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玉米苗期渍涝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和补救方法分析研究

  2020-04-15    53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在我国,玉米被广泛种植,而云南保山市通常雨季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开始,而这个时节正是玉米苗的生长期,在这期间因持续集中的降雨,而且降雨量较大,会导致玉米苗期渍涝的时常发生。本文通过对玉米苗期渍涝的特点的介绍,对苗期渍涝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再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出了相应有效地补救方法,希望为玉米苗期渍涝和田间管理提供科学地参考借鉴。

  • 关键词:
  • 影响因素
  • 渍涝
  • 玉米
  • 生长发育
  • 苗期
  • 补救措施
  • 加入收藏

玉米是保山市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2016-2018年连续3年全市种植面积均在130万亩以上,亩产在424kg以上,总产超过59万t,在全市粮食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由于近年来保山市雨水来临较晚,玉米播种往往推迟到5月中下旬以后。2018年和2019年中海拔坝区及半山区玉米最迟到6月上中旬才能播种。保山市雨季常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开始,此时正值玉米苗生长期,其间降雨比较持续集中,降雨量较大,因而玉米苗期渍涝时有发生。了解玉米苗期渍涝的特点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补救措施,对于预防玉米苗期渍涝及灾后的田间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和指导意义。


1、玉米苗期渍涝特点


玉米是既不抗旱又不耐涝的作物,当土壤湿度超过田间持水量的80%时,植株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尤其在幼苗期表现明显,很容易受到渍涝危害[1]。渍涝分为渍害和涝害,渍害是指地面没有积水,土壤水分却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饱和或者接近饱和状态;涝害是指地面积水淹没地表面或者全株造成的危害,当土壤湿度超过最大持水量的90%以上时即会发生[2]。一般从玉米出苗到拔节遭遇的渍涝认为是苗期渍涝。玉米苗期的耐涝性因品种、生育时期、淹水时间及环境条件不同而异[3]。

①品种。一般玉米杂交种的耐涝性优于自留品种,早发性强的品种优于早发性差的品种,而品种总体又优于自交系。

②生育时期。从玉米一生来看,种子吸水膨胀和主胚根开始萌动伸长时是对渍涝灾害的第一个敏感期,出苗至拔节也即苗期是第二个敏感期。拔节后的中期耐涝能力逐步提高,到了花粒灌浆的生长后期具备较强的耐涝能力。而有研究表明,苗2叶期是玉米最不耐渍涝的时期[4],出苗率受损严重至50%以上,从3叶至11叶期的渍涝减产程度逐步降低。

③淹水时间。地块淹水持续时间越长,玉米受渍涝危害程度越大。通常玉米苗期尤其2~3叶期,在田间持水量90%以上持续3d,则苗细弱瘦小,生长即停止,持续5d会造成苗黄至死亡。

④环境条件。环境主要受温度、土壤及地貌等条件影响。相同的渍水或淹水条件下,温度越高危害越大。雨后明显放晴,高温光照的气候环境中玉米苗受害较重;沙壤土较粘壤土的耐渍涝性能优;同一土质,平整地要优于坡地和洼地。


2、苗期渍涝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生长缓慢,植株瘦弱

植株需要水分和养分来维持生命活动,水分通常从根部直接吸收,养分的供应途径有两条:

一是从根部吸收肥料等外界提供的营养物质,

二是通过自身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于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需要能量,能量不足直接影响两者的吸收,同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水分不足又会间接影响养分的制造。因此,玉米植株受渍涝后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到水分和养分的供应,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一方面,渍涝后土壤水分过多使得根系周围严重缺氧,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能量转换效率降低,根系吸收水肥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植株从外界获得的水分和养分也就大大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根系吸收的水分减少,若阴雨连绵,光照明显不足,光合作用不强,会使光合产物积累不够,若雨后大晴,温度升高,蒸腾加强,叶片发生萎蔫,光合作用也会减弱,从而植株自身制造的有机物都会大大减少。这些效应就会使玉米生长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苗期则明显表现为生长缓慢,苗细、苗弱、苗黄,甚至生长停止直至死亡。

2.2 叶片变黄,茎秆发红

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矿质元素很多,而大量元素主要就是氮、磷、钾,尤其玉米对氮素营养需求较多,从播种到抽穗开花的重要阶段都有需求。其中,玉米苗肥一般在幼苗4~5叶期施用,通常只需要施用尿素就可以起到增加苗势,促进生长的作用,因此苗肥亦称提苗肥。一般玉米苗期不至于缺肥,但当玉米苗受渍涝后,田间积水过多,一方面,土壤中的氮,素营养一部分随水分大量流失,另一部分会还原为气态氮跑到大气中去;另一方面,由于缺氧土壤中的有机物无法被微生物大量有效分解,有机质中的氮素便不能转化为根系可吸收的速效氮。由此,总体上玉米根系的速效氮吸收明显不足,幼苗氮素营养不良,叶片薄小卷曲,光合有效叶面积减少,叶绿素合成功能下降,叶色缺绿发黄,整株叶片呈现出自下而上逐次变黄的衰老症状。为了增强这种抗逆境能力,茎秆中的叶绿素便会转变成花青素,呈现紫红色。

