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叶敦敏二分法周期性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经验

  2021-12-02    8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输卵管性不孕病机之根在于血瘀,气滞、痰凝、邪毒与血瘀互为因果,加重疾病的发生,使疾病呈现一派虚实夹杂、寒热并存之征。针对输卵管性不孕,叶敦敏教授提出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二分法人工周期治疗方案。首先,根据输卵管梗阻部位进行二分法,对输卵管梗阻患者,若为近端梗阻,建议行辅助生殖助孕,若为伞端积水且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建议先行腹腔镜下输卵管伞端造口术,其后口服中药试孕;对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输卵管通而不畅患者,可考虑中药内服并积极试孕。口服中药治疗坚持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将女性的月经周期分为着床前期和着床后期,进行二分法周期性治疗。着床前期,即月经第5天至基础体温升温7d以内,辨病论治,针对主要病因,采用化瘀解毒、祛痰理气之法,使瘀血除而内毒清。着床后期,即基础体温升温7d至下次月经来潮,根据此期女性的生理特点,子宫藏而不泄,阴盛阳生渐至重阳,辨证论治,重在补虚,采用扶正补虚,阴中求阳,温肾暖宫之法,使正气足而肾气盛,故胎孕可成。

  • 关键词:
  • 从瘀论治
  • 叶敦敏
  • 输卵管性不孕
  • 辨病论治
  • 辨证论治
  • 加入收藏

输卵管性不孕是指因输卵管急、慢性炎症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输卵管功能障碍或阻塞导致的女性不孕[1],是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的最重要因素[2]。除少数急性盆腔炎患者会表现高热、腹痛等临床症状外,大多数女性并无临床症状。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的主要方法有: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腹腔镜直视下输卵管通液术等。目前,子宫输卵管造影仍是检查输卵管通畅度的金标准[3]。西医多根据输卵管通畅程度的不同,采用输卵管通液、X线下输卵管介入再通、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介入再通或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此疗法不但治疗费用高,且仅关注输卵管通畅性而忽略其功能恢复的重要性,因此,疗效欠佳。

叶敦敏教授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二科主任,从事妇科临床、教学工作28年,对妇科手术有较深造诣,尤擅宫腹腔镜手术,深谙不孕不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融会贯通,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疗效显著。叶教授曾获“广东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广东好医生优胜奖”等荣誉。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学习,现将叶教授诊疗本病经验总结如下。


1、血瘀为基,虚实夹杂、寒热并存为病机特点


1.1 病机首重“瘀”

《神农本草经》云:“无子者多因冲任瘀血,瘀血去则自能有子。”《景岳全书·妇人规》提出:“瘀血留滞作癥,唯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癥矣。”叶教授认为,在输卵管性不孕的病因病机中,血瘀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血瘀为患,既可为病因,也可为致病产物,瘀血阻滞胞脉,导致冲任不能摄精成孕。临床上常出现下腹刺痛拒按、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等血瘀表现。现代医学认为,输卵管性不孕多与炎症感染相关,病因有人工流产术、阑尾炎、不洁性生活等。研究表明活血中药有抑制炎症的功效并能抑制免疫反应[4],这与中医学的化瘀治疗不谋而合。从瘀论治输卵管性不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许润三教授以四逆散加味和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疗效满意[5]。

1.2 血瘀必兼气滞,气滞血瘀必有痰湿

《灵枢·五音五味》曰:“妇女之生,有余于气。”叶教授认为,一方面,妇人“有余于气”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肝气多郁,临床上常出现精神焦虑、胸胁闷痛不适等肝郁气滞表现,而血瘀必然加重肝气之瘀滞,导致一身之气运行失常,加重疾病的传变;另一方面,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瘀血阻滞气机运行,必然进一步加重气机阻滞。

气滞血瘀作为致病产物,本身可导致体内津液的输布障碍;肝气郁滞,肝木乘脾,会进一步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脾失健运,则体内痰湿积聚,聚湿成痰,流于下焦,阻于胞宫、胞脉,导致胎孕不结。

