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国审强筋小麦新品种周麦33号的选育

  2021-02-07    160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周麦33号是由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以郑麦366为母本、矮抗58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综合应用多种育种技术选育的强筋小麦新品种,2018年7月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CNA20140790.4),2020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00092)。该品种具有优质强筋、矮秆抗倒、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广的特点,对其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了总结。

  • 关键词:
  • 周麦33号
  • 栽培技术
  • 特征特性
  • 选育
  • 加入收藏

河南省是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533万hm2以上,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4,河南小麦收获的丰欠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2]。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适宜小麦大面积生产。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高品质小麦的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但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异常等对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日益严重[3]。本研究综合应用杂交育种、抗逆性(抗病、抗寒、耐热等)改良、品质快速平行测定筛选、相关性状鉴定选择、就地夏繁加代等技术,构建实用、高效的超高产、稳产、抗病、抗逆、优质小麦育种技术体系平台,加快培育新品种,集成配套的生产栽培管理技术,促进品种的大面积生产应用,推动河南省小麦产业的发展[4]。


1、品种来源


1.1亲本

亲本郑麦366和矮抗58均是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主导品种,株高在70cm左右,抗倒伏能力强。母本郑麦366品质性状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为半冬性多穗型优质强筋早中熟品种。苗期长势旺,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发育快,抗春冻能力一般,株型紧凑,株高适中,抗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落黄较好,对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较好,综合抗病性强[5]。父本矮抗58属于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冬春抗寒性好,矮秆抗倒性突出,根系活力强,其分蘖能力较强,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高抗条锈病和秆锈病,中抗纹枯病和白粉病[6]。双亲的综合性状良好,没有共同的缺陷,在遗传性上优良基因多而且能够互补,一般配合力较高。

1.2选育过程

2005年4月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矮秆高产、优质强筋半冬性国审小麦品种郑麦366为母本,以河南科技学院育成的矮秆、高产、多抗、广适半冬性国审小麦品种矮抗58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2005年6-9月就地夏繁加代,收获优良F1单株30个。2005-2006年种植F2单株618株,选择群体中表现矮秆、多穗、抗病、落黄好的单株70株。2006-2007年选择F3中优良株系的单株进行品质测定分析,选留携带1、7+8、5+10优质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优异单株。2007-2011年通过系谱法选择出周05030S-5-1-2-3-2株系,该系行产最高,品质测定主要指标超过亲本,全部稀播繁殖。2011-2014年选择优系参加周口市小麦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产量突出,定名周麦33号。2014-2016年参加国家冬麦区黄淮南片水地组品种比较试验。2016-2018年参加黄淮麦区南片水地组中种联合体区域试验。2018-2019年参加黄淮麦区南片水地组中种联合体生产试验。2020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00092),选育系谱见图1。


2、品种特征特性


2.1农艺性状

周麦33号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4.9d,成熟期同对照品种周麦18相当。幼苗半匍匐,苗势较壮,苗期叶片窄、长,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节较晚,两极分化较快,耐春季低温能力较好。株型松紧适中,穗层整齐,旗叶宽长、上冲。耐后期高温能力较好,熟相较好。穗纺锤形、穗大,结实性中等,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外观商品性好,黑胚率较低。每667m2穗数38.8万,穗粒数35.4粒,千粒重39.75g。

图1周麦33号选育系谱图

2.2品质

2017-2018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品质检测,容重800g/L,蛋白质(干基)14.72%,湿面筋31.1%,吸水量60mL/100g,稳定时间18.0min,拉伸面积106cm2,最大拉伸阻力538E.U.。周麦33号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稳定性好,适合加工成面包、面条等食品。

2.3抗性

2017-2018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和白粉病,高感纹枯病和赤霉病。2017-2018年倒伏程度≤3级、倒伏面积≤40%的试点率分别是88.9%、90%。茎秆弹性较好,抗倒伏能力好。


3、产量表现


2014-2016年参加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的国家冬麦区黄淮南片水地组品种比较试验,2014-2015年度每hm2平均产量为8094kg,较对照周麦18增产2.82%;2015-2016年度平均产量为8217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4.07%。

2016-2017年度参加黄淮麦区南片水地组中种联合体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为8076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0.60%,增产点率61%,比对照周麦18增产≥2%的试点率44%,居11个参试品种的第10位;2017-2018年度续试,平均产量为6673.5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1.97%,增产点率75%,比对照周麦18增产≥2%的试点率50%,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12位。2年每hm2平均产量7374.75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1.29%。

2018-2019年度参加黄淮麦区南片水地组中种联合体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为8688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3.07%,增产点率81.8%。


4、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4.1播种

周麦33号适宜在10月10-25日播种,播深3~5cm。每hm2播量为120~150kg。出苗后及时疏密补稀,缺苗5cm以上就要补苗,保证苗全苗匀,若播后浇水或出苗后遇雨,应及时锄地,破除板结。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淮北地区、江苏淮北地区、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4.2田间管理

水肥管理 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与微肥相结合的原则。全生育期每hm2施肥量为:有机肥45000kg,纯氮210kg,磷(P2O5)150kg,钾(K2O)112.5kg,硫酸锌15kg。磷、钾肥和微肥一次性底施,氮肥底肥与追肥的比例为5∶5,拔节期追肥。在寒流到来之前,采取浇水、喷洒防冻剂等措施预防冻害。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浇水、施肥等补救措施,促进麦苗恢复生长。保证孕穗、灌浆等需水关键期的水分要求。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冬前和早春时期进行田间化学除草。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喷施三唑酮乳油防治纹枯病。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扬花5%~10%)是小麦赤霉病发作的高峰期,如遇接连阴雨等适宜病害发生天气,需在第1次用药7d后再次施药。防治锈病、白粉病可用三唑酮和磷酸二氢钾,用吡虫啉防治蚜虫。

4.3适期收获

密切关注天气预报,谨防穗发芽,在蜡熟末期收获小麦,做到单收、单晒、单藏,保证品质。


参考文献:

[1]刘万代,常明娟,汪大伟.河南小麦新品种利用现状分析.种子,2017,36(8):99-101

[2]朱统泉,吴大付.河南小麦生产现状分析.陕西农业科学,2014,60(1):78-81

[3]赵虹,王西成,胡卫国,曹廷杰,刘钊,陈渝.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及建议.河南农业科学,2016,45(8):18-24,38

[4]殷贵鸿,韩玉林,黄峰,唐建卫,王丽娜,高艳,于海飞,李楠楠,张倩,邹少奎,杨光宇,李新平.河南省周口小麦遗传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河南农业科学,2015,44(4):36-41

[5]毛朝军.郑麦366高产栽培技术.中国种业,2011(S1):88-89

[6]吴长城.百农矮抗58小麦品种超高产栽培技术.中国种业,2010(S1):93-94


李楠楠,张倩,王丽娜,吕永军,邹少奎,杜晓宇,李顺成,韩玉林,杨光宇.国审强筋小麦新品种周麦33号的选育[J].中国种业,2021(02):102-10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种业导刊

期刊名称:种业导刊

期刊人气:51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3-4749

国内刊号:41-1392/S

邮发代号:36-119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