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比较在血液常规检验中应用两种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

  2019-12-31    23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在血液常规检验中应用两种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受检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各有200例,分别采集受检者的末梢血和静脉血进行检验,对两组受检者各项血常规检查指标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受检者在不同采血方式下各项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可见Ⅱ组受检者的Hb、RBC、PLT、Hct等指标显著高于Ⅰ组,而WBC则显著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三项指标MCV、MCH、MCHC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临床检验中,采血不同方法获得的标本检验结果有所不同,相对而言,静脉血采血获得的检验结果更为准确,在临床医学检验中有更广泛的应用。

  • 关键词:
  • 末梢血
  • 血常规检验
  • 采血
  • 静脉血
  • 加入收藏

血液标本的采集是进行临床各项血液指标测定的第一环节,其包括静脉血采血、末梢血采血、动脉血采血等多种方式[1],尤以前两种最为常见。不同采血方式获得的血液标本受环境因素、操作因素等的影响,在相关指标的检测中检测结果并不十分一致。本文就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静脉血和末梢血采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区别以及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受检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均有200例。

Ⅰ组受检者中,男111例,女89例,受检者的年龄在21岁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5±3.1)岁。

Ⅱ组受检者中,男108例,女92例,受检者的年龄在20岁到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7±2.7)岁。

两组受检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受检者均在清晨空腹条件下采血,Ⅰ组受检者经常规皮肤清洁消毒后,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在受检者的左手食指或无名者内侧采集末梢血;Ⅱ组受检者则在肘部静脉完成血液标本的采集,并将其置于EDTA-K2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中。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在采血后2h内完成标本检测,检测仪器为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POCH80i全自动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主要负责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质量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测定)及sysmex-xs8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主要负责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的测定),稀释液、清洗液等为仪器配套试剂包。

1.3 观察指标和参考标准[2]

分别对两组受检者的各项血常规检验指标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包括:血红蛋白(Hb),其正常参考范围是:女性110-400g/L,男性110-400g/L;白细胞计数(WBC),其正常参考范围是:(4.0-10.0)×109/L;红细胞计数(RBC),其正常参考范围是:女性(3.5-5.5)×1012/L,男性(4.0-5.5)×1012/L;血小板计数(PLT),其正常参考范围是:(100-300)×109/L;红细胞压积(Hct),其正常参考范围是:女性0.37-0.45,男性0.40-0.50;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质量(MCH),其正常参考范围是:27-34 pg;平均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其正常参考范围是:81-93 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其正常参考范围是:320-360 g/L。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受检者在不同采血方式下各项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可见Ⅱ组受检者的Hb、RBC、PLT、Hct等指标显著高于Ⅰ组,而WBC则显著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三项指标MCV、MCH、MCHC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表1两组受检者在不同采血方式下各项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3、讨论


血常规检查时临床健康体检、疾病诊断过程中最基本的检查项目。其可以通过对血液中多种组成成分的形态学、数量学的检测来对疾病进行预测和判断。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等都是常见的化验项目。

作为最常见的两种血液标本采集方式,末梢血采血是在受检者的手指或耳垂处进行血液采集,由于其具有采集时痛感轻,接受度高、采血方便快捷的特点,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恶性肿瘤或者白血病等需要在治疗期间反复采血的患者中应用较多;而静脉血采集多在肘部前静脉,受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较小,可以对全身血液循环状态进行有效反映,加上其能在检测中反复穿刺,也有较强的可重复性[3]。

本文对两种采血方式下各项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除了MCV、MCH、MCHC等三项指标外,其余Hb、WBC、RBC、PLT、Hct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从两种采血方式的操作方法以及环境因素来看,末梢血采血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限制性因素:①末梢血的采血位置较特殊,作为血液的主要来源,由于毛细血管本身血液循环差,出血量少,采集难度较大,在反复挤压采血的过程中,容易史标本中混入细胞内液、组织液等,导致标本被稀释,血液凝集加速,影响检测结果,而经静脉采血经肘前静脉采血,则具有标本采集量大,纯度高的优点,更有利于不同血液组分的计数与分析,能有效弥补末梢血采血的缺陷,更能满足血液分析仪的检测需求;②在同等条件下,通过受检者手指或耳垂采集到的末梢血在温度过低时更易发生溶血情况,导致检测结果偏低,而静脉血受外界物质或环境影响的干扰小,稳定性更好,获得的检测结果也更为准确;③传统末梢血采集试管为普通试管,可能在标本放置过程中随时间延长而致血小板假性降低的情况[4]。

综上所述,在血常规临床检验时,不同采血方法获得的标本检验结果有所不同,相对而言,静脉血采血获得的检验结果更为准确,在临床医学检验中有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延海秀,王波.两种采血方法在血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9):234-236.

[2]李靖萍.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8) :3715-3717.

[3]伊拉木江·沙吾尔.两种采血方法在血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12(19):147-148.

[4]高梅,张凌峰,付永航,等.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价值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4):46-48.


游浪琼.两种采血方法应用于血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结果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4):67-6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名称: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人气:329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0893

国内刊号:44-1419/R

邮发代号:46-167

创刊时间:1991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