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哈尔滨市区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措施分析

  2020-11-19    23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门一直将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视为重中之重。按照“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对地下水型水源地污染防治要求,哈尔滨市近期对区县级典型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生态环境开展调查研究。以该调查研究为基础,查找水源地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可行保护对策,以期实现本地区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亦为“十四五”时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 关键词:
  • 保护对策
  • 区县级
  • 哈尔滨
  • 地下水型水源地
  •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 加入收藏

近年来,我国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迫在眉睫[1]。为此,国务院、生态环境部相继出台文件[2],指导地方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并从中强调生态环境基础调查的重要性,对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状况调查等工作提出要求。按照中央及生态环境部等上级部门的要求,哈尔滨市每年开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工作。


1、哈尔滨市区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


1.1 基本状况

根据最新的评估结果[3],参与水源环境状况评估的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10处,均为在用水源地。按水源类型划分,宾县二龙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和延寿县新城水库饮用水水源为湖库型(地表水水源),其余均为地下水型(地下水水源)。

参评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在各区、县的分布。除尚志市有2处水源地外,双城区、巴彦县、宾县、依兰县、延寿县、木兰县、通河县、方正县各有1处水源地。

据统计[4],2019年度,10处水源总取水量为9562.3万t,总服务人口为90.1万人;水源地的服务年限最短为7年,最长已达31年;年实际取水量在180万t/年~1441.58万t/年。

8处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中,双城区双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的水源井数量最多,地下水水位埋深在7~120m,埋藏条件分为潜水和承压水,含水介质类型均为孔隙水。

1.2 水源水质情况

2019年,全市10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水量6678.1万t,水量达标率为72.9%。地表水水源主要污染项目为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地下水水源主要污染项目为锰、铁、氨氮。近5年,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详见表1。

表12015—2019年哈尔滨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存在的问题

根据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近5年的水质情况以及周边的环境状况调查,共梳理出以下4类问题:

A.水源水质不达标。《哈尔滨市地级以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报告》(2018年度)显示:2处湖库型水源中有1处为不达标水源,即延寿县新城水库水源地;8处地下水型水源地中有5处水源为不达标水源,分别位于方正县、通河县、双城区、木兰县、巴彦县。

B.水源地保护区周边存在企业和道路风险源。延寿县新城水库上游支流保护区周边存在企业污染。5处不达标的地下水型水源地中,方正县、巴彦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周边均存在企业污染和交通穿越,双城区地下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存在交通穿越,部分取水井临街,基本为乡村道路,人流量、车流量较少。

C.水源地水源井周边存在农田。2处湖库型水源地保护区、7处地下水型水源地保护区内均存在农田,其中双城区地下水源地取水井均分布在农田中。据调查,哈尔滨市农业氮肥利用率平均不足40%[5],未被农作物利用的化肥部分残留,通过农田径流、降水、渗漏等方式流失,对地表环境造成很大冲击,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农田残留的化肥农药易随地表径流渗入地下而影响水源水质。

D.水源地水源井周边存在居民区。2处湖库型水源地保护区、5处地下水型水源地保护区内均存在村屯。水源地附近的村民多使用简易旱厕,无防渗措施,村民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和堆放,污水垃圾等污染物质通过地表径流污染水源水质。

2.2 原因分析

全市2处县级地表水湖库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延寿县新城水库近4年水质下降,分析原因为水库上游保护区外存在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且水源地附近分散式人口多使用简易旱厕,无防渗措施,产生生活污水、农田化肥、人畜粪尿等污染物,对库区水质环境造成危害和破坏。

其余8处县级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仅3处水源地水质达标,综合考虑水源井数量、水源水质主要污染项目等因素,并结合现场踏查,以双城地下水源为例,深入分析哈尔滨市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污染原因。

由表1可知,近5年双城地下水源水质状况稳定,水质均为Ⅴ类,铁、锰和氨氮为该水源地的普遍超标指标。铁、锰指标超标究其原因与该区域的地质情况有关。双城区位于松嫩平原东部高平原腹地,区域地质上部为黄土状粉质黏土层,黄色、黄褐色、垂直节理发育,大孔隙,含铁锰质结核和植被根系,且该区域地下水铁离子含量偏高,介于0.6~7.2mg/L,个别地带地下水铁离子高达8mg/L[6],因此水源地水质铁、锰超标主要受黑龙江省地下水原生环境影响,铁、锰天然背景值普遍偏高所致。

双城地下水源地水源井分布在双城区市区东部、北部区域。双城区总地势东高西低,东部相对为补给区,由此判断水源井位于地下水的补给区域。该区域地下水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其次为东部邻区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再次为水田渠系渗入补给,由于该区域顶部黄土状粉质黏土垂直裂隙发育、孔隙大,更有利于大气降水入渗,鉴于该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主要为耕地,同时包括部分蔬菜大棚,由此判定,该区域种植蔬菜、农作物所使用的化肥、农药成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其极易随降雨入渗,对水源地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水源地氨氮指标超标。


