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谈市场对电影碎片化审美的具体体现

  2020-03-11    23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在数字技术作用下电影的碎片化审美日益凸显,这来源于市场力量的影响尤其深刻。电影制作兼顾受众的类型以及照顾受众的心灵碎片这是当前市场化的要求,并且要以年轻化观众的审美趣味为主导。市场意识与国家意识的融合、电影合拍和发行跨界的市场运作以及市场催发技术和技术影响电影叙事这都是市场影响电影碎片化审美的具体表现。电影碎片化审美解放了大众的创造性,从而为市场注入了活力,又削弱了电影的艺术性。

21世纪的数字化互联网技术,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在文化全球化、视觉化和大众化的大潮中,人们的艺术创作和欣赏随之改变,碎片化审美趋势日益凸显。借助21世纪数字化技术大放异彩的电影艺术,愈发体现出碎片化的审美特质。电影的碎片化审美,固然生而具之,的确又凭借数码技术而登峰造极。究其原因,一方面必然由电影作为由静态图片连接成动态影像的视听艺术的本质使然,也是电影剪辑技术在非线性剪辑软件广泛应用的结果。如果说这些电影艺术自身因素是内因,另一方面,面向市场追求经济效益是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的生存意识。所以,作为外在诱导因素,市场对电影碎片化审美的发展甚至是决定性力量:票房追求下观众的数量最大化使电影不得不照顾大众多样化的审美趣味和碎片化的心灵趋向,电影观众年轻化的趋势使电影语言和叙事网络化,全球市场的开拓使电影在制作人员和演员方面跨界拼凑,在审美风格上兼顾异域色彩,特别是近年来两岸三地、国内国外中国电影合拍大潮的背景下,市场的隐性操控之手引导着电影碎片化审美的变化,这其中还不能忽视市场对电影剪辑技术和叙事技巧的影响。


一、电影的碎片化审美


碎片而能美,本义是指事物微小断裂而自具特质风采,碎片化审美也确是古已有之的审美现象,像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推敲,重视字与词细微差别中的意境美,像西方绘画中对摹写中光与影的探究,表明对具体细节之美的苛求。只是到了人类高度自由化个性化的解构主义思维占主导的后现代社会,“碎片”一词的使用大为频繁,碎片艺术成为后现代艺术的重要类型,碎片化审美在后现代文化中往纵深处渗透。而具有高操作性的数字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使碎片化审美更成为数码艺术的新奇特色。在数码艺术和数码美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黄鸣奋教授坚信:“碎片美学为我们这个时代所亟需。”他认为,碎片美学关注人类时空观念、知识构成与心理状态中所存在的碎片化趋势,从碎片化与整体性的对立统一去把握审美体验。它为人们理解当代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变迁提供了有益的视点,并且通过审美活动增强艺术创造性和社会凝聚力。艺术碎片化既加大了维护经典作品的难度,又降低了艺术创作的门槛,为实现“人人都可以当艺术家”开辟了新天地,关键是兼收博采,集腋成裘[1]。

电影艺术碎片化审美的特点是与生俱来的。作为诉诸人类视觉而讲述故事塑造形象传达美感的电影艺术,必然以苛求视觉奇观为原发需求。从最初的对如实呈现世界事物的电影之奇观的震愕中恢复常态,观众对银幕呈现的影像有了更高的要求:奇、美。作为动态艺术的电影,一分钟24帧,可是说是无数碎片拼凑成的多个场景并连接成完整叙事的审美对象,一部电影总是用奇峰迭起的闪光碎片来吸引观众。电影演员首先是最好的说明,他们从来都是长相俊美的特殊人群,间或也有样貌奇特的例子,更不用说电影屏幕上所出现的凭一己之力无法览阅的奇景奇境,这些银幕形象无疑是电影审美的碎片。比如从不式微的电影明星制度,能使电影永远不以电影故事或叙事取胜,而是以当红的电影演员为卖点,电影的偶像崇拜实质上不过是电影的破碎镜片在如钻石般发光。

诞生不过百余年的电影,经历了从黑白、有声到彩色、3D的技术变化,它本身是对银幕上视觉呈现奇异形象的本能苛求,加上数字技术的无限表现能力,又激发了电影制作者的想象力。在所有将碎片观念或解构精神指导下创作、鉴赏的碎片艺术中,作为新大众媒介的数字化时代的电影,可以说是将碎片化审美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艺术类型。


