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重庆市35~75岁居民糖尿病防控管理关键指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11-24    6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分析重庆市35~75岁居民糖尿病防控关键指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6—2018年在重庆市8个中国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干预项目点招募35~75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血脂检测,数据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不同人群糖尿病防控关键指标(包括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其相关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后退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计调查101 036人,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1.48%、40.80%和17.11%,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0.81%、33.91%和14.35%,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1.40%、33.76%和13.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民族、职业、家庭年收入、是否饮酒、是否现在吸烟与糖尿病知晓率相关。年龄、民族、职业、家庭年收入、是否饮酒与糖尿病治疗率相关。户籍、年龄、民族、高血压、血脂异常与糖尿病控制率相关。结论重庆市糖尿病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应针对重点人群和危险因素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 关键词:
  • 患病率
  • 控制率
  • 治疗率
  • 知晓率
  • 糖尿病
  • 加入收藏

糖尿病是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国际糖尿病联盟预计到2035年中国20~79岁糖尿病患者将增至1.43亿[1],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由2012年9.7%上升至2016年的17.4%[2,3]。“健康中国2030”提出到2030年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降低30%,糖尿病知晓率高于60%,治疗率与控制率持续提高[4]。重庆市糖尿病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2013年重庆市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0.73%[5,6]。丁贤彬等[7]报道重庆市糖尿病早死概率以年均3.46%的比例上升。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反映一个地区糖尿病控制情况的有效指标,综合反映糖尿病的防治管理效果。目前,重庆市尚无大样本量调查反映糖尿病防控关键指标如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以重庆市参加中国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与干预项目的8个区县、101 036人为研究对象,分析重庆市35~75岁居民糖尿病防控关键指标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评估糖尿病防治效果,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来源于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国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PEACE)”[8]。为35~75岁常住居民,在重庆市居住6个月及以上,自愿参加、书面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抽样方法

综合考虑重庆市地理环境、城乡人口及少数民族分布等因素,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中黔江区、潼南区、巴南区、梁平区、九龙坡区、江津区、荣昌区、合川区共8个区县为项目点,每个项目点依据当地人口的规模随机抽取3~5个乡镇或街道,每个街镇随机抽取3个村或社区居委会,被抽中村或居委会所有自愿参加项目的35~75岁居民全部纳入项目。项目实施期为2016年9月—2018年6月。项目通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心伦理委员审批(2014-574)。

1.3内容与方法

调查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三部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史等。体格检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身高和体重测量采用升高体重仪,测量时脱下鞋帽、取出重物,保持正确姿势,读数精确的0.1 cm和0.1 kg。腰围测量采用皮软尺水平环绕腹部,放置在髂前上棘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水平位置。血压测量均采用统一的电子血压计(欧姆龙HBP-1300),每名调查静坐5 min后,测量2次血压,每次间隔1 min,如果2次SBP差值>10 mmHg(1 mmHg=0.133 kPa),则测量第3次,以后2次测量均值作为最终血压值。血生化检查采集空腹静脉血,用快速血糖仪(百捷PD-G001-2)检测空腹血糖,用快速测脂仪(卡迪克CardiocheckPA)检测测定TC、TG、HDL-C和LDL-C。

1.4质量控制

采用国家项目办统一的调查方案、操作手册、质控方案和调查问卷开展现场调查。所有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经严格的市级、县区级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现场调查采用国家统一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与干预信息平台进行实时录入,严格按照现场调查质量控制时长要求,调查时间过短或超长认定为不合格者重新调查。数据经国家质量控制评估后统一清洗反馈回重庆市项目办。

