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析化解农民发挥主体作用面临困境的对策

  2021-07-28    20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农民作为社会主义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至关重要。但是,农民主体面临两大现实困境:一是部分农民实践水平不高,创造性不够;二是农业农村缺乏优秀建设人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不足,农民管理水平不高。解决困境应该力图从增强发展动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培养专业人才、创新农民合作组织、健全经济制度5个方面着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 关键词:
  • 乡村振兴
  • 农业生产模式
  • 农村环境
  • 农民主体
  • 城乡差距
  • 加入收藏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将“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之一,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视,凸显了“农民主体”在整个战略布局中的核心地位。

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至关重要。但是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少数农民主体创新意识不强以及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发挥主体能动性。认真全面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发展困境,采取针对措施改善发展环境,确保乡村振兴顺利推进成为当务之急。


1、农民主体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1.1 农民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不够

长期家庭主导的农业生产模式使农民形成了一种“自给自足”的历史惯性,而“单打独斗”很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中确立主体地位。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极少数农民伴有“精神贫困”,主要表现为农民主体能动性、创造性不足。

从农民主体上看,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创新发展活力不足。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口为50979万,农民工人数突破28560万人,约有56%的农民进城打工,“农业劳动力进行非农化乡城转移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是农业劳动力占比减少”[1]。劳动力流向城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发展后劲,农村产业升级更加困难。还有少数农民将自己局限于农业生产的种养环节,实际收益较低,对于利润更高的深加工、销售环节涉及不够。留守农村的人员多为老弱妇幼,无法提供充足的人力与物力进行创新发展,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主体实践能力较弱,颇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客观上分析,农村整体竞争力不足,经济发展要素难以自由流向农村,政府“输血式”扶持不是长久之计。较于2010年,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相比之下农村农业的发展就显得稍慢一些。优厚的资源和市场要素集中在城市,乡村发展便会受到影响。近年来,国家对“三农”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农村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基础建设取得卓越成效。但是少数农民对农村农业长期发展估计不足,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游走在城乡之间担任“劳工”“小商小贩”等角色,并没有真正推动城乡经济要素的流动,市场经济的优势没有扎根在农村农业。“农民工”异军突起表明了农村就业竞争力弱于城市,也反映了农民主体自身创业能力不足。

1.2 农村经济建设缺乏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新农村的管理都离不开新型人才的加入,可以说人才是解决一切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每10万人中有15467人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化水平,与2010年的8930人相比大幅提升。从人口流动性看,2020年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比上一次人口普查增长88.52%。可以看出我国人员素质显著提高,人才数量庞大,有力支撑起“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人才流动自由化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产业转型。但是应该注意到农村人才流失较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较慢等情况。

当下农村面临人才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复合型人才急缺,农民主体缺乏“主心骨”,农村建设前瞻性不够。农村环境多变复杂,农村工作内容繁杂,对人才的要求甚至高于一些城市地区,尤其缺乏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的“帅才”。2)人才结构不合理,农民老龄化问题凸显,青年人才储备不足。2020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占比23.81%,65岁及以上的占比则是17.72%,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人才“老龄化”和青年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乡村持续发展,可以说农村人才储备不足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农村人才困境背后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相较于城市,农村在福利待遇、基础设施、职业发展前景、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区位优势难以体现,很难留住优秀青年人才,导致原有人才更新缓慢。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人才、资金、技术、劳动力等都随着市场追逐效率。这就是说最优秀的人才往往趋向经济发达的城市,而经济实力较弱的农村地区十分缺乏高端人才。

1.3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一定程度上依赖高效的经济合作组织。例如,农民合作社因其拥有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更加容易融合到市场经济之中。农民主体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推动产业升级,获得最大收益,必须能够组建、管理经济合作组织。到2019年10月底,我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20.3万家,覆盖全国近一半农民,数量如此庞大的合作社对于农业产业升级大有裨益,这将大大改善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单一性。农民合作组织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它的稳定性和中介性,对内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不被资本侵蚀,对外有助于应对市场波动的不利影响。

农民合作社基本以农民自发组织为主,内部的权利与义务并没有清晰的界限,这就使得少部分合作社“虚有其表”,并没有起到带动农民致富的作用。部分地区的合作社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协调性差、缺乏规范制度约束、面对市场经济束手无策等。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我国各农村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农村经济规模小、结构单一。全国各地区的农民合作社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甚至有些合作社依靠“裙带”关系运转,缺乏科学理论指导,运行效率低下。


2、着力化解农民发挥主体作用面临的困境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过长足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表明追求高质量、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发挥农民主体关键核心作用,化解农村农业发展困境,提高广大农民的幸福感显得尤为重要。

2.1 引入市场竞争原则,增强农村农业发展动力

农民是讲求实际的,收益最大化是其追求的首要目标,经济利益是推动农民发挥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直接动力。“市场经济既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也是解放和开发人的能力的重要力量,其本质是竞争经济。”[2]将市场竞争原则贯彻进乡村振兴之中,有利于活跃农村社会经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产业全面升级。

