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寻国外某水电站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工程地质勘察

  2021-12-08    10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河床深厚覆盖层勘察是水电工程勘察中的技术难题之一。某水电站坝址河床覆盖层厚度较大、成因多样、组成混杂、结构不均,致使工程地质性状复杂[1],存在渗漏量大、渗透稳定及砂土液化等问题[2],如研究不清楚,将严重制约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本文通过物探、钻探、孔内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手段,对深厚覆盖层的物质组成特征、物理力学性质、渗透性能、地基液化等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 不均匀沉降
  • 水电站选址
  • 河床深厚覆盖层
  • 渗透稳定
  • 砂土液化
  • 加入收藏

1、概述


某水电站位于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KPK省)东部曼瑟拉(Mansehra)地区的库娜(Kunhar)河上。首部拦河坝为沥青心墙堆石坝,坝顶高程2239.5m,最大坝高(河床面以上部分)为54.5m,坝顶长度为255.5m,坝基位置存在深厚覆盖层,但由于钻探深度不足和方法不当,未能查明坝基河床覆盖层的具体厚度、结构、物质组成及其工程地质性状,尤其是河床覆盖层中是否存在连续分布的粉细砂层、架空层或漂孤石层。国内专家通过对深厚覆盖层的成因以及渗透特征、力学参数等进行了试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和体系[4]。本文通过对深厚覆盖层的物质组成特征、物理力学性能、渗透性能及参数取值进行了研究,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2、基本地质条件


坝址位于卡汗(Kaghan)镇上游约9km,属中山~高山地貌,河谷形态为不对称“U”字形河谷,谷底宽200~250m。坝轴线附近河水流向大致为SW255°,河床部位高程约2190m,平水期河面宽约40m。

根据勘察期间物探测试和钻探揭露成果,河床覆盖层最大厚度达120多米。坝轴线地质剖面见图1,河床覆盖层等厚度图见图2。

根据钻探揭露资料,河床覆盖层自上而下大致可分为四层,即:

第(1)层主要以含漂石、卵砾石粘质粉土,灰褐色,干,松散~稍密状,砾石含量10%~15%,粒径0.5~7cm;卵石含量约10%~20%,直径8~20cm;漂石直径30~50cm,局部可见大孤石,直径可达3~4m。本层多具中等压缩性。孔内揭露厚度0.4~3.4m。

第(2)层主要以漂、卵、砾石为主,局部夹含砾粘质粉土,其中漂石、卵石约占50%~60%,砾石约占20%~30%,岩性以石英云母片岩、花岗岩、石英岩及辉绿岩为主,中密~密实状,局部含少量中粗砂。推测漂石最大直径超过4m,局部夹薄砂层。本层整体具低压缩性。孔内揭露厚度13.1~35.0m。

第(3)层主要为粉细砂、中粗砂及中细砂,局部夹砾石,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灰黑色或灰黄色,中密~密实状,局部粘粒含量稍高,有臭味。个别钻孔未揭穿本层,按揭穿本层钻孔统计,该层厚度7.4~36.6m。

由于本层成分以性状相对较差的粉细砂、中细砂为主,因此总体性状也受控于此两种成分总占比。通过对揭穿第(3)层的四个钻孔孔内情况统计,粉细砂占第(3)层比值分别为54%、59.5%、62.1%及29.2%;中细砂分别为3.3%、13.6%、37.9%及53.4%。整体考虑,本层具低压缩性。

第(4)层主要以漂、卵、砾石为主,漂卵砾石多呈次棱角状,漂、卵砾石含量超过80%,含有含砾粉质粘土或含砾粘质粉土,密实状。个别位置有架空现象,钻孔钻进过程中,漏浆严重。本层具低压缩性。根据揭穿本层的3个钻孔统计,该层厚度24.5~62.5m。

根据地震危险性评估成果,坝址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6g,相应的中硬土场地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32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Ⅷ度。


3、覆盖层物理力学性质


3.1 室内试验

勘察期间在竖井中对第(1)、(2)及(3)层取样并进行了颗分试验,根据颗分试验成果绘制的各层土平均粒径的颗粒级配曲线见图3;在竖井和钻孔内取试样进行了相对密度试验,试验成果表明第(2)层相对密度为0.29~0.43,平均值0.34;第(3)层为0.47~0.81,平均值为0.63。

3.2 现场原位试验

勘察期间,在粗粒土为主的土层进行了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重型),在砂类土中进行了标贯试验。

