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芬吗通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疗效及对月经复潮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漳州第三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人工流产不全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每组40例。单药组接受益母草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接受芬吗通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阴道持续出血时间、7 d内平均出血量、月经首次复潮时间、首次来潮量,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MVD)及并发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单药组的77.50%(χ2=5.600,P=0.018);联合组阴道持续出血时间、月经首次复潮时间短于单药组,7 d内平均出血量少于单药组,首次来潮量多于单药组(P<0.01)。治疗4周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厚,且联合组增厚幅度大于单药组(P<0.01);2组FSH、E2、VEGF、bFGF水平及MVD较治疗前升高,LH、HIF-1α、PAPP-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单药组(P<0.05或P<0.01)。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与单药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人工流产不全患者接受芬吗通治疗的效果好,能调控机体HIF-1α、PAPP-A,改善月经状态,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且安全性高。
人工流产不全指人工流产操作未把宫腔中妊娠物(或蜕膜组织)完全清除,进而表现为子宫收缩异常、淋漓不尽、阴道出血等,甚至诱发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生殖道感染等[1]。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大约有900万人工流产患者,逐步朝着未婚化、低龄化发展,而其中1.1%~2.96%的患者会出现人工流产不全的症状,严重危害女性生育健康和身心健康[2]。现临床治疗流产不全主要选用手术、药物两种方式,手术主要采用清宫术清除宫腔中残余妊娠物,但手术存在创伤性,相对于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更大。益母草为人工流产不全的常用治疗药物,有多种药理作用,即抗心肌缺血、抑制血栓形成、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调节子宫收缩等,但单一使用此药物在子宫内膜修复中的效果不太理想。陶丽丹等[3]认为芬吗通在流产术后的治疗中发挥优势作用。芬吗通为雌二醇地屈孕酮片、17-β雌二醇片复合药物,其能促进子宫内膜修复,调节月经状态,但目前分析芬吗通治疗效果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观察芬吗通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疗效及对月经复潮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漳州第三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人工流产不全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每组40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且各患者和家属均知晓此次治疗方案,并签字确认。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B超检查、症状体征等确诊,满足《不全流产保守治疗专家共识》[4]中流产不全判定标准;(2)满足药物治疗指征;(3)生殖道无炎症与畸形;(4)能正常配合此次随访和试验。排除标准:(1)伴重大疾病史、药物过敏史者;(2)既往宫腔粘连史者;(3)此次妊娠为试管婴儿或人工授精者;(4)有剖宫产手术史者;(5)凝血功能障碍者;(6)存在药物流产禁忌证者;(7)有内外科合并症者;(8)肝肾器官功能异常者;(9)流产术后发生盆腔感染、子宫内膜感染者;(10)阴道出血量>平常月经量者。
表1单药组与联合组临床资料比较
1.3治疗方法
单药组接受益母草胶囊(沈阳永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粒装0.35 g)2粒口服,每天3次,持续治疗4周。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接受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芬吗通,荷兰Abbott Biologicals B.V.生产)口服,前2周每天服用1片砖红色片(含雌二醇2 mg),后2周每天服用1片黄色片(含雌二醇2 mg和地屈孕酮10 mg),持续治疗4周。
1.4观察指标与方法
(1)阴道出血和月经状况:比较2组阴道持续出血时间、7 d内平均出血量、月经首次复潮时间及首次来潮量。(2)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接受B超检查,测定子宫内膜厚度。(3)性激素: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3 ml,应用化学发光法和武汉明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性激素检测试剂盒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4)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及血管生成因子: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3 ml(空腹状态下),离心(半径12 cm, 3 000 r/min, 5 min),应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BS-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武汉华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的酶联免疫法试剂盒检测HIF-1α、PAPP-A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5)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MVD):腹部超声下取内膜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VD。(6)并发症:记录2组感染、宫颈粘连、宫腔积液等发生情况。
1.5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后依据B超检查结果、体征、月经等综合评估疗效。显效:B超显示宫腔中无残留物,性激素、VEGF等指标均正常,月经周期、月经量均正常;有效:B超显示宫腔无残留物,但性激素、VEGF等指标未完全恢复,月经周期紊乱;无效:宫腔仍有残留物,各指标、体征无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单药组的77.50%(χ2=5.600,P=0.018),见表2。