1.3 瘀久化热毒,正气损而虚实夹杂

叶教授认为,一方面,瘀血日久,瘀阻胞脉,必然化热,积于体内;另一方面,瘀为常,毒为变,瘀为毒形成的基础,毒是瘀的发展和转归[6]。瘀久化热、瘀久化毒,最终瘀热毒加重对机体的损伤。

此外,西医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多选用抗生素、局部通液或手术治疗,损伤人体正气,输卵管性不孕亦非一日形成,气滞、血瘀、痰凝、毒邪,损伤人体正气,气虚日久,必然导致阳气不足,脾肾阳虚,脾土不暖,则为寒湿所困;久病及肾,肾阳不足,则血瘀与湿浊更不易解除。

综上,叶教授认为,输卵管性不孕的病机之根在于血瘀。气滞、痰凝、邪毒与血瘀互为因果,加重疾病的发生,使疾病呈现一派虚实夹杂、寒热并存之征。


2、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二分法人工周期


中医学虽无“输卵管性不孕”的记载,但可归属于“癥瘕”“不孕”之范畴。早在夏商周时期《周易·九五·艾辞》中就提出“妇三岁不孕”,首先提出不孕病名。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根据月经周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行经期不同时期的肾中阴阳转化、消长规律和气血盈亏变化的规律,采用周期性用药的治疗方法[7]。

针对输卵管性不孕,叶教授提出二分法周期性治疗方案。首先,根据输卵管通畅程度进行二分法:对输卵管梗阻患者,若为近端梗阻,建议行辅助生殖助孕,若为伞端积水且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建议先行腹腔镜下输卵管伞端造口术,其后口服中药试孕;对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输卵管通而不畅患者,可考虑中药内服并积极试孕。其次,口服中药治疗,将女性的月经周期分为着床前期和着床后期(着床前期,指月经第5天至基础体温升温7d以内,对于月经规律的女性,一般指月经第5-20天;着床后期,指基础体温升温7d至下次月经期,对于月经规律的女性,一般指月经第21天至下次月经来潮)。在着床前期,强调辨病论治;在着床后期,采用辨证施治[8]。

叶教授特别强调,在女性不孕的治疗中,要始终不忘“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贯彻中医学的整体观,贯彻男女双方是统一整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忘检查男方精液质量及精子形态学分析,若男方情况不适合自然怀孕,则应立即考虑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同样,在女方(特别是年龄3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治疗之前,必须通过阴道B超及血清AMH检测,对卵巢储备功能进行评估。若评估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则应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治疗方案,尽量保护卵巢功能,缩短保守治疗时间或尽早辅助生殖助孕。


3、治疗方法


3.1 着床前期

叶教授认为,本期的治疗重点在于“辨病论治”,即针对主要病因,采取化瘀解毒、祛痰理气之法。临床中,多以忍冬藤、丹参、穿破石、王不留行、路路通、荔枝核、大腹皮、枳壳、茯苓、浙贝母、甘草为主方加减。方中忍冬藤、丹参、穿破石、王不留行直入血分,清热解毒,化瘀通络,破癥除瘕。路路通、荔枝核疏肝活络,理气散滞,肝气得疏,则气机得行,气机得行,则水湿、痰饮得以运化,气血和调,经络通利。大腹皮、枳壳行气宽中,中焦气机升降如常,则全身水液布散通利,无水湿停滞之患;脾气健运,则统血功能正常,无瘀血内停之弊。茯苓、浙贝母渗利水湿,清热化痰散结,使热痰得以化解,使水湿得以渗利。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忍冬藤对葡萄球菌、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另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并对流行性感冒有一定疗效[9];丹参、穿破石具有抗菌消炎作用[10,11];路路通具有抗炎镇痛作用[12];荔枝核提取物对化脓性链球菌抑制作用最强[13]。这些研究均表明,基于中医学对输卵管性不孕的遣方用药,不仅涵盖了西医学的抗感染治疗,且治病求本、注重输卵管功能的恢复。