市场经济以其平等性、竞争性和开放性为突出特点。农村农业充分参与市场经济竞争,有利于弥补农村农业先天经济基础的不足。首先,采用市场标准全面升级农业,降低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成本,以规模占市场,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以自由开放的就业环境激励农民发挥主体能动性。其次,开放更多农村基建领域,扩大农村内部需求,带动就业。在政府的主导下,科学吸引外资,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资本的逐利性也会打破地域限制,为农村农业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最后,农民主体要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自我革新,敢于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自信承担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2.2 广开言路,活跃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

思想是人类的特性,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先导,也是人类能动性的源泉。伟大的思想能够兼容并蓄、面向未来、引领发展,狭隘的思想则充满偏见,阻碍社会进步。广开言路,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不同思想观点交流,这是乡村振兴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农民主体寻求思想解放需要有一个思想交融的过程。首先,定期举行农村农业发展理念座谈会,打造一个专家主持、农民积极参与讨论的思想交锋的开放平台。其次,利用网络平台、文献资料库学习历史经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深入挖掘历史中优秀的思想,结合当地发展特色,打破农民主体思想的历史局限性。最后,派出优秀农民代表外出学习交流,引入先进思想,活跃当地思想文化。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有利于农民主体提升思想境界、开阔眼界、打破常规,还有助于跨区域经济合作。总之,以先进思想武装农民,强化发展之基,同时借助各种各样的活动,灌输新发展理念。将持续创新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重点协调发展中各个领域的不平衡问题,探索绿色发展新道路,以开放促进内外联动,打造共享经济。

2.3 结合职业教育与“学徒”制,培养新型农村农业人才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农业人才已是不争的共识,对于少数特殊领域可以适当开展“学徒”教育,以求培养高技能人才。“学徒制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是在技术诀窍知识的传递与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它的作用非常突出。”[3]对于少数极具特色的领域,比如祖传配方、特色工艺等就特别适合采用“学徒”制教育方式。立足当地现实,推动发展职业教育与“学徒”制教育结合,对口培养新型农业人才,全面解决农民主体缺乏实用人才的问题。

对农民的教育必须树立精准性与系统性相统一的思维。首先,结合当地农村农业发展特点,量力而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办学规模符合人才实际需求。职业教育应该注重专业基础、突出实践技能,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不搞空洞理论。“学徒”制则重点突出精准拔高教育,采用“点对点,人对人”的培养方式,培养特殊领域高技能人才。其次,采取“边培养、边实践、边回炉”的教育理念,遵循步步深入的动态模式。确保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知识的系统性与技能的熟练性同步提高。最后,发展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利用网络平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邀请国内外专家现场授课,鼓励农民主体自发创新课堂等,打造全方位、立体化课堂。总之,培养人才要满足个性化需求,引导农民主体自主学习、创新学习。

2.4 创新农民合作组织,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农业现代化意味着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去组织化的散户是没有竞争力的,也不能承担乡村振兴的历史任务。2017年,农业部发布《“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农民主体的身份将会由生产者转变为管理者,实践阵地将会从农田转到新型生产合作组织。依托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的“新型农民”队伍,将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组建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以凸出人民性为基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4],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必须以造福人民为导向,以农民需求为动力,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保障农民真正发挥主体能动作用。2)以高效承接政府资源为优势。农民合作组织要切实简化政府帮扶流程,将农民的收益落到实处,最终形成“普遍参与、相互协作”的良性发展局面。3)以平等对话社会资本为发力点。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独特优势在于集中群体的智慧与力量,形成结构稳定、功能先进的农村经济实体。如此,农民主体就能以市场主体身份平等对话资本,充分利用市场要素建设农村农业。

2.5 健全制度抓落实,确保工作高效推进

制度保障是乡村发展惠及所有农民的重要一环,是基层农民平等享有发展红利的最可靠保障,是防止资本架空农村经济的强力屏障,是农民主体放心大胆搞建设的强大后盾。

1)“以基层党组织为支点,夯实农民主体性建设的制度基础。”[5]坚持党的领导,完善服务体系,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给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提供切实的制度保障。2)完善分配机制,兼顾效率与公平。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体现效率原则;另一方面,以政府宏观调控稳定农民的收益,以制度规范市场分配的盲目性,体现公平原则。3)优化经营制度,确保农村经济实体公开透明、健康独立、永续发展。通过增大政府简政放权的力度,简化农民主体创业创新的流程,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繁荣市场,杜绝“有价无市”的尴尬情况。


3、结语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农民,在于如何发挥农民主体能动性。走出发展中的困境,不仅要从农民自身找突破,也要利用外部积极因素。一方面,提高农民主体自身综合素质,解放思想,提高管理能力,建设一支敢闯敢拼的队伍;另一方面,要完善服务体系,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本、技术、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考文献:

[1]孙亚南.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减贫[J].学习与探索,2020(11);149-156.

[2]李娜.论市场经济境域下的能力竞争[J].齐鲁学刊,2015(2):72-75.

[3]徐国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1):30-38+117.

[4]吴海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文章来源:吴得乾.农民主体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思路[J].南方农机,2021,52(14):98-10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农村.农业.农民(A版)

期刊名称:农村.农业.农民(A版)

期刊人气:67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河南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3-6261

国内刊号:41-1026/S

邮发代号:36-50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