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辽科38具有熟期适中、高产、容重高、抗性突出等特点,201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审玉20170017)。对品种特征特性、制种基地选择与隔离、播种、田间管理、花期管理以及收获技术进行了介绍,为品种推广和加快产业化进程提供技术支撑。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最重要的饲料、工业原料和能源作物[1]。为此,以高产、优质、提高农民经济效益为育种目标选育出玉米品种辽科38,201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审玉20170017。辽科38是以自选系H32为母本、以自选系H4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脱水快、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吉林省中熟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内蒙古、山西等适宜的生态区引种推广种植。近年来,辽科38在东华北中熟区推广面积加大,2020年被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农业主导品种,其种子生产质量成为品种推广的关键环节,为此总结其制种技术规程,为加快辽科38产业化进程提供技术支撑。
1、品种特征特性
1.1农艺性状
在东北春播区种植,出苗至成熟126d,比对照先玉335早1d,属于中熟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32cm,穗位高135cm,成株叶片数21片。果穗筒型,穗长20.2cm,穗行数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9.1g。
1.2品质
2016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进行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78g/L,粗蛋白含量10.98%,粗脂肪含量3.84%,粗淀粉含量73.81%,赖氨酸含量0.31%。
1.3抗性
2015-2016年在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进行人工接种鉴定,感大斑病、弯孢叶斑病,抗灰斑病、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穗腐病和玉米螟。
2、产量表现
2014-2016年参加吉林省玉米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3411.6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4%。2016年参加吉林省玉米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2700.3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6%,增产点率100%。
3、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3.1基地选择与隔离
基地选择 一般西北地区比较适合玉米种子生产,土壤肥沃,有灌溉条件,制种产量高,同时秋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收获时种子水分含量低,种子发芽率高,种子质量更好。辽科38适宜在吉林省部分地区和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种子生产基地进行制种。辽科38属于中熟玉米杂交种,母本H32需≥10℃积温2650℃以上。种子生产基地应选择在≥10℃积温2650~3000℃之间区域,积温不够,种子不能成熟,后期收获水分大,种子发芽率低,影响种子质量;积温过高,容易引起高温热害或导致早衰,影响生产田产量。
隔离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作物,容易发生自交和杂交,根据生产基地条件,选择最佳隔离方式,一般有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2种。在空间上,基地的隔离距离不少于300m,可以用不同作物来进行隔离,最好用高秆作物来阻挡花粉,保证种子质量;在时间上,种子生产田相邻地块同期内差期需大于30d。
3.2播种
精细整地 保证苗齐苗全,整地要做到土质松软、土地平整,整地水平越好,苗出得越好,同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抗旱、抗涝能力,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整地结合旋耕并一次性施好底肥,灭茬、镇压一次性完成,减少土壤翻动,利于保墒。
父母本播种父母本行比1∶6,先播母本,母本芽长0.5cm时播第1期父本,4~5d后播第2期父本(在吉林辽源母本抽丝比父本散粉晚3d,父母本温光反应正常)。母本播种密度7000株/667m2,父本播种密度1200株/667m2,在新疆和甘肃可根据当地制种习惯密度播种。
3.3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机械播种时实行单粒播种的,要及早查看多播或者漏播情况,及时间苗和补种,防止出现缺苗断垄或苗多过密情况。人工播种及时定苗,除去过大、过小苗、病苗和弱苗,保留均匀一致的壮苗,确保苗齐、苗壮。
去杂在苗期、拔节期、抽雄前和收获期4个时期分别进行去除杂株。苗期结合间苗、定苗去除杂株;拔节期是重点去杂时期,此时杂株开始表现出来,容易去除,根据父母本特征特性准确去除;抽雄前要彻底清除遗留杂株,父本要在散粉之前去杂,确保种子纯度;收获期根据穗型、粒型、粒色、轴色进行穗选,去除不同果穗。
施肥基肥一般在播种时结合整地施入,需要施肥均匀,保证苗齐、苗壮、生长发育一致,有利于花期去雄和质量控制。在西北地区制种施肥是结合灌水进行,以水促肥,提高肥水利用效率[2]。穗期是玉米需水肥最多、加快营养生长的关键时期,应加强水肥管理,抽雄期应及时灌水保持田间水分充足,提高制种产量。
化控技术化控技术管理省时、高效、经济方便。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掌握农药使用方法、药量和使用时间。草害控制采用除草剂进行除草,选择合适的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注意使用的时间和浓度,避免引起药害。苗前封闭除草剂效果不好时,宜在玉米苗3~5叶期使用苗后除草剂,苗过小或过大易引起药害,同时也影响除草效果。播种时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防治地下害虫,整地时可与肥料一起加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虫害控制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为去雄方便和防止风灾引起倒伏,可喷施矮壮素,降低株高,防止倒伏。矮壮素使用注意喷施时间,一般在10叶期,过早影响玉米生长,过晚起不到降低株高效果。
3.4花期管理
花期调节辽科38父母本错期播种,父母本对光不敏感,所以正常年份花期变化不大。可根据未见叶提前观察花期,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如父母本花期不遇,可根据情况对父本或母本采取偏管调节方法,如采用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带叶抽雄等方法调节[3]。母本比父本早1~2片叶,这时无需调节,花期吻合。