临证加减:若有明显的肝郁气滞症状者,可加入香附、郁金、乌药,加强疏肝理气之功。若平素畏寒,舌淡暗者,可去忍冬藤,加黄芪、桂枝、白芍、五爪龙,取黄芪桂枝五物汤之温经活血,养血通络之功。若腰部酸痛明显者,加入桑寄生、杜仲、续断,以达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功。若舌红苔黄,热象明显者,加入毛冬青、绵陈、赤芍、灯芯草、泽泻,以加强清热解毒,渗湿泻热之功。若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者,加入女贞子、熟地黄,以达滋养肝肾、平抑亢阳之目的。

3.2 着床后期

叶教授认为,本期的治疗重点在于“辨证论治”,重在补虚。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四诊资料,首先辨明患者的寒热虚实,再根据此期的生理特点:子宫藏而不泄,阴盛阳生渐至重阳。故此期的治疗重点在于扶正补虚,阴中求阳,温肾暖宫。

临床中,多以四君子汤合寿胎丸加减。多使用丹参、党参、茯苓、陈皮、熟地黄、女贞子、甘草、菟丝子、桑寄生、续断、杜仲、合欢花为主方加减。方中丹参、党参健脾而兼补血活血之功,使补而不滞。陈皮理脾胃二经之痰湿与气滞,茯苓渗湿健脾,二药合用,水湿去,则气机畅,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菟丝子历来被医家视为“补肾肝脾经之要药”。张锡纯曰:“菟丝子大能补肾,肾旺则能萌胎。”桑寄生、川续断、杜仲温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熟地黄、女贞子补血养阴,取“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义。合欢花,《神农本草经》曰:“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使用合欢花调节五脏气机,气机流畅,则无瘀滞之弊。甘草甘缓和中。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党参、熟地黄、女贞子、菟丝子均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14,15,16,17],续断有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18]。胚胎对于母体是一种特殊的半同种异体移植物,胚胎在母体子宫内着床、发育,依赖母体对胚胎产生特殊免疫耐受机制[19]。这些研究均表明,着床后期基于中医学的扶正补虚、阴中求阳、温肾暖宫治疗,有利于增强母体免疫力,抑制子宫收缩从而促进胚胎植入和发育。这也恰与西医学的增强母体对胚胎的免疫耐受不谋而合。

临证加减:若有气虚血瘀者,加入五爪龙、黄芪,以补气活血。若平素畏寒者,加入鹿角霜、淫羊藿、益智仁、巴戟天,以加强补肾助阳之功。若气滞重者,加入柴胡、白芍等品,以疏肝理气。若经前乳胀明显,舌红少苔者,可加入枸杞子、山药、首乌、山萸肉,加强滋养肝肾之目的。若舌红少苔,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热象明显者,加生地黄、地骨皮、牡丹皮,以清热凉血。


4、典型病例


张某,女,27岁,2019年3月4日初诊。主诉:人工流产术后,正常性生活未避孕未孕2年。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4~6d/28~34d,末次月经:2019年2月8日。量稍多,色暗红,血块(+),痛经(+),腰酸(+),经前乳房胀痛(+)。孕1产0,两年前人工流产1次,否认紧急避孕药服用史。既往体健。现无诉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脉细。辅助检查:血AMH:2.19ng·mL-1;B超:子宫、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不孕症,肾虚血瘀证。西医诊断:继发性不孕。建议:患者月经干净3~7d,不同房,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男方不同房2~7d,行精液分析及精子形态学检查。

二诊:2019年4月16日,末次月经:4月6日,7d净,量色质同前。舌暗红,苔薄,脉细。女方HSG结果显示:双侧输卵管远端弥散不良。男方精液分析及精子形态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不孕症,肾虚血瘀证。西医诊断: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继发性不孕。决定采用中药二分法周期性治疗。考虑患者正处于着床前期,故治疗以清热化瘀、理气化痰为大法。具体方药:毛冬青20g,荔枝核20g,五爪龙20g,赤芍10g,王不留行10g,香附10g,浙贝母10g,茯苓20g,路路通10g,穿破石20g,甘草6g,陈皮5g。共10剂,每日1剂,水煎至200mL,温服。建议患者测基础体温,药物服完,即复诊。

