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患者入选时间为2018年2月一2019年4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进行西药治疗的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中医治疗的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进行中医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数据通过对比呈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后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糖尿病在临床中为代谢疾病,即人体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者通过其他作业仅仅分泌血糖。当出现血糖过量后会出现抑制,进而产生高血糖表现。伴随人们生活饮食发生的变化,大大提升了糖尿病的患病率,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了威胁。l临床通常选择降糖药物实施治疗,但并无显著的疗效。此次研究主要探究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患者入选时间为2018年2月一2019年4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即各组45例。对照组男性:女性为29:16,年龄跨度39—74岁,平均年龄(58.9±4.7)岁,均病程时间为(7.1±1.3)年;观察组男性:女性为28:17,年龄跨度40一76岁,平均年龄(59.7±4.9)岁,均病程时间为(7.2±1.4)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临床检查以及诊断均为糖尿病患者,将患有脏器疾病以及严重肿瘤疾病患者予以排除。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组间数据差异并不显著。
1.2 方法
对照组:西药治疗。患者每日餐后服用盐酸二甲双胍,服用剂量为0.59。如果患者病程时间在3年以上需要予以胰岛素治疗,每日晨间应用长效胰岛素一次,晨间以及晚间需要应用中效胰岛素,在餐前30分钟应用短效胰岛素。
观察组:中药治疗。如患者为肾阴亏虚者,应选择六味地黄汤实施加减方治疗,药物包含159茯苓、黄柏、牡丹皮、山药、熟地、泽泻、山茱萸以及知母,lOg沙参、麦冬、枸杞子以及龟板。如患者为燥热伤肺者,应选择消渴方联合二冬汤实施加减治疗,药物包含309生地、159知母、花粉、沙参以及麦冬,109葛根、黄芩、竹叶、玉竹,69人身以及黄连和59甘草。如患者为胃燥津伤者,应选择消渴方、玉女煎和二冬汤实施加减治方治疗,药物包含159生地、麦冬、知母以及天冬,129花粉、黄连、葛根以及黄芩,109石斛、玉竹、五味子、牡丹皮以及党参。如患者为阴虚阳浮者,应选择一贯煎加味实施治疗,药方包含159沙参、丹参以及赤芍,209首乌,109川楝子、构杞、白芍、地龙、郁金以及生地,59生草以及99当归。如患者为阴阳两虚者,可选择金匮肾气丸实施治疗,药物包含159山芋肉、牡丹皮、山药、茯苓、熟地以及泽泻,lOg金樱子、覆盆子、蛤壳、桑螵蛸、肉桂以及知母。以上药方均进行水煎,患者每13分两次服用。
1.3 治疗效果
患者显效表现为中医症状表现消失,对其空腹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检测水平恢复正常;患者有效表现为中医症状改善,对其空腹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检测水平下降比例在20%以上;患者无效表现为治疗后未达到显效以及有效内容。显效比例+有效比例=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
文中涉及的相关数据在进行计算时均选择SPSS21.0软件工具,计算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后,其表现形式为计数资料,检验指标选择卡方,两组数据通过对比如呈现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中医治疗后,软件计算其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经过西医治疗后,软件计算其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数据通过对比呈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表1可知相关数据。
表1临床疗效对比(n%)
3、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中的疾病类型划分为内分泌系统疾病,此病患病人数近年来显著增加,主要人群为中老年者。因为人们生活饮食习惯发生的变化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大提升了糖尿病的患病率,其发病因素主要为遗传原因以及环境原因,例如病毒感染等HJ。同时近年来的患病人群趋于年轻化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与此同时糖尿病为终身疾病,具有较长的病程时间,提升了lf缶床治疗难度,病情易反复,且具有较多的并发症,严重损伤人体神经、心肝肾等脏器。通常情况下,临床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均选择胰岛索或者降糖药物,患者通过治疗后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
中医学中糖尿病属于消渴症范围中,引发因素为房事不结、情志异常以及食用肥甘食物等,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依据平衡阴阳以及整体调整等原则”1。此次研究将糖尿病划分为五个证型,和现代医学结合对患者实施辨证施治,治疗效果良好。①肾阴亏虚者药方中的熟地、泽泻以及丹皮均可实现补肝肾的疗效,山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益气健脾疗效,药物联合应用后的作用效果表现为温肾助阳。②燥热伤肺者药方中的麦冬和沙参药物效果为清心、解除烦渴以及润肺等,知母、黄连以及黄芩具有清火的效果,人参可起到通血脉的效果药物联合应用后的作用效果表现为清热复津。③胃燥津伤者药方中的花粉属于君药,可起到降火的效果,黄连属于臣药,可起到泻火的效果,药物联合应用的作用效果表现为泻火旺血以及清热”J。④阴虚阳浮者药方中的生地在应用时具有补益肝肾的效果,沙参、枸杞以及当归具有益阴养血的效果,川楝子作用效果表现为条达肝气。药物联合应用的作用效果表现活血化瘀以及养阴益气。⑤阴阳两虚者药方中采用的山药以及黄芪可具有健脾的效果,肉桂以及附子具确协助肾阳的效果,蛤壳具有补肾的效果,金樱子以及覆盆子效果表现为补肾固摄MJ。药物联合应用的作用效果表现为温阳有阴。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选择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自身的血糖水平,安全性显著,患者用药后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可将其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立义,叶俊宏,温熙,等.中医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实践[J].中医学,2018,7(06):407—413.
