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疫情防疫常态化下的旅游业应对路径

  2021-06-16    289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旅游业作为受到疫情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全行业大面积停业歇业,疫情过后也将面临较长恢复期,相关企业面临诸多困难。论文通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大背景下对于旅游业影响的研究,分析旅游业现状,致力于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助力旅游经济恢复。

  • 关键词:
  • 恢复
  • 旅游业
  • 旅游业经济
  • 疫情防疫
  • 加入收藏

1、引言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对地区经济与文化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在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迅速,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中显示,在2019年,旅游经济的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了60.06亿人次;入出境旅游总人数3.0亿人次;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与2015年相比,2019年中国旅游总收入由4.13万亿元增长到了6.63万亿元。旅游业不仅可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对就业也有重大影响,在2019年年末疫情爆发之前,根据中国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直接从事旅游业的人数就高达2825万,直接与间接就业之和为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1]。

疫情爆发前,我国旅游主体主要由城镇与农村居民组成,其中城镇居民由于收入水平较高,外出旅游已经较为普及,其人均出游率和人均旅游消费都大幅高于农村居民,例如,2018年农村居民出游人数已经高达14.2亿人次,花费0.87万亿元,虽然无论是出游人数、花费还是增长速度,农村居民都不及城镇居民但也在稳定增长。2020年初,疫情突然爆发,人们的出行受到限制,大部分旅游景点关门,本该是旅游小高峰的春节假期却四下无人,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骤减,对我国的旅游行业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2、疫情防疫常态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在过去一年中,我国逐渐控制住疫情并进入了疫情防控常态化,尽管旅游业得到了一定恢复,然而小范围感染偶尔发生且疫情在其他众多国家依旧较为严重。根据科研表明,病毒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因此,如何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作为约束条件来规划行业未来的长期发展与走向是旅游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2.1居民出行规划与模式改变,然旅游意愿不改

防疫常态化下,人们的旅游规划呈现出“短期、短程”的特点。虽然我国疫情稳定,但零星地区仍然不时会有小规模疫情爆发,这使得部分游客的旅游意向与旅游规划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城镇居民为例,身为旅游的主力军,虽然出游意愿不减,但仍有不少居民处于观望状态,这表明部分游客出游意愿暂时仍受到一定抑制,虽然旅游业的恢复是必然,但短时间内很难出现报复性消费现象[2]。然而,旅游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因此,在2020年国庆与中秋节假期,国内旅游业数据依旧十分亮眼。2020年国庆双节8天长假期间,全国接待国内游客达到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3]。在国外疫情依旧肆虐,国际旅游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国内旅游业的恢复为国民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国庆双节假期无论在出游人数还是旅游消费的规模都达到了2020年的最高峰,这表明国内的旅游市场已经逐渐走出疫情阴霾,人们旅游意愿不减且消费信心依旧。

但我们需要看到疫情期间境外游以及远途长时间的旅游遭到了打击,虽然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之后,被压抑的旅游意愿与需求得到了一定的释放(这一点在国庆假期得到了充分体现),然而在平时人们更多的开始选择短期(不超过4天)旅行,且防疫的划分通常以省份为单位,这在空间上影响了人们对旅游地区的选择,促使游客们开始更倾向于省内或者市内旅游。不仅如此,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对用餐、住宿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个人私密空间。

与此同时,人们的旅游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由过去的跟团游、网红景点游逐渐偏向家庭为单位的“慢节奏”“当地生活游”。相比于过去跟随旅游团奔波打开各种景点,这种旅游模式节奏更加缓慢,注重融入当地生活、注意旅游期间和谐舒缓的家庭氛围与状态,同时对于当地的人文环境有更好的认识,满足了人民更深层次的精神与生活品质追求。这种旅游模式不仅适应防控防疫时期的要求,也符合我国近些年提出的文化旅游、全域旅游理念。