表2单药组与联合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阴道出血和月经状况比较
联合组阴道持续出血时间、月经首次复潮时间短于单药组,7d内平均出血量少于单药组,首次来潮量多于单药组(P<0.01),见表3。
表3单药组与联合组阴道出血和月经状况比较
2.3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治疗前,2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厚,且联合组增厚幅度大于单药组(P<0.01),见表4。
2.4性激素比较
治疗前,2组FSH、LH及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FSH、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L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单药组(P<0.01),见表5。
表4单药组与联合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 比较
表5单药组与联合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比较
2.5 HIF-1α、PAPP-A水平、血管生成因子及MVD比较
治疗前,2组HIF-1α、PAPP-A、VEGF、bFGF水平及M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HIF-1α、PAPP-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VEGF、bFGF水平及MVD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单药组(P<0.05或P<0.01),见表6。
2.6并发症比较
联合组发生感染、宫颈粘连、宫腔积液各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3/40);单药组发生感染2例,宫颈粘连、宫腔积液各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4/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3、讨 论
人工流产不全若二次清宫,极易诱发感染、子宫损伤等并发症。因此,临床主张选用药物治疗人工流产不全。芬吗通已广泛应用于围绝经期妇女中,适用于术后绝经或自然绝经而导致的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成分包含地屈孕酮、E2[5]。E2已归至人体雌激素中,是活性较高的卵巢激素,主要对子宫和相应附件产生作用,不仅对子宫内膜增殖有促进作用,其可正负反馈于下丘脑,改善机体内分泌状态。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联合组阴道持续出血时间、月经首次复潮时间短于单药组,7d内平均出血量少于单药组,首次来潮量多于单药组,与袁伟华等[6]、马蕊[7]、吴梅芳等[8]研究结果相符。本研究还显示,治疗4周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厚,且联合组增厚幅度大于单药组;2组FSH、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L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单药组,与黄梓瑶等[9]研究报道结果相符。原因为芬吗通内所含的雌激素与人体内源性E2的化学和生物特性一致,应用后可达外源性补充17-β-E2的目的,促进子宫内膜增生,改善子宫内膜,减少出血量,并经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挥调节作用,稳定机体内分泌状态,进而恢复月经。HIF-1α不仅能影响胚胎能量代谢和血管生成,且对超长绒毛滋养层血管产生也有促进作用[10]。HIF-1α增高为稽留流产的高危因素[11]。PAPP-A主要来源于胎盘滋养层合体细胞和蜕膜细胞分泌,妊娠正常状况下,PAPP-A明显增高,而在稽留流产患者中此指标则明显增高,因此临床可通过测得此指标水平达到辅助判定稽留流产状况[12]。此外,VEGF、bFGF均为卵巢和子宫中重要的血管形成因子,在机体病理、生理血管生成中均有参与。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2组HIF-1α、PAPP-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VEGF、bFGF水平及MVD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单药组,与李玉霞等[13]报道结果基本相符。分析原因为,相比于人体内E2,芬吗通的结构无明显差异,用药后无需经人体肝脏脱除戊酸基则可发挥药效,能改善机体内分泌代谢状态,促进恢复卵巢功能,稳定激素水平,进而降低HIF-1α、PAPP-A[14]。同时,芬吗通内所含的雌激素对子宫内膜有修复效果,促进创面止血,且后期药物内所含的地屈孕酮可降低宫腔宫颈粘连率,提高VEGF、bFGF、MVD水平,为子宫内膜血管生长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康复。本研究还显示,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为,外源性雌激素能预防宫腔粘连,17-β-E2属于强性孕激素药物,对机体排卵有抑制作用,可加大宫颈黏液黏稠性,并在避孕和预防盆腔感染方面有一定作用。此外,此药物也能降低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可确保用药安全性。
表6单药组与联合组治疗前后HIF-1α、PAPP-A水平、血管生成因子及MVD比较
综上所述,人工流产不全患者接受芬吗通治疗的效果好,能调控机体HIF-1α、PAPP-A,改善月经状态,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且安全性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郭淑蓉:提出研究思路,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吴双:统计学处理,修改论文
参考文献:
[1]耿爱华.仿生物电刺激联合芬吗通对重复人工流产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6):1010-1012.
[2]周静,郑海雪,王靖,等.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芬吗通在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21):4990- 4994.
[3]陶丽丹,王少敏,王雪英.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芬吗通对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作用及对血清IL-10及IL-18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1):66-70.
[4]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不全流产保守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19,39(5):345-348.
[5]程艳华.金凤丸联合芬吗通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流产的影响分析[J].海峡药学,2021,33(10):120-122.