去雄母本去雄是保证种子纯度的关键,应做到及时、干净、彻底。辽科38制种田母本去雄应摸苞带叶去雄,一般带2~3片叶拔除雄穗。人工去雄一般多次巡查,母本弱株、小苗要彻底割除,做到没有散粉植株。
割除父本种子生产田花期结束后割除父本,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提高产量,避免收获时引起混杂。
3.5收获
在东北地区制种时,收获前要站秆扒皮晾晒,加速果穗脱水,促进早熟,防止种子水分高,影响发芽率,提高种子质量。一般制种收获期在9月底至10月初,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时为最佳收获时间,应及时收获。在新疆、甘肃、内蒙古等积温高地区大面积制种时,一般采取机械收获,收获后集中晾晒,种子水分接近14%时进行脱粒,脱粒时进行果穗去杂,种子水分达13%时进行清选,清选时对种子纯度、水分、发芽率、净度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包装上市。
参考文献:
[1]刘松涛.国审玉米杂交种玉农76的选育与丰产性分析.中国种业,2019(12):57-60
[2]胡铁民,王增丽,董平国.西北旱区制种玉米不同灌溉制度对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节水灌溉,2014(1):27-31
[3]兰小青.玉米制种田的花期预测与调节措施.中国种业,2012(2):62-63
勾千冬,李成军,刘伟.玉米品种辽科38及其种子生产技术规程[J].中国种业,2020(09):82-83.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101102-5)
分享:
青海因自然环境和藏区种植土壤等因素的影响,青稞的种植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现在,新的栽培技术的出现,发现其对青稞的种植和收益存在着提升空间。本文从青海地区青稞种植的初期选种、农田治理以及后期的浇水施肥管理、科学合理轮作和对病虫灾害整治预防进行全面的分析,希望能够对现阶段的栽培技术进行创新研究,从而提高青稞种植的产量。
2021-08-23玉簪属(Hosta)花卉属百合科多年生植物,是优良的耐荫地被植物和观赏花卉,在园林绿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玉簪属植物育种及品种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分析,目前主要采用实生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方法育种。主要针对分布于北京、上海以及东北地区的玉簪属花卉,讨论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为今后玉簪属植物的育种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2021-08-14粒农16是新乡市粒丰农科有限公司以自育自交系LN1335为母本、自育自交系LN569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20年在山东省安排了夏播玉米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粒农16在山东省11个试点表现高产、稳产、多抗,适宜在山东省夏播区种植,以亩保苗4500株左右为宜。
2021-07-20当育粳0717是马鞍山神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品种间杂交,经系谱法选育出的单、双晚兼用的高产香型粳稻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口性好等特点,2016年8月通过安徽省审定。适宜在江淮及沿江地区作中粳和双季晚粳种植,该品种2017-2020年已累计推广50余万亩。
2021-07-20盐两优1号系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盐42S为母本、盐恢00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20年7月通过江苏省审定。笔者介绍了盐两优1号的组合来源、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
2021-07-20尤溪县杂交水稻制种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有适宜发展水稻制种产业的群众基础和技术基础,尤其是刘文炳研究员研究发明了“杂交水稻不割叶不剥苞制种高产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从20世纪80年代在中稻区推广的三系杂交水稻制种,到目前以两系为主的烟后杂交水稻制种,尤溪制种基地闻名全国。
2021-07-20Y两优098是广东天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用"两系"不育系Y58S与优质抗病恢复系G098配组育成的籼型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稻新品种,该品种属于感温型高产、优质抗病品种。2017-2018年参加广东省品种审定区试试验,产量为464.20~500.70kg/亩,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米质鉴定为部标优质2级。2019年通过审定。笔者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
2021-07-20观赏海棠新品种‘大棠芳玫’(Malus‘Datangfangmei’)为草原海棠(Malusioensis)实生后代。树姿开张。叶片绿色,有裂刻,深秋变红色。花蕾似玫瑰,开花后有浓郁的香气。果实绿色,点缀在红叶间,别有风味。在山东省青岛地区,‘大棠芳玫’4月底5月初开花,花期晚于其他海棠。‘大棠芳玫’高抗苹果锈病,可以与桧柏一起栽植。
2021-07-10‘华香脆’梨是以‘沙01’作母本,以‘南果梨’作父本杂交选育的三倍体梨新品种。平均单果重158g,果实倒卵形。果皮底色黄绿色,阳面着淡红色。果肉白色,肉质较细、松脆,汁液多,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70%,可滴定酸含量0.32%,每100g果肉石细胞含量0.36g。在辽宁省兴城地区,果实9月底成熟,果实发育期155d左右。
2021-07-10‘丛林玫瑰’是以‘醉金香’为母本,以‘藤稔’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葡萄新品种,是四倍体。平均单穗重698g,最大穗重1585g,果穗圆锥形;平均单粒重12~14g,果粒短椭圆形,紫红色;果肉脆,无肉囊,具有浓郁的玫瑰、草莓混合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80%,可滴定酸含量0.78%。
2021-07-10人气:3700
人气:3193
人气:2801
人气:2444
人气:242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玉米科学
期刊人气:894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5-0906
国内刊号:22-1201/S
邮发代号:12-137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902
影响因子:0.230
影响因子:1.83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60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