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江苏省海安市桑蚕业发展问题研究

  2021-03-29    24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在海安桑蚕业这一富民产业、特色产业和生态产业的发展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分析该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如劳动力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桑蚕产量减少,桑蚕养殖机械化水平不高,桑蚕制品销售模式过于传统等,提出了建设规模化桑蚕文化园、企校联合推进技术研发、积极响应东桑西移政策等对策建议。

  • 关键词:
  • 产业扶贫
  • 桑蚕业
  • 海安桑蚕业发展
  • 销售模式
  • 加入收藏

海安种桑养蚕的历史悠久,有“中国茧丝绸之乡”的美称,2015年海安桑蚕茧被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近几年茧农们大规模的毁桑现象,其现象发生背后的本质原因值得深究。已有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桑树种植费时费力,产业规模经营水平不高,桑田的布局不合理、产品滞销,企业亏损等产业低效发展问题[1,2],由于中美贸易持续摩擦,中国茧丝绸制成品生产、出口的受到打击,面对桑蚕业的发展的困境,相关学者们提出采取推进中西部主产区桑蚕产业基地建设和桑蚕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规模化集群化桑蚕业种养殖经营,以发挥区域的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高效发展,推广小蚕共育等种桑养蚕省力化技术,提高劳动力年度收益,以此稳定现有劳动力并吸引劳动力[3,4,5,6]。海安桑蚕业的发展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本文试图在海安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从整体产业流程角度,全面分析海安桑蚕业该如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


1、海安桑蚕业发展现状


桑蚕业是海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几十年发展下来,形成了蚕种繁育、栽桑养蚕、蚕茧收烘、缫丝、绢纺、丝绸、制衣、家纺以及护肤化妆品、营养保健品、文化艺术品等生产加工和国际国内贸易的全产业链格局。2019年全市现有桑园面积8万亩、养蚕农户5万户,年饲育蚕种20万张,生产优质蚕茧8000t,蚕茧产值4亿多元,仅占农业总产值的8%左右,茧丝绸工业产值近100亿元,出口额约1亿美元,茧丝绸产业占全市总出口额约7%,形成税收2.6亿元,促进了市内5万户农民增收和2万多产业工人的就业。

全市现有桑园面积4666.67hm2,茧丝绸深加工企业52家,其中缫丝厂15家,丝织厂15家,针织厂4家,绢纺厂2家,服饰及深加工企业16家,桑枝、蚕沙、蚕蛹等副产品深加工企业6家,企业生产设备、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县蚕桑、丝绸加工贸易整个产业链从业人员约二十万人[7]。海安鑫缘茧丝绸集团通过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发展认定蚕业家庭规模农场超过100个,保障了优质原料茧的稳定供应,促进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从图1可以明显看出2009-2018年蚕茧产量以及桑园面积几乎都减少了一倍。这与海安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度加快,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上涨,企业响应国家“东桑西移”政策号召,将产业往广西、四川、云南等西南优势产区转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由于农村劳动力转出进程加快,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栽桑养蚕劳动力不足,以及各乡镇茧农传统养蚕方式较为传统,机械化水平不高,蚕茧产量难以提升。全市的桑园面积大幅减少,蚕茧产量下降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提出以全市桑园面积恢复到2015年末的5667万hm2为目标,逐步推进养蚕业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

图12008-2018年海安桑蚕产量及年末实有桑园面积变化图


2、海安桑蚕业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


海安桑蚕业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要想推动桑蚕业可持续发展,现有的蚕茧质量不稳定,质量等级不高,蚕茧产量少,养蚕安全问题保障,桑蚕专业人才技术发展,蚕茧收购机制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严肃对待,妥善解决。

2.1蚕茧质量不稳定,有待提升

海安蚕茧质量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差异,蚕茧质量不稳定。解舒率以及解舒丝长是衡量桑蚕干茧使用价值的重要指标,好的蚕茧茧丝易解离,损耗低。有学者按照GB/T9176—2016《桑蚕干茧》、GB/T9111—2015《桑蚕干茧试验方法》在2019年对于海安春秋两季桑蚕干茧进行检测,发现春茧质量优于秋茧[8]。这与海安茧农养蚕时使用的蚕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方格蔟具的推广使用,有利于控制上蔟密度,减少双宫、黄斑、柴印等下茧,提高桑蚕茧品质[9],但由于政府对于蚕具补助力度不大,茧农为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经济开支自己用稻草编草龙,蚕茧质量必然受到影响。

