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矿用芳纶输送带的广泛应用,其损伤问题日益突出。提出一种双目线性X射线芳纶输送带缺陷检测方法。利用2组线阵列X射线光电检测模组进行输送带X射线图像采集,采用分层成像技术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层显示,有效地对输送带表面损伤和骨架损伤进行区分;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对损伤目标进行检测,提高芳纶输送带检测的准确性,避免芳纶输送带异常未能及时发现造成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芳纶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具有卓越的强度和轻质的特点[1]。芳纶绳芯输送带逐渐取代钢丝绳芯输送带,成为矿山强力运输的主要选择。随着矿用芳纶输送带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其损伤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常见的损伤类型包括断裂、磨损、接头伸长等。这些损伤不仅会影响输送带的正常运行,降低运输效率,而且如果不能及时检测和修复,还会导致输送带的进一步损坏,甚至引发严重的生产事故[2]。
目前,芳纶输送带损伤检测仍处于初始的研发阶段,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检测体系。在现有的芳纶输送带检测方法中,对输送带接头进行检测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3]。这种方法主要借助电磁或者RFID技术来实现[4-5],在输送带接头处预埋电磁线圈或RFID标签,通过监测这些线圈或标签的信号变化来检测接头是否出现伸长、断裂等故障[6-7]。该方法易受电磁信号干扰,从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8]。
本文提出一种双目线性X射线芳纶输送带缺陷检测的方法,利用2组线阵列X射线光电检测模组,对输送带进行全方位、高精度的X射线图像采集。2组模组相互配合,从不同角度捕捉输送带深度信息,采用分层成像技术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层显示,能够有效地对输送带表面损伤和骨架损伤进行清晰区分。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对损伤目标进行检测,能够提高检测准确率和实时性,有效避免芳纶输送带异常未能及时发现而造成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对于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双目线性X射线分层成像方法
由于芳纶芯骨架材质和上、下橡胶层材质密度较为相近,采用传统的单目X射线技术无法有效区分骨架损伤和橡胶层损伤;而采用双目X射线成像技术进行成像,能够通过视差原理有效地对输送带骨架和上、下覆盖橡胶层进行区分,能够更准确地定位损伤位置[9],有效地区分骨架损伤和表面损伤,对输送带健康状况进行更加精准的评估。
1.1双目成像原理
X射线双目成像是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原理[10],通过X射线源发射宽幅X射线束,对物体进行照射,然后由前后间隔的2组线阵探测器分别接收从不同角度穿透输送带后的X射线信号,从而获得输送带在2个不同视角下的X射线图像,如图1所示。
图1双目X射线分层显示原理
通过对2个视角下的X射线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利用图像匹配技术得到图像中对应点的位置差异,即视差。根据视差和2组线阵探测器及射线源的位置关系,通过计算得到输送带图像各部分的深度信息,对输送带进行分层显示。
1.2分层成像
分层成像算法实现过程包括图像采集、立体匹配算法和分层成像。
(1)图像采集
采用前后布置的2组光电检测模组进行运行输送带的扫描,通过信号采集模块进行图像采集,生成前后2幅运行状态下的输送带深度图像。在实验室环境下,根据2组采集模组采集的图像和前后2组光电检测模组分别采集到的芳纶芯输送带深度图像,通过采集图像中的信息无法直接区分骨架损伤和上、下橡胶层损伤。
(2)立体匹配算法
使用Harris算法来提取两幅输送带深度图像的特征点。该算法通过计算图像局部区域的梯度变化来检测角点,能够有效地提取出图像中的特征点。
采用D-Census双目立体匹配算法进行2组图像的匹配。Census变换对于双目X射线输送带图像中的前视图,针对每个目标中心像素点p,建立一个矩阵窗口,并考虑中心邻域N内的每个像素点q。通过比较p和q的灰度值,生成一个二进制字符串来描述p邻域内像素强度的排列情况。此过程能够捕捉输送带图像中局部像素强度的相对排序信息,为后续的立体匹配提供基础特征。Census算法反映中心像素点与其邻域内像素的相对亮度关系,其灰度值定义的映射关系为
