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红二煤矿矿井水文地质中等,断层多,+515 m水平轨道大巷围岩较软,岩性破碎,受大埋深、高应力影响,巷道支护失效,底板底鼓等问题尤为突出。针对以上问题,以+515 m水平轨道大巷为例,在支护技术、装备及管理上不断摸索和试验,采用锚网索喷+全断面注浆加固支护技术,通过顶板钻孔窥视、表面位移监测、巷道顶板离层监测、巷道锚杆(索)受力监测分析,最终完成红二煤矿+515 m水平轨道大巷的修复工程。经过近2 a的观测,巷道变形量及修复效果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研究结果为红二煤矿乃至类似条件矿井安全生产、巷道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矿井开采的广度、深度、强度日益加大,很多煤矿开采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埋深、高应力、软岩支护、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等灾害与难题:一方面,由于埋深大,地应力高,软岩巷道易发生变形和破坏[1];另一方面,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的存在加剧了巷道的稳定性问题[2];其次,传统的支护及修复方式往往难以适应大埋深软岩巷道的特殊环境,容易出现支护失效、巷道再次变形等问题,现有的修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探索新的支护、修复技术,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3],为矿井水较大矿井大埋深软岩巷道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矿井水量充沛、大埋深软岩巷道的修复技术,对于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概况
红二煤矿地面标高1221m,+515m水平埋深706m,为西部矿区深部矿井,其主要岩石巷道包括+515m水平轨道石门、井底车场、内外水仓、管子道等。+515m水平轨道大巷所处地层为石炭系土坡组(Ct),岩性顶部为深灰、灰黑色泥岩、粉砂岩夹不稳定灰色泥岩薄层,富含铁质结核和瘤状黄铁矿,含少量植物化石,泥灰岩中含大量海百合茎化石;中部以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下部以灰黑、黑色泥岩为主,夹不稳定薄煤数层,含腕足类动物化石及较多种植物化石;底部为1层铝土岩[4]。+515m水平轨道大巷顶底板情况,如图1所示,土坡组中段岩层倾角约为18°,西高东低。+515m水平轨道大巷(工程部位170~390m)穿层掘进,巷道围岩以泥岩、碳质泥岩、粉砂岩为主,岩层条件较软,易风化,节理裂隙发育严重,泥岩饱和轴向抗压强度为0.8~5.8MPa,天然抗压强度为9.2~18.1MPa。
图1+515m水平轨道大巷岩层预测地质柱状
图1.1巷道补强支护情况
针对+515m水平轨道大巷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对巷道采取了多种类型的补强支护措施(见表1)。
表1+515m水平轨道石门泥岩段巷道补强支护形式
1.2巷道补强支护效果分析
(1)巷道表面位移监测
+515m水平轨道石门泥岩段巷道表面位移监测布置,如图2所示,巷道表面位移于2021年9月16日—2021年12月4日进行观测,工程部位180~360m位置处巷道表面位移变化,如图3、图4所示。整体分析可以看出:最大位移出现在巷道底板,最大底鼓量180mm,顶板较为稳定,但在工程部位212~311m巷道顶板下沉量达到60mm,同时相对于顶板两帮,其两侧肩窝变形相对较大。
图2测区内巷道位移测点布置图
+515m水平轨道石门泥岩段巷道表面位移收敛统计表,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与巷道设计断面尺寸相比,轨道石门泥岩段巷道顶底板移近率目前达到13.0%~33.4%,两帮移近率最大为8.6%,补强加固后泥岩段巷道不同位置处顶底板移近率平均增加2.64%,两帮移近率平均增加仅为0.49%,巷道围岩补强加固之后,顶底板移近量明显大于两帮移近量,其顶底板移近率主要是由于底鼓量较大引起的,巷道顶板下沉位移量较小。