2.3 根系发黑,容易腐烂

玉米根系进行呼吸作用的氧气主要是从土壤中直接获取,渍涝发生后,土壤中原有的溶解氧很快被消耗,在玉米根部区域形成缺氧或厌氧环境。这种土壤环境下,厌氧性微生物活动加剧,有机质发酵分解累积大量的二氧化碳;有氧呼吸被以乙醇、乙醛、乳酸、果酸发酵为主的无氧呼吸途径所取代,这些发酵物会破坏蛋白质结构,导致细胞质酸中毒;同时土壤氧化还原电势下降,有害的还原物质硫化氢、氧化亚铁等大量出现。这些都会使根系受害,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害的根系轻者表现为部分发黑,重则全部变黑、霉化、腐烂,地上部则形成僵化苗,以至整株干枯死亡。


3、苗期受渍涝后的补救措施


玉米苗期受渍涝后,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主要依据土壤环境改善、幼苗促弱转壮的原理,将损失降至最低,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补救。

3.1 迅速排水降渍

雨后淹水时第一时间就是要排水,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排出。传统的排水办法是挖排水沟,疏通沟渠、清淤除障,确保排水通畅。必要时需采用排水机械迅速排出,减少积水时间,抢排明水,降低水位,预防二次渍涝的发生。此外,建立三级排水体系,尽量完善排水系统,有利于雨后积水及时流出。

3.2 做好中耕培土

积水往往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从而影响根系吸收功能。对此,在田间积水排出后,要进行中耕松土散墒,一方面改良土壤水、温、气、热状况,改善土壤透气性,提升根际环境,减轻病害发生;另一方面破除板结,加速土壤水分散失,由于切断了深层土壤与表层毛细管水通道,在表层形成疏松覆盖层,防止沤根的同时,又能降低深层土壤水分的损失,预防植株受渍涝后又发生干旱的情况。

3.3 及时补肥促壮

玉米苗受渍涝后,根茎叶都受伤,整株幼苗较弱,及时补施肥料是使幼苗恢复生长,促弱转壮最高效便捷的措施。通常进行三种补肥:

一是根外叶面喷肥。叶面施肥见效快,肥料利用率高,可保证根系在尚未恢复功能前对养分的需求。可用1%尿素+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雾。

二是根部补施化肥。田间积水排出,植株根系吸收功能恢复后,再大量补施速效氮肥,保证土壤养分的供应。一般每亩补施10~15kg尿素即可促进玉米苗恢复健壮。

三是适当增施锌肥。有研究表明[5],施加锌肥能使植株体内的钾素含量增加,从而玉米抗渍涝能力会增强,由此可视玉米苗淹渍程度,酌情施用锌肥。

3.4 消灭田间杂草

田间积水后土壤湿度大,杂草滋生严重。由于杂草除了会和玉米植株抢夺水分和养分,长势旺者还对幼苗形成遮蔽覆盖,影响其光照环境,从而都会影响植株生长。更主要的杂草是许多病毒的传播媒介和途径,且传播速度快,蔓延幅度大,一旦发生将严重侵害玉米植株。因此,玉米苗期应重视杂草管理,尤其受渍涝后需尽快将所有杂草清除干净。

3.5 抓好病虫防治

田间湿度大,病虫害往往也加重,应抓好防治工作。玉米苗期病害极少发生。苗期害虫有地老虎、蓟马、黏虫、金针虫等。此外,2019年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我国云南,发生危害面积逐步扩大,保山市也不免其害,且保山市立体气候明显,玉米生育期不齐,食源丰足,虫害发生较便利。2019年玉米苗期遭遇持续降雨,更应注意对虫害的勤查勤控。可用氯氰菊酯防治地老虎等主要苗期害虫,用甲维盐+虱螨脲防治草地贪夜蛾。

3.6 注意补苗改种

对受淹时间过长,有少数缺苗的玉米地块,积水排出后视苗密度进行移栽补苗,对缺苗断垄严重的地块,若处于苗早期,可及时进行同一品种补种,若苗较大,补种玉米要以对温度反映不敏感,后期灌浆快、易成熟的品种为主。进入7月中旬以后,过了夏玉米播种最晚节令,不宜再补种玉米,可改种白菜、萝卜等生育期短的作物。


参考文献: 

[1]孙忠翔,唐培坤,康尧强.涝害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现代化农业,2014(6):7-8. 

[2]葛均筑,展茗,赵明,.渍涝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1):7-11. 

[3]王琦.苗期涝害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减灾技术措施[J].中国种业,2010(10):86-87. 

[4]刘元昌,蔡立.锌对增强玉米耐涝抗渍的作用及其机理初探[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4,3(1):29-34. 


孟静娇,杨纪明,杨建国.苗期渍涝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补救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20,(1):188-19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玉米科学

期刊名称:玉米科学

期刊人气:133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5-0906

国内刊号:22-1201/S

邮发代号:12-137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