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汽车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践应用

  2022-06-02    7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得到突破,为各行各业的实现产业智能化转型奠定了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核心技术之一,将其应用于汽车智能制造行业中,能够为汽车智能制造业注入新的生命力。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汽车智能制造中运用机电一体化的价值,探究机电一体化在汽车智能制造行业的实践应用,阐述汽车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发展状况,以期推动汽车智能制造行业实现长足进步和发展。

  • 关键词:
  • 传统制造业
  • 微电子复核技术
  • 智能化转型
  • 机电一体化
  • 汽车智能制造
  • 加入收藏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机械、电子、信息科学三者为一体的机械微电子复核技术。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一方面能够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则能促进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加快产品结构进行调整。随着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许多传统制造行业开始逐渐注重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其中尤其是汽车智能制造行业,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不断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探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汽车智能制造中运用机电一体化的价值


1.1 有利于汽车智能制造信息化

通过在汽车智能制造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在汽车制造阶段时,在汽车各个重要位置安装感应装置,一方面能够对汽车运行状态开展实时监控,另一方面则能对周边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帮助驾驶者智能化操控汽车。除此之外,机电一体化技术也为实现无人驾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1]。凭借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自动收集路面信息,并借助信息系统处理汽车运行状态,最终实现汽车的智能化行驶。

1.2 有利于汽车智能制造系统化

在汽车智能制造过程中,传统的机械制造方式无法满足多种汽车零部件之间的协同控制,同时也无法使汽车零部件之间形成有效的信息交互。例如,汽车在驾驶过程中,主要依靠驾驶者的个人经验控制车速。此时如果驾驶者为新手,则其经验判断能力将稍显不足,因此会提升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意外发生概率。而通过在汽车智能制造中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则能为汽车配备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帮助驾驶者及时分析路面信息,增强汽车的安全性以及信息系统的协调性。

1.3 有利于汽车智能制造环保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直线上升。根据我国公安部门的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9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3.90亿辆,其中汽车2.97亿辆。伴随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必然对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基于此,降低汽车的碳排放量成为重中之重的问题。但是,依托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案较难控制汽车的全面指标,也未能达成节能减排的根本目的。而通过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则能借助智能化控制系统,有效降低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从而实现汽车的环保化制造。


2、汽车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践应用


2.1 自动变速器设置

在汽车智能制造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在升级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同时,将汽车的操控水平提升一个台阶。与此同时,通过机电一体化设置汽车的自动变速器,还能有效降低驾驶者操控汽车的难度,提升驾驶者的整体操控体验。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汽车的自动变速器设置中,能够依托信息技术对汽车基本状态进行自检分析,然后对汽车的电子电路展开监控,进而向驾驶员传输汽车的运行条件[2]。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熄火等问题时,系统将在第一时间向驾驶员预警,提醒其注意即将带来的风险。而当自动变速器出现故障时,传统的机械系统无法处理此类问题,而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汽车,则能将自动变速器设置快速切换至手动控制状态,以确保变速器的稳定有效运行。由此可见,在汽车智能制造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促进自动变速器设备进行优化升级。该应用举措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自动变速器的功能,还能使汽车系统逐渐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2.2 制动防抱死技术

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践应用于汽车的制动防抱死系统中,一方面能够有效限制汽车后轮的移动条件,另一方面则能使汽车系统和制动防抱死技术形成统一的作用体系,从而提高汽车的整体操控水平。例如在车速控制方面,当汽车面临紧急制动需求时,汽车搭载的智能化系统能够快速联动制动防抱死技术,快速控制汽车车速,在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的同时,将智能化价值进行集中呈现。在传统汽车制造行业中,主要通过后轮制动的方式控制汽车车速,这样显然无法满足汽车的紧急制动需求。而通过机电一体化设计的制动防抱死技术,能够对驾驶者的驾驶习惯进行分析,为驾驶者匹配最合适的控制技术。而在机械制动方面,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制动防抱死技术能够在后轮制动的基础上,加入前轮制动系统,从而实现整车的制动技术控制。除此之外,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制动防抱死技术,能够通过对路面状况进行分析,为驾驶者提供制动辅助等功能,从而提升汽车的智能化驾驶体验。

2.3 激光雷达测距系统

在汽车智能制造中,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打造以激光和雷达为技术核心的全新测距系统。将该系统放置于汽车前部,能够对汽车前端的障碍物进行实时扫描,进而确保汽车始终与障碍物保持安全距离。该测距系统的运行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透过激光和雷达设备,能够对汽车前方的障碍物进行捕捉,然后借助汽车搭载的自动化信息检测系统,分析汽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其次,信息系统在收集到足够信息后,能够对障碍物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从而使障碍物与汽车形成实时安全距离。最后,向驾驶者发出预警信息,使其对当前测距内容有所了解,从而把控汽车速度和前进方向[3]。在激光雷达测距系统中,机电一体化技术所带来的处理器设备是其实现信息传输,确保测距成功的关键。由此可见,正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为汽车制造实现智能化发展创造了技术优势。


3、汽车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发展


3.1 自动化方向发展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创新和完善,势必使汽车智能制造行业逐渐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汽车的相关工艺和设计,也将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中,汽车智能制造需要依靠机电一体化技术,拓展诸如智能控制、智能算法等操作技术,并将其加入汽车智能制造的工艺和设计中,从而使整个汽车生产过程更具精确性和效率性。此外,在汽车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过程中,更多地要与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并依托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汽车智能制造行业搭建完善的工业信息网络,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具个性化的定制服务[4]。

3.2 绿色化方向发展

对于汽车制造行业,始终都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汽车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噪声污染、粉尘和紫外辐照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矽尘污染等,上述污染因素加重了人们对汽车制造行业的刻板印象。因此,为了打破人们的刻板印象,并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发展平衡点,需要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升级汽车智能制造行业的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升级换代,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和环保属性。除此之外,通过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汽车智能制造的各个环节,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汽车制造效率,还能降低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使汽车智能制造行业始终朝绿色化方向发展。

3.3 安全性方向发展

对于汽车智能制造行业而言,数据信息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许多汽车制造技术环节都需要依托信息技术加以实现。如果数据信息得到泄露,将严重影响汽车的安全质量。基于此,以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将为汽车智能制造提供安全性能的保障。一方面,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对汽车智能制造行业的安全系统进行升级换代,从而提升安全系统发现安全漏洞的能力,并对安全漏洞展开及时处理,降低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建立有效的入侵检测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对未经允许的非法访问用户进行抵御和拦截,同时还能抵抗一定程度的非法入侵,保障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4、结语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的发布,汽车制造行业也需要逐渐朝智能化方向转型,而通过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快速达成该目标。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在自动变速器设置、制动防抱死技术、激光雷达测距系统等实践应用中,为汽车智能制造带来重大改变。而在未来的发展中,汽车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应该时刻朝着自动化、绿色化、安全性的方向发展,才能推动汽车智能制造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管静.汽车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1,11(08):133-134.

[2]鈺,李刚,孙成龙,赫玲雪.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运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17):183-184.

[3]王丽华,姚君霞,小焕.试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9(17):158-159.

[4]安矿彬,周丛.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21,12(02):110-111.


文章来源:杨瑞新.汽车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探索及实践应用研究[J].时代汽车,2022,(11):143-14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汽车工业研究

期刊名称:汽车工业研究

期刊人气:53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工业

国际刊号:1009-847X

国内刊号:22-1231/U

邮发代号:12-147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