表2+515m水平轨道石门泥岩段巷道收敛统计表
(2)补强支护效果
①钢带+槽钢+锚索加强支护
+515m水平轨道石门工程部位185.6~212m,采用钢带+槽钢+锚索加强支护,工程部位200m巷道表面位移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巷道底鼓量大,两帮位移较大,两帮移近量达50mm,顶板位移相对较小。表明钢带+槽钢+锚索加强支护对巷道帮部位移控制较弱。
图3工程部位200m巷道表面位移变化曲线
②工字钢+锚索加强支护
+515m水平轨道石门工程部位311~348.4m,巷道顶板采用工字钢+锚索加强支护,工程部位320m巷道表面位移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轨道石门工程部位320m处巷道表面位移收敛严重,巷道底鼓量达120mm,右肩窝位移达130mm,左肩窝最大位移达100mm,拱顶下沉位移量为60mm,可见采用工字钢+锚索加强支护对巷道两侧肩窝及顶板位移控制较差。
图4工程部位320m巷道表面位移变化曲线
综上分析,+515m水平轨道石门巷道补强支护措施中采用U型钢支护时巷道顶板及两帮变形量最小,同时顶板注浆加固时巷道拱顶下沉不明显,而采用锚索+槽钢或工字钢补强支护时,巷道拱顶下沉量达到了30~60mm,可以看出不同补强支护措施对巷道顶板支护的整体效果为U型钢支护>注浆加固>锚索+槽钢或工字钢。
2、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破坏机理分析
根据钻孔窥视结果,+515m水平轨道大巷注浆后巷道顶板的裂隙分布范围,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515m水平轨道大巷顶板裂隙分布呈非对称形态,石门拱顶顶板裂隙分布范围在2.72m左右,面向迎头左侧肩窝顶板裂隙分布范围约2.42m,面向迎头右侧肩窝顶板裂隙分布范围约1.2m,左侧肩窝顶板裂隙数量及分布范围明显大于右侧肩窝,因此推测注浆后顶板裂隙最大高度也位于巷道拱顶的左侧区域。同时,由裂隙分布范围可以将顶板分为严重破裂区、裂隙发育区和完整区,拱顶处严重破裂区钻孔深度为1.5m左右,左侧肩窝顶板严重破裂区钻孔深度为1.45m左右,右侧肩窝顶板严重破裂区钻孔深度为0.5m左右。表明+515m水平轨道大巷注浆加固后严重破裂范围由2.64m减小到1.5m左右,可见巷道顶板注浆加固效果较为明显。
图5注浆后轨道石门顶板裂隙分布范围图
2.1+515m水平轨道大巷变形破坏特征通
过分析+515m水平轨道大巷工程地质条件及支护措施,其主要变形破坏特征:(1)巷道顶板破坏严重,破坏范围达到2.64m,超过锚杆支护范围;
(2)巷道顶板破坏呈非对称性,两侧肩窝变形破坏严重,巷道两帮破坏相对较少,但两帮位移逐渐增大;
(3)锚杆支护构件失效严重;
(4)巷道底板遇水后,泥岩软化,巷道底鼓量较大。
2.2巷道变形破坏主控因素分析通过对红二煤矿+515m水平轨道大巷现场调查研究,发现引起巷道顶板下沉与底鼓的主要因素有5个方面:
(1)高地应力
通过查阅周边矿井相关文献可知:红一煤矿11采区(埋深约500m)垂直地应力为8.36MPa,最大水平地应力为17.15MPa,最小水平地应力为11.35MPa;红四煤矿+280m水平(埋深约1000m)的垂直地应力约为23.25MPa,最大水平主应力为23.36MPa,最小水平主应力11.51MPa;可见红一煤矿及红四煤矿的最大水平地应力均大于垂直地应力,因此推断红二煤矿水平地应力大于垂直地应力。在水平地应力的作用下,巷道顶板和底板极易发生破坏。
(2)岩性因素
+515m水平轨道大巷泥岩段巷道围岩主要以泥岩、碳质泥岩为主,泥岩类岩石层理发育,强度低,易风化破碎,胶结性差,泥岩饱和轴向抗压强度为0.8~5.8MPa,天然抗压强度为9.2~18.1MPa,巷道围岩呈现显著软岩特征,岩性差是巷道变形破坏的内因。
(3)岩层节理
+515m水平轨道大巷顶板岩层倾角约为18°,泥岩、碳质泥岩、粉砂岩等交互分布(见图6),节理、裂隙发育严重,裂隙主要发育方位角为45°左右,节理呈X型,将岩体切割成块石状(见图7),巷道开挖后,节理面整体较破碎,并与岩层层理相互剪切,易引起巷道帮部及两侧肩窝片帮、变形破坏。