在进行双目视觉立体匹配时,需要计算2个视图中对应像素点的Census变换后输出的二进制比特串,然后根据这2个比特串进行下一步汉明距离的计算,就可以得到这2点的相似度。
D-Census算法采用Dice系数来取代Census变换中使用的汉明距离,Dice系数是用于衡量2个集合相似度的指标。在立体匹配算法中,将2个视图的Census变换结果视为2个集合,通过计算其交集和并集来评估相似度。Dice系数定义为交集的2倍除以2个集合元素数量之和,首先通过按位与操作计算2个Census变换结果的交集(即两者都标记为1的位的数量),然后计算交集的2倍及2个集合的元素数量之和。Dice系数在处理具有复杂纹理、光照变化或一定程度遮挡的图像时,能够提供更为鲁棒的匹配性能,其数学表达式为
为每个目标像素点p寻找在视差搜索范围dmin和dmax内相似度最高的匹配点,以Dice系数作为2个像素点的匹配代价
(3)分层成像
双目X射线成像视差原理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原理,与可见光中双目立体视差原理相似。在双目X射线成像中,通过2个不同角度的X射线对物体进行照射,获取不同视角下的图像,如图2所示。以2个相机的中心连线距离为基线,当空间中的一点P在2个相机中的成像点为P1和P2时,将射线源位置定义为初始点,P点在前光电模组中成像位置点P1,X轴上坐标为x1,P点在后光电模组中成像位置点P2,X轴上坐标为x2,则2组光电模组的视差为
图2X射线双目立体视原理
X射线成像模型与可见光在视差的形成上有所区别,空间中一点P(x,y,z),经过X射线后在前光电模组中投影点为P1,经过X射线后在后光电模组中的投影点为P2,P点在输送带运动平面运动距离为d。以X射线源为坐标原点,射线源的中心轴与探测器相交于点C,向右为坐标系正方向,则P1的坐标为(x1,y,z),P2的坐标为(x2,y,z)。根据三角形相似原理,可得被测物的空间坐标;随着物体深度Zp的增加,视差D会逐渐减小。根据视差的大小可以判断目标物体不同的深度。
2、Shufflenet-YOLOv8损伤检测模型
采用Shufflenet-YOLOv8检测模型进行芳纶输送带损伤检测。使用Shufflenet_V2替换YOLOv8的主干网络,采集到的芳纶输送带X光深度图象生成芳纶输送带损伤图像数据集,通过数据集对ShufflenetYOLOv8芳纶输送带损伤检测网络进行训练,最终利用训练好模型进行芳纶输送带损伤在线检测。
3、实验及结果分析
(1)分层成像实验采用本文设计的矿用芳纶输送带无损检测系统进行成像实验,对系统参数进行设置,将数字可调X射线发射器的电压设置为80kV,电流设置为2.5mA,前后2组光电检测模组间距设置为150mm。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芳纶输送带进行分层成像实验,根据实际情况将芳纶芯输送带分为上橡胶层、芳纶芯骨架层和下橡胶层3层进行显示,如图3所示。
图3芳纶输送带分层立体成像
(2)损伤检测实验
芳纶输送带损伤检测实验的硬件环境选用Win10操作系统,CPU为i9-12900k,GPU为RTX3090(24GB)、深度学习框架为PyTorch1.8。训练参数设置:批量大小为16,优化器采用Adam算法,初始学习率为0.01,每经过一定轮数后学习率减少90%,动量设置为0.94。对Shufflenet-YOLOv8输送带损伤检测模型进行训练与测试。
采用LabVIEW平台进行上位机软件设计,加载Shufflenet-YOLOv8输送带损伤检测模型进行现场实验,得到检测结果如图4所示。
图4实验检测结果上位机显示界面
4、结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双目线性X射线芳纶输送带缺陷检测方法,通过双目X射线分层成像技术进行芳纶芯输送带分层立体显示,采用ShufflenetYOLOv8对芳纶芯输送带进行损伤检测,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芳纶芯输送带损伤检测的高精度和实时检测要求。未来将进一步优化模型,以提升其在更多复杂场景下的适应性和泛化能力,进一步提高检测效果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震宇,宋鑫,李朝红.煤矿用芳纶绳芯阻燃输送带的研制[J].中国橡胶,2021,37(2):53-55.
[2]王晓凯,张晓飞,郭大波,等.钢丝绳芯输送带接头检测的纹理编码研究与应用[J].煤矿机械,2015,36(9):220-222.
[3]郭宽宽.基于图像匹配的钢丝绳芯输送带接头故障检测算法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22.
[4]张瑞平,李文武,张改转.基于传感技术的输送带接头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J].煤炭技术,2016,35(7):231-233.
[5]毛清华,贺鑫,马宏伟,等.基于特征间隔的煤矿钢丝绳芯输送带接头自动定位方法[J].煤炭技术,2019,38(2):129-131.
