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思想政治教育助力环境科学专业课建改

  2020-03-02    17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环境科学作为一门集多门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为了积极响应习总书记所强调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争过程,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结合进行授课有助于培养全玎面发展型人才,实现伞程育人、全疗面育人,应尽快将心政元素融入课程建改中,这也是本文所想要表达的内容。

  • 关键词:
  • 专业课利
  • 大学牛
  • 思政教育
  • 环境科学
  • 加入收藏

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必备武器,国家的发展潜力与高等教育的水平息息相关。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加强各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过程是当代教育背景下的重要任务之一[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的综合性、专业性、应用性较强,培养具有正确三观的环境科学人才,对于国家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历史意义。


1、“培养什么样的人”


环境科学课程涵盖广泛的知识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践技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教学过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为人正赢并保持清醒的头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环境工作者只学习了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从不重视思想教育,那么他在环境监测、评价和治理的过程中,就很有可能在利益之中迷失自我,甚至对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因此,培养品德高尚,才能卓越的全面发展人才是高校环境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应致力于培养对生态环境负责、对社会和谐发展做贡献的环境工作者。


2、“如何培养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做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环境科学人才,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中。通过高校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全体师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强化政治立场,努力提高政治意识,积极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2.1 世界观

世界观代表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正确的世界观可以促进人们更好地生活与发展。要通过教材的编撰和教师的讲授来教育学生坚持唯物主义理论,实事求是地学习,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学以致用,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贡献力量。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2 人生观

人生观决定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方向,正确的人生观在人类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结合环境热点问题,让同学们独立思考各类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如果是以环境工作者的立场,面对眼前的环境问题,将如何去做,如何采取措施来解决此类问题。教师应实现案例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比如在环境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环境工程学课程中,对于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讲解过程中,加入短视频或ppt图片等形式,介绍案例,让学生从案例中学习、思考、分析和总结。教师也可以做一些假设如“若水污染持续恶化,水资源严重短缺,作为一名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同时又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你会保持怎样的态度?又会怎么去做?”让学生积极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3 价值观

价值观反映了人类认知、选择与辩别是非的方向。价值观影响人的动机和行为,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可以避免人误入歧途,这对于人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通过结合一些环境问题实例和社会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内容如“李某作为一名环境影响评价者,对于违规排放的工厂、企业,本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却因为高额的贿赂而不予管理,伪造评价结果。如果你也是一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面对这种情况会怎样做?如何才能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污染物的非法排放现象时有发生,国家环境保护政策不断完善。同时对于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也逐步加重,为何仍会有人为了牟取利益,跨越“环境保护红线”。怎样才能减少乃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通过这种讨论问题的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4 小结

总的来说,要想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就要求教师能够将思政教育有效地结合到课程教学中,在教学中,通过使用类似的案例教学,可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可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必修课,同时积极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其他专业课和选修课的课堂学习中。


3、“为谁培养人”


青年一代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动力和民族复兴的希望,大学生群体作为青年一代的中坚力量正在蓬勃生长。因此,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有利于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更有利于将来党和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鼓励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建设中。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努力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作为高校,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大力进行课堂改革,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正确的政治思想种植在学生心中;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坚定爱国主义思想、熟知国家的发展方针及战略,努力实现个人理想和追求,致力于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只有高校,教师以及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为我们国家培养高质量的接班人。


4、结语


高校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坚持“以生为本”、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材尤为重要。教师作为引领者,要时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将思政教育与学生成长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2]。环境科学的专业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包含的专业术语和名词较多,这都需要学生背诵、记忆,而专门讲解思想政治的课程也比较枯燥,如果能将二者合理地结合,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善教学质量。通过对热点问题和社会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透过问题看本质,并从问题中总结道理,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关心政治,努力提升自身思想高度和政治觉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的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士奇.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问题及改进措施[J/OL].品牌研究,2018(S2):242+244.

[2]王娟,何晓冬.论以生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的构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2):91-95.


于欣,赵岩鑫,敖梓鼎,等.思想政治教育在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9,46(10):182-18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环境科学

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科学

期刊人气:286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工业

国际刊号:1000-6923

国内刊号:11-2201/X

邮发代号:2-572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