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讨如何开发和利用云南滇西野生食用菌资源

  2020-04-30    32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成为云南许多农户脱贫致富的突破口,采集和销售野生食用菌是脱贫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其组织管理方面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模式陈旧,产业融合度低,资源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矛盾不断激化,传统经验保障食用安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科研院所同企业的结合不到位,科研成果转化弱,在出口竞争中处理劣势。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云南省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研究,是实现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关键词:
  • 利用
  • 开发和利用资源
  • 滇西
  • 野生食用菌
  • 加入收藏

云南滇西的森林资源很丰富,地理气候多样复杂,孕育出种类繁多的野生食用菌。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使野生食用菌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开展了一系列全面参与的如招商引资、野生食用菌贸易和美食活动,对野生食用菌的文化内涵进行充分挖掘,再将其融入到城镇的建设当中去,采用特色饮食文化和别具一格的景观艺术造型来吸纳游客,大力营造浓郁的发展氛围。


1、野生食用菌资源在滇西的开发现状


1.1 野生食用菌开发的位置条件

上包括丽江、楚雄、大理、保山、德宏、怒江、迪庆、临沧等地市州,位于云南的西部,交通区位良好,境内有广大铁路和楚大高速公路并列从城中穿过,在古代有“九府通瞥”的美称,是通至滇西地区的咽喉要塞。该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貌地形和气候条件,滇西丰富的森林资源、多样的立体气候类型、独有的地貌地形和广阔的森林覆盖面,这种环境有利于野生食用菌生长。

滇西境内野生食用菌类资源种类繁多,迄今为止,已发现的野生食用菌的种类就有390多种,大约占比全国930余种野生食用菌的31.3%,占云南670余种野生食用菌的43.3%,野生食用菌资源每年的储存量高达1万多吨,在这些菌种当中,常见的包括块菌、松茸、干巴菌、虎掌菌、羊肚菌等,其中松茸广泛分布于滇西的10个乡/镇地区、61个村委会,已超400km2覆盖面积,其出菇期在5月份至11月份之间,生长的周期较长,具有个头大、颜色好、味道鲜美的特点,云南地区是松茸的主要产区之一[1]。滇西北分布的野生食用菌有青冈松口蘑、假松口蘑、松口蘑、金耳、变绿红菇、黑脉羊肚菌[2]。

1.2 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初期市场开发

在2001年,滇西首次成立了云南关于野生食用菌的交易市场,迄今为止,在公安部门和税收部门以及工商部门和城建部门这些执法部门的协调下,还有企业的支持下,通过增强监管使野生食用菌市场逐渐发展起来。目前,滇西已经建成了规模较大的4个野生食用菌交易市场,在此综合市场环境的促使和影响下,同时也就成为滇西、滇中经济交汇圈内的野生食用菌买卖中心,买卖野生食用菌的商户就有100多家。

1.3 开发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品牌意识逐步增强

滇西的野生食用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其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也在逐步提高。近几年云南西部等地都会举办一些和野生食用菌相关的活动用以拉动招商引资及当地的野生食用菌产业长期稳步发展,在第十二届美食文化节招商会上,成功签约的项目共计33个,共计成功协议的投资资金达66.7亿元,这其中已经成功签约了的合同有10个,共计投资资金达55.1亿元,有33个项目已经签订投资服务合同,共计投资资金达11.6亿元,其中,部分项目触及农业、工业、光伏、风力发电及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3]。

1.4 “互联网+”运营模式下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开发

要想使野生食用菌的销售量增大,并且价格有保障就必须提高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和知名度,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倡导下,滇西成立了一个收集野生食用菌信息的网站,其中包含许多与野生食用菌有关的多维度信息。目前,该平台客户主要来源于云南、四川、福建等省份,以及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拥有将近400家企业会员以及14000多名个人会员,注册用户达68万余人,且人数还处于不断上升增加趋势[1]。截止当前,在平台上销售的商品超过300种,这其中主要包括包含了野生食用菌鲜品、野生食用菌干品,还有各种各样的用野生食用菌精细加工有关产品[4]。在经历了10个月的迅速发展后,该平台每日流量查询已接近20余万次,国内以及日、韩和欧盟地区是客户的主要来源,已经了突破3000万元销售额,日平均销量单数的纪录已经高达10000多单,另外还拓展开发了跨境电商业务,同时,要求相关行业5名专家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支持,对来自当地10个乡镇的近千人进行专业培训[5]。此外,滇西地区也加快了建设一个现代化市场的步伐,将包含信息、物流、仓管和现场交易、以及电子交易等。


