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三焦同治法对中风后便秘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影响

  2021-09-03    6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观察三焦同治法对中风后便秘气虚血瘀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中风后便秘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另给予三焦同治法治疗,对照组另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风中医证候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ofDailyLiving,ADL)评分、便秘评估量表(constipationscoringsystem,CCS)评分、便秘严重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中风中医证候评分、CCS评分、便秘严重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有效率为74.3%,两组有效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焦同治法能改善中风后便秘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缓解便秘。

  • 关键词:
  • 三焦同治法
  • 中风后便秘
  • 气虚血瘀证
  • 脑卒中
  • 加入收藏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对于中风病的治疗,急性期除挽救患者生命外,恢复期积极控制、减少中风并发症,已成为中风病治疗和康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风后患者轻则言语行动不利,重则卧床不起,身体和心理骤然遭受打击,肠道运动障碍,饮食结构改变及药物的应用等,使中风后便秘成为中风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约占中风患者的30%~60%[1]。中风后便秘主要指中风前大便排泄正常,中风后发生便秘,或中风前偶有便秘情况,中风后便秘症状加重的现象。中风后便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诱发二次中风,造成康复期延长,甚至死亡[2]。现代医学对中风后便秘的治疗主要为支持治疗,包括饮食指导、灌肠、口服泻剂、开塞露外用、口服促进胃动力药、益生菌等,虽可暂时缓解便秘的痛苦,但远期效果差,停药后复发率高,易造成药物依赖性便秘,整体治疗效果差[3]。本研究采用三焦同治法治疗中风后便秘气虚血瘀证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本院治疗的中风后便秘气虚血瘀证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经知情告知后,患者自愿参加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18~75(65.47±7.68)岁;病程(13.37±5.39)周;脑出血18例,脑梗死17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18~75(66.25±6.95)岁;病程(14.24±6.22)周;脑出血19例,脑梗死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中风的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制定[4],主要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造成的中风,具体如下:(1)脑梗死诊断要点:①突然起病,快速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可有一过性脑缺血前兆,多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高危因素。②临床表现:渐进性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偏盲、言语障碍、眩晕、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甚至昏迷。③影像学表现:头颅CT早期无明显变化,后期可有典型梗死区低密度改变;头颅MRI可早期发现梗死灶,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等检查,可明确病因及病位。(2)脑出血诊断要点:①起病急,常伴头痛、呕吐、血压增高等临床表现,劳累、饮酒、情绪激动等是常见诱因。②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迅速,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等。③影像学表现:头颅CT可见出血性表现,高密度周边围绕低密度水肿带。

1.2.2便秘的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罗马Ⅳ标准制定[5],排除器质性便秘、药物性便秘,具体如下:符合下列症状2个及以上:①每周少于3次排便;②排便感到费力的时间≥25%;③排便不尽感的时间≥25%;④排便有阻塞感的时间≥25%;⑤排便需要人工辅助次数≥25%;⑥大便为块状便或硬便次数≥25%。使用泻药时可出现稀便,其余均为硬便或块状便;排除肠易激综合征造成的便秘。

1.2.3中医诊断标准

中风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制定[6],具备两个主症或一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年龄、诱因等即可确诊,具体如下:①主症:神昏,言语不利,偏瘫,偏身障碍,口舌歪斜。②次症:头痛,眩晕,目偏不,共济失调。③急性起病,多有诱因或有先兆症状。④年龄≥40岁。不满足以上要求,根据影像学结果亦可确诊。

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感觉障碍,言语不利或失语。次症:气短乏力,面白,自汗出,舌质暗,有瘀斑,舌苔白,脉沉涩。

便秘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标准制定:①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造成的便秘;②排便时间延长,粪便干硬;③排便艰难,可伴神倦乏力,腹部胀满、食欲不振等。

1.3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中风、便秘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中风后出现便秘或便秘情况加重;年龄18~75岁,性别不限;近期未参加其他类似研究;经知情告知,自愿参加该研究。

1.4病例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或精神异常者;不配合治疗,不能按时服用药物者;肛门畸形、异物等器质性便秘患者;长期应用药物导致的药物依赖性便秘患者;对象失访或自动、被动退出观察者。

1.5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①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心态平和,适当活动,按时休息等;②中风治疗: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7],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对应治疗,如营养脑神经、改善脑循环;降压、降脂稳斑、降糖、抗凝等二级预防治疗;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必要时应用合理药物控制血压、血糖;③便秘治疗:戒烟酒,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并根据患者起居和运动规律制定合理的排便习惯,充足饮水,定时排便。

