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AOPT联合滚针导入贻贝粘蛋白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观察

  2024-07-10    10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观察滚针导入贻贝粘蛋白(Mussel adhesive protein,MAP)治疗联合超完美脉冲光(Advanced optimal pulse technology,AOPT)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3月-2022年12月就诊于笔者医院门诊玫瑰痤疮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AOPT治疗,观察组采用AOPT联合皮肤滚针导入贻贝粘蛋白治疗,每4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疗程结束后4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完成治疗。治疗后两组面部皮肤灼热、刺痛、瘙痒、紧绷症状均有改善,红色区计数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OPT联合滚针导入贻贝粘蛋白治疗玫瑰痤疮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

  • 关键词:
  • 持续性红斑
  • 玫瑰痤疮
  • 皮肤滚针
  • 贻贝粘蛋白
  • 超完美脉冲光
  • 加入收藏

玫瑰痤疮是皮肤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中部,主要累及血管、神经及毛囊皮脂腺[1]。流行病学分析显示,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平均为5.46%[2]。虽然目前针对玫瑰痤疮的治疗方式多样,但是由于该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患者的个体差异及皮肤耐受情况的不同,治疗效果欠佳。贻贝粘蛋白敷料常用于烧伤科,其具有促进愈合、止痒、保护创面及类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本研究于2022年3月-2022年12月采用1.0 mm长度皮肤滚针导入贻贝粘蛋白(MAP)联合超完美脉冲光(AOPT)治疗玫瑰痤疮患者,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3月-2022年12月就诊于笔者医院门诊玫瑰痤疮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1~47岁,平均年龄(31±16)岁,病史为9个月~8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AOPT治疗,观察组采用AOPT联合MAP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般可比性。本研究经笔者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玫瑰痤疮治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3],客观体征表现为面部出现持续性红斑伴阵发性潮红,自觉症状表现为面部紧绷感、瘙痒感、灼热感或刺痛感等;②面部未出现急性刺激症状,处于稳定期;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本研究。

1.2.2 排除标准:

①患者有瘢痕体质或光敏性疾病病史;②12周内或正在接受其他针对玫瑰痤疮的药物或物理治疗;③患有影响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等);④30 d内有暴晒史;⑤处于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⑥治疗区域有其他炎症性皮肤病;⑦局部皮肤感染或具有传染性疾病;⑧90 d内曾使用维A酸类药物治疗。

1.3 治疗方法:

治疗前清洁治疗区域皮肤,患者在室温环境下安静休息15 min,然后使用单反数码相机及VISIA皮肤图像分析检测仪对面部进行数据采集。建议患者停用化妆品,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面诊谈话充分沟通,增加患者治疗信心,提高依从性。

1.3.1 对照组:

给予患者AOPT(第7代AOPT强脉冲光治疗仪;Lumenis科医人公司)治疗。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皮肤潮红程度以及毛细血管扩张情况设定治疗参数及选择相应导光晶体尺寸(15 mm×35 mm或8 mm×15 mm),治疗时先在治疗区域均匀涂抹光子冷凝胶,第一遍治疗选择Vascular滤光片,脉宽12~15 ms,双脉冲,脉冲间隔35~45 ms,能量13~21 J/cm2,观察皮肤反应,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光斑反应调整后续治疗能量强度与参数设置,第1遍治疗完成后更换滤光片,刮去之前的凝胶并重新涂抹,然后选择ACNE滤光片,第2遍治疗采用三脉冲,脉宽15~18 ms,脉冲间隔40~50 ms,能量选择11~14 J/cm2,观察该波段的皮肤光斑反应,然后调整能量强度与治疗参数,治疗结束后擦去冷凝胶,在治疗区域进行30 min的冷湿敷以降低皮肤温度。

1.3.2 观察组:

选用皮肤滚针导入贻贝粘蛋白创面修复敷料(苏械注准20142140069,规格3毫克/支,浓度0.5 mg/ml)联合超完美脉冲光(Lumenis科医人公司第七代AOPT强脉冲光治疗仪)治疗。AOPT治疗参数及步骤与对照组相同,湿敷完成后在治疗区域皮肤表面涂抹2~3 mm厚复方利多卡因软膏(每支50 mg,内含1.25 mg利多卡因和1.25 mg丙胺卡因,北京紫光制药有限公司)并覆盖保鲜膜进行表皮麻醉并计时,30 min后去除保鲜膜并清洁皮肤,消毒后将贻贝粘蛋白创面修复敷料均匀涂抹于治疗区域,然后使用1.0 mm长度皮肤滚针导入,滚针顺序为横、竖、左上至右下,右上至左下,各区域“米”字形顺序治疗各2遍,在进行滚针治疗的同时继续补涂贻贝粘蛋白,治疗时注意控制滚针按压力度,力度应适中,以治疗区域皮肤出现少量轻微渗血点、微红,无明显疼痛感为宜。每4周治疗1次,3次为1疗程。嘱患者术后24 h禁止患处接触水,1周内禁用洁面产品。治疗间隔期间如红斑明显加重可生理盐水冷敷,每次30 min,如红斑不明显时可不进行冷敷。