2、针对野生食用菌资源开发的建议


2.1 在政策引导下有序开发

2001年云南省从政策上大力支持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特印发了《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通知,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已初具规模,当地适宜的生态气候为人工培育高价值食用菌提供良好的万方数据自然环境条件,大大降低了食用菌产品的开发成本,同时为反季栽培的食用菌提高了市场竞争优势。但是,云南省的野生食用菌产业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中仍然有许多阻碍,第一,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不协调、对资源严重的浪费和破坏;第二,在对野生食用菌人工驯化这一进程发展比较缓慢;第三,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2.2 坚持科学引导、传承发展

在滇西的生态和经济发展中,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调查显示随着野生食用菌的开发,在每年6月~9月的雨季,滇西地区就有约50000人到山上采集野生食用菌[6]。野生食用菌的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超过了2000t的产量,折合资本3000多万元产值[5]。从社会层面分析,野生食用菌实现一林多用、立体化管理的目的。故此,秉持正确科学技术及科学发展观,野生食用菌产业可以给滇西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福利保障。

2.3 坚持产业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野生食用菌产业在传承发展时,在野生食用菌产业自由发展的初期一直处在较为弱势的情况,其所被期望的综合效益没能达到,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通过综合性的开发和利用本地区内的野生食用菌资源使其朝产业化快速发展,在政策层面上构建滇西地区的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开发支持体系,依附滇西地区的资源优势,是其最终获得的经济方面的效益的必经之路。根据该项目综合分析,建议在滇西县可以将开发野生食用菌作为当地特色化可持续发展产业,制定和完善各项优惠政策用以促进野生食用菌发展;通过政府部门宣传,企业招商引资,与其他企业合作,创办自主品牌,发展自主品牌等多重途径,将野生食用菌推广到更广阔的市场。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规划战略很是必要,首先,在3年!5年时间内将原本依靠野生采集为主的野生食用菌过渡为野生采集和生态栽培共存的方式,然后,在5年!8年时间内逐步的完善整个产业链的进步和发展,将食用菌产业长期发展,使其成为滇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产业[8-9]。

2.4 坚持驯化栽培,培育特色

开发层次浅、技术含量低是滇西野生食用菌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该问题则,同时,提高野生食用菌驯化栽培,加强对相关产品研发探究等能力。

2.5 坚持人才战略培养

加强引进、选拔和培养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营销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方针。依托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人才资源和技术引导,定向培养输出专业的食用菌人才,加强研究和应用食用菌科学技术。特别是加大研究、应用和推广实用技术,加速建立其相关研究中心,培养当地的人员成为该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10]。


3、总结


综上所述,根据资源特性开发并利用偏远地区的农产品,确立其重要的产业,为资源开发打开市场可采用“互联网+”的途径,以便更好的吸引投资者;同时其他产业在主导产业的带动下一起发展,达到农业的集约化;将高校人才优势和科学力量与定点扶贫县相结合,建立联合研究试验室和野生菌示范基地,探索出一种产业扶贫的精准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章良.农业生物工程研究和产业的现状及其我国发展的策略[J].中国农学通报,1997,13(1):75-92.

[2]臧穆,蒲春翔,邬建明,等.印度块菌在我国分布的确认[J].中国食用菌,1992,11(3):19-39.

[3]中国"南华第十二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招商项目签约[DB/OL].(2017-03-11)[2019-11-04].

[4]林彩民.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M].北京:科技画报出版社,1999.

[5]卯晓岚.中国食用菌物种资源回顾与展望[J].中国食用菌,2000(增刊):9-13.

[6]桂明英,徐俊.云南食用菌资源开发刊用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J].中国食用菌,1999,13(1):5-7.

[7]王书洁.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农业经济,2003,15(4):39.

[8]李怡,高岚.野生食用菌开发利用的效益分析及发展策略———基于四川省平武县的案例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7,22(27):290-292.

[9]裘维蕃.菌物学大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10]张光亚.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与贸易[J].食用菌专栏,2004,11(7):46-48.


乔颖,李民田.云南滇西野生食用菌资源开发与利用[J].中国食用菌,2020,39(2):213-215.

基金项目:河北省保定市科学技术协会自然课题(KX2014A1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资源科学

期刊名称:资源科学

期刊人气:123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7-7588

国内刊号:11-3868/N

邮发代号:82-4

创刊时间:197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