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析大数据背景下影视剪辑的艺术特点与发展趋势

  2022-03-07    8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传统影视剪辑通常应用于影视拍摄与制作,其主要作用在于:一是保障影视镜头的流畅感,二是保证影片段落转换的连贯性,剪辑是必修的影视基本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现代影视剪辑吸收了传统影视剪辑的优点,弥补了传统影视剪辑叙事结构单一、剪辑过程烦琐的缺点,使影视剪辑效率与作品质量得到双重提升。基于此,本文从影视剪辑概念入手,简单叙述影视剪辑的制作过程及其三大艺术要素,立足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分析影视剪辑的技巧和理念,通过技术的革新、形式的转变、思维的变换等方面来阐明影视剪辑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尝试探索影视剪辑的未来发展趋势,即现代影视剪辑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彰显影视剪辑的存储技术通用化、编辑技术网络化和剪辑思维非线性化发展,以期为影视剪辑者提供剪辑思路。

  • 关键词:
  • 创作素材
  • 大数据
  • 影视剪辑
  • 艺术作品
  • 艺术特点
  • 加入收藏

一、影视剪辑艺术概述


影视剪辑又称为电影电视剪辑,是将电影电视创作中拍摄的大量素材进行选择、分解、重组、拼接,最终形成情节流畅、主题突出、具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影视剪辑根据线性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线性剪辑与非线性剪辑,相较于线性剪辑,非线性剪辑简化了剪辑步骤,顺序变化更为灵活[1]。

影视剪辑的步骤可分为初步剪辑、细致剪辑、精确剪辑。初步剪辑按照剧本顺序对镜头进行机械衔接;细致剪辑则是在初步剪辑的基础上进行修正;精确剪辑则考虑了作品的整体结构与主题,运用创造性剪辑技巧进行综合调整。影视剪辑的三大艺术要素分别为形象、动作与结构。形象主要包括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多种感官融合的影视化艺术形象,是观众对影视作品的直观感知。动作则分为主体动作与镜头动作,剪辑者要准确把握镜头的流畅性与方向性。结构作为作品的核心要素,具体可分为题材结构、剧情结构、时空结构,不同的框架结构决定影片剪辑的最终效果,奠定成型影片的主题。

其中,时空结构根据时间、空间等因素的不同,又可细分为剧作时空、现实时空、无限时空、有限时空、镜头组接时空等,它们支撑起影视剪辑艺术的基本架构,在影视艺术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影视剪辑根据创作技巧可分为一般化剪辑与创造性剪辑。一般化剪辑又被称为传统剪辑,是影视剪辑者必备的基础技能;创造性剪辑则需要剪辑者灵活运用三大艺术要素、选取恰当镜头,运用剪辑手段对作品进行拼接、整合,以获取高质量的剪辑效果。


二、大数据背景下的影视剪辑


大数据时代革新了电影市场,也促使了影视剪辑在技术与理念上的变革。在剪辑技巧上,传统影视剪辑依赖于人工操作,剪辑者需要按照故事情节的走向对电影胶片进行排序、粘贴,不仅耗费时间与精力,而且不易更改,致使影视剪辑缺乏灵活性与简便性。而大数据时代的硬件设施与软件技术革新弥补了胶片手工剪辑的不足,影视剪辑技术实现质的飞跃。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剪辑者可对胶片进行冲洗、转码,实现胶转磁的过渡[2],将胶片影像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在电脑硬盘上,便于进行下一步的编辑。而鼠标、键盘等计算机设备则简化了胶片录入的过程,剪辑者可配合传统剪辑手法,实现线上灵活编辑,并进行复制、转录,便于影片的保存与传递。同时,数字合成编辑技术的加入也让影视剪辑省去冲洗胶片、粘贴、排序等步骤,简化了胶片剪辑的烦琐过程,节省人力、物力等资源,提升了剪辑效率。

当前,科技的进步便利了生活,也转变了人们的思想,文化的快速传播扩大了受众对优质影片的需求量。在新时代,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影视的单一动态,转而对影片的精美度、剧情结构、题材主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剪辑者应当提升自身的影视艺术修养、剪辑艺术修养、综合文化艺术修养及技术修养,准确把握影片主旨,运用各种剪辑技巧对影片进行艺术编辑。此外,在进行剪辑前,剪辑者还应当做好相应的市场调研,对受众群体的偏好进行基础调查,明确市场价值风向,并以此为基础调整影片架构顺序,增强艺术效果,凸显影片风格和主题。相较于传统影视剪辑,现代影视剪辑技术的便捷加速了电影产出的流水线进程,加快生产快餐式影片带来了经济效益。然而同时,剪辑者应当转变创作思想,把影片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扩大其文化与艺术的传播和影响。


三、大数据背景下影视剪辑的艺术特点


(一) 技术的革新

在早期的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阶段,影视剪辑主要依靠人工对底样胶片进行粘贴、剪切,再借助放映机投影至屏幕,影片呈现形式多为黑白无色,且有可能由于人工操作的疏忽,剪辑无法做到胶片黏合的无缝衔接,致使影片在播放时出现影像模糊、画面抖动等现象;同时影片叙事线结构简单、故事情节单一枯燥、影片观感不佳,又因硬件设施的制约,观众可选择性低,只能被迫接受粗糙的影视画面。在大数据背景下,影视剪辑突破了剪辑技术的局限,在存储空间与剪辑程序简化上均有提升,突破了磁带存储的物理限制与形式固化,便捷了影视素材的搬运与传输,让原片的拼贴、剪辑可以在同一台电脑上完成。同时,影视剪辑由人工剪辑转变为应用现代化计算机工具,剪辑者通过鼠标、键盘的应用,实现对剪辑素材的自由拼贴与复制,增添了影片的艺术效果,使剪辑效率与质量获得双重提升。