1.4 疗效判定及标准

1.4.1 疗效判定标准:

分别计算治疗前后的皮肤症状变化评价疗效,分别参照文献[4],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对主观症状(灼热、刺痛、瘙痒、紧绷感)进行评价,每个主观症状按0~10分等级评分。对照治疗前后各项主观症状评分变化,评价主观感受改善程度。

1.4.2 VISIA图像分析:

在室温环境下安静休息15 min,应用第七代VISIA皮肤图像分析检测仪(版本号8.1.2.0),对治疗前的面部皮肤待治疗区域进行拍摄,疗程完成后4周再次进行拍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偏振光源下红色区特征计数。

1.4.3 满意度比较:

疗程结束后使用自制问卷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分为不满意(症状无明显改善)、一般(症状有轻微改善)、满意(症状改善明显)、非常满意(症状改善非常明显),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3 不良反应:

统计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包括红斑、灼痛感、水肿。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红色区计数,主观感受评分合计符合正态分布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疗效评估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为0.05。主观感受等级评分数据属偏态分布资料,因此,用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数据的集中和离散趋势,统计方法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方法(配对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结果


2.1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面部皮肤灼热、刺痛、瘙痒、紧绷症状均有改善,红色区计数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更佳(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ISIA红色区计数比较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1),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  

2.3 观察型典型病例:

某女,36岁,面部红斑及刺激症状5年,3年前面部开始出现持续性潮红,于三甲医院诊断为“玫瑰痤疮”,面部持续潮红伴红色丘疹、毛细血管扩张,运动后刺痒感明显。给予AOPT联合皮肤滚针导入MAP治疗3次后潮红及红色丘疹基本消退,自觉刺激症状消失。见图1。

2.4 不良反应:

AOPT治疗有轻微灼痛感,对照组有3例出现轻微红色光斑印,给予敷冰袋局部降温处理约40 min后消退,1例出现轻微水肿,于2 d后自然消退。观察组2例滚针治疗后出现皮肤划痕症样反应,约1 h左右自行消退未做处理;2例出现红色光斑印,给予冰敷30 min后消退。两组均无患者因严重的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


3、讨论


《中国玫瑰痤疮诊疗指南》中将光电等物理治疗作为系统治疗与局部的补充手段,但强脉冲光治疗时常遇到在治疗后患者面部皮损症状短期内加重的现象。强脉冲光治疗刺激性可导致治疗后皮肤屏障功能的下降[5],加上玫瑰痤疮患者原有的皮肤屏障功能障碍[6],可能使症状加重。为了减少这种治疗后短期内症状加重的发生,本研究在对玫瑰痤疮的患者进行强脉冲光治疗的同时结合贻贝黏蛋白的特点选择联合皮肤滚针导入MAP,以减少治疗后不良反应及获得更佳改善效果。

AOPT完善了每个子脉冲的脉宽与能量的参数调节,同时增加了痤疮滤光片ACNE及血管滤光片Vascular[7]。AOPT治疗后真皮层扩张的毛细血管和浸润的淋巴细胞减少,炎性渗出改善,皮肤屏障功能改善[8,9]。本研究在使用AOPT进行治疗时选择Vascular滤光片搭配ACNE滤光片。Vascular滤光片包含530~650 nm和900~1200 nm血红蛋白吸收率较好的波段,既能改善潮红又能封闭扩张的毛细血管,减少炎性因子通过血管壁渗出,使扩张的毛细血管消退从而改善潮红现象及毛细血管扩张症状。在玫瑰痤疮患者中,蠕形螨感染是引起皮肤微生态紊乱不可忽视的因素。蠕形螨参与了玫瑰痤疮的炎症、免疫反应,且其增殖与玫瑰痤疮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0]。球形马拉色菌可能对蠕形螨的寄生有促进作用,外用抗蠕形螨的药物治疗玫瑰痤疮能获得改善效果[11],ACNE滤光片包含400~600 nm蓝光、黄光的波段,和800~1200 nm的近红外波段,蓝光波段的强脉冲光对红色毛癣菌、马拉色菌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蓝光波段的强脉冲光能抑制皮脂腺分泌[12,13]。使用AOPT治疗玫瑰痤疮,可以通过光热效应作用将皮肤表面的蠕形螨杀死,且治疗后表皮内淋巴细胞浸润减少[14],抑制马拉色菌与抑制皮脂腺分泌,改善玫瑰痤疮患者皮肤微生态紊乱状态,减少炎性反应。