3.2.1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按实测击数标准值,除(1)层中粘质粉土含碎石、块石或角砾、(3)层中砂质砾石之外,其余各土层击数一般为10~30击;如按经杆长修正后的击数标准值评价,大部分土层平均击数介于10~20击之间;第(3)层中占主导地位的砂类土的实测动探击数(N63.5')标准值为15.8击,经杆长修正后动探击数(N63.5)标准值为9.6击。

由于各土层岩性复杂、均一性较差,造成试验结果的离散性较大,但总体上仍具有一定规律性,即:粗粒土的击数一般高于细粒土,深部土层击数一般高于浅部土层。坝基土整体呈中密~密实状。

3.2.2 标贯试验

对河床部位钻孔内的砂层,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结果表明:第(1)层实测击数和修正后击数均为5~7击,平均6击;第(3)层实测击数13~55击,平均32.8击,标准值29.5击;修正后击数7.5~31.4击,平均18.9击,标准值17.0击。综上可知,该层主要呈中密~密实状局部呈稍密状,说明该层土体的均一性较差。

3.3 土体剪切波测试

为确定坝址区场地类别及对细粒土震动液化进行判别,在坝址区12个钻孔覆盖层中进行了剪切波测试,计算的各孔地层等效剪切波波速范围值257~316m/s,平均值280m/s,综合判定场地类别为Ⅱ类中硬土场地。

3.4 土体渗透性

3.4.1 钻孔内注水试验

勘察期间,在钻孔内不同层位进行了注水试验。由钻孔注水试验表明:

第(1)层:一组试验的渗透系数为6.07×10-6cm/s,为微透水。

第(2)层:以巨粒土为主的段渗透系数一般为2.11×10-4~4.26cm/s,总体为中等透水~强透水,局部为极强透水;以粗粒土为主的段渗透系数一般为9.85×10-5~1.21×10-2cm/s,以中等透水~强透水为主。根据勘察揭露,第(2)层中以巨粒土为主,粗粒土仅以透镜体状出现,不具有成层性,因此该层渗透仍受控于巨粒土。

第(3)层:渗透系数一般为3.25×10-6~2.59×10-5cm/s,总体为微透水~弱透水。

第(4)层:渗透系数一般为2.96×10-4~6.47×10-3cm/s,均为中等透水。由于在钻孔钻进过程中,该层局部位置漏浆严重,个别钻孔进尺1m漏浆达1吨,据此推测该层巨粒土局部存在架空现象,渗透性可能比试验值偏大。

3.4.2 钻孔抽水试验

勘察过程中,在3个钻孔内进行了抽水试验。第(2)层为中等透水,渗透系数为8.24×10-4~1.04×10-3cm/s;第(3)层为弱透水,渗透系数分别为4.62×10-5cm/s、1.70×10-5cm/s。

受现场设备条件制约,本次抽水试验仅有2段实现了3个降深,其余段次试验仅取得水泵最大泵量下的降深,估计第(2)层中的试验结果比实际情况小。


4、主要工程地质评价


4.1 渗漏量估算

综合考虑坝址区河床覆盖层水文试验结果,认为河床深厚覆盖层存在渗漏问题。进行渗漏量估算时,第(2)层渗透系数取该层建议值6.0×10-3~4.0×10-2cm/s,即5.184~34.56m/d;第(3)层取建议值5.0×10-5~2.0×10-4cm/s,即0.04~0.173m/d;第(4)层取建议值4.0×10-3~2.0×10-2cm/s,即3.456~17.28m/d。

根据设计方案,按大坝建基面以下考虑坝基渗漏,坝基渗漏计算考虑(2)、(3)及(4)层。第(3)层的渗透系数比第(2)层小很多,则假定第(3)层为相对隔水层,按卡明斯基公式(见公式1)计算第(2)层渗漏量;第(3)、(4)层按双层透水地基考虑进行渗漏计算(见公式2)。

式中,Q-总渗漏量(m3/s);

B-漏水段宽度(m);

K-第(2)层渗透系数(m/d);赋值5.184~34.56m/d;

K1-上部透水层渗透系数(m/d);赋值0.04~0.173m/d;

K2-下部透水层渗透系数(m/d);赋值3.456~17.28m/d;

H-上、下游水头差(m);按正常蓄水位2233m,正常尾水位2196.3m计算,取值36.7m;

2b-坝基宽度(m);按每段计算平均宽度;

M-第(2)透水层厚度(m);

M1-第(3)透水层厚度(m);

M2-第(4)透水层厚度(m);