图6泥岩、炭质泥岩、粉砂岩互层分布柱状
图7巷道与岩层相对位置示意图
(4)支护因素
锚网喷支护对软岩巷道的支护针对性较差,泥岩段巷道施工现场经常出现喷浆不及时现象,喷浆滞后距离达40~50m,导致顶板泥岩风化破碎严重,锚网与巷道顶板紧贴不够密实;同时锚杆螺母强度不够、锚杆支护构件匹配性不足,尤其是巷道护表构件强度不够,易引起巷道产生网兜、锚网被切断等情况。
(5)地下水的影响
+515m水平轨道大巷顶板局部有淋水现象,底板在水中,水理性研究表明,泥岩遇水后膨胀不大,破坏方式主要是崩解和碎裂,由于水的存在,泥岩软化系数增大,抗拉强度大幅度降低,造成底板底鼓严重。
3、巷道修复方案
3.1锚网索喷+注浆加固修复支护方案
结合红二煤矿矿井建设工程实际需求,+515m水平轨道大巷泥岩段巷道整修思路:挑顶→顶板打锚杆、挂网、初次喷浆→打锚索、挂网、二次喷浆→巷帮选择性修复→施工两帮及底板注浆锚杆→全断面高压注浆加固(底板注浆锚杆注浆和帮顶中空注浆锚索注浆加固)。
3.2巷道顶板修复支护
首先将尺寸不满足要求的巷道顶板挑顶至设计高度尺寸,然后对巷道顶板进行锚网索支护,当巷道断面成形不好时,顶板先采用锚杆-锚网-长锚索支护,一次喷浆厚度为100mm,然后滞后10m采用短注浆锚索—锚网支护(滞后距离可根据现场条件调整),第2次喷浆厚度为100mm,支护布置,如图8所示。
图8+515m水平轨道大巷顶板修复支护方案布置图
3.3两帮修复支护
根据+515m水平轨道大巷泥岩段巷道变形破坏规律,巷道两帮移近率仅为巷道设计断面宽度的0~8.6%,两帮支护采用限位抗剪高强蛇形锚杆进行巷帮支护,锚杆规格:φ20mm×2800mm;树脂锚固剂:MSK2350×1+MSZ2350×1;护表措施:金属网采用φ6.5mm钢筋焊接的网孔100mm×100mm的经纬网;锚杆托盘:选用200mm×200mm×10mm高强弧形托盘,锚杆托盘下部增加400mm×400mm×6mm钢带护板,预紧力为60~80kN(预紧力矩360N·m);锚杆间排距800mm×800mm;喷浆厚度200mm,喷砼强度等级为C20。
3.4底板修复及全断面注浆加固
(1)底板修复注浆
当顶板及两帮修复完成后,对巷道底板进行拉底。采用中空注浆锚杆进行注浆加固,中空注浆锚杆规格为φ25mm×2500mm,注浆锚杆间排距1500mm×1600mm,地坪厚度300mm,喷砼强度等级为C20。
(2)全断面注浆加固
+515m水平轨道大巷全断面注浆示意图,如图9所示。
图9+515m水平轨道大巷全断面注浆示意图
3.5全断面综合锚注加固技术
采用高强高预应力锚网索支护系统对围岩全断面整体加固,然后进行全断面注浆加固,使形成的围岩加固体能长期维持巷道的基本稳定。这种支护方法克服了因锚杆强度低、预应力小,注浆加固体在外荷载作用下存在较高的拉应力区,容易对加固拱产生张拉的弊端;同时全断面注浆加固增强了围岩的强度和整体性,并把锚杆端锚转变为全长锚固,保证了锚网索支护系统的长期稳定,而且采用“全断面”锚网索支护和注浆加固,能有效避免因局部支护薄弱点的破坏而使巷道整个支护失稳,进而实现巷道支护的长期稳定。全断面高强高预紧力锚注加固技术能使围岩形成多种形式的加固拱(即喷网组合拱、高强预应力锚杆压缩区组合拱、锚索压缩组合拱及注浆液扩散形成的注浆体加固拱),不同形式的组合拱相互作用,形成了加固拱“网络结构”的有机统一整体,可保证巷道的长期稳定[5]。
3.6修复后巷道表面位移观测
2023年1月5日—2023年3月4日对修复巷道进行表面位移矿压观测,如表3所示。
表3修复后巷道表面位移记录表
从表3可以看出,修复后巷道最大两帮移近量为85mm,最大顶底板移近量为90mm,现场支护可以满足现场巷道变形的要求。4结语根据+515m水平轨道大巷破坏机理与修复技术,得到如下结论:
(1)由于水平地应力大,应针对抵抗高水平地应力影响进行修复方案编制。
(2)巷道顶板泥岩易风化,破碎范围大,修复方案可采用注浆加固、U型钢支架等支护设计,增加巷道浅部顶板的强度或巷道护表结构强度。
(3)支护构件需相匹配,主要为锚网索支护材料及配件之间的强度和适应性的匹配、注浆材料与围岩特性相匹配、注浆压力与注浆范围之间的匹配等。
(4)巷道底鼓变形后期较为严重,修复方案应针对软岩巷道底板制定加固支护方案措施。
参考文献:
[1]仇亚男.高应力软岩大变形巷道稳定控制技术应用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18.