图1 观察组典型病例治疗前后

贻贝粘蛋白,是海洋贻贝分泌的一种独特的蛋白质,其固化后可形成透明、透气、防水、有弹性的保护膜,同时具有抗菌、止血、促进组织细胞生长的功能,可以与表皮细胞、干细胞、血小板等共存[15]。MAP具有粘合范围广、耐水、生物亲和性良好等优点,带有高含量多巴基团,抗炎效果与丙酸氟替卡松相似[16]。

神经血管功能的异常在玫瑰痤疮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不仅导致神经源性炎症发生,还会诱发脉管舒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潮红、红斑等症状。除开外部刺激因素外,情绪精神因素也能够影响神经源性炎症反应[21],如抑郁、焦虑、A型性格[22]均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神经源性炎症的机制参与玫瑰痤疮的发生发展。皮肤的痒感、温度觉(热和冷)、痛觉、触觉都由相同的感受器介导,MAP带有很高载量的正电荷[17],通过滚针导入后可以钝化神经末梢起到止痒作用,MAP中富含的DOPA基团与神经末梢细胞上的神经受体结合后可以起到封闭神经的作用,从而改善血管神经功能的异常调节。MAP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抗炎、抗氧化等作用,促进细胞的生长,加速愈合,也具有明显止痒效果[18]。

观察组患者在面部皮肤灼热、刺痛、瘙痒、紧绷症状改善程度上均表现出较好效果。可能是因皮肤滚针治疗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广泛用于皮肤科[19],其通过微损伤诱导自身修复过程促进胶原分泌、促进微损伤愈合、重塑皮肤组织结构、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率。在AOPT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滚针导入MAP,通过滚针导入促进药物吸收,同时滚针治疗时出血及渗出可以释放部分炎性因子,渗血部位血小板的聚集和趋化能释放多种生长因子。治疗区域形成由MAP固化后生成的具有透气、防水、透明的生物保护膜,能更好保护皮肤表皮屏障。同时MAP所富含的左旋多巴基团与表皮神经末梢受体结合,其对皮质神经末梢的封闭作用能缓解瘙痒感等主观刺激症状,改善神经血管功能。MAP通过促进细胞的生长及愈合,恢复治疗区域皮肤屏障及生理功能,同时滚针的微损伤诱导自身修复过程促进皮肤屏障及生理功能恢复。AOPT与滚针导入MAP的联合应用,可有效缓解玫瑰痤疮患者的皮肤刺激症状、改善持久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

综上,AOPT联合贻贝粘蛋白联合治疗玫瑰痤疮效果确切,安全且副作用较少。


参考文献:

[1]张建中,高兴华.皮肤性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96.

[3]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玫瑰痤疮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玫瑰痤疮专业委员会.中国玫瑰痤疮诊疗指南(2021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54(4):279-288.

[4]李芸,孙秋宁,杨蓉娅,等.舒缓特护面霜辅助治疗862例面部敏感性皮肤就医者疗效观察[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5,8(2):85-88.

[5]顾伟杰,米娜,朱建平,等.单次强脉冲光照射对豚鼠皮肤屏障功能和表皮组织学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34(10):1126-1130

[7]李牧桑,祁薇,周沁,等.AOPT强脉冲光在轻度面部皮肤松弛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美容,2022,12(1):40-44

[9]王燕,马琼,孙素姣,等.强脉冲光对豚鼠糖皮质激素所致皮炎及皮肤萎缩的治疗机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5):445-448.

[10]李玥玥,骆丹.皮肤微生物群在玫瑰痤疮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54(12):1122-1125

[17]丛林,廖勇,杨蓉娅.贻贝粘蛋白喷剂对面部敏感性皮肤瘙痒症状的缓解作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8):40-42.

[18]杨蓉娅,李利,廖勇.微针治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22,15(4):193-196.


文章来源:李牧桑,祁薇,黄荣,等.AOPT联合滚针导入贻贝粘蛋白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24,33(07):19-2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基础医学与临床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

期刊人气:224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北京生理科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6325

国内刊号:11-2652/R

邮发代号:82-358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