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析贵州省威宁县荞麦产业发展情况

  2020-06-20    104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文章分析了威宁县荞麦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荞麦产业发展中存在土地流转不畅、发展资金不足、集约化与规模化生产经营程度低、栽培技术落后、专业性不强以及荞麦品种单一等问题,提出要更新农民的思想观念、促进土地流转、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扩宽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加强荞麦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建设、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新品种、拓宽销售渠道以及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 关键词:
  • 发展情况
  • 威宁县
  • 对策
  • 甜荞
  • 苦荞
  • 荞麦产业
  • 问题
  • 加入收藏

威宁县荞麦的种植主要有甜荞和苦荞两种。甜荞口味好,主要是食用,花还是很好的蜜源。苦荞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籽粒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的含量普遍高于玉米、大米和小麦,并且有清热解毒、消炎、扩张冠状血管和降低血管脆性、止咳平喘祛痰等防病、治病作用,以及保肝、补肾、造血、增加免疫功能、强体健脑、美容等功效。


1、发展情况


威宁县的气候特点是冬暖夏凉、雨热同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春干旱,夏秋潮湿,气候资源是日照多、辐射强、光质好、日温差大,6月下旬—9月晴雨相间、阳光和煦、光能丰富、温和湿润,是光合效率最高的季节,非常适宜苦荞的生长发育。威宁县生产的甜荞、苦荞产量高、品质优,素有“荞乡之称”。目前,甜荞的栽培品种以威宁本地品种为主,威甜一号、丰甜一号等优质品种的栽培还不多。苦荞栽培的品种主要是黔苦2号和黔苦3号。威宁荞麦种植历史悠久,但之前都是农户散种,不成规模,2015年威宁县成立了“特色农业产业服务中心”,将其作为特色产业发展,在发展地方经济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

1.1投入资金

2016年投入100万,2017年投入120万,2018年投入80万,全部资金来源于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优质特色粮食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政府没有财政资金投入1。

1.2种植情况

从近几年数据看,全县荞麦平均每年种植18万亩左右,各年产量产值如表1所示,以种植苦荞为主,苦荞种植面积远远高于甜荞的种植面积。综合来看种植面积有减少的趋势,从2016年的20.8万亩下降到2018年的16.5万亩,随着种植面积的减少,总产量也跟着下降。2018年农业合作社维持3个,从全县荞麦产业发展的前景来看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且农业合作社同时又是荞麦加工企业,专业化程度也不高2。

表12016—2018年荞麦种植情况

1.3荞麦加工情况

威宁苦荞的加工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加工的产品有荞酥、苦荞茶、苦荞面条、苦荞酒、苦荞米等10余种,威宁“荞酥”曾获得“2007年贵州省名特优农产品”称号。到2018年底,已投产的加工企业10个,其中龙头企业2个,小作坊糕点厂近50个,年需苦荞原料约1.8万吨1。主要加工企业有威宁县东方神谷有限责任公司、威宁县亚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威宁县蒋风明苦荞系列食品厂、贵州威宁荞麦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威宁县荞贝食品加工厂等[2]。

1.4品牌建设

为了突出威宁县荞麦品质的优势,该县加强宣传推介威宁苦荞产品,由威宁县农牧局牵头,联合质监、统计等多部门,共同组织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6年10月“威宁荞麦”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评审,“威宁荞麦”成为继“威宁党参”“威宁荞酥”“威宁洋芋”之后的第四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近年来,随着荞麦产业的发展,荞麦产品品牌也日益丰富,目前全县注册的品牌商标主要有“可渡河”“黔农奉苦荞茶”“马摆大山”“茗荞芗”“蒋凤明”“戴永菊”等15个品牌。

1.5产学研结合

为威宁县提供荞麦研究技术的有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生物技术研究所、威宁山地特色农业科学研究院、威宁县裂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项目实施的主体是威宁县裂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威宁县东方神谷有限责任公司,由威宁县农牧局负责项目实施监管,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撑。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目前累计实施了研究、示范应用项目10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省农业丰收一、二等奖各1项,选育审定农作物新品种11个,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国家专利2项,发布省级技术工程13项。


2、存在的问题


2.1土地流转不畅

一些农户的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认为土地流转出去没有自己种有保障,再加上租金低,致使他们宁愿单打独斗也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基地。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没有形成集中经营管理,造成收益不高,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影响了荞麦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2.2发展资金不足

威宁县荞麦产业发展的资金均来源于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优质特色粮食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6年投入100万元,2017年投入120万元,2018投入80万元,呈现递减趋势,而且地方政府没有专项财政资金投入,其它途径的投融资很少。由于发展资金不足,最多也只能满足现有生产经营的需要,在加工设备升级、产品质量检测、项目验收、新品种研发等方面资金明显匮乏。对于农民来说,一方面政府的扶持资金很有限,另一方面,荞麦的种植相对于马铃薯、烤烟等来说,效益较低,因此在种植荞麦上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少。

2.3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程度低

全县有590个村种植荞麦,占97.4%,但许多地区都是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人工播种和收割,在海拔比较高、地势不平坦的地区,种子撒播下去需要用人工或者牛犁来翻种,只有在少部分地势比较平的地区才能用小型农机进行播种,生产成本较高而效益较低。全县规模化的种植很少,很多乡镇种植面积不足500亩,基本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不仅不利于栽培技术的推广,而且农民抗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的能力弱,严重制约了农户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