[6]李现国,张灿,张磊,等.钢丝绳芯输送带接头伸长量计算方法[J].工矿自动化,2018,44(4):8-13.
[7]方崇全,樊荣,张荣华.新型钢丝绳芯输送带接头抽动检测算法[J].煤矿机械,2015,36(4):13-16.
[8]李现国,苗长云,符祎,等.矿用输送带接头伸长量计算及故障检测方法[J].煤炭科学技术,2015,43(3):82-86.
[9]邹小庆,王经瑾.X射线分层成像的深度谱立体匹配技术[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9(3):19-22.
[10]田婷,陈平,刘宾.基于立体匹配技术的X射线分层成像方法研究[J].机械与电子,2021,39(9):3-7.
基金资助: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重点项目(18YFZCGX00930);
文章来源:郭鹏飞,刘晓亮,唐俊飞,等.矿用芳纶输送带X射线无损检测方法[J].煤矿机械,2025,46(04):192-194.
分享:
对于含向斜工作面开采,大部分煤矿采用跳采方式,即上下2个切眼的刀把式布置,等工作面正常后再布置全长工作面。该方式避开了恶劣的向斜构造,有利于设备正常运转及煤炭安全开采,但也丢失了大量煤炭资源,同时刀把式工作面衔接时准备工序繁多、对接工艺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1-3]。
2025-04-09倾斜煤层一般是指煤层倾角大于25°的煤层。倾斜煤层在我国分布广泛,特别是在我国西部部分矿区,其储量占比达到煤炭资源总量的60%以上,具有巨大的开采价值。近年来,随着中东部地区赋存条件较好的煤炭资源枯竭殆尽,为了保持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开采倾斜煤层。
2025-04-09在煤矿现场,瓦斯抽采管网复杂,积水的地点分散,大部分煤矿靠人工定时巡检放水,存在工作量大、放水不及时、放水器放不出水等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对自动排出瓦斯抽采管路中的积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祝钊等[3]通过对瓦斯抽采管路智能放水系统研究,采用PLC、电磁阀、浮球液位计等设计了一种自动放水系统,能够有效排出瓦斯管路中的积水。
2025-04-09蚁群算法凭借其卓越的鲁棒性、显著的正反馈效应及良好的兼容性,在路径规划领域展现了广泛的应用潜力。蚁群算法存在着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为克服这些不足,王志中[3]将启发式信息矩阵引入,兼顾了前期大范围搜索和后期快速收敛;WenxiangGao等[4]设计一种新的信息素扩散梯度公式,增强信息素作用。
2025-04-07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带式输送机是煤炭生产转运的关键设备,其运行工况对生产效率及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1]。传统的方法是使用皮带电子秤等装置实时监测过煤量,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带式输送机进行调速,这种监测方式存在维护成本高、可靠性低、调速慢等缺点[2]。
2025-04-07目前,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总粉尘检测。赵政[5]研发了低功耗、高精度的总粉尘传感器;陈建阁等[6]开发了无堵塞、易维护的光散射法无动力检测技术;ZHANGZhaopeng[7]设计了低成本高精度的Mie散射检测系统;ZHANGHao等[8]结合Mie散射理论,研究了粒径和折射率对光强分布的影响,并开发了煤矿高精度测量传感器。
2025-04-07锚杆支护能够快速对围岩产生初撑力,提高围岩抗压、抗剪强度,最大限度地减小巷道的收敛变形,是一种快速、安全、经济的巷道支护方式,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巷道支护方式[1-2]。锚杆钻机沿空间分布,可同时施工,降低支护对掘进总时间占比,提高支护效率[3-4],是短壁开采中巷道掘进的安全高效锚杆支护设备。
2025-04-07在煤矿开采领域中,防治水设备的稳定运行是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石。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地质条件的复杂化,防治水设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故障预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传统依赖于单一传感器数据的振动信号分析方法在面对设备振动信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设备的真实状态[1]。
2025-04-07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矿山开采技术的快速发展,矿用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成为了矿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矿用振动传感器作为监测矿山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重要工具,其研究与应用对于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及提升矿山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025-04-07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频发所引发的社会关注度持续升温,促使国家对煤矿安全标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全面升级改造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促进了矿用传感器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智能制造浪潮正席卷全球制造业,其核心内涵在于通过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
2025-04-07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煤炭科学技术
期刊人气:3015
主管单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0253-2336
国内刊号:11-2402/TD
邮发代号:80-337
创刊时间:197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463
影响因子:0.673
影响因子:0.642
影响因子:1.307
影响因子:0.48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