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析影响后世戏剧文学戏剧性的汉代乐府诗

  2020-01-08    57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历史古国,拥有久远的诗歌历史,早在西周至春秋期间,《楚辞》和《诗经》就对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进行了融合,并为后来的戏剧文学打造了坚实的基础,并列成为文学史上市场诗歌的经典巨著延续于后世,文坛文学作品在前汉很是稀少,而民间乐府却异彩纷呈,“乐府”在早期是汉朝为收集民间野诗民谣而设,再配以音乐,组合成为诗乐形式表现艺术,在国家举办的重要宴会和祭祀的场合使用,后世人称“乐府诗”,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歌辞诗赋在两汉时期非常盛行并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新范本,汉乐府诗的特色启发了后人,并直接影响和扩大了后世戏剧文学的发展。

  • 关键词:
  • 后世戏剧文学
  • 戏剧性
  • 汉乐府诗
  • 诗歌历史
  • 加入收藏

我国是有着雄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自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经》这部我国文化历史上的璀璨明珠伊始,古人的智慧得到了大幅开启,古人的文化层次也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到了战国时期,因中原连年争战,文人无心进行诗赋创作,诗坛少有杰作,幸好还有一位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创立了“楚辞”,也使得中国的诗歌形式从集体咏唱进入了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伟大的屈原去世之后,曾熠熠生辉的诗坛迅速黯淡没落,直至东汉前期,也没有什么精彩的诗作产生[1]。至汉武帝即位,重视祭郊礼乐,因此乐府得以重新建立,“乐府诗”使得当时荒芜的诗坛转为繁盛,为后世戏剧文学垫下了坚定的基础。


1、汉代乐府诗的历史


“乐府”最早是秦朝的一个服务于皇家的乐曲及舞蹈的编排表演部门,但是到了汉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汉武帝即位后为了祭郊礼乐下令重建乐府,即为“汉乐府”,专门负责收集民间野诗民谣,然后配上音乐,组合成为诗乐形式的艺术表现,专用于王朝举办的宫廷宴会和祭郊的正规场合。后来人们将这个机构采集整理及创作的艺术作品或模仿乐府体裁写成的诗歌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现存汉乐府诗最有代表性最完整的就是《乐府诗集》,编者郭茂倩是南宋初期人。祖籍郓州须城。生卒年及经历难以确考。《乐府诗集》共100卷,囊括了上古时期到唐五代的乐章和歌谣。汉乐府诗集中在《乐府诗集》的郊庙歌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鼓吹歌辞四部歌辞之中[2]


2、汉乐府诗的类型和戏剧性特点


汉乐府诗发源于民间,并非当时的文学主流,它既与文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而令乐府诗大放异彩的恰恰是其独特之处,汉乐府诗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取代了主流的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新的文化世数量有限,但是在从汉朝到现代的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2.1 汉乐府诗的类型

汉乐府诗包括两大部分:一种是封建贵族文人为帝王歌颂功德祈福求寿写的,内容空虚形式呆板,没什么价值。另一种是从民间采集的歌辞,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形式多为五言叙事诗,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和感情,并且形式自由,语言生动形象,质朴精练,叙事技巧高超,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叙事和抒情相结合,艺术成就是很高的!这是汉乐府诗的精华。汉乐府诗歌延续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戏剧文学的创作方向和创作模式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如建安时期文人就用乐府旧题写时事,渐渐产生建安风骨。特别是白居易等一起倡导的新乐府运动,都和乐府民歌的影响有直接关系。

2.2 汉乐府诗的特点

(1)汉乐府诗源于真实的世态背景,注重反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底层民众的困窘与悲凉。而在此之前的文学作品,大都浮于风花雪月,并不关注底层民众的艰难生活,汉乐府诗的问世更新了中国文学的题材基础,读起来颇有标新立异的感觉,推动了中国文学的进步。汉乐府诗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灵感和基础,许多诗人就汉乐府诗的体裁创作了无数传扬于后世的美文佳作,而借着诗歌宣讲世道炎凉百姓苦难也逐渐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传统和特色。

(2)从《诗经》“楚辞”伊始,中国的诗歌就是以叙事的抒情体裁为主,到了汉乐府诗昌盛时期,叙事诗彻底变成正式主流诗体,中国现有的汉乐府诗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叙事体的诗歌,这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在汉乐府诗中有“歌”“行”等专用词,而后世的许多著名的诗篇就采用了汉乐府诗的专用名称,比较有名的如: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客中行》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的《兵车行》等。汉乐府诗在情感的描述方面直白而坦率,充满了不羁之意,与含蓄温和的《诗经》截然不同,汉乐府诗的整体特征是以自由放松的语言尽情地释放想要表达的情感。面对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逃不过生死病痛,爱别离,求不得,越是珍惜越容易失去,作为心。汉乐府诗中还有一些借幻想而创造的游仙诗,诗人以诗歌咏仙人漫游的美好意境,以此来表达对生命力的向往。汉乐府诗不拘泥于从前的文学格局,诗人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进行创作,而这种不拘一格的特色成就了后世文人及戏剧的创作灵感和根基。汉乐府诗创立了杂言体和五言体这两种新的诗歌体裁,尤其是五言体随着时代的前进逐渐成熟,此后五言体遂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作品的主要体裁。汉乐府诗所具有的浓烈的戏剧色彩,为后世的戏剧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汉乐府诗的内容和研究