试验组另给予三焦同治法治疗。三焦同治法主要药物如下:黄芪30g,枳壳15g,桔梗15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山药15g,苍术15g,玄参15g,生地黄10g,代赭石30g,厚朴12g,桃仁12g,大黄9g,甘草6g。根据个人病情,适当加减,心烦失眠加酸枣仁、夜交藤养血安神利睡眠;纳差、腹胀加党参、白术、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健脾消食,自汗严重加防风、白术益气固表,病情日久,适当加用全蝎、蜈蚣等虫类药搜风通络等。由本院药房统一调配并煎煮,每日1剂,煎成2袋,每袋100mL,早晚各温服1袋,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对照组另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乳果糖口服溶液(杜密克,AbbottBiologicaisB.V.,批号:国药准字H20171057,10mL×6袋),主要成分为乳果糖,每次10mL,1日3次,口服。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1.6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患者中风中医证候进行评分[8],包括主症、次症、舌脉等项,主症以0分、2分、4分、6分计;次症以0分、1分、2分、3分计;舌脉按无、有以0分、1分计。所有评分之和为总积分,积分越高,症状越重。

运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ofdailyliving,ADL)[9]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各项能力进行测定,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该量表包括进食、穿衣、大小便控制、移动、上下楼梯等11项内容,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独立能力越强,相反,评分低说明个人自理能力差,恢复不好。

便秘评估量表(constipationscoringsystem,CCS)为常用的便秘评估量表,包括排便费力、排便频率、排便辅助等八个方面,除帮助项评分为0分、1分、2分,其余项评分为0分、1分、2分、3分、4分,各项评分之和为总评分,总评分≥15分为严重便秘。

便秘严重度评分包括粪便性质、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频率、腹胀等方面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根据病情轻重评分按0分、1分、2分、3分评定[10]。

1.7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中风症状好转,大便质软,顺畅易解,1~2d一次,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中风症状有改善,大便质软,稍欠顺畅,3d一次,中医证候评分减少70%~90%;有效:中风症状稍有改善,大便质较软,欠顺畅,排出费力,3d以上一次,中医证候评分减少30%~70%;无效:中风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中医证候评分减少<30%。

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n×100%

1.8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方式表示,根据数据的特点分别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中风后便秘患者治疗前后中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具体结果见表1。

表1两组中风后便秘患者治疗前后中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2.2两组中风后便秘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具体结果见表2。

表2两组中风后便秘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2.3两组中风后便秘患者治疗前后CCS评分比较

具体结果见表3。

表3两组中风后便秘患者治疗前后CCS评分比较

2.4两组中风后便秘患者治疗前后便秘严重度评分比较

具体结果见表4。

2.5两组中风后便秘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具体结果表5。

表4两组中风后便秘患者治疗前后便秘严重度评分比较

表5两组中风后便秘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根据中风后便秘临床特点和主要表现,既可作为中风后的主要并发症,又可归属于中风和便秘的并病,二者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中风后便秘是中风后并发症特殊的表现类型,不是中风和便秘的简单结合,因此,治疗上应考虑患者“一身多病、多病一因”的病机特点,整体对待,全面把握,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中风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指出中风的临床表现,与现代中风的表现大致一致。中医学认为,中风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11],或体虚为本,脏腑失调,复因劳逸过度、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致气血瘀滞,筋脉失养;或肝风内动,夹痰夹瘀上扰,致上实下虚、阴阳逆乱[12,13]。其本质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血阴阳亏虚为主,标实为风、火、痰、瘀等邪气为主,病位在脑,与五脏有关。便秘的病机是大肠传导失司,病性有虚有实,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肝、肾、肺有关。便秘在《伤寒论》中称为“不更衣”“脾约”“阳结”等,其治法有承气汤、麻子仁丸和蜜煎导法等。张洁古首次将便秘分虚实,并在治法上提出攻积泻热以治实,补益脾胃以治虚的治疗原则。张景岳提出治疗便秘有攻泻和滋补两种治法。中风后便秘这一病名由明代医家孙文胤提出,“中脏者,多滞九窍……目瞀便秘之证”,并开创性提出其病机为“气虚而内有风邪”,治宜补气化痰逐瘀。清代王清任认为,气虚致胃肠传导失司,燥屎久滞胃肠,难以排出,中风后便秘的病机以气血亏虚为主,治疗应补虚,为后世治疗中风后便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综上所述,中风后便秘以气血亏虚为主,无力推动大便运行,日久瘀滞、生热致腑气不通,故其治疗应以补虚化瘀为主[14,15]。

