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大街街道农村污水治理现状与应对策略研究

  2020-12-07    15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探讨分析了大街街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原因,结合现有农村污水治理的实践经验,提出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建议。

  • 关键词:
  • 农村污水
  • 农村环境保护
  • 污水治理
  • 生态环境
  • 生活污水
  • 加入收藏

1、大街街道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存在问题


1.1环境污染现状

1.1.1大街街道概况

大街街道傍依妩媚秀丽的星云湖畔,气候宜人,土壤肥沃,素有“蔬菜之乡”的美誉,是江川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全街道辖14个村(社区居)委会,68个自然村,124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31217户,总人口81366人,其中农业人口50776人,占总人口的76.02%;产业以种植蔬菜为主,工业、加工企业聚集,村庄村落地势不平衡。

1.1.2污水处理设施现状

2013年,街道在全面推进星云湖保护治理战略工作中,退田还湖恢复建成环湖截污湿地、湖滨缓冲带调蓄塘未段治理工程,拦截湖泊上游村庄污水净化处理。2014年,街道14个社区村(除城区3个社区外),11个村只有上头营村、土官田2个村实施了污水处理收集处理系统工程,建成生活污水净化湿地5座,总处理规模220m3/d,受益人口7848人;建有设施的行政村占11个农村的45%,不到行村数量的一半,污水处理设施数量不足。

1.1.3街道污染源现状

生活污水排放是主要污染源。据云南省环科院调查资料:2016年,星云湖流域污染源入湖量从大到小依次是COD、总氮、TP和氨氮,总入湖量分别为5050.15t,1264.50t,273.68t,1003.05t。TN农村生活污水占61.88%,TP村落生活污水占49.98%,人畜粪便占0.22%,TP控制目标是农村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

近几年,虽然实施了星云湖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但河咀、大营等村散排现象较多,村落环境卫生“脏、乱、差”存在的卫生死角长期积存成黑臭水体聚集点,在雨水的冲刷下,渗透到水源,影响村民身体健康,最终沿沟沿河进入星云湖,严重污染星云湖水体。

1.2街道污水治理存在问题

1.2.1污水治理体制不清晰,统筹不够

经过多年的环境保护实践和探索,国家已基本形成了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地方人民政府分级负责的环境质量考核管理体制。但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工作分别由环保、住建、城管、农业、水利等多部门分工推进。如:农业部门负责畜禽粪便污染防治,卫生部门负责改厕,水利部门负责改水,环保部门负责综合整治,综合执法局负责环卫一体化,住建负责两污一水治理,造成“多龙治水”各自为政,相互配合不顺畅,污水规划方案衔接不到位,部门之间存在互相推诿、扯皮,甚至出现‘打架’现象。种种弊端暴露出主体责任不清,缺乏整体统筹考虑,农村污水治理主体责任难落实,系统性不强。

1.2.2运维管理能力薄弱,亟需落实

农村环保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点多面广、任务繁重,无人管、无力管的现状一直是最大困扰。街道环建中心是地方政府最基层的环境监管机构,11个人员外派抽掉6人在其它岗位工作,监管人员紧缺,尚未建立运行保障机制和考核机制。现在街道的5个氧化塘潜流人工湿地在监管运行上都是一片空白,长效维护管理工作也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村社区环保人员,身兼多职、调度频繁,运行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欠缺,无法及时解决设施运转异常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2008年中央下拨资金治理的下海浒村、马料庄村村落综合治理塘表湿地工程,其设施管理运行基本处于“零管理”状态。

1.2.3设施运行维护资金保障困难

近几年,沿湖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主要依靠上级财政投入,村容村貌改善很快。工程验收后,审计部门也要求主体建设部门加强后续运行管理资金的投入,但“有钱建设,无钱运营”现象很普遍。河咀村、大营村、海浒村、小白坡村、朱家庄村等环卫基础设施及人员保洁经费难以落实,垃圾池(房)垃圾清运设施数量不足,导致垃圾清运不及时不彻底,垃圾暴露在河边、田间沟头,风吹雨刷很容易进入池塘、水源地等水体。同时各村自选垃圾填埋点,有时垃圾填埋场废弃物蔬菜渗液会进入水库坝塘产生污染环境的安全隐患。

1.2.4农村厕所粪水、卫生间污水处理污水问题突出

这些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很多村民在自建房屋里配套了卫生间,但只有简易的化粪池,化粪池没有防渗作用,污水基本是渗漏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有的甚至流经地势低凹村民门前,造成邻里纠纷。尤其是村组集体公厕位于人居集中地带,一到雨季,免不了粪水溢出、臭气熏天,村民怨声载道。现在,村民外出务工较多,年轻人不愿再种田,很多村民都不用农家肥而直接使用化肥,村内污水横流、利用率低在所难免。

1.2.5污水处理规划滞后

11个村委会与城镇上营、下营、大街三个社区相比,城镇的污水处理有很多的优惠政策,而对农村的环境保护政策相对滞后。农村村庄布局散、规模小、功能不齐全,大部分自然村都没有形成统一的环境保护规划和污水处理专项整治规划,加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管网服务范围有限,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顺地面漫流,流入就近明沟、河流和池塘,严重影响水体水质。