二、市场对电影碎片化审美的影响


电影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又是一种大众传媒。也有人说电影是20世纪艺术之王,21世纪的数字技术又让电影如虎添翼。而零门槛的欣赏要求和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使人们对电影产生很大的兴趣,经济发展又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并愿意花钱去电影院,从而电影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精神的影响更为深刻。这也就不难理解全球范围内的电影产业化日益成为各国文化强国的手段了。

既然电影是艺术、传媒和经济产业的综合体,对其进行考察时就不能只作内容和形式的艺术分析,也不能局限于用著名社会学家拉斯维尔的著名传播模式“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有何效果”作传播分析,还应该运用经济思维来评量电影的“谁为什么埋单,为谁,用何种方式”。传播学者指出,经济逻辑和媒介的文化特殊性是决定媒介发展的两股力量,媒体的未来就基于这些不同态度的微妙平衡之中,我们不能忘记,媒介是一些“不同于其他商品的商品”[2]。由此可见,经济和文化,即市场和审美是决定电影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两者之间是充满张力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分析市场对数字电影碎片化审美的影响,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兼顾受众的类型和照顾受众的心灵碎片

在20世纪的最后二十年,艺术中心论一直是中国电影创作的主导思想。直到2000年10月,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文件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从此,市场理念才真正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核心,在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等导演的商业电影的成功示范下,大批的中国电影从业人员,调整了电影发展关键因素的排序:市场、技术、艺术,中国电影开启了商业化之途。政策上放松了管制,降低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领域的资格准入门槛,电影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民营资本特别活跃。21世纪,中国电影票房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2010年突破百亿元大关,2018年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的电影票房就已经超过了320亿元。更高的票房,意味着更多的观众更多次的买票进入电影院,这就使市场意识要求电影制作必须把观众的审美需求放在中心位置,即满足尽量多的类型的观众的需求。如今,商业化的电影往往糅合了几种不同类型观众的审美趣味:爱情、悬疑、喜剧、动作等,观影者犹如乘坐过山车,在大喜大悲似真似幻五颜六色中穿梭。早期电影贯穿始终的统一风格和审美意蕴,在商业类型的电影中,一变而为块状的碎片化审美风格。拿2018年的中国票房翘首的《西虹市首富》和《一出好戏》来说,其观众的市场定位是大众化的,从演员选择、题材设置到地域类别,网罗了多个区段的观众,年龄跨越少年和中年。当然,真正优秀的艺术的确是没有年龄界限的。前者国语与港腔辉映、富翁与穷人交锋,后者的喜剧与悲情起伏,在野外探险生存,场景间的叙事逻辑被荧幕奇观掩盖,电影似一堆五彩积木,银幕尽显碎片化审美的魅力。

这或如有学者所说,技术使21世纪的电影呈现出两极分化的两种趋势形态,即垂直式的竖立影像和水平式的平躺影像。前者“高耸”具有崇高的美学意义,后者“平卧”具备优美的艺术内涵[3]。实际上,前者是电影巨幕化的效果,适应了观众仰望的渴求宏伟世界的需求;后者是电影电脑化手机化的结果,满足了观众的操控欲望,即“躺下”的影像意味着平民百姓对媒体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从这个角度理解,观众对观影方式的自由选择:电视、影碟机、电脑、手机上网观影,是人们对电影院屏幕的技术祛魅。从这个角度又可以理解,数字化背景下的电影观众脱离了媒介崇拜阶段,电影再不需要和崇拜相联系的宏大叙事,奇观化电影的重点就是打磨美的碎片,观众在电影碎片中获得多样的审美感受。这是否是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被粉碎的人类心灵的需要?日常生活存在的多元化,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多样化,强制劳动工作时间和捆绑消费闲暇时间的心灵碎片化,使得碎片化审美的数字电影正对应了人们不同的心灵碎片,每一块碎片中生发出了不同的心理欲望和审美渴求,能一并在碎片化审美的电影中得到满足。

(二)以年轻化观众的审美趣味为主导

电影市场主体观众年轻化是全球化现象,在中国尤甚,统计数据显示,当下电影市场的主流观众的平均年龄是21.7岁。青年人的审美是多变的、快节奏的、多元的,同时也是碎片化的。多数电影将青年人定位为核心受众,年轻化观众的审美趣味就成为电影审美的主导。这种市场意识造成的电影面貌是多方面的:电影类型中动漫电影持续升温,动作电影和爱情电影长盛不衰;电影元素杂糅爱情、神魔、奇幻、功夫等元素;电影演员年轻化,更新换代速度变快;电影故事性减弱,画面性增强;电影对白网络语化,呈现段子累积化现象;电影服装、灯光和化妆向精致奢华方向发展……总之,为了能成功地将消费观念超前精力剩余的年轻人吸引到影院,电影在拍摄制作中,不能不为着年轻人新颖奇特“生猛海鲜”的口味而量身定做。恰如2018年暑假被炒得火热票房亦喜人的青春电影,如《爱情公寓》《初恋的滋味》《快把我哥带走》等,年轻的导演,为年轻的演员和粉丝量身定作的电影,每一段,每一个碎片都很美,都是奇幻旅行,串在一起,却少了聚合力量,故事流于平淡乏味,人物失于扁平模糊。