2.4栽培技术落后,专业性不强

荞麦的栽培在土壤、种子、防止病害虫等方面很有讲究。然而在全县的大部分地区,分散种植的农民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仅凭借以往的种植经验进行栽培,导致种子播下后出苗不齐,生长缓慢。出苗后最多就是施点肥,有的甚至连肥都不施,后期基本不进行管理,任其自然生长,因此产量较低,亩产也就100公斤左右。栽培技术落后不仅影响农民增产增收,也影响荞麦产业的发展。

2.5荞麦品种单一,新品种更新缓慢

当前荞麦的栽培品种大多以农家自留品种为主,不仅品种混杂,而且重复种上几年的品种,种子的品质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弱化,出现籽粒过早脱落的现象,荞麦的产量也会下降。在贵州省的荞麦品种中,大约有10个通过审定,但是威宁县种植最为广泛的甜荞品种为传统的品种,苦荞品种基本是黔苦2号和黔苦3号,单产高于黔苦2号和黔苦3号的黔苦5号却很少种植。此外,荞麦新品种的选育、改良和引进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荞麦产业发展的步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荞麦产业的发展。


3、对策建议


3.1更新农民的思想,促进土地流转

政府要加强对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宣传力度,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土地流转的好处,把农民从传统生产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调动他们参与荞麦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确定合理的流转费,并与种植大户和企业做好衔接工作和监督工作,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农民应该主动学习,了解国家的政策,支持政府工作,促进土地顺利流转。

3.2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扩宽融资渠道

1)政府要在统筹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划拨专项荞麦产业扶持资金,并根据产业发展情况逐年有所提高。特别是对贫困户,要有针对性地给予资金扶持。同时要加强对资金扶持情况的监督,确保资金用到实处,足额发放;2)加大金融机构对荞麦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要面向农业开放,降低农业贷款的门槛;各类银行对新办企业、贫困户要提供一定数额的政策性低息或无息贷款;税务部门对新办产业在一定的时期内要政策性地少收或免收税;保险公司要充分运用政策为荞麦产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险;3)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并给予法律和政策保障,大力引进社会资本投入到荞麦产业,以弥补财政资金不足。

3.3大力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

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民生产经营、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方面的好处,并组织农民到一些成效显著的专业合作社参观考察,让农民感同身受,了解它、接受它,从而自觉参与,使农民从传统的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中解放出来,为荞麦产业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开辟道路。对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指导和管理,使它们能科学生产经营、科学管理、规范运作,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3]。

3.4加强荞麦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建设

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它们的引领作用。对现有的产业园区(种植基地)加强指导和管理,大力提高它们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对条件成熟的发展为示范性产业园区,带动其它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和管理力度,使它们再上一个台阶,并着力再培育一批龙头企业[4]。协调好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关系,充分发挥示范性园区和龙头企业在荞麦生产经营中的引领作用,形成协同发展的格局,推动荞麦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3.5开发新品种,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新品种

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合作,充分利用它们在研发方面的优势,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研发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高质的新品种。对现有品种进行筛选,淘汰低质低产品种,对现有的优良品种进行改良优化,进一步提升其产量和质量。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县大力推广种植优良品种和新品种。政府在种子价格上给予适当补贴,使农民愿意买而且买得到新品种,以大幅度提高荞麦的产出率。

3.6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扩宽销售渠道

目前该县有“可渡河”“黔农奉苦荞茶”“马摆大山”“茗荞芗”“蒋凤明”“戴永菊”等15个荞麦品牌,但品牌较杂糅,著名品牌还不多,知名度也不够高,因此在品牌建设上还要做好以下工作:1)政府引导,统一规划“荞麦”品牌。从上述荞麦品牌可以看出,有以人名命名的,有以地名命名的,品牌比较杂糅,可以将各种品牌重新进行整合,以原有较出名的荞麦品牌为基础,整合成几个大品牌,打造成知名品牌,比如荞麦糊、荞麦粥可整合为一个品牌,苦荞粉、苦荞麦片、苦荞面条可整合为一个品牌,等等。2)打造新品牌。仅靠现有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在把现有品牌打造成知名品牌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打造出一些新品牌。要在充分考虑现代人对苦荞保健、美容等需求的基础上,对荞麦进一步作深加工,再打造出一些新品牌。目前还没有甜荞加工产品,只有甜荞米,可开发出一些甜荞品牌产品。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除了用传统的广告宣传、电视宣传、展销会和博览会宣传外,还可借助现代媒体技术进行宣传,如政府或企业的官网、微信、微博等。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虎杖、荞麦及金银花的生物学特点及药用价值[OL].

[2]胡鞒缤,姚瑛瑛,李艳琴,等.荞麦植株各部位总黄酮含量的测定与比较[J].食品与药品,2013(6):17-19.

[3]张艳,肖昌智,张军龙,等.威宁气候与农业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4):321-322.

[4]陈庆富.荞麦属植物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苏怀鲜,黄朝宾.贵州省威宁县荞麦产业发展分析与思考[J].南方农机,2020,51(11):25-2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大麦与谷类科学

期刊名称:大麦与谷类科学

期刊人气:40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673-6486

国内刊号:32-1769/S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