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地方工科院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施路径

  2021-12-14    6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职业素养教育作为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的一环,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着核心引导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方向、就业情况和职业生涯发展状况。对于地方工科院校来说,一方面要把握好自身发展特色,发挥好地方工科院校的就业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的行业人才;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学生的就业需求,为学生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职业素养教育和实践平台,帮助学生打好就业基础,更好地走入职业生涯。

  • 关键词:
  • 地方工科院校
  • 就业压力
  • 就业指导
  • 职业素养教育
  • 高校毕业生
  • 加入收藏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相对“就业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1]由此可见,高等学校不仅要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还要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充分的就业,努力提升毕业生职业素养。因此,在社会转型发展背景下,作为地方工科院校,真实地了解大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优化高校职业素养教育途径,以期帮助大学生扣好进入职场的第一粒扣子,增强就业能力,提升职场的稳定性,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


一、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


(一) 满足企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推进,企业规模化的发展及自身管理规范、用工规范的需求不断提升,很多企业明确提出了对员工在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如在职场中的适应性、主动性,自动自发、表现力、责任感、正能量等,对技术型岗位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层面要求与以往相比有所提升。专业领域技术性强、综合素质发展全面、具有极强的责任感等可塑性较强的高素质人才,更能满足企业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对于以基础知识学习为主的高校毕业生而言,想要达到用人单位的综合要求并非易事,仅靠个人学习所能获得的效果甚微。一些普通高等院校往往将教育中心放在基础理论知识上,容易忽略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塑造。在高校开展有力的职业素养教育,能帮助在校生尽早锻炼自己的职业素质能力,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为今后进入职场打好基础,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储备。

(二) 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完善

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理性开展自我认知、全面了解社会、科学选择职业角色、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和增强社会竞争力而开展的教育实践。[2]目前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由行政人员和辅导员兼任,往往专业性不强,缺乏实践经验和系统的职业素养培训。职业素养教育在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与引导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弥补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为在校生面临择业时打下良好的职业素养基础,更好地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始终贯穿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全过程,职业素养教育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前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也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案例分析和数据支持,在职业素养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三) 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软实力

职业素养教育关系着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当代大学生由学生转向社会人必须具备的教育经历。当前我国高校将职业素养教育作为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了解学生就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素养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在校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软实力。高校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存在着职业意识淡薄、自我价值认知过高、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清,规划不到位等现状。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通过对在校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有助于提高在校生的综合就业实力。一方面,系统的职业素养知识保证了在校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良好的就业观、职业道德和个人发展观,有助于在校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走得更加长远,提升职业发展软实力。


二、地方工科院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 容易忽视地方工科院校的自身发展特色

近年来,高校职业素养教育多是参照综合性大学等一些偏理论性专业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模式。地方工科院校因其专业设置上以理工类等实操性强的专业为主,在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时容易忽视高校自身的发展特色。如在相关课程设置、学生学业测评、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缺乏自身发展特色,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模式化固定化。地方工科院校往往会借鉴一些“高大上”的职业素养教育模板,盲目跟从综合性大学,职业道德、职业规划等通用性强的内容所占比重过高,缺乏与具体专业知识相对应的职业技能知识,忽视了职业素养教育中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对于地方工科院校来说,不应忽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实操水平的强化培养,应满足以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的职业素养需求,所培养的人才要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职业素质高的人才。

(二) 缺乏成熟完整的课程规划体系

当前我国地方工科院校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多数依赖于本校的就业指导教育部门,缺乏成熟完整的课程规划体系及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内容相对笼统,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用办公技巧培训等内容。缺乏职业素养教育中较为重要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行为习惯和基本文化素养等内容的深入。课程内容的设置没有体现对不同职业类型的针对性,尤其在突显在工科院校特色的专业技能应用培训方面。在授课方式上,普遍采用多人同上的公共课、讲座等方式,仅能完成短期教学目标,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较单一,多以随堂测评,统一笔试的方式进行;由于授课周期和课时较短,学生对于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印象不深,重视程度也不够高,容易造成“蜻蜓点水”,不能入脑入心,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三) 职业素养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渗透性不足

职业素养教育应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之外的潜在的、隐性的职业素养,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功能的重要建设方向。[3]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时,容易局限于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和课堂中,往往会忽视隐性教育手段的渗透性作用。以课堂为载体的职业素养教育,在讲授方式上容易受到课堂的限制,难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职业素养教育的课堂之外,缺少巩固相关知识的机会,对课堂内容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教学延续性较差。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校园文化氛围、教师言传身教、思想政治教育和新媒体应用等方面,都是重要的隐性教育手段,把握好这些隐性教育手段,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职业素养熏陶,能够增强职业素养教育的影响力,实现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


三、地方工科院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职业素养教育,既是立德,又是树人。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良好职业素养的习惯和行为,特别是正确的职业道德与意识,是适应时代要求,实现完整意义的社会化的最基础部分。[3]高校应重视职业素养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隐性教育为手段,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方面要以校园文化为第一载体,利用好“两微一端”等多媒体平台,宣传优良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拓展职业素养专业知识的传播平台,让学生走出传统课堂,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达到隐性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通过教师群体的言传身教,以教师的优秀职业素养为典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此外,教师群体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及时发现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沟通掌握学生动态,不断优化教学工作安排,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二) 以地方特色为定位,因地制宜制定职业素养教育培养方案

地方工科院校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经济对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4]地方工科院校应把握好这一人才需求现状,找准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制定职业素养教育培养方案,注重课程安排,实践教学、就业指导等多个环节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联系性。地方工科院校应利用好联结地方企业与在校生的纽带优势。一方面要加强与地方企业间人才培养的交流合作,了解企业用工需求,运用好订单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参与企业实训的过程中塑造较高的职业素养,更好地输送出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职业理念。通过开展“吉人生根”等活动,宣传地方企业的发展情况、发展优势以及人才优惠政策吸引地方工科院校人才,让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助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 以政府权威为支撑,继续优化“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作为高校职业素养教育实现工学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与传统课程体系进行优势互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考察学生对职业素养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构建更加完善立体的课程体系。地方工科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时往往容易产生资金保障不足、合作机制不健全、学生积极性不高等困难。面对这些困难,首先要在加强多方沟通的基础上寻求第三方——政府的支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优势获得专项扶持基金投入到校企合作中来,依靠政府权威的专项扶持增强校企合作的稳定性;其次,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机制的建立,保障各方的权益,为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法律保障。最后,要重视学生参与企业实训的需求,积极带领学生参观企业了解企业,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为学生鉴别优质企业,帮助学生抓住机遇,更好地走入职场。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0.

[2]岳春.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问题的新思考[J].智库时代,2020,6:242~243.

[3]虞希铅.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报,2019,3:55~59.

[4]蔡书凯,周晓宏.地方工科院校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6:35~36.


文章来源:赵爽,王曦冉,高博,王佰佳.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实施路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4):111-11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职教论坛

期刊名称:职教论坛

期刊人气:119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江西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1-7518

国内刊号:36-1078/G4

邮发代号:44-77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