海安蚕茧质量参差不齐还与季节性气候导致的桑叶质量不一以及不完善的蚕茧收购机制有关。毛脚茧含水率高、烘茧过程中易断头、烘茧后易产油、解舒差,可以制作质量一般的蚕丝被,但有关茧站为保证蚕茧质量是拒收的。由于海安茧农的减少,蚕茧产量少,毛脚茧依然可以通过钻税收空子高价收购的茧贩卖出,蚕茧质量难以保证。春季海安易出现倒春寒,新萌的枝条、桑叶和桑芽将冻伤甚至冻枯,桑叶产量大幅减少,严重影响养蚕活动[10]。夏季有雨涝可能,桑园积水,桑树出现生理干旱,秋季桑叶容易有虫害,桑叶产量及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蚕茧质量易受影响。

2.2经济效益低,劳动力转出严重

家蚕养殖是一项劳动密集型活动,茧农卖的是鲜茧尚未精细加工,且养殖过程支出项较多,经济回报相对而言较低。养蚕是明显的季节性活动,分为春,夏,秋三季,养蚕要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五个阶段,每阶段四到九天不等,因此每季大概持续五十天,养蚕收入低且回报等待期长。受蚕茧质量以及市场行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收入来源相较于外出务工很不稳定,难以给家庭提供生活保障,是众多劳动力转出的重要原因。此外,蚕茧价格是茧农最为敏感的因素,茧农为卖出好价钱较为费力。海安各镇茧站根据供求关系定价,同茧不同价,导致茧农为卖出好价钱需要运输鲜茧周转奔波。

由于发现在桑蚕业难以获得满意的经济回报,劳动力从桑蚕产业转出现象较为严重。据统计,全市86.45万的常住人口中仅有4.32万人从事种植业,其中从事养蚕农户仅占农村人口的10%左右,且存在由于劳动力紧张毁桑现象[11],市2019年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约为6661.83元,相当于茧农一年下来的收入。海安全年养蚕大多春秋两季,夏季由于气温高产量低,茧农多选择不养,此外茧农还需负担农药、化肥、蚕种、蚕具以及幼蚕加温费以及消毒器具费。超循环绿色战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有学者提出建设桑基鱼塘,但通过计算实施后收益成本比,发现水产业相对效益最大,生产规模较大的农户逐渐放弃桑基鱼塘传统模式,转为单一水产养殖,桑蚕业的养殖规模难以扩大[12,13]。近年来国家虽加大了对种植粮食作物的补贴,但对蚕桑产业补贴较少,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有所降低。

2.3人才技术缺乏,生产效率低下

在蚕桑部门人员精简的现状下,海安桑蚕业专业人才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我国专门开设蚕学的大学仅有几所,相比起其他热门专业,蚕学专业的相关人才较为稀缺。即便有人从相关专业毕业,由于对就业前景担忧,选择了转专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海安桑蚕业的虽然一直提倡要建立“公司+高校院所(科研平台)+品牌+基地(蚕业农场、蚕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形成相应的共生系统提高竞争能力,但一直未能完全落实。由于茧农与蚕茧收购方以及技术指导站的联系并不密切,养蚕模式以及产业效率多年没有显著提高且在重视粮食生产安全时代背景下,蚕桑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远远不能和其他大宗农作物相提并论[14]。当下只有部分家庭桑蚕场已采用轨道智能育蚕、机械化切桑、伐条、育茧和烘干等手段养蚕,改善条桑育可减少桑叶用量,全茧量、茧层量、茧丝长和丝量等性状,便于提高劳动效率,实现规模化发展[15],但通过走访发现依旧有茧农到蚕龄期较大时采用叶片育。

桑树是多年生的树种,要2~3年才盛产桑叶且桑园的管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资金,仅桑园扩张对增加蚕茧产量的作用并不显著。[16]虽然小蚕共育技术有助于蚕桑业规模化发展,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并没有大规模得到推广。海安劳动力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据统计,养蚕劳力的平均年龄为60岁以上,85%左右为初中水平以下[17],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强,传授技能难度大,生产效率与技术难以同步。

