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山海经》的整合探析

  2021-08-26    51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山海经》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奇书。其中记述的变眩百怪的动植物,不仅仅是先民对生活的观摩写照,更是融合了先民瑰丽诡谲的奇思妙想。这些动植物多具有"食之""服之""佩之"等使用方法,进而给先民直接或者间接地带来益处。本文仅从《山海经》中所有实记"佩之"句式的动植物以及需要佩戴其果叶羽皮的动植物切入,通过对原文的整合探析,觕窥先民绚烂的艺术想象与审美选择以及背后的心理世界。

  • 关键词:
  • 《山海经》
  • 先民心理
  • 动植物异效
  • 审美
  • 艺术想象
  • 加入收藏

一、山海佩异之御己心


《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其治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起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其心”即是远古先民内视己心,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三省吾身。除了读书、自省、格物、贤贤等能够“御己心”,《山海经》中所载的御心之术,则是更加诡谲的艺术性手法,是现实与浪漫幻想的结合,也是先民心理需求的艺术显现。如《南山一经》载:“招摇之山,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招摇山上有一种叫迷榖的树,把它的花佩戴在身上,就不会迷路。先民形容迷榖所开的花,光彩四照,佩戴上能知晓一切方向,不再迷乱,把审美的花赋予了异效,给先民带来了不迷于葛乱,识方向的益处。远古时期树葛丛生,百草丰茂,林山蔽日,涧泉千转,先民们行在其中,哪怕青壮年也容易迷失方向,遑论老幼,而迷榖之花则使先民佩戴之后能够不再迷路,正确判断出去往心之所向的正确方向,心智也得到一定提升,实是奇妙之极。

《南山经》中的基山上,“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驼,佩之不畏。”先民所述基山上的这种怪兽,佩戴上它的皮毛,就会无所畏惧。无畏精神从远古神话中就有许多体现,如共工怒触不周山、刑天舞干戚、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带有远古色彩的无畏精神,更多的是一种对神权、对宿敌、对自然力量,对生死的一种我命由我的强烈意识的反抗与不从。生命于此刻也将燃烧成怒火去绽放。先民认为这种无畏的精神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品质,却不是人人可拥有。而一旦佩戴上这只猼驼的皮毛,就可以立刻变得英勇无畏。这是先民内心强烈地对美好品质的要求加上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之后的结果。而为什么是佩戴此兽的皮毛为衣为饰,而不写佩戴它的脚趾眼珠?这背后是先民对佩戴物与自身进行了审美想象,挑选之后的结果。从最开始的狩猎之后留兽头骨全皮,发展到只取其皮羽,是先民审美在劳动之中得到提升的表现,也是先民对于美的自主创造与选择。

青丘之山上的一种鸟,便是印证了先民在进行观照外物己身之后进行了艺术加工与审美选择的最好例证。《南山经》载:“青丘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即是说把灌灌的羽毛佩戴上身,人就不会再迷惑。孔子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不惑之年往往是人生阅历,知识达到了一定积淀之后的结果,且圣人尚需四十方能做到不惑。但此时只要佩戴上灌灌这种异鸟的羽毛,立刻就能灵智大开,心路无阻,通晓一切是非黑白,不再迷惑。这是先民对于“不惑”这种大智慧的追求与艺术现实相结合的结果。


二、山海佩异之御己身


生老病死是远古先民避不开的永恒话题,不管是坦然直面还是逃避一时,终究此情无计可消除。于是,在追求“多子”“抗老”“无病”“永生”的强有力的信念之下,一些具有“御己身”功效的奇异动植物被先民的艺术之手描绘了出来。

如《南山经》有言:“其首曰招摇之山,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水中有很多名叫育沛的龟状的爬行动物,只要把它的壳佩戴在身上,就不会患上由寄生虫引起的病。远古时期烹饪技术尚未炉火纯青,生食或者半熟而食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就容易患上寄生虫引起的病痛,而佩戴此育沛,无需找郎中问药,就能直接从根上免除患病可能,实在奇特。同样《南山经》有载:“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这种旋龟的龟壳,人佩戴上之后就可以防止耳聋,还能治疗手脚上的老茧。《西山经》里记载了一种“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佩戴上身,能够治疗恶疮。此三者皆是能够起到“抗老无病”之效。

“多子多福”“数世同堂”的观念早在诗经里的《螽斯》一文就显露出来,“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以螽斯在空中群飞嗡鸣起兴,祝愿人们子孙满堂,幸福如意。可见能够尽量多地开枝散叶,几代人欢愉共处,亦是先民的追求。《南山经》载:“枢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佩戴这种叫声如歌的鹿蜀的皮毛,能够福延子孙,平平安安,共处一堂。这不仅仅是御己身,福禄绥之,更是福泽后代,其乐融融。

