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齐鲁文化”为核心的山东省舞蹈创作浅析

  2021-04-22    26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根据齐鲁文化的思想讨论山东省近些年的舞蹈创作,一方面为打破重技轻艺的“唯动作论”提供思路;二是在舞蹈创作中根据大而广的思想及路径为舞蹈创作寻找新方法。

  • 关键词:
  • 传承
  • 弘扬
  • 舞蹈创作
  • 齐鲁文化
  • 加入收藏

在中国的土地上有一个保有长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神秘地方,这片土地孕育出众多有智慧的先人,勇敢勤劳的先祖留下了颇为丰富的文化,以供后代来了解、借鉴这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不同题材、风格的民间乐舞,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后代就地取材的宝贵文化财富,这个地方就是“山东”。山东历经了多个朝代的洗礼和重构,保存下来的大部分是齐鲁传统的精华。近些年围绕齐鲁文化进行的舞蹈传承活动,以舞蹈方式记录当代人民生活以及弘扬时代主题,这有助于把山东文化推到时代的前列。


一、齐鲁文化的舞蹈传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就极其注重礼乐的教育,把“仁、义、礼、智、信”作为其核心准则。汉代的乐舞理论主要继承了儒家思想,以开明的心态大量吸收了民间乐舞的长处并将其发展创新。唐代的舞蹈向独立表演艺术方向发展。明代的著名乐律学家朱载堉,则继承了儒家学说并发展创造了自己的乐舞理论,他编制的《拟古舞谱》流传至今。由此可见,一切的文化继承都为文化的弘扬起着不可估量、无法替代的关键性作用。齐鲁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它有着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爱护人民的天道精神,忠肝义胆的人文精神,保家护国的大局精神,勤勉内敛的自律精神等品质。也正是这些可贵的民族气质,才使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深远,有着巨大的价值与意义。

齐鲁大地的千年积淀造就了今天具有独特风格的山东民间舞蹈,同时民间舞蹈又是山东人民生活习性和风情韵味的直接客观反映。在众多不同的风格舞蹈形式当中,人们会把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优先排于前列,在各大院校舞蹈专业的教学中也不例外,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山东民间舞有着极为丰富的舞蹈训练价值与文化底蕴,代表了山东地区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与发展变化历程。其中,鼓子秧歌气势恢弘、刚劲有力,鼓子秧歌从其原生形态发展到舞台表演,不仅体现了民间技艺的传承,更是齐鲁文化内在生命力的传承。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傅小青编创的舞蹈作品《鼓子少年》,在“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舞蹈以“圆”的形式展现了“鼓”的意象,并在此基础上,山东的“鼓子少年”运用自己的肢体形态展现了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圆融和谐的群体精神。尤其是在舞蹈的后半部分,舞蹈演员激烈而奋进的群体动作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正是体现了“少年强则国强”的思想。舞蹈作品的立意点与落脚点都在“鼓子”与“少年”,正因两者有着融合的共同点,所以具有象征性,这使得舞蹈作品有着深厚的寓意。首先鼓子秧歌恢弘大气的气质可以带给青少年巨大的精神力量。其次鼓子秧歌在新时代需要不断地被继承与弘扬。最后就是编导在选材时的点睛之笔,便是少年们将自身的力量借助肢体动作展现得淋漓尽致,并借此展现了具有厚重历史的齐鲁文化内涵,这实属不易,也耐人寻味。艺术构思、艺术创作、艺术表现这三个方面是编创者进行编创时的重点工作,编导的艺术素养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艺术作品的艺术水准,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我们可以通过本作品感受到身在齐鲁大地的创作者所体会到的独特情感,创作者的创新思想与坚定的行动力都是齐鲁文化“涵化”后的一种再现。同时,创新代表着推陈出新,编导在作品的音乐选材上颇为仔细,他选用了欢快轻盈的旋律来展现鼓子秧歌所具有的独特民族气质,使得欣赏者如痴如醉,更深刻展现了齐鲁文化之传承。


二、当代人民生活的舞蹈弘扬


伴随着齐鲁文化的薪火相传,山东民间舞蹈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专业学者、舞蹈艺术家、舞蹈理论家注重并肯定,在逐步传承的过程中以独特的发展方式使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山东舞蹈紧跟着时代步伐、凸显着民族特征、彰显着地域特色,使其成为山东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为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为此,山东民间舞蹈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学习与表演。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随着人民的审美需求和生活不断发生变化,山东民间舞蹈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而更加抒发情感、陶冶情操。