(三)电影合拍和发行跨界的必然

全球化和碎片化是同一个进程,这对电影来说尤为如此。中国电影秉持着走向世界的梦想,以跨国公司、跨国市场的形成为基础,以媒体科技的发展为助力,在21世纪驶上了发展快车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打开了电影大门,观众看到了奇特的西洋景,但是好莱坞的电影霸权最终还是将中国市场看作是风水宝地。全球化过程中,中国走出去的阻力还太多,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地位的提高,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中外合资合拍片是最主要的形式,参加国家影展和比赛也是途径之一,越来越多的外国幕后技术人员和幕前明星应重金之邀,成为中国电影的因素,与此同时,在考虑中国电影市场的基点上,中国演员的脸孔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中外合作以市场收益为准绳,中国电影目前还处于弱势地位,应该说,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往往只能像电影“洗澡”这样,通过将自己奇观化来作为以好莱坞电影为中心的世界主流电影市场的陪衬[4]。换句话说,中国电影还是依靠着中国特色的审美碎片,才得以进入欧美电影强国观众的视线。

与此相比,这个世纪中国两岸三地的电影合拍反而显示出了正大气象。近年来,口碑和票房俱佳的电影中合拍片是多数。如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张艾嘉的《相爱相亲》。合拍片一方面给香港台湾电影开拓了大陆市场,另一方面给大陆注入了港台电影精神。但也有问题。两岸三地的文化虽同源而不同质,兼顾不同市场的观众审美需求,暴露出合拍片碎片化审美的特征:要适应大陆的电影审查,合拍片在尺度上不得不仔细拿捏,往往欲说还休,甚至遮遮掩掩;不同的电影文化使演员的表演风格不同,电影中呈现出格格不入的人物表演的碰撞,总是提醒观众这是港台大陆演员的大杂烩,使观众难以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国际化现代化的因素与本土文化因素有时互不相容……市场使电影碎片虽美而棱角分明,碎片碰撞得嘎嘎作响难免又影响了所有观众的观影快感。

(四)市场意识与国家意识的融合

既然中国电影市场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敞开,为应对好莱坞等强势电影的进入,处在自由市场产业与国家规划控制力量交锋中的中国电影,就必须在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和消费层面的交错中,找到市场与审美,经济与艺术的平衡,在独特而复杂的中国社会语境中,既保证国家意识在电影传媒的统领,又保持市场意识对电影产业的主导。正是在此大形势下,中国电影呈现出了两种明显的趋势:主旋律电影类型化和商业电影主流化。

作为对中国电影政策有一定影响的学者饶曙光说,从世纪之交开始,他就强调要建构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相接轨的新的电影范式,这一新范式的内涵就是在电影中加入商业要素,从以前的“政治化生存”和“艺术化生存”转化为“市场化生存”。消费社会语境中,主流文化价值、正面文化价值必须借助于大众文化消费才能得以有效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说,主流文化价值的有效传播是当下电影创作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5]。他认为,国家主流电影的观众意识、市场意识及其商业化运作手段和技巧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主流商业电影则在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的建构和表达上更加自觉、更加智慧、更加富有感召力[6]。前者的代表影片是《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后者的代表是《十月围城》和《叶问》系列。

市场意识与国家意识有能融合的一面,也有不能融合的一面。融合得不好,固然假大空,失去了观众。融合得好,既弘扬了主流文化价值又获得了市场丰收,政治与商业的共谋而实现了教化与娱乐的双赢。但是,负责教化的电影碎片和负责娱乐的电影碎片,总是难以无缝衔接,顾此失彼的碎片化的审美,还需要新的释放力量,来促进市场意识与国家意识的融合。

