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2021-11-11    8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探讨MHD患者CIMT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MHD患者98例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CIMT,颈动脉内-中膜增厚(CIMT≥1.0mm)者38例为增厚组,余60例为未增厚组。记录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透析龄,透析前血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尿酸、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2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Pearson相关法分析MHD患者各临床指标与CIMT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影响因素。结果增厚组年龄[(62.45±11.36)岁]大于未增厚组[(53.76±13.25)岁](P<0.05),透析龄[(52.56±18.88)个月]长于未增厚组[(44.38±19.76)个月](P<0.05),收缩压[(158.92±15.89)mmHg]、脉压[(78.94±15.36)mmHg]及血清LDL-C[(2.53±0.36)mmol/L]、PTH[(551.99±251.12)ng/L]、CRP[(11.14±4.01)mg/L]、TNF-α[(98.14±49.73)mmol/L]、IL-6[(167.64±18.12)ng/L]水平均高于未增厚组[(144.87±17.45)mmHg、(64.31±17.12)mmHg、(1.98±0.45)mmol/L、(454.16±220.55)ng/L、(7.95±3.63)mg/L、(65.42±32.88)mmol/L、(145.88±15.76)ng/L](P<0.05),男性比率、体质量指数、舒张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酸、钙、磷水平与未增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r=0.368,P<0.001)、收缩压(r=0.447,P<0.001)、脉压(r=0.376,P<0.001)及血清LDL-C(r=0.512,P<0.001)、PTH(r=0.487,P<0.001)、CRP(r=0.528,P<0.001)、TNF-α(r=0.286,P<0.001)、IL-6(r=0.495,P<0.001)水平与CIMT均呈正相关。年龄(OR=1.074,95%CI:1.028~1.123,P=0.002)、收缩压(OR=1.128,95%CI:1.073~1.186,P<0.001)、脉压(OR=1.521,95%CI:1.264~1.830,P<0.001)及血清LDL-C(OR=12.522,95%CI:4.209~37.428,P<0.001)、CRP(OR=1.259,95%CI:1.108~1.432,P<0.001)、TNF-α(OR=1.021,95%CI:1.009~1.032,P<0.001)、IL-6(OR=1.083,95%CI:1.047~1.119,P<0.001)是MH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影响因素。结论MHD患者年龄大、血压及血清CRP、TNF-α、IL-6水平升高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有关。

  • 关键词:
  • 动脉粥样硬化
  • 心血管疾病
  • 炎性因子
  • 维持性血液透析
  •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加入收藏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病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其慢性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是MHD患者的主要死因,约占50%以上[1]。颈动脉内-中膜异常增厚是冠心病的重要预测因素之一,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intima-mediathickness,CIMT)可定量评价心血管风险分类中高危人群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2]。研究[3]表明,炎症参与CVD的发生、发展。本研究观察MHD患者CIMT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探讨MHD患者CIMT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6月—2018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行MHD患者98例,男57例,女41例;年龄(56.05±16.38)岁;透析龄(41.76±26.93)个月;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42例,间质性肾炎4例,糖尿病肾病31例,高血压肾病9例,多囊肾3例,马兜铃酸肾病2例,骨髓瘤肾病2例,乙肝相关性肾炎5例。入选标准:(1)均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式,3次/周,4h/次,血流量200~30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透析液为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机及透析器均为同一型号;(2)透析龄>12个月;(3)年龄≥18岁。排除标准:(1)非规律血液透析者;(2)合并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活动性结核者;(3)腹膜透析或肾移植转为血液透析者;(4)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本研究经河南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颈动脉超声检查及CIMT测定

应用EPIQ7C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荷兰Philips公司),L12-1高频探头,探头频率7~14MHz,由同一超声专业医师测定CIMT。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探头于颈前部气管外侧扫查,观察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内膜是否光滑。取颈总动脉长轴切面,于距颈总动脉球部膨大处近心端15mm处,测量颈总动脉腔内膜表面和外膜上层回声线前缘之间的垂直距离即CIMT,如遇斑块则测量其下方的CIMT。双侧各测定3次,取平均值。依据文献[4],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定义为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1.0mm。98例患者中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者38例为增厚组,余60例为未增厚组。

1.2.2 临床资料收集

收集2组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透析龄,透析前血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肌酐、尿酸、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水平。

1.2.3 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检测

所有患者于MHD当日清晨采集空腹肘静脉血3mL,EDTA抗凝,离心半径13.5cm,3500r/min离心15min取血清,-80℃保存。应用MaltisfcXE810酶标仪(美国Thermo公司),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试剂盒由美国UscnLifeScience公司提供;应用CRP-M-100特定蛋白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2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法分析MHD患者各临床指标与CIMT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2组一般资料及血清LDL-C、PTH水平等指标比较

