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工业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电气工程方面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了电气工程自动化。自动化技术的大力普及,既为企业减轻了压力,也为国家节约了资源,还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继电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保障了低压电器的功能,使得低压电器在利用过程中能够发挥正常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继电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期保障低压电器的功能,促进电气工程自动化的顺利进行。
1、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热继电器工作原理为通过金属受热过程中性能将会出现改变的基本原理,进而在电器电流上升的时候及时对电源进行切断。所以,在低压电器中应用继电器能让电器在出现一些人们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时候对电源进行迅速切断,进而确保电器不出现严重的后果,增加电器设备使用的寿命。继电器主要由三部分组合而成,分别为热元件、金属片以及触控点。在运行电器设备的时候,热原件将会出现一些热量,如果热量超过规定的时候,金属片就会发生弯曲,并且造成触控点断开。电器设备将会自动的停止运行。当电器设备停止运行的时候,热原件就不会生成热量,金属片将会再次进行回弹,继而让电路接通,设备开始运行。这种方式能让电器设备运行有效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中。
2、继电器的作用
继电器的最主要的作用就体现在对电路的保护上。同时,由于继电器的通用性,使得继电器的安装和使用变得格外的便捷。虽然继电器的安全系数很高,但是仍然会有一些专家对继电器的安全性能提出了质疑。这主要是由于一些电器设备中明确提出不能使用继电器作为安全保护的措施。正因为我们看到了继电器在保证电器安全中所发挥的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我们更应该采取客观、辩证的态度来正确的使用继电器。通过继电器的使用我们可以做到利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运作,继电器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电路转换的作用,因此不论是对小电流电器、大电流电器、小功率电器还是大功率电器继电器都具有很好的控制功能,可见其应用的安全性能是非常高的。
3、电气工程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继电器的应用
3.1 太阳能设备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开始利用太阳能来代替自然能源,这也使太阳能设备不断增多,而太阳能设备中,也同样可以应用继电器,这些继电器都属于固态继电器,并且主要在光伏发电系统中进行使用。目前,光伏发电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其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国外已经开始广泛采用光伏发电系统来进行发电,在我国也将得到进一步推广。而光伏发电系统是通过光伏方阵来接收太阳能,然后通过对太阳能进行转化,使其成为电力能源,然后便可利用继电器来为蓄电池进行充电,也可向负载元件进行供电。考虑到过度充电会影响到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需要设定一个过充值,当蓄电池中的电能达到过充值时,便会自动连通继电器,由继电器对蓄电池充电进行自动断开。此外,为了避免蓄电池过度放电,还会设定一个过度放电值,当蓄电池在放电时达到该过度放电值时,便会自动连接继电器,则继电器来对蓄电池进行负载供电。不过,由于继电器在使用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环境较为恶劣,因此可能会对继电器的使用带来影响,为了节约后期维护成本,减少检修次数,必须要选择质量更好的继电器。
3.2 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的继电器的结构与作用
目前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中常用到的继电器包括输入和输出回路两个部分,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两个组成部分是继电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中发挥功能的基础设置,同时也帮助发挥对低压电器的控制功能。继电器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这也就保证了它的灵活性,因此当继电器被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中时,能够更好地被工作人员所操作和控制。继电器的组成结构中还包括了铁芯和线圈等等,这两个组成成分能够帮助继电器完成对电流的控制作用,同时对整个继电器的结构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保证继电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的应用过程中是安全可靠的。在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中常用到的继电器有三种类型,其中包括有电磁继电器,热继电器以及固态继电器,根据它们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分别将它们应用到电气工程中的不同方面,帮助更好地完成工程任务,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工人以及工程设施的安全。
3.3 工业产品中的应用
电磁振动在工业生产中很常见,它会对继电器产生干扰,使继电器产生响应对系统造成误操作。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工业继电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应根据工业生产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继电器,必要时应调整电器。此外,电压和温度也会影响继电器。因此,继电器的正常使用应保证继电器的使用环境是密封的。只有这样,继电器的工作才能不受影响。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继电器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技术人员经常要对其进行维护。
4、结语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气工程建设其作用与价值逐渐显现出来,并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正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对继电器的运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继电器的实践应用,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全面的检查与测试,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探究出继电器在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低压电器中运用的最佳方式,进而实现对继电器最大化价值与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崔胜永.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继电器的应用[J].现代盐化工,2017,44(02):63-64.
