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专业认证标准下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

  2022-01-03    6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就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实践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等方面。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优化了"点、线、面"实践教学过程,提出了实习任务体系、持续改进机制等改革措施,为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提供了参照和借鉴。

  • 关键词:
  • 专业认证标准
  • 实践教学
  • 工程教育
  • 工程造价
  • 教学改革
  • 加入收藏

中国于2005年开始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于2016年6月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国,标志着工程教育逐步迈向世界,实现了国际互认这一重要目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核心理念,旨在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并为本科同类专业建设提供参照与指导[1,2,3]。

工程造价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专业,不仅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也重视实践能力培养[4]。相较其它专业而言,更加强调专业实用性与综合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高。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快速适应岗位需求[5]。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不仅是培育应用型造价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之一。

为了更好地适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培育高质量毕业生,增强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本文就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究。根据课程结构,优化了实践教学过程;在分析各项实践环节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习任务体系,并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改进方案;根据教学评价现状,提出了持续改进机制,构建了更加完备的质量评价体系。


一、专业认证标准对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


(一) 毕业要求

专业认证文件中规定,毕业要求需具备“明确、公开、可衡量”的特征,即师生必须确切了解其具体内容,以及相应课程与毕业要求达成度之间的关系。强调建立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机制,定期开展毕业要求达成度相关评价工作,这为工程造价学生实践教学提出了新挑战。

(二) 学生素养

科研与创新在专业认证文件中出现频次颇多。毕业要求中明确指出,需要学生具备科研文献分析研究能力,以及基于科学原理并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力也作为毕业要求之一[6]。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类专业评估认证(2020版)》针对实践教学明确提出: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7]。这一要求遵循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指导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 实践教学课程整合

1. 设计类课程

首先,课程设计类实践课程教学中,通常由教学大纲规定其题目与方向,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在教学中多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师生配合度低。

其次,单项课程设计因时间较短,大多采用相对简单、重复的工程实例进行练习,对解决实际工程项目问题的指导性弱,不能满足专业认证中的必备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

2. 实践类课程

工程造价专业仍处于不断发展阶段,BIM等一系列前沿技术已成为最新发展趋势,应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加快推进改革进程,与新技术、新思想、新理念接轨。原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广联达系列软件为核心的实训实践课程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社会技能需求,教学模式、内容有待更新。

3. 实习缺乏衡量标准、监管

实习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向学生展示项目现场,了解造价专业发展现状、常用标准规范等。实习环节不仅为理论联系实际筑起桥梁,也为就业奠定基础。大多数实习过程缺少监管机制,仅仅依靠实习结束后递交实习报告、日志的监督机制,并不能确切地反映具体学习情况。

(二) 师资建设

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机会与平台少,信息更新慢,容易忽略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更新与改部门政策规范的变化,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学生无法满足毕业要求。

影响实践教学水平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师实践经验是否充足。大多数情况下,高校过于注重教师的科研水平,忽略实践经验。这就涉及到师资结构问题,处理不当将对实践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三) 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

对照专业认证文件要求发现,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大多仅仅关注教师课堂教学表现,而忽视学生学习成果,且与毕业要求达成度尚未建立明确的关联,严重影响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准确性。

学生评教作为教学质量评价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目的在于通过收集学生对教学各方面的反馈信息,促使教师自省并逐步改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大部分高校学生评教工作以问卷调查或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后教师是否改进,如何改进,都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三、实践教学改革


(一) 改革宗旨

针对工程造价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照专业认证文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核心理念。为推动工程造价专业建设,鼓励实践教学发展与创新,确定如下改革宗旨:优化教学过程,更新课程结构,分类建设师资队伍,确保持续改进有效。

(二) 优化实践教学过程

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为切入点,优化了“点、线、面”实践教学过程,将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划分为基础实践、综合实训、贯通实战3个层次。构成了从基础知识验证-综合提升运用-全面实战贯通的递进式过程。通过优化实践课程设置,形成与专业认证要求、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实践课程(见图1)。

“点”包括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两方面,课内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技能,如BIM技术、工程测量学、工程项目管理、定额原理、建筑制图等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主要运用专业知识模拟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合同管理、项目成本控制等实际问题,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工程经济与项目评价等课程设计等。

“线”包括建筑工程预算、安装工程预算、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综合类课程。预算类课程作为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核心是对“点”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从而形成相辅相成的教学过程。

“面”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要求学生参与生产实践,进一步提高对“点”和“线”的认识和运用。这些实习实践环环相扣,让学生对整个建筑工程知识体系形成总体认识。

(三) 契合专业认证文件,推动课程改革与创新

1. 整合课程设计结构,创新课程设计内容

基于单项课程设计时间周期短、综合性弱等特点,为推进课程设计质量提升,将“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设计”、“建筑工程预算课程设计”、“项目评价课程设计”调整为“综合课程设计”。规定以企业提供的工程实例为背景,综合工程项目招投标、预算编制和项目评价三大核心课程内容进行实践操练,并邀请企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不仅解决了时间不充裕问题,也促使学生系统认识工程项目,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及综合型课程设计比例,对科研、实习、就业起到指导作用。

