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策略

  2021-08-09    23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项目30余项,省级项目230余项。但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历史条件、自然变迁、社会发展等因素,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岌岌可危,保护与传播嫩江流域非遗任重道远。本文立足于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媒体传播的意义,深入分析嫩江流域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嫩江流域非遗的保护与媒体传播的创新性策略。

  • 关键词:
  • 媒体传播
  • 嫩江流域
  • 文化保护
  • 文化遗产资源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加入收藏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1]


一、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媒体传播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嫩江流域非遗传播效果,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保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是一个民族生产关系、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的体现,更能凸显一个民族的个性,向世界展示民族优秀的文化。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灿烂辉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全社会对于非遗教育的重视,使大众在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中主动去关注、保护和自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传播了社会文明价值观,对先进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种助推的作用。

(二)有助于利用嫩江流域非遗文化资源,再造非遗经典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非遗内容中的传统仪式、民俗知识、手工技艺等在当下的传承中面临窘况。如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创新,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倾向,是当下要解决的问题。国内外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新媒体时代借鉴这些经典的非遗保护模式,借助微电影、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手段,可以使民众体验到更加贴近生活的传统文化,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代,利用这些新型传播媒介有利于让经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那么遥不可及,更符合都市文化的快餐式表达要求。

(三)有助于创新嫩江流域非遗文化传播载体

纸媒与电子媒体相结合,改变了从前传统媒体时代单向传播的交流方式,通过微博、微信、社交媒体、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平台可以更加个性化、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非遗文化,解决了非遗文化的传播困境,能够激起大众对非遗文化传承的热情,使得非物质文化的深层次内涵能够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给受众,受众也能更好地理解优秀的非遗文化。


二、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媒体传播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虽然嫩江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但抢救和保护非遗的工作仍具有紧迫性。依然存在着非遗保护经费不足、非遗传承人才匮乏、非遗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

(一)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

众所周知,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展演、开发,非遗传承基地的建设以及非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等都需要大量经费的支持。然而,在非遗保护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保护经费不足的情况,使一些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的记录、抢救、保护和传承。

(二)非遗传播与保护的专业人才匮乏

近年来,随着非遗传承人的离世、非遗传承人才的流失以及非遗新媒体传播人才的不足,给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带来了困难。如何能够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留住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专业的非遗传播人才,是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当务之急。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对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的公众比较少,即使生活在嫩江流域地区的受众也只是略知一些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很难说出全部的非遗项目。原因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不够,公众对这种传统的文化遗产接触较少。


三、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媒体传播的策略


(一)借助5G通信技术,增强非遗传播效果

5G移动通信技术凭借其虚拟现实技术的升级、增强移动宽带的使用、远程传输信息等优势,将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2]嫩江流域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可以通过5G移动通信技术得到更好的实现。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对各行各业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的精神需求大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中已经成为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3]5G移动通信技术与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无论是社会方面,还是从文化层面来看,都大有可为。5G移动通信技术的投入与使用将极大地增强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景体验,一方面,可以借助5G移动通信APP线上宣传、建立非遗线下体验馆。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和5G移动通信网络,设计并推出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移动客户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其独有的精美工艺与匠心精神,结合其现代视听元素,在原来独有的特性与艺术收藏价值层面上,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体验与文化创新,[4]为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达到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随着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社会公众的参与度不断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和5G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渐渐开始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结合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5]以一种市场化的经营方式来保护和运作非遗文化,有利于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快速传播。

(二)利用先进传播技巧,构建新型传播模式

当下,“人人都有麦克风”,新媒体这种新的传播方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助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1972年,麦克姆斯和肖提出了著名的“议程设置”理论,这个理论里涉及了两个关键的因素:首先,传播媒体能够传播信息、策划有关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大众对一些事件的关注度;其次,媒体对于事件或者观点的突出传播,同大众对于该事件的关注度有直接的关系。即媒体给予的报道越多,受众关注的程度也就越高。尽管这个观点是对传播媒体而言的,但新媒体也能够根据这个观点来改变其传播的思维和方式,积极构建同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关联的“议程”,并且力图将非遗信息同新媒体这种媒介形式相互融合。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受众更多地了解与重视嫩江流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来得到更有效的传播效果。

(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新的盈利模式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保护的过程中,每个群体与团队会由于他们所在的环境、同自然的相互关系以及历史条件的改变,而使得这些从古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性的发展,让它更加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因此,需要发展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开发更多的新型盈利模式。

第一,开发嫩江流域非遗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如开发三家子满语、扎龙的传说等数字出版、影视、游戏等产业。第二,拓展嫩江流域非遗的增值服务盈利模式。不仅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构建微信群、QQ群等提供嫩江流域非遗增值服务、开展线下交易,还可以开发嫩江流域非遗衍生产品,如非遗标识、满绣枕头、床品等刺绣产品。第三,构建嫩江流域非遗的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如建立非遗手工艺品网上商店,销售蛋雕、剪纸、溶刻画等非遗产品,提供非遗中介服务、帮助非遗企业宣传等,还可以与淘宝、京东等商家广泛合作,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非物质文化产品的深度营销。

(四)建立非遗专业数据库,聚合非遗信息资源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博物馆等聚合非遗信息资源。集中优势资源建立“非遗”网络数据库,使“非遗”保护紧紧围绕普查工作,全面推进数据库和网站建设,在嫩江流域范围内逐步实施“非遗”普查的制度化报送机制,对濒危的非遗项目加快抢救。依托数据库的信息采集与积累,通过新媒体有的放矢地对受众进行宣传教育,同时提高非遗传播与保护的服务性,使得受众得到“一站式”了解、查询、保护式的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借助5G推介非遗,增强非遗宣传效果、利用先进传播技巧,构建新型传播模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新的盈利模式、建立非遗专业数据库,聚合非遗信息资源”等方面,对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媒体传播,将有利于优秀的非遗文化更好地走进大众、走进百姓,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卢彰威,孙宁梅,郭胜,左博文.新媒体环境下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16,(18).

[2]姜燕;宋智梁,姚大为,张良祥,吴丽华.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与发展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16.,(04).

[3]王艳丽,王谨,李有明,王雪.高校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与措施--以嫩江流域少数民族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03).

[4]吴玄皓,商丽蓉,白茹,陈宇博,邹馨仪."互联网+"背景下黑龙江省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策[J].戏剧之家,2017,(19).

[5]王晔.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黑龙江少数民族曲艺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以达斡尔族乌钦、赫哲族伊玛堪、鄂伦春族摩苏昆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06).


文章来源:王婷婷,刘焕利.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媒体传播策略[J].今古文创,2021(31):80-8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文化

期刊名称:中国文化

期刊人气:134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文化

国际刊号:1003-0190

国内刊号:11-2603/G2

创刊时间:1989年

发行周期:半年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