[2]李明星.继电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7(08):103-104.
[3]罗毅.继电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的作用[J].电子制作,2016(23):49-50.
杨云飞.电气工程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继电器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7(9):382.
分享:
10k V配电室的日常运行压力相对较大,所以对于稳定与安全的环境更为依赖。一般情况下,相关人员为了更好地对环境进行控制及调整,会结合智能化监测装置,搭配智能监测平台进行实时数据及指令的处理。如传统数字孪生电力运行监测方法会通过三维建模,建立仿真性环境。利用传感器等设备,实时上传设备监测数据。
2025-01-07随着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物联网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物联网框架下,电网的运行数据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和细化,这为线损预测提供更为精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然而,传统的线损预测方法往往基于单向的、固定的时间尺度进行分析,难以充分捕捉电网运行数据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2024-12-07配电自动化系统是一种具有馈线自动化与电网综合分析功能的特殊互联系统,主要运用GIS、计算机等技术,能实现实时监控,自动进行故障定位处理。配电自动化系统二次设备指对发电机、变压器等一次设备进行保护、监测的重要设备,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2024-12-07配电网供电管理是现代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中的核心工作。传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往往因为计算复杂度高、精度不足等问题,在处理大规模、非线性强、数据缺失和不确定性高的配电网系统时显得力不从心。BP神经网络的应用虽然在诸多领域显示出强大的数据拟合和特征学习能力,但在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中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缺点。
2024-12-0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追求也越来越高,为改善室内的干燥环境,不少家庭都会使用加湿器。然而,人们在享受舒适的湿度同时,却容易忽视加湿器带来的微生物危害,染上“加湿器肺病”。与“空调病”类似,都是不科学使用造成的。
2024-10-19平行流换热器是基于微通道技术开发的一种高效紧凑的换热器,与传统的铜管铝翅片换热器相比,它采用全铝结构,具有体积小、成本低、传热效率高等优点。崔四齐等人对不同流程平行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在特定操作条件下,不同换热流程对换热效率的影响显著。
2024-10-17近年来,智能家居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舒适,但也存在例如饮水机水龙头漏水的问题,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安全事故。因此,已有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漏水检测方法,例如刘艳妮所研究的智能漏水检测系统以漏水时水声信号来判断管道漏水。
2024-08-28在轨道列车电气控制系统中,常遇到需应用温度继电器控制温度的场合。传统的温控继电器多采用按键方式修改预设温度,该操作方式较为繁琐。为提高温控继电器使用的便捷性,本文设计了一款新型温控继电器。该温控继电器由温度变送器、2.8寸触摸屏和集成电路主板组成,可快速配置温控继电器动作温度值。
2024-08-07散热器是空冷机组冷却的重要装置,翅片是其常见的表现形式,尤以管式翅片的形式性能更佳,其有利于增加散热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热交换率,达到设备冷却的目的。为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需要保证散热器表面清洁。因此,开发智慧清洗系统是散热器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推动空冷机组的转型与发展。
2024-08-05在建筑能耗中,空调系统的耗电量占很大比重,因而建立准确率高的空调负荷预测模型是优化空调节能运行的基础和关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许多研究者将线性回归、指数平滑法、灰色模型、神经网络等统计方法应用于空调负荷预测中.周璇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的空调预测方法,并利用实际用能系数对空调负荷进行了数据预处理。
2024-07-09人气:7766
人气:4111
人气:2488
人气:2338
人气:131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电气工程学报
期刊人气:3050
主管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电力
国际刊号:2095-9524
国内刊号:10-1289/TM
邮发代号:80-506
创刊时间:2006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814
影响因子:1.445
影响因子:0.65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8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