1.5诊断标准和定义

①糖尿病: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9]调查现场采血时间距上次就餐时间≥8 h、FPG≥7.0 mmol/L或调查现场采血时间距上次就餐时间<8 h、随机血糖≥11.1 mmol/L或自报已被社区/镇及以上医院诊断为糖尿病,或服用降血糖药物者。②糖尿病防控三个关键指标。糖尿病知晓率:本次调查被判定为糖尿病的患者中,已经被乡镇(社区)及以上级医院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比例。糖尿病治疗率:本次调查被判定为糖尿病的患者中,采取措施(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治疗糖尿病的比例。糖尿病控制率:本次调查被判定为糖尿病的患者中,空腹血糖<7.0 mmol/L的比例。③高血压: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10]平均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自报已被社区/乡镇及以上医院诊断为高血压,近2周服用降血压药物者。④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11],定义为血清中TC≥6.2 mmol/L或TG≥2.3 mmol/L或HDL-C<1.0 mmol/L或LDL-C≥4.1 mmol/L,或自报在过去2周内服用降脂药物。⑤超重肥胖: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12],体质指数<18.5为低体重,18.5≤体质指数<24为正常体重,24≤体质指数<28为超重,体质指数≥28为肥胖。⑥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⑦现在吸烟率指接受调查时仍在吸烟;偶尔吸烟指现在仍吸烟,但平均每周吸烟少于1次;经常吸烟指现在仍吸烟,每周吸烟在1 d及以上但不是每天吸烟。⑧现在饮酒指接受调查时仍有饮酒行为;偶尔饮酒指现在有饮酒行为,但次数少于每周一次;经常饮酒指每周至少有1次及以上的饮酒行为,但不是每天饮酒。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定性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2010年重庆市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对调查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进行标化。分别以糖尿病知晓率(0=否,1=是)、治疗率(0=否,1=是)、控制率(0=否,1=是)为因变量,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体质指数、高血压患病率、血脂异常患病率等为自变量,纳入非条件二分类逐步后退法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α入=0.05,α出=0.10),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共调查101 036人,平均年龄(56.58±10.17)岁,糖尿病患病率为17.11%(17 289/101 036),标化率为14.35%。在参与调查人群中女性占63.00%,农村居民占70.61%,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占54.05%,民族以汉族为主占90.42%,职业以农民为主占36.28%,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91.71%,家庭年收入以1~4.9万元为主占58.99%,96.56%调查对象参加了医保。过去一年24.11%的居民饮酒。现在吸烟率为16.85%。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38.34%与12.50%;血脂异常、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1.48%与40.80%;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0.81%与33.91%。见表1。

表1重庆市35~75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2.2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1.40%(7 158/17 289)、33.76%(5 837/17 289)和13.17%(2 277/17 289)。糖尿病知晓率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汉族高于少数民族、年龄长人群高于年少人群、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人群高于其他教育程度人群、离异或丧偶人群高于已(在)婚人群、退休人群高于其他各类职业人群、家庭年收入不清人群高于其他各收入人群、无医保者高于有医保者、不饮酒不吸烟者高于饮酒和吸烟者、戒烟者高于不戒烟者、中心性肥胖及高血压患者高于体重血压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糖尿病治疗率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汉族高于少数民族、年龄长人群高于年少人群、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人群高于其他文化程度人群、离异或丧偶人群高于已(在)婚人群、退休人群高于其他各类职业人群、家庭年收入不清楚人群高于其各收入人群、无医保者高于有医保者、不饮酒、不吸烟者高于饮酒和吸烟者、戒烟者高于不戒烟者、中心性肥胖及高血压患者高于体重血压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糖尿病控制率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汉族高于少数民族、年长人群高于年少者、退休人群高于其他各职业者、家庭年收入不清人群高于其他各收入人群、无医保者高于有医保者、不饮酒不吸烟者高于饮酒吸烟者、戒烟者高于不戒烟者、正常体重高于异常体重者、血脂正常者高于血脂异常者、有高血压并发症患者高于无高血压并发症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及相关因素