(五)市场催发技术和技术影响电影叙事

技术是市场背景下的电影艺术的第一推动力,技术对电影的奇观化和碎片化审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谓奇观,就是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周宪认为,奇观电影中蒙太奇组接的理性原则已经转向了视觉快感奇观性的快乐原则,完整的叙事线性结构被奇观要求所颠覆;话语性因素在电影中的重要性降低了,图像实现了对声音的“暴政”;“奇观”本身独具价值,使得电影真正实现了它自身纯粹的视觉艺术本体论。从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的转变,表征了电影文化从话语中心模式向图像中心模式、从时间模式向空间模式、从理性文化向快感文化的转变[7]。3D数字电影拍摄技术的出现,让电影的奇观化更呈现出让人神迷色陷的视觉效果。进入影院享受3D电影盛宴的观众,愿意为了一片片碎裂的电影画面和场景埋单,逐渐达成了视觉效果第一的共识。碎片化审美,成为电影观众的审美趣味主流。

此外,在电影的奇观逻辑下,借助数字化非线性剪辑电脑软件,电影中大量运用交叉性、对比性的甚至蒙太奇剪辑来凸显视听冲击力,频繁使用短镜头、小景别的快速切换来制造电影的快节奏,在屏幕上平铺多个画面呈现并列时空来加强对比性,前者主要是在叙事上将观众更紧密的嵌入电影情境,后者则着重在情感上强化审美渲染效果。蒙太奇剪辑技术在数字化机器中行云流水,使电影的审美碎片变幻多姿,其对事件的拆分组合、并行颠倒的叙事技巧令人目迷神驰,却使电影的碎片化审美具有了挑战性和陌生化效果。

(六)电影的泛化

电影的市场化,既是电影面向大众的广泛传播,也有大众对电影制作的影响。而数码拍摄和编辑的技术,让市场上的电影与大众呈现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数码电影大放异彩。表演虚拟化、欣赏日常化、加工即兴化体现了对电影常规的突破;电影与视频艺术、视频游戏、虚拟现实等逐渐融合,反映了电影边界的扩展;屏幕多样化、产品海量化、生产大众化等因素导致电影定位的更新。在这一意义上,数码媒体建设迎来了泛电影时代[8]。电影的泛化,充分展示了大众作为电影市场受众和主体的创造性,是电影艺术平民化的表现,是电影传媒个人化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影的泛化,因为大众艺术水平的不同,而使电影面貌参差,碎片化的审美就成为必然,尤其是盛行于网络的微电影,凭藉短小精悍的形制,以碎片化审美作为主要的审美追求。


三、结语


数字化电影时代在本质上是一个泛电影的时代。如今的电影美学毋宁说是一个美学的平台,它给所有的视听艺术门类的美学规范提供法理依据,也给它们提供向上生长的学理支撑[9]。碎片化审美成为电影的主要美学特色,是电影本身因素的发展使然,也是在市场化产业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考察电影工业和电影产业的发展,电影艺术向来是以获得市场经济效益为首要目的,资本增值是电影市场化产业化的首要目标,否则电影生产也无以为继,故而,面向市场的商业电影从来都是电影的主流。市场化要求电影在艺术审美上以观众为起点和终点。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的碎片化审美,的确又是源于市场的动力,而不仅仅是电影美学的独立发展。但是,马克思也说过,艺术能够培养懂得审美的大众,市场力影响下的碎片化审美的数字电影又不可能放松其艺术的追求,因为,如果失去了艺术审美的魅力,电影也就没有市场可言。所以,电影的良性发展,必然需要电影从业者、观众和社会制度的健康互动。


参考文献:

[1]黄鸣奋.碎片美学在“超现代”的呈现[J].学术月刊,2013(6):36-46.

[2]那丁·土桑-德莫林.传媒经济[M].朱振明,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122.

[3]刘景福,黄鸣奋.平躺的影像:新媒体语境中的电影艺术[J].厦门大学学报,2013(2):116-118.

[4]尹鸿.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J].文艺研究,2000(6):103.

[5]饶曙光.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主流电影建构[J].文艺研究,2009(1):82-83.

[6]饶曙光.当下中国电影的市场建设与创作发展[J].文艺研究,2010(6):7.

[7]周宪.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J].文艺研究,2005(3):18-21.

[8]黄鸣奋.泛电影:21世纪初的媒体与艺术[J].厦门大学学报,2010(5):91.

[9]余纪.数字化生存中的电影美学[J].文艺研究,2001(1):119.


阎怀兰,李婷婷.市场对电影碎片化审美的影响[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1):42-4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文艺家

期刊名称:中国文艺家

期刊人气:265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艺术

国际刊号:1007-8932

国内刊号:11-3887/J

创刊时间:195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