中风后便秘病因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6,17,18]:①高级中枢的损害,脑卒中多发生于基底节、丘脑的位置,导致支配胃肠运动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脑卒中后便秘;②生活习惯改变,脑卒中后患者大多需要长期卧床,卧床致血液循环变差,加之机体的应激性胃肠黏膜充血水肿,胃肠蠕动减慢,形成便秘;③心理因素,中风后患者不能接受疾病和自理能力丧失的现状,精神压力大,心理负担重,自然便意减少,形成便秘的恶性循环;④药物的不良反应,脱水剂、利尿剂、降压药物等会造成胃肠蠕动减慢,引起便秘发生。对于中风后便秘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心理疏导、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量等。药物治疗主要为:①泻药,包括容积性泻药(果胶)、渗透性泻药(乳果糖)、润滑性泻药(开塞露)、刺激性泻药(大黄、番泻叶等);②促动力药,促进胃肠蠕动,如莫沙必利等;③促分泌药,促进肠道黏液分泌而通便,如鲁比前列酮等;④灌肠,肥皂水或药物灌肠,宜造成黏膜损伤。综上所述,西医治疗中风后便秘仅是对症治疗,没有充分考虑到中风和便秘的关系,虽可改善患者症状,但长期效果差,病情易反复,因此,更需要一种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案。

上焦补肺益气,中焦活血滋阴,健脾和胃,下焦疏滞泻浊,三焦同治,促进人体气血津液流通输布,则便秘可除。三焦为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为中空之腑,具有“传化物而不藏”的特性,三焦之名出自《黄帝内经》,三焦是元气、水谷、津液运行的无形通道。三焦主气,通行元气,总管全身的气机和气化,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所在,人体的气通过三焦而输布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发挥生理作用。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通道,《素问》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也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人体内水液代谢的异常多与此有关。而中风后便秘的病机为气虚、血瘀,体内水液代谢异常,三焦同治法切合中风后便秘病机。上焦主要为心肺,与中风后便秘有关的主要为肺气,治疗上应重视肺气,故用黄芪补肺益气,枳壳行气开胸,下气除满,桔梗清轻上浮,宣肺利咽,三药合用,对上焦之气进行“生发”“宣散”,遵从“上焦如雾”“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原则。中焦主要为脾胃,气血生化之源,故用山药、苍术健脾益胃,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玄参、生地黄滋阴养胃,诸药合用,健脾胃,补脾气,益阴血,强调中焦如沤,气血升降之枢。下焦多为胃以下的部位,主要为肾、膀胱、大小肠等,其主要的功能为排泄糟粕和尿液,故称其为“下焦如渎”,其治法为“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故以代赭石、厚朴、桃仁、大黄等性厚重沉降之品,通畅腑气,调理二便。总之,上焦、中焦、下焦三焦同治,调节人体气机、水液运行,促进机体气血津液正常运行,顽疾可除。方中黄芪健脾补气,具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抗疲劳,扩张血管,改善肠蠕动等作用[19];枳壳行气开胸,下气除满,具有刺激胃肠蠕动、缓解肠痉挛等作用;桔梗清轻上浮,宣肺利咽;三药均为上焦清轻上浮用药[20,21]。当归活血养血;川芎活血行气,具有镇静、镇痛、扩张血管、舒张平滑肌等作用;赤芍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解痉等作用;山药补脾益肾;苍术健脾养胃;生地黄养阴生津,具有强心、润肠、增加灌注血量等作用;玄参滋阴凉血,具有降压、抗菌、扩张血管等作用[22,23,24]。诸药合用,健脾益胃,益气生血,为中焦平衡调理之药。代赭石清热,润肠通便;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具有润滑肠道、促进排便、改善循环等作用;厚朴下气除满化痰,具有降压、抗菌、促进肠蠕动等作用;大黄泻下逐瘀攻积,能抑制肠内水分吸收,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等[25]。以上四药厚重沉降,体现了下焦治疗“非重不沉”的特点。甘草调和诸药。综上所述,三焦同治法以三焦理论为指导,针对中风后便秘气阴两虚、瘀浊阻络的病机特点,发挥三焦通行气机和运行水液的特殊作用,通过调理三焦功能,达到通腑泄浊的治疗效果。方中多数药物具有改善循环、祛风通络、润肠通便等作用[20,21,22],针对中风后便秘的病机进行治疗,全面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

综上所述,三焦同治法针对中风后便秘患者“一身多病、多病一因”的特点和气阴两虚,浊瘀阻络,腑气不通的病机,发挥其三焦同治、气血通调、虚实共理、标本兼治的作用,能促进中风病的康复,缓解便秘,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赵锦弘.补阳还五通便汤治疗中风后便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太原:山西中医药大学,2020.

[2]郑小蓉,田柏淋,刘璋,等.探讨盐包热敷联合神阙灸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16):129-130.

[3]刘冰,李金剑,於莹,等.老年急性期中风后便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3):456-458.

[4]赵建国,高长玉,顼宝玉,等.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试行)[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0);948-949.

[5]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U].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1):18-26.


文章来源:李子斌.三焦同治法对中风后便秘气虚血瘀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中医,2021,41(09):1367-137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人气:108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4165

国内刊号:11-5541/R

邮发代号:28-211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