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应用于肿瘤科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效果,针对此类护理工作、护理理念能否对肿瘤科护理起到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院内经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2016年1月~6月的130名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月~6月的150名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经护理工作后的实际状况展开分析对比,确定护理方式是否有效。结果:经护理工作开展后,两组患者间的各项参数具有较大差异。以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为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且对照组患者的情绪亦存在部分问题。讨论: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肿瘤科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令患者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提高治疗效果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肿瘤疾病为临床诊断中较为常见的相关问题之一,此类病症的表现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具有不同的差异性。就实际情况展开分析,肿瘤患者的患病期间常伴随情绪上的问题,表现形式多为焦虑、抑郁、烦躁等,此类情绪问题不仅对患者本人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困扰,减缓治疗效果实现速度,亦对相关治疗过程、护理工作造成一定难度。因此,为保障患者情绪稳定,使治疗切实开展、高效开展,本文针对护理工作方面展开研究,意在于护理过程中融入人文思想,使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增强治疗效果、治疗依从度的同时使患者情况得到有效改善。下文即为研究相关数据。
1、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资料
本文中的研究对象为肿瘤科患者,共280例,为2016年1-6月、2017年1-6月我院肿瘤科接诊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65例,女性患者115例,年龄段处于32~66岁。患者经临床诊断与监测工作后证实其确为恶性肿瘤患者。为保障研究数据精确、研究结果标准,本文于展开研究前对所有患者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发现此类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对研究无影响。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为证实人文关怀思想是否能够切实应用于实际护理工作中,因此将患者分为两组,予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所采取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即关注患者实际状况的条件下对患者展开监测、指导等工作[1];观察组所采取的护理方式为基于人文护理所展开的方式,即将常规护理作为基础,融入人文思想展开护理工作,实际工作包括切实关注患者身体状况的同时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基于实际角度针对患者展开分析,发现其存在情绪方面问题后切实与其展开沟通,全程运用"Heart"和"CICARE"沟通模式,保障患者心情舒畅[2];将患者所处环境实行"7s"管理,使病房内温度适宜、环境整洁温馨舒适,,为患者树立较好印象的同时加强患者实际治疗依从度,促进医患关系发展等[3]。护理工作展开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针对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取数据,针对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展开对比,最终得出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取计算机软件计算统计学的方法展开数据分析。就实际情况而言,研究阶段获取的数据均可使用此类软件证明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若最终结果中P<0.05,这证明此类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作为研究证据。
2、结果
经护理后发现,患者经人文关怀护理后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存在有效提高,与此同时患者自身的生理体征、心理现象等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此类过程中以实际情况为例,可结合相关数据展开分析。如以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展开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可观察表1中数据。
表1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3、讨论
针对肿瘤科患者展开分析,此类患者多需进行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及姑息治疗方式[4]。但这些治疗尤其是传统化疗,是把"双刃剑",能够解决肿瘤问题的同时,亦对患者本人造成较大危害,患者亦于治疗过程中承受较大痛苦[5]。就实际情况分析,肿瘤化疗患者多出现骨髓抑制、脱发、肠胃不适、恶心呕吐等现象;放疗会引起放射性口腔粘膜炎、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直肠炎或邻近组织神经放疗后改变如视力、听力下降,也会引起骨髓抑制等等;靶向药物副反应如高血压、皮疹、手足综合征等;便秘、恶心呕吐又是以镇痛为主的姑息治疗最常见副反应....护理人员因充分注重此类现象,针对患者展开较为全面的人文关怀护理[6]。现阶段此类护理主要围绕患者生理、心理、思想方面展开分析,以争取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具备较为饱满的情绪为主展开护理,护理工作中既包括实际病情讲解、病理知识分析等方面,亦包括针对患者所展开的心理疏导、心理护理工作。此类工作专注于患者思想状态,对于患者而言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实现稳定性的同时解决问题。患者于此类环境下接受全方位的护理分析,能够使相关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性,实现治疗工作的同时加深治疗依从度,保障医患关系促进的同时使患者能够较为顺利地实现目标,最后有效返回家庭、社会中去。
参考文献:
[1]郝婷婷,王诗竹,蔡小旭,陈汐,潘群.规范化的冰箱药品护理标识在肿瘤科药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11):168-170.