“永生”之法在《山海经》中关于佩戴翎羽得永生的虽为记载,但有类似的两处“乘坐”延寿的例子值得一提。虽不是佩异,却也是将动植物与先民躯干发生一定时间的接触,并未进入体内,从而获得异效。即《海外西经》载:“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两千岁。”以及《海内北经》载:“犬封国有文马,缟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乘之寿千岁。”此两种异兽“乘黄”“吉量”,骑过它们之后,就能达到一二千岁的寿命,虽不是永生,却也将先民的寿命翻了几十倍,已有永生之意味了。


三、山海佩异之御外物


在先民生活的社会历史宏观语境中,“生存”这一最基础而重要的诉求在自然力量猛烈而猝然的狂啸袭击之下变得十分黯淡微弱。水火灾害冷漠无情并一视同仁,一旦发生对于远古时期科技医疗相对落后的先民们来说,无法提前有效躲避,损失惨重,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因而《山海经》“佩异”之中数目最多的,便是“可以御水”“可以御火”的记载。如《西山一经》载三种鸟,皆可以御火。“符禹之山……其鸟多鴖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小华之山……鸟多赤鷩,可以御火。”“翠山……其鸟多鸓,其状如鹊,赤黑而两首四足,可以御火。”

除了《西山经》,《中山经》里也有能够御火的两种异鸟记载。一曰“窃脂”,“崌山……有鸟焉,状如鸮而赤身白首,其名曰窃脂,可以御火。”二是“䳅鵌”,“丑阳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而赤足,名曰䳅鵌,可以御火。”

翻阅《山海经》原著后发现其中能够御火的异鸟唯有这五种。为何能够御火,书中并未详细注解说明。究竟先民只是凭借着巧合或者确实的联系,加上先民自己的艺术想象,赋予了这些鸟御火的能力?还是先民真的看到了这些鸟儿出入火海毫发无伤,甚至能够吞吐火焰?这些答案的真相难以水落石出,但也不是捉摸不透的。仔细推敲研磨先民对于这几种异鸟外在形貌的描述不难发现,这五种异鸟的外貌皆跟赤红之色相关,如“赤喙”“赤鷩”“赤黑”“赤身”“赤足”,无一例外。而火焰的颜色,也正是赤红之色。先民观察到异鸟的某一红色的身体部位,并进行了艺术化的联想,把它与火焰的红色联系在一起,进而得出了“可以御火”的结论。这说明在远古先民的艺术联想与审美想象中,红色已经不仅仅代表着生命力,还代表着能够燃烧生命的火焰。这一方面是先民的艺术想象的感性表达,另一方面,也是先民希望不再受到火烧,火灾侵害的美好愿求。

关于“可以御水”的明确记载,《山海经》中唯有一例。即《西山经》里的“沙棠”可以做到。“昆仑之丘……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关于这句“沙棠御水”,是以沙棠木为舟,借以御水。虽不具有烂漫色彩的艺术想象,但整本《山海经》多处记载“可以御火”的动植物,“可以御水”的仅此一例,这其中缘由是值得深思的。

《山海经》中还记载了“可以御兵”的“寓”,“可以御凶”的“孟槐”“天狗”等。这些都反映了远古先民面对外界凶险力量,“苦中作艺”,利用自己的艺术想象把灾难艺术化、对象化,并在那些处于安全范围内的动植物上寄托灌注先民的艺术审美,乐观精神,甚至一种面对生死的态度。使天灾在先民的美好心境里是可以被战胜避免的,利用这些动植物艺术化的“异能”,超脱自然力的束缚,这也是一种先民“万物有灵”观念的延续。


参考文献:

[1](汉)刘向.山海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

[2](晋)郭璞注.山海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中国《山海经》学术讨论会.山海经新探[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5]高楠.艺术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6]鲁枢元.文艺心理阐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7]列·谢-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M].周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8]孙致中.《山海经》怪物试解[J].辽宁大学学报,1987,(2).

[9]丁永辉.《山海经》与古代植物分类[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3).


文章来源:刘鸿桥.《山海经》佩异与先民艺术心理探骊[J].今古文创,2021(33):75-7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语文学刊

期刊名称:语文学刊

期刊人气:90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内蒙古

专业分类:文学

国际刊号:1672-8610

国内刊号:15-1064/H

邮发代号:16-52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