班固对汉乐府诗的体征做出了精辟的总结:“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3]。”这是汉乐府诗的精髓与灵魂,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3.1 反映战争的痛苦

《战城南》刻画了汉朝时底层人民在战乱之中所经受着居无定所食不饱腹亲人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的痛苦生活。

3.2 反映徭役的痛苦

《十五从军征》这首诗中写道,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被征军打仗,直到八十岁才得以回到家乡,家中的房屋摇摇欲坠几欲倒塌,亲人早已不在,失去了一切的老人绝望地流着泪,孤单的走出门去不知何去何从。诗中怒斥了那个时代政府的严苛不公和人民的悲苦。

3.3 反映贫困

《妇病行》中写的是一个贫困的家中,病重将死的女子将孩子托付给丈夫,丈夫无力救回妻子唯有对着亲友哀哭倾诉,孩子在空空的屋子里哭泣着想念母亲,令闻者落泪,看者伤心,十分的悲惨。

3.4 反映漂泊游子的不易

《饮马长城窟行》中描写了漂泊他乡的游子思念故乡却还不得的伤感情感。

3.5 爱情题材

《有所思》中的描写的是一个痴情女子在得知深爱的情人另有所爱之后,不由伤心地回忆起两人相爱时浓情蜜意的美好日子,越是回忆越是心痛不已,却又忍不住回想的复杂情绪。

3.6 描写古代女子及缺乏民主的婚姻被封建礼教束缚的悲惨命运

最为后人熟知的《孔雀东南飞》里,原本相爱的焦仲卿和刘兰芝两夫妻,因着被落后的封建礼数所迫害,最终走向了双双殉情的绝路。诗中控诉了封建礼教的狭隘和冷漠,赞美了两人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忠贞。从此诗之中可以感受到,古代女子在缺乏自主的封建时代,为了爱情和婚姻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所做出的奋争。

3.7 统治者的荒淫和清廉

汉朝的权贵们生活极其纸醉金迷。在《相逢行》中描写了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玉食锦衣的生活。而在《燕门太守行》中则赞扬了王焕这样的清官砥砺清节廉明公正的美德。

3.8 人在旅途的乐生与恶死

在《薤露》中,诗者将花朵上的露珠与人类的生命相比较,感慨露珠干了还会再次凝聚,而人的生命却仅此一次弥足珍贵。汉乐府诗中对人的乐生恶死之情进行了刻画。

3.9 动物植物的诉说与寓意

《枯鱼过河泣》中,诗人借鱼之口来述说世道的艰险,这种动植物拟人化讲故事的寓言诗是汉代乐府诗的一大特点。

3.10 江南采莲的嬉戏与愉悦

《江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汉代乐府诗,那清新明快的格调,优美隽永的意境令人心情愉悦,这是一首采莲人在采莲的时候借着劳动所唱的抒情诗歌,从诗中可以看到采莲的青年男女在秀丽的江南风光中借歌传情的浪漫情怀。


4、汉乐府诗戏剧性对后世戏剧文学的深远影响


汉乐府诗戏剧性为后世的戏剧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代的戏剧创作灵感和题材大多是源于汉乐府诗的诗篇。在汉乐府诗的熏陶之下,汉朝文人的创作动力高度喷发,汉乐府诗逐渐成为文学诗坛的中流砥柱,后世的文人基于汉乐府诗的文体基础,各自发挥自己的文学天赋,创造出各有特色的文学佳作。中国的戏剧文学倾于表现,汉乐府诗一扫以往文学作品的含蓄内敛,对情感表达强烈而直率的特征,使其成为中国戏剧的不二源头,无数精彩纷呈的戏剧都是源于汉乐府诗中的诗篇。中国的戏剧作品多是叙事主题,而建立了叙事体的正是汉乐府诗,注重写意的戏剧文化抒情气浓厚,正是将汉乐府诗的抒情体延续了下来。可以说,没有汉乐府诗的基础,就没有后世戏剧的丰富,无论是题材还是意境,后世的戏剧都是从汉乐府诗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戏剧作为我国的国粹,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古人的智慧结晶生动的展现于后代世人面前,汉乐府诗所具有的浓烈的戏剧色彩,为后世戏剧文学垫下了坚定的基础。

我国是有着雄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自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经》这部我国文化历史上的璀璨明珠伊始,古人的智慧得到了大幅开启,古人的文化层次也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汉乐府诗发源于民间,并非当时的文学主流,它既与文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而令乐府诗大放异彩的恰恰是其独特之处,“汉乐府诗”使得当时荒芜的诗坛转为繁盛,汉乐府诗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取代了主流的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新的文化代表,并长远影响了后世的戏剧文学创作。即使历史的洪流带走了一切,唯独人类的文化源远流长永不消逝。


参考文献:

[1]逄洁.唐传奇对《诗经》《楚辞》的接受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2]张煜.新乐府辞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3]杜晓勤.《秦中吟》非“新乐府”考论——兼论白居易新乐府诗的体式特征及后人之误解[J].文学遗产,2015(1):55-69.

[4]贺威丽.先唐文学中的乐舞形象——以《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赋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5(2):44-47.

[5]谢思为.从《诗经》《楚辞》看中国古代文坛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J].中国图书评


付东博.汉代乐府诗戏剧性对后世戏剧文学的影响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1):49-5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文化研究

期刊名称:文化研究

期刊人气:2210

期刊详情

主办单位: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文化

邮发代号:2-2985

创刊时间:2000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