[2]孝媛媛,张彤.肿瘤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与疼痛护理质量相关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3):241.
[3]邱慧珍.临终关怀伦理思想在肿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9):133-134.
[4]徐春兰,倪静玉,万静波,曹霞,丁佳丽,胡欢.肿瘤科化疗护理资质准入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9):83-85.
[5]周新华,薛少杰,康璇,张翠萍.肿瘤科护士姑息护理知识和态度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8,16(24):2948-2951.
涂莹.浅谈"人文关怀"理念在肿瘤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9,6(7):176.
分享: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但患者术后需终身携带结肠造口,不仅会改变其排便功能,还会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进而影响其正常社交与生活。因此,术后须给予患者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主要围绕结肠造口基础护理进行,对患者心理方面并未给予充分关注,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022-05-10肿瘤这种疾病是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其发生率处于较高的位置,并且在这种疾病的病情发展过程中,患者最容易出现的一种症状就是癌痛[1]。患者出现癌痛这种症状的概率高达40%,并且对于处于晚期的患者来说其发生率更高,高达60%~90%,如果不对这种症状进行针对性地处理,会对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2]。
2022-01-24很多肿瘤患者在进行就诊时已经为晚期,利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低,因此化疗就成为晚期肿瘤患者最为常用的治疗方式。化疗是一种应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的全身性治疗方法,与手术、放疗并列为当前治疗癌症最有效的三大治疗方法,可以使癌细胞的增殖扩散得到有效抑制,延缓患者病程进展,进一步使患者的生存年限得到有效延长。
2022-01-22胃癌疾病作为胃黏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所有恶性肿瘤的排名中高居第三位,在消化道肿瘤的排名中高居首位。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以及机体对营养的吸收,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影响不良现象。胃癌的治疗通常以手术为主,但是许多胃癌患者在术后其胃肠功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导致患者的免疫力水平也受到不良影响。
2022-01-17安宁疗护在开展照护过程中能够真正做到以患者与家属为中心,侧重于管理不可治愈疾病的相关症状,如疼痛、呼吸困难、抑郁等,给予全面、全方位的照护,即身、心、社、灵,其发展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卫生资源的节约、促进患者自身与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健康[2]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1-11-18目的探讨时机性叙事护理在首次确诊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12月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首次确诊原发性肝癌患者84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肝胆胰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时机性叙事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2021-11-09晚期肿瘤病人机体内的肿瘤发展至晚期阶段,往往伴随有明显的躯体疼痛和疲乏症状,由于晚期肿瘤病人失去根治希望,多采取姑息治疗,但由于病人伴随有明显、剧烈的癌痛,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晚期肿瘤病人的临终护理中逐渐应用了安宁疗护,该护理模式以提高病人有限生存期限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
2021-09-11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系统恶性肿瘤,一般发生于40岁以上的患者,发病原因包括饮食、遗传、环境等因素。晚期肠癌患者可以出现比较严重的疼痛,使得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部分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情绪,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可以使得肠癌晚期伴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从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1-08-20腮腺肿瘤多为恶性肿瘤,常来源于腮腺腺体及腺管上皮细胞,临床上常选择手术治疗腮腺肿瘤患者,也多伴有各项并发症,特别是涎瘘,产生涎瘘原因多为外科手术受损、外伤、涎液外流等导致,病人临床多表现为流出清凉唾液,一方面使病人生命质量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致使病人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糜烂等,延长病人伤口愈合时长。
2021-08-18腮腺瘤一般多为良性肿瘤,临床常使用外科手术将其清除,腮腺瘤典型表现为多条血管、腺体导管及面神经交错,结构较为复杂,病人产生肿瘤后会改变其位置关系,临床以保证摘除瘤体为核心进行治疗。此外,手术治疗本身会带给病人一定恐惧感,影响病人身体的正常恢复。
2021-08-18人气:14522
人气:14342
人气:12870
人气:10512
人气:834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实用肿瘤学杂志
期刊人气:1165
主管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肿瘤医院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2-3070
国内刊号:23-1212/R
邮发代号:14-159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