设置创新类课程设计,破除其常规、模式化局面。在现有“BIM基础及应用课程设计”、“项目评价课程设计”等基础上进行改良,鼓励学生开展来源于科研、跨学科、实习等方向的新课题,激发求知欲与兴趣点,拓宽专业视野,形成师生共同探索学习的新模式。

2. 建立实习任务体系,全面管控实习质量

通过建立实习任务体系,推进实习指标化改革,促使学生带着任务实习,全面提升实习质量。以民用住宅工程项目实习为例,根据学生实习项目图纸及所处施工阶段,设置相应任务指标,按其重要性分为核心任务点和一般任务点。

核心任务点为工程量大、复杂程度高、重要性强的工作或工艺;一般任务点则充满可选择性与不确定性,视情况可由学生自行补充调整。任务点的基本划分既能增加体系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又能适应学生个人学习特点,提高体系有效性。

针对实习任务指标的考核问题,在原有以实习报告为考察点的基础上增设答辩环节,目的在于为师生就实习问题的反馈搭设桥梁,促使学生对实习问题产生进一步认识;检验学生对任务指标的掌握情况,促使教师全过程参与实习任务制定-实习过程监控-实习结果考核与反馈整个环节,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3. 适应社会、升学需求,注重科研、技能、创新能力培养

根据工程造价专业注重实操能力特性,在现有实践理论课程基础上进行优化。优化创新创业选修课内容,开设有色金属、计算机、资源与环境等相关方向课程,鼓励学生结合学校特色专业进行跨学科融合创新。另外,从第三学年开始每学年增设一门必修课,讲授包括工程造价专业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学习经验分享,行业前沿技术与国家政策变化等内容的实训课程。课程为学生迈入建筑行业提供了全方位的知识补充,提高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内同行及公众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能力,是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4. 充分认识BIM相关软件课程重要性

在现有以广联达软件课程为核心的基础上,将“BIM基础及应用”、“BIM软件及应用”等实训选修课划分为核心实训必修课,促使学生熟练掌握Revit三维建模软件、BIM5D施工管理软件的操作技巧,掌握运用此系列软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行业新动态、新需求,为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添砖加瓦。

(四)加快教学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基于师资队伍基本情况,从内到外进行各方面调整与优化。定期组织实践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提高实操能力。建立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优化师资结构,安排专任教师保证各环节运行和优化。邀请行业技术专家作为外聘教师,对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和修订进行定期指导,以确保课程体系贴合现代社会职业需求。同时,对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各类实习作现场指导,促使学生对实践知识形成更加深入地了解。

(五) 构建实践评价体系,推进持续改进机制

基于开放性课程设计以创新为原则,以探索为目标,引入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课程设计评价机制。将创新性、科研性、可行性、实用性、完成度五个基本点纳入考核指标,创新性、科研性、可行性作为过程评价指标,旨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向科研高端人才方向发展。实用性、完成度作为结果评价指标,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态度。

对于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原有仅以学生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引入毕业要求作为核心内容,明确不同实践课程所对应的毕业指标,分别纳入教学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价体系,促使毕业要求达成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

针对学生评教后教师是否改进、如何改进的问题,引入第三方进行监管及指导。为此,引入持续改进机制(如图2),作为质量评价的补充。在原实践教学评教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评教委员会,由教师、学生、校外专家三方共同组成,旨在为评教体系服务,并指导教师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推进评教体系改革。

评教委员会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

首先,综合质量评价结果,即对定性数据(学生评教、督导听课、领导听课等)与定量数据(学生成绩、毕业要求指标评价等)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以更加公正、客观的角度进行考量。

其次,公开评教结果,旨在促使教学情况受大众监督,为学生选课提供参考,提高教师对相关结果的重视度。

第三,为教师提供指导建议,邀请校外专家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指导,特别对于评教结果所反映地问题给出建设性的意见,推动教师改进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2]李志义.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之一∶我们应该坚持和强化什么[J].中国大学教学,2016(11):10-16.

[3]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中心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19-22.

[4]尹贻林,白娟.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工程科学,2015,17(1):114-119.

[5]李景宝.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地位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2(20):121-123.

[6]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EB/OL].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官网,(2020-12-24)[2020-02-17].

[7]中华人民共和国往房和城梦建设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类专业评估(认证文件)(适用于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2020年版总第4版.[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2020-12-4)[2021-02-17].


文章来源:叶子铭,吴泽斌,倪俊.专业认证标准下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21,(06):83-8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华少年

期刊名称:中华少年

期刊人气:450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主办单位:中国和平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4-2377

国内刊号:11-5674/C

邮发代号:82-559

创刊时间:1989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