[6]袁伟华,马俊勤.优思明、芬吗通对稽留流产清宫患者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影响对比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19(1):170-172.
[7]马蕊.屈螺酮炔雌醇与芬吗通治疗对人工流产术后致异常子宫出血康复进程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23,21(1):100-103.
[8]吴梅芳,陈子雪,林婷.透明质酸钠宫腔注入及芬吗通口服减轻稽留流产患者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处方药,2022,20(6):57-59.
[9]黄梓瑶,欧阳娴.芬吗通应用于稽留流产患者清宫术后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2,8(23):147-150.
[10]郑加.宫外孕Ⅱ号方联合芬吗通对瘢痕子宫人工流产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成药,2022,44(1):339-340.
文章来源:郭淑蓉,吴双.芬吗通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疗效及对月经复潮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25,18(01):126-128+132.
分享: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痛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以继发性痛经为典型症状,慢性盆腔痛且疼痛持续加重为本病最为明显的特征表现[1]。通常情况下,原发性痛经的疼痛无加重趋势,而继发性痛经存在加重。倘若有此现象,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治疗。
2025-01-16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是一种慢性妇科疾病,可影响10%的育龄女性。其主要特点是子宫内膜组织存在于子宫外,主要症状是痛经、性交困难、慢性盆腔疼痛和不孕等。最近的一项研究将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多种病理机制联系起来,包括全身炎症、促动脉粥样硬化脂质谱、氧化应激增强和内皮功能障碍。
2025-01-15人工流产不全指人工流产操作未把宫腔中妊娠物(或蜕膜组织)完全清除,进而表现为子宫收缩异常、淋漓不尽、阴道出血等,甚至诱发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生殖道感染等。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大约有900万人工流产患者,逐步朝着未婚化、低龄化发展,而其中1.1%~2.96%的患者会出现人工流产不全的症状,严重危害女性生育健康和身心健康。
2025-01-10研究表明,STAT3 在异位子宫内膜和腺肌瘤 病变组织中表达较高,持续的 STAT3 激活能促进子 宫腺肌病的发展[5] 。 NPM1 能调节雌激素,从而介 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6] 。 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 研究通过检测 EMT 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 NPM1 和 STAT3 蛋白水平,探讨两者与不孕的相关性,旨在为 EMT 患者发生不孕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2024-12-23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指肾功能在几个月或若干年间逐渐发生难以逆转的衰退,疾病进展主要以肾实质持续性损伤为特征,最终导致细胞外基质沉积和肾功能不可逆损伤。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CKD的主要病因之一,CKD患者AKI复发也可能加速CKD向终末期肾脏疾病进展。
2024-12-11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是一种良性病变,均会诱发子宫异常出血;患病群体以育龄期女性患者为主,若未及时接受科学有效的治疗干预,可能会加重症状[1]。临床主要采取药物、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常规刮宫术对患者身体所带来的创伤较大,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受损,临床应用受限[2]。
2024-12-09现代研究发现,Notch1信号通路能够受到雌激素受体活性的调节,进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迁移,该信号通路的异常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2]。EMS是与雌激素密切相关的疾病,且病理过程与肿瘤相似,也被证实受到Notch1信号通路的调控即Notch1的异常激活可能促进了异位内膜的迁移及侵袭[3]。
2024-12-02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是由于盆腔与子宫腔通过输卵管相通,原本生长在子宫腔内膜的细胞可经由输卵管进入盆腔,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以外的部位出现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1]。EMs是一种与子宫外子宫内膜样组织生长和增殖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2]。
2024-11-28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是指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宫腔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种常见妇科疾病,以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不孕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EMS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全球范围内约有6%~11%的育龄妇女受其困扰[2]。
2024-11-11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骶韧带、卵巢等异常位置呈病理性生长,从生理解剖上来看,子宫内膜细胞生长的正常位置为宫腔,但输卵管与子宫腔、盆腔相通,子宫内膜细胞可能从输卵管转至盆腔并生长[1]。发病后,主要表现为盆腔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育龄人群为高发群体,甚至出现不孕,严重干扰患者生活、心理等。
2024-11-07人气:15852
人气:15559
人气:15042
人气:14765
人气:1366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期刊人气:2432
主管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药师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6-3327
国内刊号:10-1462/R
邮发代号:80-740
创刊时间:200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1.392
影响因子:0.709
影响因子:1.360
影响因子:0.840
影响因子:1.98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