山东省老一辈舞蹈家张荫松教授编创的舞蹈《舒心的日子扭着过》荣获中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类大奖,该作品展示的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群大妈们兴高采烈地扭着秧歌,歌颂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图景。这部作品不仅将山东群众的舞蹈文化搬上了舞台,而且也展现了一种爱美且热爱舞蹈艺术的人物形象,同时揭示了舞蹈与生活同在的生活哲理,可见,舞蹈体现在生活中,舞蹈也将成为生活的力量。通过《舒心的日子扭着过》这部佳作,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艺术与生命、生活最直接的关系,那就是艺术为人民服务,是表达人民心声的一种方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感知到幼儿园里的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歌舞活动,青少年总爱用舞蹈来表达他们那火一样的青春热情,没有一点专业技巧,也没有过多的艺术修饰,就是简简单单地蹦跳踢脚,就可以很好地向周围的人展现出自己的快乐与幸福,也许这就是舞蹈最原始的目的。人到中年,承受着来自事业和家庭两方面的压力,没有了儿童时代的天真无邪,即便如此,以舞蹈为乐事者也大有人在,为的是求得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舞蹈艺术可以把疲惫不堪的人们带入到一个新鲜的境界、一个依靠意志力而重新感受生活的世界。人到老年,每天大街小巷、游乐公园无处不见舞蹈的身影,林林总总,千姿百态。之所以大多数的人们会去舞动起来,是因为生活需要调味剂,人民的艺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提升,大众能在各式各样的舞蹈中找到现实生活中的快乐。艺术来源于生活,人们从幼儿到老年阶段都能享受舞蹈带给他们的精神愉悦,足以见得舞蹈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和灵魂中的。由此可见,人民对舞蹈的向往,是其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方式,在齐鲁的广袤大地上,更是有很多这样的大妈把“舒心的日子扭着过”。


三、时代主题的舞蹈挖掘


生活习俗及文化底蕴的差异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民族、地域的独特文化,所以舞蹈也就自然而然地有着属于自身独具风格的魅力。山东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四省相连,边缘地带的人们长期交往,民情民风就开始相互影响、有所交集,此时的民间舞蹈也相互交融,所以山东舞蹈既有齐鲁之风貌,又有古时宋、陈、卫、燕之遗风。鲁中和胶东半岛在历史上曾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移民,所以就会有更多的文化与风俗进入到其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大大丰富了齐鲁地区的文化底蕴。

虽然自然社会为人类提供了世界万物,但如果不经过艺术工作者的不断挖掘与创造,最后的艺术作品是无法创造的。舞蹈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也只有这样才会有据可循、有理可依。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大都取材于生活,并且通过升华,在抒情、叙事、抽象三者之间游走,用内容及形式的完美结合呈现作品的真意。比如烟台大学2013年创作的舞蹈作品《闯海人》就展现了这样的魅力,该作品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舞蹈大奖”及其他奖项。该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舞蹈中运用的是渔民真实生活的素材,表达了渔民对生活和生命的美好憧憬和无限的热爱,舞蹈内容也真正地实现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渔民们光着膀子,站成竖列,双手一前一后地握住粗绳,双脚打开,双膝微屈,稳稳扎在船上,以“拔河”的姿态在前倾后仰中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拖网、竖桅、摇橹等劳作活动,他们的身体形态如此强壮有力,使得整个场面极其富有动人的生命情调。在长年的劳作中,渔民们形成了符合东方审美的男性肌肉线条,这种美是刚劲之美,他们内敛保守,但又干劲十足,力量与肌肉线条完美地展现了男性的刚强。通过劳作形成的肢体动作是迷人的,它在饱含生活气息的同时,还隐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对家的思念。笔者曾经在烟台长岛看到过关于渔家号子的旅游表演,在那场丰富的表演中,笔者不仅能够重温旧时渔家人闯海的精神,也能够感受到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不畏艰难,努力求得生存的那份勇气。出海前的祭拜仪式、大碗喝酒、分猪心、上网号、竖桅号、摇橹号、掌篷号、发财号等活动,这些仪式为的是能让大家齐心协力共赴海洋,是为了通过祭拜仪式感受到海神娘娘的护佑,从而由内而外生发出敬畏的心理以及表达对神明护佑的精神向往。渔家人大碗喝酒为的是在大海上提醒自己时刻保持清醒,也为的是酒壮怂人胆的一份勇气。分猪心不仅是为了表示大家要齐心协力,更多的是船与人、个体与群体的合而为一,为的是保求众人能够平安归家。而“上网号”的铿锵有力,当长长的渔网经过众人的辅助被放进鱼仓的那一瞬间,便能感受到闯海人的齐心协力。“竖桅号”的坚定目标使众人通过相互辅助更加具有集体意识,能够借此感受彼此坚定的内心。“摇橹号”的厚重而悠长,使得众人双手摇撸的前后呼应中一领众和、坚定向前。“发财号”中的喜悦,在鱼满舱的过程中人们感受着海洋的馈赠。想到此处,笔者不由得内心感慨,旧时的闯海人实属不易,他们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面对贫瘠无望的土地,只有齐心协力共赴海洋才能求得生存的那份勇气令人佩服,这份勇气总是留存于作者心间,使作者久久不能平复。那样的齐心协力、那样的统一目标、那样的保家护家的坚定便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值得后人学习与传承。由此可见,艺术作品能够展现普通群众的丰富生活,能够记录优秀的时代精神。

综上所述,山东舞蹈有着自身的独特魅力,它是最直接、最鲜活和最富有感染力与生命力的艺术形式,这将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们的生活。同时,山东舞蹈传承弘扬齐鲁文化,并且挖掘时代主题,紧跟时代步伐,将在中国艺术史上有所成就,并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丁雪芹.儒学思想对中国古代舞蹈的影响[J].环球市场经济导报,2016,(3).

[2]谢琼.儒家思想对汉族民间舞的影响[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14).


冯海潮.浅析以“齐鲁文化”为核心的山东省舞蹈创作[J].戏剧之家,2021(13):124-12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舞蹈

期刊名称:舞蹈

期刊人气:143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舞蹈家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艺术

国际刊号:0512-4204

国内刊号:11-1546/J

创刊时间:195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