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能够导致两种不同的重构,一种是由于血管向内收缩而形成的阴性重构,另一种是血管向外扩张而形成的阳性重构。斑块的易损性和介入后并发症同血管重构方式息息相关。本研究采用3.0THR-MRI对MCA粥样硬化性狭窄进行了评估,统计患者的斑块位置,对斑块面积比、残腔率以及血管重构率等进行计算,并对3.0THR-MRI应用于MCA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评估的临床价值进行了初步的了解探讨。
4
0
有数据显示,脑损伤患者极易发生吞咽障碍,发生率可高达40%,原因在于脑损伤时会对大脑皮质及吞咽中枢造成影响,从而造成吞咽肌群功能丧失。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饮水困难、呛咳等,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有学者研究分析,脑血管意外发生后吞咽障碍发生率30%~65%。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减退,老年人神经性吞咽障碍发生率明显较高。
2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属球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且具有传染性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生在农牧区,传播本病的最常见形式是食用未经消毒或被污染的牛奶或奶制品等。近年来随着奶制品消耗量的增加,布鲁菌病从一种职业相关性疾病发展到食源性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布鲁菌病可累及多种组织和器官,在骨关节系统常侵袭脊柱引起布鲁菌性脊柱炎。
3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分为出血性及缺血性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我国目前约有750万名脑卒中患者,其中近300万人为脑卒中导致的重度残疾。偏瘫是脑卒中引起的后果中较严重的残疾,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本研究将步行和平衡训练加入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观察其影响,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急性阑尾炎作为普外科的一种常见急腹症,患者常以右下腹剧痛为主要症状而来院就诊。如果不能明确诊断和及早治疗,则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急性阑尾炎,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以往临床上常采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有二维超声、CT,均有一定准确率。随着近几年影像学的大力发展,超声弹性成像(UE)作为一种新型影像学方法而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袋鼠式护理(KMC)即采用类似袋鼠照顾幼儿的方式,将新生儿直立式贴在母亲胸口的护理方式。KMC是由上世纪80年代哥伦比亚的雷吉马丁尼医师提出,旨在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采用母亲体温代替保温箱以维持早产儿生命征象的稳定。本研究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出生的20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KMC对新生儿睡眠及行为发育的影响。
研究表明,胎儿生长受限(FGR)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FGR是指由于各种病理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胎儿与同孕龄儿相比大小异常、生长潜能低,又称“宫内生长受限”。该疾病不仅危害胎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后期智力、体格发育。因此,早期诊断并治疗FGR显得十分重要。超声检测是临床常用的诊断FGR的方式,对治疗FGR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是一种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多系统受累的遗传性疾病,通常以脑和肌肉系统受累为突出特点。该病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发病年龄多在40岁之前,青年起病的患者可表现为反复卒中样发作。首次卒中样发作的MELAS患者容易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等其他脑部疾病。
胆心综合征是胆道系统疾病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胆石症急性期,其总体发病率较低,发病机制主要是通过神经反射或体液调节的方式诱导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心肌收缩力减弱,最后导致心肌血灌注不足及心肌电节律紊乱,出现类似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异常,但心肌及冠状动脉并无器质性病变。目前对于胆心综合征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重症监护室(ICU)的重症患者由于疾病的发展及恶化会导致应激反应,致使其机体内部长期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的状态,此时患者自主摄取的营养已经无法满足机体需求,需要借助外部力量补充无法满足的营养需求,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肠内营养支持。但是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对肠内营养支持不耐受的情况,而影响ICU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不耐受的因素又比较多。
骨骺位于未成熟骨的两端,对骨骼纵向生长有着重要意义。在儿童时期,骨骺在骨骼发育阶段特别容易受到损伤,骨骺的存在使得儿童骨折等损伤的治疗上存在成角畸形、生长停滞等风险。单凭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并不能完全明确诊断,对此类损伤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是获得良好的疗效及最大限度的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关键,不恰当的治疗所带来的远期并发症会给儿童成长带来严重身心影响。
5
分娩是产妇必经的生产过程,自然分娩是指在胎儿发育正常、孕产妇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不需要人工干预,胎儿通过阴道顺利娩出的过程,该分娩方式对母婴损伤小,并发症少,是产妇生育的首选分娩方式。镇痛分娩是指通过椎管内神经阻滞、连续硬膜外镇痛、阴部神经阻滞等各种方式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的手段,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烧伤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大面积深度烧伤尤其是电烧伤,其中,电烧伤主要是电流通过人体产生电火花、电热效应、电生理效应导致人体皮肤、深层肌肉及内部脏器等广泛损伤。对于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植皮已得到广泛临床医师的高度认可。因此,本研究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来院治疗的深度烧伤创面患者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并分析其治疗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常见腹腔镜手术,有其微创优势,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速度快。但术后早期由于受到腹膜牵拉及二氧化碳气腹的刺激,大部分患者均有切口疼痛的主诉,其中有30%~50%左右的患者通常需口服止痛药物以改善其疼痛状况[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2d内大多数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表现,疼痛强度高峰多在术后数小时内,并于2~3d后逐渐减弱。
体温为临床衡量患者身体机能的主要指标,维持体温恒定对正常代谢功能、生理机能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体温指核心温度小于36℃,在腹腔镜手术中发生率达50%~90%,发生低体温后可导致患者苏醒延迟、心血管不良事件、免疫抑制等并发症,影响其术后恢复与预后。
影响因子:1.370
影响因子:0.383
影响因子:0.319
影响因子:0.471
影响因子:1.030
影响因子:0.896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