2.4产业风险大,保险机制不健全

蚕茧价格易受国际市场影响,充满不确定性,整个桑蚕产业的风险性大。近年来,东南亚一些国家鼓励发展蚕桑及丝织产业,凭借其廉价劳动力,国际丝绸产业的订单开始向其倾斜,这给中国厂商带来竞争压力[18]。海安规模较大的桑蚕产品制造企业,均有接受国外订单加工出口成品的业务,在中美贸易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桑蚕制品出口受到严重打击,产品出现积压的情况,茧丝绸行情明显下滑,导致蚕茧收购价格连锁下跌。

2019年海安市春茧平均收购价格为43元/公斤,较去年同期61元/公斤相比跌幅达30%,茧农收益减少,不少蚕茧加工企业也出现亏损状况。由蛛网模型理论可知,由于蚕茧价格下降,茧农的生产积极性可能明显降低,茧农弃桑养蚕的可能性增加。虽然海安鑫缘集团多年来一直与部分农户签订蚕茧收购合同,秉承优茧优价的原则,但对于资源缺乏的茧农而言养蚕风险并没有因此减少。

由于对环境难以把控,风险在整个养蚕过程中一直存在,因此桑蚕保险的逐步完善对于茧农养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质量合格的蚕种是顺利养蚕的基石,然而依然存在带微粒子孢子的不合格蚕种流入市场。蚕对环境极为敏感,工厂排放含有毒物质的废气、误喂食沾染农药的桑叶以及蚕室消毒不达标导致蚕病等原因导致蚕难以存活的现象不是少数。虽然茧农在购买蚕种是已经含付了桑蚕险,桑蚕保险也能一定程度减少经济损失,但赔付金额只是略高于蚕种价格,且总保费收入低,风险发生集中且易出现道德风险,蚕桑保险公司经营压力大[20]。

2.5品牌知名度低,优质产品销量难提升

随着国民品牌意识的增长,海安的茧丝绸企业应该加大自身品牌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形成消费习惯以提升销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丝绸内销比重已达60%以上,内需市场的拉动作用至关重要。然而海安桑蚕企业,并不能充分发挥电商平台的优势促进产业的发展。以鑫缘集团为例,主打产品分别为真丝家纺、桑叶茶和蚕丝护肤品,因知名度低,销量与行业知名品牌的同质产品差距很大。蚕丝制品绿色健康无过多添加是现代人追求品质生活的重要关注点,由于相关宣传不到位,消费者信息获取不便难以产生购买动机。


3、海安桑蚕业发展对策建议


3.1建立桑蚕文化园,提高品牌知名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海安市文化广电与旅游局与相关蚕茧企业联合出资在海安极具海安乡土特色的里下河风光处投资建立桑蚕园,推出生态旅游观光模式。人们在感受里下河独特自然风光的同时,参观体验感受蚕茧产业生产流程,园区安排专业的桑蚕文化介绍员,利用网红人物直播方式推广优质产品,如桑果、桑果汁、桑叶茶、桑枝食用菌、蚕蛹虫草等多元产品。海安鑫缘丝绸企业综合实力稳居行业前列,与知名品牌联合推出富有创意、制作精良的桑蚕制品供游人选购,将会大大提升品牌知名度,

3.2企业高校联手,推动产业发展

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才,依托苏州大学桑蚕研究所,江苏科技大学进行产研学结合,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以及项目基金,以培养出更优质高产的新型蚕种,促进蚕桑器具进一步机械化、现代化、便捷化,研发省力高效的养蚕技术,南京林业大学就有学者发现适宜浓度的银杏外种皮提取物能够促进桑树生长和提高蚕茧质量[20]。建设规范化小蚕共育中心和养蚕大棚,推广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治理虫害,轨道喂蚕和自动上簇以及自动采茧,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和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各企业与海安中等专业学校合作进行专业人才定向培养,解决人才问题。