2.2旅游服务企业更注重公共卫生安全

受疫情影响,游客更加注意公共安全卫生,旅游行业相关企业也响应政府号召以及游客需要,无论在住宿还是公共交通还是餐饮方面都积极落实防疫相关政策,例如,在入口处测量体温,要求戴口罩并出示健康码,在电梯里划出站立区并准备消毒液、洗手液等。此外,部分景区规定接待游客数量不能超过其最大承载力的75%,面对假期出游热,旅游景区纷纷遵循“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严格落实实名制购票、预约、限流、错时制度。这些卫生措施对于提升游客出行信心、推动旅游行业恢复有重要推动作用。


3、疫情防疫常态化下的旅游业应对路径


3.1引导培育新型旅游习惯,推动建立配套措施

疫情前,游客更多的是“景点游”,喜欢去热门景点或者当地网红饭店、商店“打卡”,而这势必会引起人群聚集。然而在疫情冲击以及现在的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这种旅游习惯以及旅游模式会给旅游地公共卫生带来压力。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时,势必引起大量人群聚集,给疫情防控带来巨大压力。因此,推动建立完善的配套旅游措施,配合、引导旅游习惯的改变十分重要,例如,完善景点预约系统,对游客进行限时限流,通过小程序或者网络平台让游客随时了解景区开闭园情况、分时预约情况、客流、景区提示、门票信息等详细信息,景区实现了分时错峰预约,通过帮助游客合理选择出游时间以及游览景点避开客流高峰,实现错峰旅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3.2深入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打造旅游文化亮点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文化的发展。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只有不断地挖掘地方的旅游文化内涵,塑造当地的旅游文化亮点增强旅游业韧性,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才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4]。

以山东省为例,山东作为文化大省积极推动文化资源“活化”利用,不仅发展城市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构建山东省全域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以“好客山东”品牌为统领,以“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为主干,构建“好客山东”品牌体系。这些措施使得山东省旅游业韧性十足,为山东省旅游业在疫情稳定后的恢复打下了良好基础。据统计,山东省在2020年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达6232.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9.3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1.9%和71.5%。

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都具备创造性、地域性、传承性等特征,两大产业融合发展能够实现旅游与文化相辅相成、互动共赢。文化体验会伴随旅游全过程,随着体验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借助载体来实现其市场价值,而旅游产业的升级,旅游者需求逐步多样化、高级化,这些都会促使旅游企业寻找突破口来迎合旅游者的高层次需求,实现跨产业合作与融合[5]。

3.3注重特色,贴近生活

疫情前大大小小旅游团不少,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等部分旅游项目存在“同质化”现象,使得旅游产业存在供过于求的情况。疫情之下,旅游业市场萎缩,后期虽然得到部分恢复,但消费、人流增长依旧没有完全复原。部分以“田园综合体”或“特色小镇”为名义、同质性较强、缺乏自身特点的景区点损失较那些紧密依托农村、农业、农民而红火起来的乡村旅游点更大。与此类似,在中小城市旅游中拥有众多人文、景观等资源禀赋的城市要比纯资本驱动型城市损失少且恢复更快。因此,与当地生活紧密结合,突出景点特色避免同质化十分重要。

尽管受到了疫情的巨大冲击,然而在疫情稳定后,旅游业能够迅速平稳恢复并且人们旅游意愿不减,这体现了旅游业对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精神文化的重要性。随着“短途自驾”“生活式旅游”“夜市经济”等新兴旅游模式的兴起,同时,疫情防疫常态化使得游客更注重公共卫生安全,旅游企业应该落实防疫要求,推动行业升级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J].空运商务,2020(03).9.

[2]冯晓华,黄震方.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游客旅游行为意向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35(04);203-208.

[3]张燕国庆出游6.37亿人次,收入4665.6亿元外媒:中国经济复苏是全球的成功案例[J].中国经济周刊,2020(19):33-35.

[4]刘家家.推广旅游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9(29):16.

[5]缪莹莹.旅游产业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J].中国民族博览,2019(03):87-88.


文章来源:巴佳佳.疫情防疫常态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06):52-5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旅游论坛

期刊名称:旅游论坛

期刊人气:169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

主办单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出版地方:广西

专业分类:文化

国际刊号:1674-3784

国内刊号:45-1363/K

邮发代号:48-139

创刊时间:198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