菌效果较好,抑菌率都大于等于70%。40%腈菌唑WP、68%精甲霜·锰锌WG、250g/L嘧菌酯SC抑菌效果一般,抑菌率在50%以上;嘧菌酯和精甲霜·锰锌抑菌效果差,极显著低于其他药剂(表3)。


3、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中的病原菌假短孢弯孢与Marin-Felix等[4]研究的病原在形态学上相近,但分生孢子稍小,子座与黄微等[8]报道的弯孢菌的相同。

研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对掌握病害的发生规律和提出防治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百合假短孢弯孢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时发现,在PSA培养基上30℃培养时,菌丝生长速率大于10mm/d,因此百合栽培时要在温暖季节及时防治该病菌。该菌在含有硫酸铵的培养基上生长最慢,有研究表明,百合枯萎病菌Fusariumproliferatum[9]、F.oxysporum[10]和高粱附球菌Epicoccumsorghinum[11]都有类似结果,硫酸铵又属生理性酸性肥料,本研究也表明,pH为4.0时不利于该菌菌丝生长,生产上施用硫酸铵是否能缓解其发病以及偏酸性土壤能否减轻龙牙百合栽培病害等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已报道的弯孢菌属病原菌主要是新月弯孢Curvularialunata,该菌是一种单子叶作物的兼性病原菌,引起玉米叶斑病、高粱叶枯病、大麻叶斑病、甘蔗幼苗枯萎病[12]、水稻叶斑病[13]、温郁金叶斑病[14],也有报道引起辣椒叶斑病[15]、再力花叶枯病[16]等。假短孢弯孢是我国新记录种,试验表明,该菌不仅侵染百合(单子叶作物),还能侵染马铃薯、甘薯、荠菜等双子叶作物,对其他作物致病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选用的9种杀菌剂对假短孢弯孢菌丝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申嗪霉素SC在EC50、毒力回归方程斜率和抑菌率等方面均表现效果最好,徐辉[13]在水稻弯孢叶斑病防治试验中也发现申嗪霉素防效较好,申嗪霉素是由荧光假单胞菌M18经生物培养分泌的一种抗菌素,具有广谱、高效、安全的特点,能有效控制真菌性根腐和茎腐,其作为一种新型微生物源绿色农药,对百合镰刀菌枯萎病[9]、百合米根霉腐烂病[17]等均防效良好,推荐百合生产中选用;咪鲜胺锰盐对于弯孢霉的抑菌效果较好,与黄娴等[18]对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病原菌的药剂筛选结果相似。本试验也首次得出申嗪霉素和抑霉唑对于弯孢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只能说明该杀菌剂在室内离体条件下对百合假短孢弯孢有一定的杀菌活性,而田间防治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应用于大田防治前还需进一步的田间试验证实其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琦,马忠明.施肥对食用百合植株氮磷钾分布、鳞茎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5):8-14.

[2]叶世森,林芳,宋建英.百合病害的研究综述[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5,25(3):84-88.

[3]唐祥宁,游春平,刘福春,等.江西百合病害调查与鉴定[J].江西农业学报,1997,9(4):1-8.

[6]檀根甲,祝建平.杀菌剂生物测定计算方法及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1998,4(1):27-28.

[7]朱茂山,关天舒,吕振环.13种杀菌剂对百合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农药,2010,49(10):760-761.

[8]黄微,夏花,高必达.水稻新病害叶鞘黑斑病的病原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2014,44(3):225-231.

[9]李润根,程华,张鹏,等.百合枯萎病菌Fusariumproliferatum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抑菌药剂筛选[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9):3844-3851.

[10]曹兴,刘南南,胡燕佩,等.百合鳞茎腐烂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8,47(12):96-101.

[11]曾慧兰,卢其能,曾鹏远,等.百合叶尖干枯病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J].园艺学报,2018,45(12):2407-2416.

[13]徐辉.水稻弯孢叶斑病病原鉴定及流行学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5.

[15]裴月令,孙燕芳,冯推紫,等.首次鉴定报道新月弯孢引起辣椒叶斑病[C]//陈万权.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16]欧克芳.再力花叶枯病病原菌鉴定[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9):164-165.

[17]李润根,艾芬婷.龙牙百合软腐病病菌-米根霉的分离鉴定及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17,37(11):10-14.

[18]黄娴,陈旭玉.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病原菌的药剂筛选[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8):2345-2346.


李润根,卢其能,何咪,颜德聪,李子奇,刘伟俊,肖世杰.百合新病原菌假短孢弯孢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J].植物保护,2020,46(06):41-46.

基金:江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0161BBF6004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昆虫学报

期刊名称:昆虫学报

期刊人气:207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所,中国昆虫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 0454-6296

国内刊号:11-1832/Q

邮发代号: 2-153

创刊时间:195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