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糖尿病伴皮肤溃疡患者中个性化延续性护理的应用

  2021-11-08    5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2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伴皮肤溃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糖代谢指标、创面恢复情况、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腐肉脱净时间和新鲜肉芽生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各项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在糖尿病伴皮肤溃疡的患者中效果较好,可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加快创面修复,改善负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 关键词:
  • 2型糖尿病
  • 个性化延续性护理
  • 创面修复
  • 护理干预
  • 皮肤溃疡
  • 加入收藏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若患者的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对血管、肾脏、神经、眼、心脏等全身各个器官系统造成损伤[1]。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容易造成皮肤溃疡,而糖尿病患者如出现皮肤损伤,其修复愈合速度明显较慢,传统治疗手段效果有限,严重者还需截肢,甚至威胁患者生命[2,3]。因此,探索糖尿病伴皮肤溃疡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非常重要。本研究探讨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伴皮肤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2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伴皮肤溃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男52例,女48例;年龄43~80岁,平均67.48±6.32岁。纳入条件: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的诊断标准[4];并发有难治性皮肤溃疡。排除条件: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合并有严重药物或食物过敏;合并有免疫系统严重疾病;存在意识障碍。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66.84±5.94岁;糖尿病病程10.48±5.19年;皮肤溃疡病程3.42±1.29个月;创面面积8.69±3.21cm2。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8.06±5.28岁;糖尿病病程9.98±6.32年;皮肤溃疡病程3.31±1.62个月;创面面积8.32±3.94c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指导饮食、监测患者血糖和血压变化、鼓励日常运动、指导生活作息、加强疾病知识宣教等;根据医嘱予以皮肤创面护理;督促患者定期返院复查。

1.2.2 观察组

对患者采用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具体如下:

(1)心理干预:糖尿病伴皮肤溃疡患者往往病程较长,患者入院时常常已伴有焦虑、紧张的心理,因此在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及主要关注的问题,予以针对性的回应。在住院治疗期间,由于疾病特点导致创面恢复较慢,患者容易出现焦虑、不耐烦、对医护不信任等情绪,住院期间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患者尽早宣泄上述不良情绪,排解其负面心理和压力,从而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健康宣教:运用疾病宣教手册、视频播放、公众号推送等手段以及日常沟通等方式,向患者宣教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指导患者按时、按量用药,维持血糖、血压稳定。为每一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日血糖、血压变化以及症状变化趋势,并将治疗过程中的检查、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另可详细记录每日体质量、饮食、运动情况,待患者出院后继续使用该档案记录相关指标变化,以便复诊时可进行详细复盘并为优化诊疗方案提供参考。此外,糖尿病伴皮肤溃疡的患者创面容易因细菌感染而产生异味,患者病耻感较大,容易出现自卑的情绪,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让患者了解到这是病程的自然发展,随着治疗进展可逐渐减轻并恢复正常,不必急于求成,也不必过于焦虑。

(3)溃疡创面护理:根据患者创面溃疡情况,协助医生对患者溃疡创面进行清创、冲洗、红外线照射、换药等;根据患者溃疡创面位置,帮助患者按摩和锻炼患肢,注意力度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4)延续性护理:患者出院后继续予以跟踪随访,以电话指导或微信为主要形式,督促患者按时记录健康档案,并根据记录内容予以针对性指导;及时回应患者或其家属的疑问,提高家庭护理效果;按时提醒患者返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1)糖代谢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糖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2)创面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腐肉脱净时间和新鲜肉芽生长时间[5]。

(3)生活质量:运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心理健康8个维度,每个维度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4)负性情绪: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6]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严重程度,SAS、SDS各包括20个条目,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糖代谢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糖代谢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创面腐肉脱净时间和新鲜肉芽生长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创面腐肉脱净时间和新鲜肉芽生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SF-36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F-36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增高为首要表现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造成动脉硬化、微循环障碍、神经病变、免疫功能障碍等各种病理生理反应[7]。慢性皮肤溃疡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是由于皮肤黏膜屏障作用减弱,可以促进皮肤生长的胰岛素生长因子减少等,这类皮肤溃疡往往发生在远端肢体,特别是小腿或足部,但也可见于手部等其他部位[8]。对糖尿病伴皮肤溃疡的患者,除了要针对皮肤溃疡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外,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十分重要,既是促进皮肤溃疡的修复,也是为了延缓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9]。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往往病程较长,部分患者表现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另一部分患者则容易出现自以为是、放松警惕、治疗依从性差的心态,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限,阻碍了疾病专科化护理的展开[10,11]。针对患者的溃疡创面情况,制订个性化延续性的护理方案,有利于创面的尽快修复,同时将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到的糖尿病专科护理干预延续至出院后,针对患者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差异,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策略,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返院复诊等方式对患者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并做出相应调整。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个性化延续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优于对照组,特别是糖化血红蛋白反应了过去3个月的血糖情况,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能够更好地管理血糖,所接受的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更为有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创面恢复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创面腐肉脱净时间和新鲜肉芽生长时间早于对照组,这一结果提示根据溃疡创面的严重程度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够更好地促进创面修复,这也有赖于观察组患者更好地血糖控制。既往有些研究提出,在足部溃疡创面的护理中,还可以增加活血化淤中药进行足部熏洗、熏蒸等[12,13]。本研究中对创面恢复较难的患者,主动邀请了造口治疗师加入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护理,运用其更具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有利于溃疡创面的尽快修复[14]。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都优于对照组,提示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在糖尿病并发皮肤溃疡的患者中效果较好,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加快创面修复,改善负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4):292-344.

[5]韩露,张玲,钟红铃,等.切口换药过程疼痛对于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影响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S1):186-187.

[6]欧永祯,叶建辉,江凤娟.个性化心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0):63-64.

[7]陈禺溪,刘曹杰,张雨薇.2016年糖尿病重要临床进展回顾[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4):322-325.

[8]孙献坤,袁丽.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非负重运动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8):43-46.

[9]胡萍,邹梦晨,潘彦伶,等.糖尿病足溃疡诱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9,27(6):408-412.

[10]黄秀香,李彩霞,黄忠琴,等.糖尿病足患者手术治疗的心理干预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4):192-194.

[11]余莉,白洪琴.重视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8):164.

[12]张斌,席云峰;湿润烧伤膏结合中药熏洗对糖尿病足患者VEGF.CRP及溃疡愈合的影响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3).3461-3463,3552.

[13]张蓓,陈叶.温经通络熏洗方联合健康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炎性因子及VEGF水平的影响[U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179(11):18-22.

[14]陈小燕,杨婷;伍莉.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在老年护理中工作角色功能的思考[J].西南军医,2016,18(5):492-493.


文章来源:刘军豪,于漫,牛红艳.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伴皮肤溃疡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1):3216-321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糖尿病天地

期刊名称:糖尿病天地

期刊人气:259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7851

国内刊号:11-5210/R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