根据设计方案,按坝基底部起算,按渗透系数的大值估算,覆盖层坝基渗漏量约为3584.6~21835.1m3/d,约0.04~0.253m3/s,渗漏量较大,需采取工程措施进行处理。

4.2 渗透稳定性

根据设计方案,河床坝基主要坐落在第(2)层漂卵砾石层上。根据颗分资料,该层的不均匀系数大于5,且超过200mm的粒径大于50%,细颗粒土含量Pc<25%,因此本层地基土存在管涌破坏的可能性,建议的允许渗透比降0.1~0.15。

第(3)层为砂类土,取扰动样进行渗变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由渗透变形试验结果可知,第(3)层砂类土层渗透破坏形式以流土为主,建议的允许渗透比降0.2~0.25。根据颗分资料,第(2)层土与第(3)层土的不均匀系数均大于10,且D10/d10>10,存在接触冲刷的风险。综上所述,坝基深厚覆盖层级配不良,渗透性较强,渗透稳定性差,存在渗透破坏的可能性,需控制坝基渗漏,保证坝基渗透稳定。

4.3 地震液化特性

鉴于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中的第(2)层漂卵砾石为主地层中的无粘性土及少粘性土透镜体,以及第(3)层砂层为主的地基土存在液化可能性,因此对其进行判别。

4.3.1 初判

按照规范中附录M[3]的规定,对地基土的液化可能性进行初判:

4.3.1.1 粒径判别

土的粒径大于5mm颗粒含量的质量百分率大于或等于70%时,可判为不液化。第(2)层巨粒土中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含量大于70%,由此排除其液化的可能性,且本层中粗粒土多呈透镜体状出现,被排水良好的巨粒土围限,即使地震,土体内孔隙水压力不具备瞬间增大的可能性,因此可排除其液化的可能性。

4.3.1.2 粘粒含量

对粒径小于5mm颗粒含量质量百分率大于30%的土,其中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相应于地震设防烈度七度、八度和九度分别不小于16%、18%和20%时,可判为不液化。对于野外定名为粘性土的地层,其粘粒含量均超过25%,由此排除地基土中第(3)层中粘性土液化的可能性。

4.3.1.3 剪切波速法

通过钻孔剪切波测试,与计算的上限剪切波速相比较,当实测剪切波值小于计算上限剪切波速时,则初判为液化。

综上所述,初判地基土中第(3)层无粘性土为可能液化层。

4.3.2 复判

根据勘察期间的钻孔揭露,第(3)层土多分布在建基面以下15m深度以下,因此复判采用相对密度法。由表2可知,第(3)层的相对密度平均值为0.63,从上到下有逐渐增大的趋势。根据规范要求,若按地震设防烈度八度考虑,坝址区无(少)粘性土液化临界相对密度(Dr)cr为0.75,根据相对密度试验成果,通过类比判断,该层大多数部位存在液化的可能性。综上所述,通过复判,第(3)大层土存在液化的可能性。考虑大坝的修筑,将对地基土进行压密,可以消除大部分坝体范围内地基土液化可能性,但由于坝脚部位上覆较薄,且第(3)大层在左岸河床埋深浅,存在液化风险,建议进行处理。


5、结论


河床坝段将坐落在深厚覆盖层上。覆盖层的物质组成以漂、卵、砾石为主,为中等~强透水性,局部为极强透水性,渗漏量较大,需采取工程处理措施。坝基深厚覆盖层级配不良,渗透性较强,渗透稳定性差,存在渗透破坏的可能性,需控制坝基渗漏,保证坝基渗透稳定。河床坝基段,因覆盖层物质组成杂乱、均一性差,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差异性较大,坝基将存在不均匀沉降问题。综合判定,第(3)大层存在液化的可能性,建议进行处理。拦河坝坝基部位施工期将形成基坑,鉴于第(2)层地基土的渗透系数较大,基坑涌水问题突出。建议对上、下游围堰地基进行处理,以减少基坑涌水量。做到排水、防渗措施结合。


参考文献:

[1]李会中.郝文忠,潘玉珍,等.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区河床深厚覆盖层组成与结构地质勘察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4,22(5)944-950.

[2]孙凡.新疆某水电站坝址河槽深厚覆盖层工程地质特性[J].黑龙江水利,2016,2(12):41-44,49.

[3]GB50287-2006.《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文章来源:董承山.国外某水电站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工程地质勘察[J].科学技术创新,2021,(35):112-11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水道港口

期刊名称:水道港口

期刊人气:29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主办单位: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交通

国际刊号:1005-8443

国内刊号:12-1176/U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