3、氨氮污染途径分析


根据近5年的县级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方正地下水源、双城地下水源以及木兰地下水源存在氨氮指标超标问题,这与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密不可分。以双城地下水源地为例,该水源地开采含水层为孔隙承压水含水层,结合双城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双城区内孔隙承压水主要接受上游方向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及孔隙潜水下渗越流补给,因此未被利用的氮肥易随农田径流通过非饱水带周期性地渗入含水层,使该区域的潜水受到污染,即间歇入渗型污染。随着地下水的流动,污染物质通过越流方式使已受污染的潜水进入未受污染的承压水中,即以越流型途径污染承压水,造成开采含水层污染。经现场踏查,该水源地排泄区为漫滩阶地区,排泄通道为松花江和拉林河。结合水源井的地理位置,该水源地地下水除人工开采排泄外,剩余部分将以侧向径流方式排入拉林河,因此该区域地下水污染一旦处理不当,将对拉林河造成影响。


4、水源地保护措施


4.1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

我国地下水环境保护起步较晚,目前仍相对缺乏关于地下水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7]。在已出台的法规中涉及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保护的条款或规定很少,相关技术、规范不完善,加之地下水修复技术种类繁多,尚无详尽分类。为此,在地下水法律法规建设上,建议借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经验,出台专门针对地下水修复的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做好地下水修复的相关工作。

加大对水源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针对调研发现的水源地存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按照哈尔滨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三减”行动的实施意见》中的目标要求,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号召、引导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高秸秆还田利用率,减少农药、化肥、除草剂的用量,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施用有机肥等方式控制面源污染源。

4.2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水质监测体系

环境保护投资巨大,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远远不够,必须进一步拓宽社会融资渠道。建议各区县政府采用PPP投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将供水厂净水处理工艺升级,保证居民用水量及用水水质上所需的稳定、可持续资金。借助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地下水环境调查,提高水源水质监控能力,在重点区域开展视频监控,同时建立并完善水质监测体系,实施水源地水质全指标监测,对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增加监测频率。建设地下水监测网络,系统掌握地下水水质、水量和地下水环境变化的动态特征,增强监测数据的实效性与可比性[8]。

4.3 完善地下水污染预警应急体系,提升水源地应急能力

把防范控制作为水源地保护工作的重点,将“确保不出事、出事能控制”作为工作目标和要求。建议按照预案的要求,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建议地方政府编制相应的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规划,向财政部门申请资金,搭建风险防范、预警监测、应急处置等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水源地风险防控能力。

4.4 控制生活污染,建立地下水污染监督检查机制

城镇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与垃圾对地下水污染有着重要影响,当污染负荷加大时,会加剧地下水的污染[9]。建议各区县按照《黑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目标要求,聚焦农村“厕所革命”,消灭旱厕。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的有效治理,建立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加快垃圾收运和处理设施建设,开展非正规垃圾堆存点整治,同时使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推进城镇管网并网收集,严防生活污水直排。加强水源地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制定计划,定期开展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状况评估,排查安全隐患,满足水源保护需要。逐步开展城镇污水管网渗漏排查工作,建立健全城镇地下水污染监督检查机制。

4.5 制定水源保护专项规划,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与管理力度

以编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契机,各地区开展制定科学、长远的水源保护专项规划。在规划主要指标的设置中,加入水源地污染防治相关指标,设定时限,确保水源保护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限推进实施。水源地管理部门谋划申报规划项目,推进落实水源地保护和治理的各项工作。建议在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中,明确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与管理责任,使地表水与地下水形成协调良好状态,加强地表水与地下水共同污染防治力度,合理、优化配置好水资源。

4.6 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充分涵养水源

针对双城及多数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井分布于农田中的实际情况,建议各地区加大退耕还林力度,结合保护区周边林木生长情况,对中幼林抚育进行规划管理,划定封育区,以封为主,封、造并举,减少水土流失,使水源逐渐得到涵养。

4.7 优化水源地选址,大力提倡设置备用水源

饮水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要将城镇供水安全摆在日程上,优化饮用水水源选址意义重大。针对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超标问题,从长远考虑,为满足当地伴随人口增长及工业发展的用水需求,建议有条件地区重新规划水源地选址。从用水战略安全及保护地下水安全角度,为避免长期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10],建议将现有地下水型水源地作为应急备用水源,实现双水源供水体系,以此增强区县应急供水水源保障能力。开展水源地优化选址工作,完善城市应急与备用水源地体系,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提倡设置备用水源的建议亦可适用于其他有条件且具有共性问题的区域。


参考文献:

[1]倪艳芳,滕志坤.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19.

[2]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Z].2015-04-02.

[3]王凤艳,林增,等.哈尔滨市地级以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报告(2018年度)[R].哈尔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2019.

[4]哈尔滨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19年哈尔滨市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R].哈尔滨: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2020.

[5]农业百科.当前氮肥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是什么[EB/OL].

[6]孙兴滨,马凤鸣,等.黑龙江省双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R].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2.

[7]张浩然,廉丽荣,贺梓宸.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J].污染与防治,2019,31(09):59-61.

[8]王诗语.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J].节能,2019,38(08):113-114.

[9]盛欣宇.地下水污染途径及其治理发展方向综述[J].南方农机,2019,50(14):203.

[10]陈强.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治理的常见方法概述[J].浙江水利科技,2019,47(02):32-34.


蒋本超,王凤艳,李锦时,周井泉.哈尔滨市区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22):9-11+1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水资源保护

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

期刊人气:141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主办单位:环境水利研究会,河海大学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环境

国际刊号:1004-6933

国内刊号:32-1356/TV

邮发代号:28-298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