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以青岛黄海学院为例分析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

  2020-08-17    57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人才紧缺。目前应用型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建设与市场人才需求相脱节。在分析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体现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平台,以期为同类院校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的设计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市场人才需求
  •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
  • 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
  • 课程体系设计
  • 加入收藏

随着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加快了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新旧动能转换倡导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交叉融合的跨学科知识,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应用型高校没有单独开设新能源汽车本科专业,各类本科院校需要在汽车类相关专业的基础上增设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的学习。本文以青岛黄海学院为例,根据“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人才培养目标,设计面向“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以期培养出企业所需的新能源汽车复合型人才,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1、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根据开展市场调研和新能源汽车人才现状评估的结果,确定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为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依据。

1.1 培养目标

遵循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规律,依据市场调研和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结合我院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确定我院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与工程领域,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设计、生产、检测、管理等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系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专业知识,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2 培养规格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本科工程教育是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备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2.1 知识要求

(1)掌握从事本专业必需的通识基础知识,包括:政治理论、高等数学、英语、体育运动理论和技能;

(2)掌握机械制图及CAD、三维数字化设计、工程力学、汽车电力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原理、控制等专业理论知识和新能源汽车设计、生产、检测等方法;

(4)了解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1.2.2 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对外沟通与交流能力;

(2)具备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运用网络查询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具有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自我学习和岗位迁移能力;

(4)具有一定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组织管理的能力。

1.2.3 素质要求

(1)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道德、科学素养,能够自觉遵守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职责和义务;

(2)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团队成员、个人或负责人的角色;

(3)在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能够通过撰写报告、设计文稿、会议发言等各种形式,与同行或公众交流实际工程问题。

(4)能够紧盯前沿科技,适应时代需求;并能根据工作需要,不断进行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2、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关键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计应实现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以下原则:

2.1 “三纵三横”技术体系指导原则

我国新能源汽车有“三纵三横”技术体系,“三纵”指的是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三横”指的是电池及管理技术、电机与驱动技术、电控技术。“三纵三横”技术体系(图1)对于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的设计将以“电池”、“电机”、“电控”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纯电动汽车为主,同时兼顾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是传统汽车与新能源的一种融合,因此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在传统燃料汽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新能源汽车(三纵)课程和汽车新能源(三横)课程。

图1“三纵三横”技术体系

2.2 融合多学科知识原则

新能源汽车是集机械、电子和通讯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机、电、液产品;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型产业,融合了工业、电子和互联网等行业。因此要求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技术方向的学生不仅懂传统汽车技术,还要懂电池、电机、电控,甚至是网络技术。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在使学生掌握传统燃料汽车技术基础上,构建包括电机、电池、电控、车载网络等在内的多学科融合课程体系。

2.3 可持续发展原则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速度迅猛,这就要求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具备更强的学习、创新和自适应能力。因此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的设置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应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要求。

2.4 强化实践能力原则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在于工程实践和创新,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院作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的设计应满足“学科交叉+理论实践+素质培养”设计理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


3.1 课程体系构建平台

根据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我院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人才方向构建了包括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集中实践教育平台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内的课程体系,从而形成覆盖面广的课程体系框架。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的形成,又有利于推动多学科交叉教学团队的建设。

3.1.1 通识教育平台

通识教育平台的课程教学主要安排在前四个学期,通识教育平台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健康教育课程模块、大学英语课程模块、科学素养课程模块等模块,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其中科学素养课程模块把理工科公共基础课程融入其中,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和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

3.1.2 专业教育平台

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和专业选修课程模块构成了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必修课程模块由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两部分组成。作为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的基石,专业基础课包括机械制图、AUTOCAD、三维数字化设计、汽车电力电子技术、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

专业主干课是培养新能源汽车人才的核心课程,此部分课程的设置充分考虑了传统燃料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异同,保留了传统燃料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都涉及到的基础核心课程,如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汽车理论等课程;增设具有新能源汽车特有的专业课程,比如新能源汽车构造、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等课程,凸显新能源汽车的特色。

从第5学期开始,每学期都开设了一些专业选修课可供学生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要进行选课,可供选修的课程门数达到12门,包括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汽车节能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技术、车辆结构有限元分析等课程。

3.1.3 集中实践教育平台

集中实践教育重在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组织学生进行的专业性实践教学活动。主要的实习和实训课程有零部件测绘、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新能源汽车拆装实训、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实训、新能源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三维数字化设计实训等。集中实践教学由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组成。校外实践教学主要以专业技能实训和毕业实习为主。

3.1.4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学业及职业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主要课程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和创新创业任选课程。其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创业基础三门课程为必选课程,由我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统一开课;创新创业任选课程资源由学校教师自建课程与在线网络课程组成。

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平台如图2所示。

图2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平台

3.2 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要求较强的实践性。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实践课程体系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是专业基础实验实训课程平台,二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平台,三是综合创新及拓展实训课程平台。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重在培养学生的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分析和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

专业基础实验实训课程主要有: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理论力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零部件测绘实训、金工实习、AutoCAD二维设计实训、三维数字化设计实训等。

专业实验课程主要有:机械设计实验、汽车理论实验、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实验、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实验、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实验、汽车总线技术实验、新能源汽车拆装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新能源汽车设计课程设计等。

综合创新及拓展实训课程有: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实训、专业技能实训、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

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平台如图3所示。

图3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实践课程体系平台


4、结束语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是我国节能环保战略的重要实施举措。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构建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具有车辆工程或汽车服务本科专业本科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本文能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的设计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小南,韩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与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6,(Z1).

[2]邹瑞睿,侯建军.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汽车产业发展的校企协同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5).

[3]段敏,张大明,申彩英.面向社会需求的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专业培养标准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4]刘树伟,郑利民,李刚等.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131-134.

[5]卢宗霞.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5.


胡雪芳,曹爱霞,谢建新.基于新旧动能转换背景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设计——以青岛黄海学院为例[J].汽车实用技术,2020(15):237-239+24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可再生能源

期刊名称:可再生能源

期刊人气:336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能源研究所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1671-5292

国内刊号:21-1469/TK

邮发代号:8-61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