1.2.6村民观念落后,环保意识不强

很多村民认为水是自然应该供给的资源,水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造成水资源的过度浪费和严重污染。有的河道沟渠变成“垃圾河、黑臭河”;有些村民、干部群众认识不统一,思想上过度依赖政府,认为造成的水体污染只需要靠政府去治理。村民的环保意识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生产生活陋习和落后观念没有得到及时纠正,缺乏水环境保护意识,使得农村水环境日益恶化。


2、农村污水治理滞后的原因


2.1发展观政绩观与责任体制不完善

十八大以来,国家颁布了很多法律法规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是农村环境污染的污水现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传统的崇尚经济利益至上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农村环境的恶化。一些农村基层组织简单地认为只有经济持续的增长,才能实现当地进步、人民幸福,在农村形成了“不看绿水只看增长”的发展模式,同时对官员的考核晋升唯GDP的指挥棒还有一定的影响。而对有问题的排污企业不作为,小作坊排污直排行为视而不见,环境执法选择性执法使农村环境危机成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街道多数酱菜企业、畜禽养殖散户、米线小作坊、纸制品厂企业等往往不愿增加成本引入先进设备或改进技术,或者为了节省运营成本即使安装了污水处理设施,也会利用夜晚、雨天偷排减排,未引起重视监察处罚。街道、村、组的职能职责任务落实不到位,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大部分村委会都没有把污水治理纳入村规民约管理和奖惩督查考核制度中。

2.2环保治理意识不强,参与率低

部分干部对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不够重视,存在上面督一阵抓一阵的现象。部分群众往往会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甚至对农村污水处理的选址,从自身利益出发,百般阻挠。农村污水治理还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认识问题仍然存在。群众参与农村污水治理参与程度不高,有的村民认为污水处理是面子工程,污水除了气味难闻之外,不会产生其他的污染,还会增加土地“营养”,治理都是“劳民伤财”。正是在这样的参与观念下,形成了公众参与组织发展滞后,在面对专业性很强的农村污水处理问题上,由于自身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极大制约了公众的参与水平。

2.3投入和运行机制缺失

农村环境污水治理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政府具有主导责任。但多数自然村污水、垃圾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资金投入较大,尤其多数行政村属于农业村,集体收入靠出租或征地补偿款来支撑行村三委、小组干部管理的工资报酬,用于其它各种公益事业的开支很少。农村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都是上级部门投入建成的,而基层收入较少,仅仅靠自筹资金来解决污水处理,运行维护费用是远远不够的。区级财力相对薄弱,政府投入明显不足,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停用甚至报废,有的管网长期无法维护而破损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3、大街街道农村污水治理的对策措施


3.1建立健全监管考核运行机制,加强监管污水治理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理顺各参与部门的权责关系,用系统思维来处理农村水环境治理问题。《环境保护法》中没有明确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等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主管部门。因此,在法规政策上应当进一步明确推动建立环保部门负责农村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农业部门负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住建部门负责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等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城市综合执法部门负责城乡环卫一体化、减少垃圾堆放渗液污水外排污染的上下统一联动机制,齐抓共管,系统治理农村污水。要进一步完善区级政府为责任主体、街道办事处为管理主体、村级组织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以及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农村生活污水运行管理考核体制。设置街道、村级专职管理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采用定期检查和随机督促检查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加强设施运行管理,避免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闲置的状态。

3.2积极探索建立运行维护资金长效投入机制模式

建立市区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为主体、社会参与、村民适当缴费,企业及社会团体等多种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不同渠道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市、区两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的专项维护资金支持农村污水设施运行投入管理机制。二是加大各类项目资金和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制定有关投资、税收、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力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保障治理设施运行维护资金投入,确保不折腾、不荒废,设施建成一个、运行一个、见效一个的长效管理投入机制。

3.3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街道农村地形各村不一样,分别采用各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坝区三街、河咀、大庄7个村距离区中心城市污水管网较近,铺设污水管道收集后,统一接入市政污管网处理系统。对大营的、小白坡等15村自然村单独采用每个村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村庄污水。对朱家庄4个自然村统一建设一体化处理设施。对现在“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新建设的新农村住房、建档立卡户拆迁安置房,要把生活污水处理作为建房的前置规划措施之一,配套完善村子周围污水管网和设施,防止先建后治,增加村民资金投入。

3.4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提高环保意识

农村生活方式和农民的观念需要宣传引导来改变。特别要宣传一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科普教育知识,使广大的农民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现状和污水治理的重要性,让农户能够自愿实施卫生改厕、化粪池改造等建设。例如可以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利用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一些污染案件进行说法,让农民在家门口便能接受环保知识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调动广大村民的主体治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水平。


4、结论与建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街道新农村,打赢农村污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振兴农村战略的重大举措。大街街道农村污水存在的问题是制约街道绿色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短板,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水环境问题,必须从源头上开始整治。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倡导参与改善治理农村水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善长效管理监督考核机制,改善这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肖中东.荆州市四湖流域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23):155-157.

[2]王强兰.玉溪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浅析[J].玉溪环境,2018(2).

[3]段丽.江川县人民政府大街街道办事处2016年统计年鉴[R].江川县统计局大街统计工作站.

[4]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星云湖环湖截污治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2016.

[5]陈继欣.乡镇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分析[J].低碳世界,2017(35):5-6.

[6]曾苑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应对策略[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5):99-100.


吴挺春.大街街道农村污水治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环境科学导刊,2020,39(S1):36-38+5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农业工程学报

期刊名称:农业工程学报

期刊人气:197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2-6819

国内刊号:11-2047/S

邮发代号:18-57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