三诊:2019年4月26日,基础体温高温6d。患者无诉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暗,边有齿痕,苔薄,脉细。治则:健脾益气,补肾温阳。具体方药:丹参15g,党参20g,熟地黄20g,合欢花10g,女贞子20g,菟丝子20g,陈皮5g,茯苓20g,五爪龙20g,甘草6g,续断15g,杜仲15g。共7剂,嘱患者下次月经后就诊。周期性治疗5个月后受孕。

按语:患者青年女性,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根据月经及舌脉考虑肾虚血瘀证。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在不孕症的治疗中,女方卵巢储备功能及男方精液情况直接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故先行女方血清AMH、阴道B超检查,男方精液分析及精子形态学检查。在排除男方因素,确定女方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后,考虑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多无临床症状,而人工流产术是导致输卵管性不孕的高危因素,故建议女方行HSG检查。根据HSG结果,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考虑给予二分法周期性治疗。着床前期,辨病论治,化瘀解毒、祛痰理气,使瘀血除而内毒清;着床后期,辨证论治,扶正补虚,阴中求阳,温肾暖宫,使正气足而肾气盛,故胎孕可成。叶教授治疗本案病例中西合参,同时考虑了男女双方情况,充分评估患者病情以指导中医治疗,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及二分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优势。


5、结语


输卵管性不孕病机之根在于血瘀,气滞、痰凝、邪毒与血瘀互为因果,加重疾病的发生,使疾病呈现一派虚实夹杂、寒热并存之征。《女科正宗·广嗣总论》曰:“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叶教授认为,在治疗过程中,要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坚持男女双方是统一整体,男女同调。在治疗理念上,叶教授强调着床前期辨病论治和着床后期辨证论治的统一,既清瘀解毒,又扶正补肾,从而达到助孕目的。


参考文献:

[2]杨静薇,邓成艳,黄学锋,等.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年度报告:2017年辅助生殖技术数据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20,29(2):143-148.

[3]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专委会妇儿介入学组.子宫输卵管造影中国专家共识[U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8,6(3):185-187.

[4]赵国明.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瘀血证的临床疗效及机制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9,17(2):61-62.

[5]李仁杰,赵倩倩,赵红.许润三中药治疗输卵管积水性不孕35例的回顾性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2,26(6).367-368.

[6]尚青华.冠心病血瘀证"瘀毒"病机转变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7]谈勇.中医妇科学[M].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72-173.

[8]方药中.辨证论治研究七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

[10]李昌勤,赵琳,杨宇婷,等.丹参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中成药,2011,33(11):1948-1951.

[11]韦健全,罗莹,黄健,等.穿破石抗炎镇痛活性观察及最大给药量测定[J].中成药,2011,33(9):1589-1592.

[12]刘婷,孙玉茹,秦彩玲,等.路路通酸的抗炎镇痛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2):45-47.

[14]张晓君,祝晨藻,胡黎,等.党参多糖对小鼠免疫和造血功能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3,14(3):174-176.

[15]赵素容,卢兖伟,袁丽珍,等.地黄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6,30(3):217-219.

[16]战美,邓雪,朱迪,等.女贞子提取物及其成分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7).2803-2806.

[17]夏卉芳,李啸红.菟丝子的药理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3):402-403.

[18]龚晓健,季晖,王青,等川续断总生物碱对妊娠大鼠子宫的抗致痉及抗流产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8,29(6).459-461.

[19]黄金花,梁梦晨,姜梦琦,等.母胎免疫中巨噬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9,46(1):39-43.


文章来源:王颖,夏天,叶敦敏,韩永梅.叶敦敏二分法周期性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经验[J].中医学报,2021,36(12):2597-260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光明中医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期刊人气:359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3-8914

国内刊号:11-1592/R

邮发代号:82-525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