增厚组年龄大于未增厚组(P<0.05),透析龄长于未增厚组(P<0.05),透析前收缩压、脉压及血清LDL-C、PTH水平均高于未增厚组(P<0.05),男性比率、体质量指数及透析前舒张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酸、钙、磷水平与未增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比较

增厚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高于未增厚组(P<0.05)。见表2。

2.3 MHD患者各临床指标与CIMT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脉压及血清LDL-C、PTH、CRP、TNF-α、IL-6水平与CIMT均呈正相关(P<0.05)。见表3。

2.4 MH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MH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是否增厚为因变量(增厚为“1”,未增厚为“0”),年龄、收缩压、脉压及血清LDL-C、PTH、CRP、TNF-α、IL-6(均为连续变量)为自变量,纳入模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脉压及血清LDL-C、CRP、TNF-α、IL-6是MH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影响因素。见表4。


3、讨论


CVD是影响MHD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的重要因素。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是CVD的独立危险因素[5]。目前,超声检查已广泛应用于血管病变的监测,是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方法。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MHD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增高,而持续的微炎症状态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CVD发生,不利于预后[6]。因此,探究MHD患者CIMT与炎性因子的关系,对于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CRP是非特异性急性时相蛋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等CVD危险分层的重要指标,在心血管事件预测中有重要价值。IL-6是由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TNF-α是由活化单核巨噬细胞和T细胞分泌的多肽,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炎症性关节病患者应用TNF-α拮抗剂治疗,可改善颈动脉僵硬度及CIMT,提示TNF-α可促进颈动脉内-中膜增厚[7]。研究[8]发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斑块形成组高于内-中膜增厚组,提示炎性因子水平与CIMT及斑块形成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增厚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高于未增厚组,且均与CIMT呈正相关,是MH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影响因素,提示MHD患者可能存在微炎症状态,炎性反应促进内皮细胞损伤,引起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进而导致CVD的发生。CRP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使单核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进入内膜下并转化为巨噬细胞,然后在清道夫受体介导下摄取氧化型LDL-C,形成泡沫细胞,启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9]。IL-6可降低血清脂蛋白水平及脂肪酶活性,诱导巨噬细胞吞噬脂质,促进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还可诱导肝脏产生纤维蛋白原,进一步促进血栓形成[10]。TNF-α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在核因子-κB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协同作用下,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跨内皮细胞转运,促进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壁中累积,促进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进而导致CVD发生[11]。

研究[8,12,13]发现,高龄、高血压是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MHD患者CIMT与年龄、血磷水平呈正相关,年龄、血磷是MH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影响因素;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者血清LDL-C水平高于正常者。本研究结果显示,增厚组年龄大于未增厚组,收缩压、脉压及血清LDL-C、PTH水平均高于未增厚组;年龄、收缩压、脉压及血清LDL-C、PTH水平与CIMT均呈正相关;年龄、收缩压、脉压及血清LDL-C是MH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影响因素。研究[12]显示,随年龄增大,颈动脉内-中膜逐渐增厚,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增加,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下降,提示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是高龄促进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机制之一。增厚组患者高血压主要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关,血管紧张素Ⅱ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CRP、IL-6、黏附分子,吸引单核细胞黏附并转化为巨噬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醛固酮可诱导血管内皮氧化应激,激活核因子-κB,启动炎性反应[14]。LDL-C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其中氧化型LDL-C起主要作用,其可激活磷脂酶A2,促进花生四烯酸释放和磷酸卵磷脂水解,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早期炎性反应;还可诱导巨噬细胞增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8]。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MHD患者常见并发症,常导致肾性骨病及血管钙化,与钙磷代谢紊乱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增厚组血清PTH水平高于未增厚组,但PTH并非MH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影响因素,PTH与MH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MHD患者通过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降低CVD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本研究结果提示,MHD患者年龄大、血压及血清CRP、TNF-α、IL-6水平升高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有关。但本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量研究,MHD患者CIMT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尚需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6]尚瑜,谭峰.终末期肾病不同透析方式患者血清CRP、IL-6、TNF-u水平及与营养指标的关系[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6)749-752,756.

[8]班努·库肯,相生跃,孙娟,等.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关系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11)1099-1101.

[12]方建飞,李亚文.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9,31(2):238-240,282.

[13]姚英,刘惠兰,王银娜,等.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J].中国血液净化,2007,6(8);411-414.


文章来源:赵心迪,董洋,邵凤民,曹慧霞.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1,35(11):1089-109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期刊名称: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期刊人气:123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5-6894

国内刊号:61-9000/R

邮发代号: 80-94

创刊时间:201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