2.3.1糖尿病知晓率相关因素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50岁~(OR=2.394,95%CI:1.240~4.624)、60岁~(OR=2.190,95%CI:1.123~4.272)、70~75岁年龄组(OR=2.547,95%CI:1.272~5.102)、职业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OR=1.433,95%CI:1.025~2.005)、商业服务人员(OR=1.562,95%CI:1.115~2.188)、退休(OR=2.579,95%CI:2.047~3.249)、失业(OR=1.680,95%CI:1.019~2.769)、家务(OR=1.603,95%CI:1.134~2.266)、家庭年收入≥10万元(OR=1.563,95%CI:1.007~2.424)是糖尿病知晓率的保护因素,而少数民族(OR=0.396,95%CI:0.308~0.510)、饮酒(OR=0.779,95%CI:0.665~0.913)、现在吸烟(OR=0.826, 95%CI:0.685~0.997)是糖尿病知晓率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重庆市35~75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影响因素分析

2.3.2糖尿病治疗率相关因素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50岁~(OR=2.634,95%CI:1.250~5.550)、60岁~(OR=2.560,95%CI:1.204~5.443)、70~75岁年龄组(OR=2.625,95%CI:1.204~5.723)、职业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OR=1.489,95%CI:1.045~2.122)、商业服务人员(OR=1.580,95%CI:1.110~2.250)、退休(OR=2.586,95%CI:2.042~3.275)、失业(OR=1.785,95%CI:1.069~2.979)、家务(OR=1.604,95%CI:1.121~2.297)是糖尿病治疗率的保护因素,而少数民族(OR=0.435,95%CI:0.331~0.572)、饮酒(OR=0.724,95%CI:0.615~0.853)是糖尿病治疗率的危险因素,见表2。

2.3.3糖尿病控制率相关因素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70~75岁年龄组(OR=8.620,95%CI:1.154~64.403)、高血压(OR=1.502,95%CI:1.166~1.934)是糖尿病控制率的保护因素,而农村(OR=0.604,95%CI:0.465~0.785)、少数民族(OR=0.166,95%CI:0.084~0.329)、家庭年收入1万元~(OR=0.531,95%CI:0.341~0.827)、2.5万元~(OR=0.573,95%CI:0.373~0.880)、血脂异常(OR=0.518,95%CI:0.403~0.664)是糖尿病控制率的危险因素,见表2。


3、讨论


重庆市35~75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7.11%、年龄标化患病率为14.35%,患病率低于江苏省(18.9%)[13]、湖北省(22.2%)[14]、拉萨市(21.3%)[15]、上海市(17.6%)[16]同年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河南省35~74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15.1%)[17]。重庆市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分别为41.40%、33.76%、13.17%,与西南农村地区35岁及以上年龄居民糖尿病知晓率(49.3%)、治疗率(32.1%)、控制率(13.5%)接近[18],高于河南省同年龄段人群糖尿病知晓率(37.5%)、治疗率(28.9%)和控制率(10.4%)[17],知晓率高于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年龄居民平均水平(36.1%),治疗率与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年龄居民治疗率接近(33.4%),控制率低于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年龄居民的平均水平(30.6%)[19],低于北京市18~79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60.9%)、治疗率(51.3%)和控制率(22.4%)[20],与2013年重庆市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糖尿病知晓率(32.86%)与治疗率(89.96%)相比知晓率有所上升而治疗率有所下降[21],远低于“健康中国2030”糖尿病知晓率高于60%的要求[4],由此可见,重庆市35~75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但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较低。