[2]杜玉民.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疗效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14):300.
[3]韩升萍.中医辩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9(8):105,107.
[4]李书静.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9(14):297.
[5]杜玉民.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思路与方法[J].养生保健指南,2019(12):242.
[6]石梅,陆乃青.中医护理方案在糖尿病患者辅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养生保健指南,2019(17):240.
徐晓文.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糖尿病天地,2019,16(11):8.
分享:
现如今,临床上对痰瘀阻窍型眩晕的治疗以甲磺酸倍他司汀为代表,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张耳内血管,增加内耳血液供应,从而帮助患者减轻眩晕感,但单纯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无法根治,存在局限性[1]。中医认为,痰瘀阻窍型眩晕病机主要在于脾虚生痰、气滞血瘀等,中医治疗应以化痰祛瘀、通窍定眩为原则[2]。
2025-01-09脉诊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种历史悠久且内容丰富的独特诊断方法。与西医诊断方法相比,脉诊具有无痛、无创、简便易行的独特优势,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然而,中医脉诊依赖医师的诊断经验且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导致不同医生的诊断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2]。
2025-01-08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再仅仅局限于躯体性疾病,而是考虑到情绪、个性等诸多心理因素的影响。五行人体质理论源自《黄帝内经》,五行人禀五行之气,体质、心理各有偏颇,齐向华教授在临床中发现,每类人的个性、体质有所差异,心理紊乱状态分布规律亦有差异性。
2025-01-02目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卒中的发生率仍在不断增加,而且大多数卒中患者留有后遗症,其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 80% ~ 90%,国外相关报告显示为 65%。 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主要表现为偏瘫侧肢体痉挛、肌张力升高、运动功能障碍等,需要综合治疗和管理。
2024-12-31目前, 本病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内脏敏感性、脑 - 肠互动致中枢疼痛调控异常及心理状态异常有关[2]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诊断主要是基于症状和循证基 础,无特定靶向药物,临床上多用镇痛药、解痉药、促进 胃动力药物对症治疗[3] ,以及针对中枢疼痛机制的治 疗[4 - 9] 。
2024-12-26肺炎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常见疾病, 部分肺炎住院患者可发展为严重肺炎, 需要重症监护单元治疗, 若治疗不及时患者会出现各类并发症, 甚至死亡[1-2]。 全球每年约 200 万 5 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3-5]。 近年, 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因素增多, 促使肺炎治疗面临诸多问题[6-7]。
2024-12-18贵州地属云贵高原,海拔在1 100 m左右,山地多而平地少,自古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之称,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西高东低、山地众多,受大气及地形影响,年降水量大,雨季明显[1-2],因此该地区人们易感湿邪而发为湿阻。针对贵州地区湿阻病的诊治经验探析十分必要。
2024-12-16老年人生理储备下降或身体结构和功能异常改变,导致身体脆弱或易受损,是老年综合征的一种表现,也是机体衰弱的核心原因。老年人这种非特异性状态,会使其维持身体稳定的能力相应降低。衰弱的发生除了与年龄增长有关外,还与多系统功能紊乱有很大关系。
2024-12-16该病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是由潜伏于人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再激活所致,临床以沿单侧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神经痛为特征,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等人群[1-2]。
2024-11-29少阳相火多在五运六气中被提及与运用,但在人体中多“入通于胆、三焦”[2]226,三焦指相火游行的通路,而胆是相火所寄之处。“气交”是指天地阴阳二气相互感应、交合的过程[3],中医“气交”理论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天地“气交”的过程产生人,人又依赖于天地气交循环而生存;二是人体内各子系统的气交,如心肾、肝肺、经络等。
2024-11-25人气:12677
人气:12655
人气:10627
人气:10585
人气:1031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人气:3464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8-861X
国内刊号:31-1788/R
邮发代号:4-619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074
影响因子:1.483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