3.3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桑蚕业发展

政府需起到宏观调控作用,在土地流转、栽桑补助、蚕业农场补助、推进机械化等方面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和相应的财政补贴,并加大政策性农业桑蚕保险财政补助力度,全面降低养蚕风险,调动农民载桑养蚕的积极性。加大蚕种质量监察力度,确保无毒蚕种供应,降低生产风险,对蚕茧价格收购实行保护价格机制,组织相关企业及茧站对蚕茧价格合理制定收购价格等级,做到优茧优价,对压价收购、掺杂使假、短斤少两等扰乱市场秩序、破坏蚕茧资源的行为,由市场监督管理机关依法查处,确保建立良好的蚕茧收购机制,助力海安的三年扩桑计划。

3.4响应东桑西移政策,促进产业扶贫

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规模庞大[21],为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了“东桑西移”战略,作为海安市龙头企业鑫缘茧丝绸集团到广西环江县,以桑蚕茧丝产业发展带动当地脱贫攻坚。产业扶贫项目的科学选择,不仅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还解决了产业原料紧缺的问题。规模化的桑蚕园养殖,有利于桑蚕质量的把控,各大桑蚕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土地流转政策,因地制宜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提高蚕桑生产效益。


4、结论


在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海安桑蚕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以及茧农们的多方合作,政府政策以及财政支持,利用新兴技术实现桑园规模化种植,注重科技努力研发优质蚕种,探索更为高效安全的养蚕技术,提高养殖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解决海安劳动力转出导致的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好的营销对于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各大企业要不断拓展销售市场,以促进销量的提升。面对桑园面积逐年减少的现状,积极响应国家东桑西移的号召解决生产原料问题的同时助力当地脱贫。


参考文献:

[1]刘德馨.沂蒙山区桑蚕业发展调研分析[J].乡村科技,2017(24):29-30.

[2]吴刚,徐建春.论制约蚕桑生产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蚕桑茶叶通讯,2013(5):4-5.

[3]张晴,周振亚.中国桑蚕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农业展望,2018,14(9):60-64.

[4]傅绍华,甘树山,黄天肖,等.基于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对当前桑蚕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J].热带农业工程,2013,37(4):8-10.

[5]管仕平.基于钻石模型的广西桑蚕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37-939.

[6]张晴,刘洋,周振亚.中国桑蚕产业主产区比较优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1):113-120.

[7]王军.关于发展海安县现代设施蚕业的思考[J].江苏蚕业,2014,36(3):36-37.

[8]成广明,王杰,翁娟娟,等.海安市2019年桑蚕干茧质量分析[J].中国纤检,2020(7):29-31

[9]李小华,杨成卫,闵龙,等.2017年四川省桑蚕茧质量分析[J].中国纤检,2018(6):26-29.

[10]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中国桑树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1]吉祖军.海安县加快推进蚕茧基地建设促进蚕桑规模经营[J].江苏蚕业,2015,37(2):40-41.

[12]张智光.可再生资源型企业的绿色特征与绿色战略类型体系研究:以林业企业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4(6):1-8.

[13]顾兴国,吴怀民,沈晓龙,等.太湖南岸桑基鱼塘投入产出效率的跨时期分析[J].蚕业科学,2020,46(2):221-232.

[14]黄俊明,王军,王伟.关于海安县部分地区毁桑情况的调查报告[J].江苏蚕业,2014,36(4):38-40.

[15]李俊,陈朝蓉,许胜,等.家蚕地面条桑育饲料效率及其与蚕茧质量的关系[J].南方农业学报,2015,46(6):1123-1126.

[16]蓝广芊,吴大洋.中国蚕茧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9):56-62.

[17]王敬.海安市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探索与思考[J].江苏蚕业,2018,40(Z2):37-39.

[18]钱有清,刘文全,柳恩见.中国茧丝绸行业2019年运行分析及2020年展望[J].丝绸,2020,57(7):1-8.

[19]孙香玉,范美荣.江苏省海安县农业桑蚕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北方经济,2013(2):34-36.

[20]张笑聪.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桑叶及蚕茧产质量的影响[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20.

[21]高强,曾恒源.中国农村低收入人口衡量标准、规模估算及思考建议[J/O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11.


丁凌,贾卫国,丁文国.江苏省海安市桑蚕业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21(03):63-6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蚕桑通报

期刊名称:蚕桑通报

期刊人气:79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浙江大学

主办单位:浙江省蚕桑学会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0258-4069

国内刊号:33-1081/S

创刊时间:1954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