[2]杨春雨,赵长红.任家庄煤矿黏性红土层条件下巷道维修技术研究[J].中国煤炭,2020,46(11):118-122.
[3]蒋敬平,黄庆显,魏夕合,等.深井软岩巷道高强全锚注支护机理与技术应用[J].煤矿安全,2016,47(10):33-35.
[4]王志祥.测井曲线在红四井田煤岩层对比中的应用[J].宁夏工程技术,2012,11(1):61-64,67.
[5]许振鲁,平立芬.深部锚喷巷道全断面注浆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煤矿机械,2018,39(12):124-127.
文章来源:臧德梁.大埋深软岩巷道破坏机理与修复技术研究[J].煤炭技术,2025,44(03):62-66.
分享:
黄金是全球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卡林型金矿是全球分布较广泛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美国内华达州、犹他州以及我国的滇黔桂、川陕甘两个金三角内。卡林型金矿是一种难采选矿床,金主要以细微粒浸染状产于碳酸岩中,必须通过加压预氧化等方式使金暴露出来。
2025-05-07煤炭在国内能源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煤炭地质勘探是煤炭资源开发的前期基础工作,其目的是查明煤炭资源储量、质量、分布规律以及开采技术条件等,为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25-05-07根据对矿山中岩土、矿石种类、分布以及矿山内部具体形状等多方面情况来进行勘察钻探,对地质构造、岩层赋存情况、矿体规模等进行综合分析,本文通过实例阐述利用岩土工程勘察及钻探技术对某矿区的水文、工程、环境地址请进行分析,不仅能够促进该矿区开采计划的顺利制定,而且还能够在矿山开采的后续工作中将矿石的开发利用率最大化,从根本上有利于推动矿山开采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2025-05-07地采矿山的井下通风管理一直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由于井下空间相对狭小,自然光照不足,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地质灾害,如坍塌、涌水等,都给通风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1]。此外,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供氧量的需求也在逐步上升,这使得矿井通风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5-07在当前采矿充填工艺中,充填材料和充填工艺的选择,给矿山企业实际操作造成了诸多困扰,采空区充填充实率和充填工作效率难题凸显,鉴于这种情况,结合矿山回采工艺和流程以及一般顶板垮落特性,对充填材料和支护工艺进行改良。
2025-05-07当前多数选矿厂的一段磨矿分级系统由球磨机、渣浆泵和水力旋流器组成。球磨机磨矿过程中产生的碎钢球除了可利用圆筒筛部分排除外,通常随矿浆进入泵池经泵进入水力旋流器分级。由于碎钢球粒度粗、硬度大,容易造成渣浆泵磨损和故障,加剧水力旋流器磨损。
2025-05-05对于含向斜工作面开采,大部分煤矿采用跳采方式,即上下2个切眼的刀把式布置,等工作面正常后再布置全长工作面。该方式避开了恶劣的向斜构造,有利于设备正常运转及煤炭安全开采,但也丢失了大量煤炭资源,同时刀把式工作面衔接时准备工序繁多、对接工艺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1-3]。
2025-04-09倾斜煤层一般是指煤层倾角大于25°的煤层。倾斜煤层在我国分布广泛,特别是在我国西部部分矿区,其储量占比达到煤炭资源总量的60%以上,具有巨大的开采价值。近年来,随着中东部地区赋存条件较好的煤炭资源枯竭殆尽,为了保持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开采倾斜煤层。
2025-04-09在煤矿现场,瓦斯抽采管网复杂,积水的地点分散,大部分煤矿靠人工定时巡检放水,存在工作量大、放水不及时、放水器放不出水等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对自动排出瓦斯抽采管路中的积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祝钊等[3]通过对瓦斯抽采管路智能放水系统研究,采用PLC、电磁阀、浮球液位计等设计了一种自动放水系统,能够有效排出瓦斯管路中的积水。
2025-04-09蚁群算法凭借其卓越的鲁棒性、显著的正反馈效应及良好的兼容性,在路径规划领域展现了广泛的应用潜力。蚁群算法存在着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为克服这些不足,王志中[3]将启发式信息矩阵引入,兼顾了前期大范围搜索和后期快速收敛;WenxiangGao等[4]设计一种新的信息素扩散梯度公式,增强信息素作用。
2025-04-07人气:3317
人气:1993
人气:1964
人气:1860
人气:143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煤矿安全
期刊人气:3270
主管单位:媒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煤矿
国际刊号:1003-496X
国内刊号:21-1232/TD
邮发代号:8-293
创刊时间:197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463
影响因子:0.673
影响因子:0.642
影响因子:1.307
影响因子:0.48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