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是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因素,与既往的研究发现一致[17,19,21,22],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可能与人们普遍认为“糖尿病是老年病”,年轻人因工作忙、生活节奏快,忽视自己的健康而未定期检测血糖导致知晓率低、治疗依从性差、控制率也低。我国18~44岁年轻人糖尿病患病率较20年前增长近6倍,糖尿病呈现明显的年轻化[23]态势。糖尿病如不及时治疗和控制,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24],是导致糖尿病早死概率上升的重要原因[5]。因此,应对年轻人加强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倡导定期检测血糖,提高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汉族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高于少数民族,重庆市少数民族主要为土家族,本项目试点黔江区居民主要是土家族,黔江区经济不发达,是既往的国家级贫困县,医疗资源相对较缺乏,居民健康意识差,治疗依从性也差[25],这可能是影响不同民族间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差异的原因,提示应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加强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商业服务业、退休、家务人员糖尿病知晓率和治疗率高于农村,可能与该人群相对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高,医疗资源可及性更好,定期体检和就诊的频率高等有关。家庭年均收入≥10万的人群糖尿病知晓率与治疗率较低收入人群高,可能与这部分人群经济收入相对较好,对自身的健康更加关注,也愿意主动体检或参加血糖检测,治疗依从性较好等有关,而年收入在2.5~5万元的人群控制率也最差,可能与低收入人群因收入低,医疗负担重,治疗依从性差等有关。不吸烟不饮酒者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均高于吸烟饮酒者,与既往的研究发现一致[26],吸烟、饮酒的居民对于有关烟草、有害饮酒等对慢性病影响的认知不足,对自身的健康不关注,参加体检和检测相对也较少相关,吸烟饮酒与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病变风险增高有关,不利于血糖、血压的控制,因此应加强对吸烟、饮酒者的干预,提高其对烟草、酒精使用危害的认知,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压者控制率均高于血压正常者,可能与高血压纳入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既往的研究证实,规范到位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明显提高了糖尿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27]。血脂异常者血糖控制率低于血脂正常者,与既往的研究结果一致[28,29],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其血脂、血压水平和血糖控制水平有关。因此,糖尿病防治应做好“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共管,提高血糖控制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糖尿病控制率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与城市地区医疗卫生资源较好、经济收入整体较高、居民文化程度较高、接受的健康教育更多、治疗依从性更好等因素相关,提示,糖尿病防治重点应在农村地区。

本研究是重庆市首次大样本调查分析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但调查问卷未涉及居民膳食、运动等相关信息。因此,分析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时不能分析与膳食、运动的相关性,这是本研究的局限性。研究发现重庆市35~75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提示应重视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重点针对农村居民、低收入人群、年轻的居民,控制高血压及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开展血脂、血糖、血压三高共管,切实做好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效果,降低糖尿病导致的早死概率及疾病负担。


参考文献:

[2]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R].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51-55.

[3]刘敏,刘世炜,王黎君,等. 1990- -2016年中国糖尿病患病和伤残导致负担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8,26(12):881-884.889.

[4]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健康中国行动(2019- -2030年):总体要求、 重大行动及主要指标[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9):846-858.

[5]丁贤彬,沈卓之,毛德强,等,重庆市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1):1-4.

[6]张毅,周恍,张亚辉,等重庆某社区人群10年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的变化趋势[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6, 41(11):1117-1120.

[7]丁贤彬,焦艳,毛德强,等.2010- -2018年重庆市糖尿病早死概率变化趋势[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1):1284-1288 .

[8]蒋立新,路甲鹏,李希.China PEACE 170万名成人的数据: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1):62.

[9]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24-56.

[1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950.

[12]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成人超重与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节录)J]营养学报,2004,26(1):1-4.

[13]缪伟刚,玉,苏健,等.江苏省不同血糖水平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4):436-440.

[14]韩胜红,张佩君,李俊琳,等湖北省35 ~ 75岁居民高血压、糖尿病、 高 血脂患病及共病影响因素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9,25(5):356 -360.

[15]于跃,扎西宗吉,白国霞,等拉萨市35 ~ 75岁居民血脂异常与高血糖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3):179-180,183.

[17]冯化飞,韩冰,王燕,等河南省35~ 74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6):56-60.

[20]向新志,丁贤彬重庆市慢性病监测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管理率与治疗率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6,27(3):56-60.


文章来源:丁贤彬,许杰,唐文革,毛德强,汤成,舒强.重庆市35~75岁居民糖尿病防控管理关键指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1,28(12):1421-142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糖尿病天地

期刊名称:糖尿病天地

期刊人气:348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7851

国内刊号:11-5210/R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