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新工科视域下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机遇与挑战

  2020-11-09    16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一些高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意味着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对计算机人才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本文针对新工科视域下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为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 关键词:
  • 专业机遇
  • 发展挑战
  • 新工科
  • 高职计算机
  • 加入收藏

新工科的研究进程越来越快,同时新工科已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各大院校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将新工科看作是研究的主体内容之一。加大对新工科的研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弥补我国在大数据、物联网等这些经济领域发展过程中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这一方面的深入研究,还可以有效缓解当前我国在工程教育或者是一些新兴产业方面的不足之处。


1、新工科视域下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机遇


1.1调整专业结构

新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经济体制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新经济业态的发展对新工科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正是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为新工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带来了非常明显的机遇。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同时还要将新工科看作是人才在培养时的重要基础,这样可以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非常优秀的“新工科”人才。在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最先要做的一点就是要结合人才的特点,尽可能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专业性特征的技术型人才。要想实现这一根本目的,就必须要实现对计算机类专业结构布局科学合理的调整,同时在整个专业新工科的建设过程中,还要实现对互联网思维合理的把控[1]。通过这种方式在其中科学合理的利用,还要尽可能将创业教育也一并融入其中,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人才的综合培养,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们在这种具有专业交叉性的环境中进行自身的不断锻炼和进步提升。

1.2课程交叉是新工科落实的重要战略措施

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只是单纯学习一些软件开发或者是简单的大数据技术,那么学生们在学习之后,能够知道的知识比较片面,同时可以掌握的专业技术手段也比较少,比如学生们只会进行数据处理,但是却不会艺术设计等。所以在对计算机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要结合实际情况,利用课程交叉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们的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强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利用大类招生的有利条件,在对课程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在其中适当增加通识教育模块,这样不仅可以对专业模块进行不断深化,而且还可以实现对现有模块的创新,促使学生们的个体性特征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创新创业等一些基础的课程设置成为必修课,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延长课时。除此之外,还要适当开设一些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赏析课程或者是一些有关我国文化的课程内容,这些课程内容都可以以选修的方式呈现出来。另外,还要在其中增设3D的创意打印,这样不仅可以对现有的项目进行创新和优化,而且还可以提高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力度。


2、新工科视域下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挑战


2.1新时代、新经济的发展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

与传统的工科人才相比,由于现阶段已经全面进入到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尤其是未来很多新兴产业也会逐渐被研发出来。对于这些新兴产业而言,最需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特征,同时还要具有实践性能力,所以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也要将这些要素也一并融入其中。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人才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性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新兴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类人才在对各种不同类型问题进行处理的时候,最先要做的一点就是要对现有的新知识进行合理利用,同时还要对现阶段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尤其是要对未来的技术领域可以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2]。这些人才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只是在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还要了解到如何管理,同时还要具备非常良好的人文素养。也正是由于这种大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无形当中对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

在现阶段国家推广和落实的“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社会各界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一直在不断增加,同时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促成学生们在后期毕业之后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自身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水平和综合素质,就必须要适应整个时代的发展,同时还要对整个就业岗位的要求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出专业性的人才,而且还可以拉近高职与企业相互之间的距离,建立良性的合作关系。这样不仅可以提前让学生们适应未来的就业岗位,而且还可以让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制定和落实,企业在其中的参与,在某种程度上就要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定向人才的培养。


3、新工科视域下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有效课堂内容与方式的创新


3.1构建有效课堂势在必行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在有关职业教育方面正面临着改革、创新和完善,对职业教育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是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无论是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安排方面或者是在对内容的重新定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智能化”“云计算”等这些高新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新时期背景下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速度等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对传统职业教育的生存、发展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部分传统岗位而言,很有可能会在未来面临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的局面,新的业态、岗位等会逐渐替代其存在于新时代中。比如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成熟,很有可能会替代医生等这些高专业性工作,同时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能源汽车的使用量越来越高。这种大环境背景下,如何对计算机专业类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如何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和优化等,这些都是新时期背景下,高职计算机专业类教学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可以将《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的课程规划和设置观念作为基础,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课程内容合理的设置,而且还可以每上一节课,就会让学生们感受到一节课的内容。

3.2调整公共基础和人文素养课的内容与方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计算机专业类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新工科的影响下,将其逐渐转变成为“信息技术基础”。同时,在课程的性质方面也有所转变,过去是全学院公共必修课,而如今则将其调整为计算机大类公共必修课。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逐渐减少了发展历史、二进制等这些内容在其中的出现频率,而有关新时期背景下的信息技术等相关内容的利用率有所提升。比如文案的具体设计、编制方法、photoshop设计软件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们日常学习以及计算机素养培养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计算应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直接让学生们以线上的方式进行自学,同时考试等检测环节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这些不同的学习流程,学会计算机在不同环节中的具体操作方法,而且还可以保证新业态和学生们的专业性学习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通过这种方式对公共基础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内容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实现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创新,为教学效果提供保证。

3.3调整专业必修与专业选修的内容、方式

与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的具体规律要求进行结合分析后,与计算机专业人才在新时期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情况进行结合后,不难看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新时期背景下人才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对工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起到良好的转变作用,学生们可以直接走入到“真刀真枪”的产业计划当中。此时,要想实现对学生们的高质量培养,可以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适当将企业内部的工聘请到学校,向学生们传授一些专业课程内容,或者是直接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到培训机构当中有关“新工科”的相关知识学习中,对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进行合理的引进和利用,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在实践中,还可以主动的植入部分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工具等,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们可以从中掌握一些常规性、传统性的知识内容,学生们的整体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新近技术手段进行合理的引进和利用,以此来实现与企业之间的密切接触。通过这种方式在日常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不仅有利于实现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且还可以拉近学生们与企业之间的距离,提高就业的质量。


4、结语


新工科视域下,在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要想实现对人才的转型,就必须要制定落实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式。同时,还要将创业教育也一并融入其中,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们的未来就业提起打下良好基础,而且还可以实现对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陈谊楠,刘夏,陈明锐.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课程改革[J].河北职业教育,2019(04):26-29.

[2]孙新国,范钦满,郭帅,陆路.新工科视域下多方协同的管理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51):1-3.


孙洁.研究新工科视域下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机遇与挑战[J].科技风,2020(31):64-6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期刊名称: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期刊人气:356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主办单位:陕西省计算机学会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计算机

国际刊号:1673-629X

国内刊号:61-1450/TP

邮发代号:52-127

创刊时间:199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