(二) 形式的转变

影视制作的原理是运用拍摄设备将生活中的动作分解、记录,再通过视频转码技术在荧屏上重新呈现。影视画面主要包括人物外在服化道形象、人物性格刻画、故事情节发展等,通过视觉与听觉效果的呈现,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荧幕形象。在大数据时代,剪辑者可借助影视剪辑技术对长短镜头进行衔接,运用插叙、倒叙等艺术手法对所选择的合适的画面进行集中处理,从而营造紧张刺激的故事氛围,提升影片的视觉冲击力与情绪感染力。此外,虚拟现实系统的出现也建立起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其被运用于影片的后期剪辑制作,可增强影像人物与画面的逼真感,吸引观众注意力,实现现实与虚拟的完美转换,通过剧情人物互动对话及音乐的渲染烘托,让观众融入创作者构建的虚拟世界。

(三) 思维的变换

传统影视剪辑思维以线性剪辑为主,剪辑遵循因果性叙事结构或事情发展逻辑顺序,注重剧情发展的连贯性与衔接性,以因果关系或事情发展顺序为内在逻辑链,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从开头到高潮,再到结尾,丝丝入扣,引导观众进入影片情境,从而获得观众的认同。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线性剪辑单一的叙事结构已不再能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与情感诉求,单薄的叙事框架不再能支撑起影片庞大的主题架构。非线性剪辑的出现则弥补了这一不足,影视剪辑技术的便捷使得影片多条叙事线的整合成为可能,多条叙事线可遵循时间的发展顺序及时空的变换顺序,给予观众不同的观感体验,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此外,非线性剪辑思维吸收了后现代主义碎片化、隐喻化的思想浪潮,促使影视剪辑逐渐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便于传达影片主题思想,引起观众深入思考,增强了影片的文化传递功能。


四、大数据背景下影视剪辑的发展趋势


(一)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

影视剪辑技术的革新简化了影视后期编辑过程,加快了影视制作进程,也催生了一大批流水线的剪辑产品,而这些产品充斥影视市场,挤压了优秀剪辑技术的生存空间。一些影视剪辑App作为辅助工具,虽然可辅助剪辑者进行图像抓取、音效添加、视频剪辑、视频压缩,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感与审美体验,但是其不应喧宾夺主,一味追求影片特效,而忽略故事情节的发展性与影片内涵的展现。影视剪辑者在进行后期编辑时,需要明确作品主题、把握影片中心思想,以此为基点铺陈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引发观众思考,为影片增添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影视作为文娱产品的一种,旨在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而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与情感诉求迅速增长,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娱乐需求,更注重影视评价以及从影片中获得的感性体验。因此,剪辑者在进行影视剪辑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以主流价值观为参考基调,选定影片题材,再综合运用剪辑技术,呈现影片想要的艺术效果。影视剪辑未来发展应当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过分追求技术与特效的华美精致,更关注提升影片的内涵,以实现主流价值观与精神文化的传播。

(二) 存储技术通用化发展

在传统影视阶段,影像录制数据的主要存储载体为磁带,磁带在存储空间、上传方式等方面的线性局限制约影视制作的质量与速度。在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半导体存储与光盘存储技术应运而生,两者打破了传统磁带存储的局限性,为影视剪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半导体集成设备是由半导体集成电路制作而成的固态元件,半导体存储相较于磁带存储,其缩减了元件体积,提升了存储容量,随着半导体存储技术的成熟,其在使用寿命及性能上均有所提升。通过电脑上的内插接口,半导体静态存储器可以将摄影机内的影像数据直接传输至电脑设备,这节省了网络传输的时间,为影视剪辑的进一步编辑做好准备。同时,传统磁带的通用功能受限于摄影设备类别的不同,不便于影像数据的读取与编辑,而光盘存储技术则消除了这一固有束缚,得到了广泛应用。光盘存储技术又称为光存储,其利用光电工程原理将资料数据刻入存储介质,从而达到存储资料的目的,而存储介质可分为磁性与非磁性,磁性介质弥补了非磁性介质的不可逆性,让光盘存储可擦、可读,实现了反复利用。半导体存储技术与光盘存储技术突破了传统磁带存储的局限性,扩充了影像数据的存储空间,便捷了影像资料的传输,促使影像资料存储向通用化方向发展,为影视剪辑的后期制作与编辑打下基础,进而提升影视剪辑的速度与效率。

(三) 编辑技术网络化发展

相比传统影视阶段,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存储空间的扩大给予了影视剪辑足够的操作空间,也为后期编辑省去了繁杂的传输、剪辑工序。影视制作的过程包括前期拍摄、筹备以及后期剪辑,根据拍摄渠道的不同,后期剪辑技术也相应变化。电影胶片的拍摄过程较为复杂,其后期编辑需要进行冲洗底片、印制样片、剪辑样片等操作,而电子影像的拍摄可直接将摄像机摄取的光信号传输至播放终端,实现拍摄播放一体化,通过建立无线传播工作站,可以同时连接无线局域网、摄像机、投影机、话筒、接口硬盘等设备,实现视音频网络化编辑,完成影视制作中不同部门的联合协作。无线传播工作站的原理为实现工作组网络化,即通过接口连接,将编辑环节分解成单独的子系统,为每个系统分配编辑任务,在电脑终端实现同步操作,减少操作时间,节省后期编辑制作费用。同时,网络存储空间的无限化让多种信号源的集成化成为可能。通过不同的终端接口,电脑可以同时连接视音频设备,透过光、色信号的转码让拍摄、编辑工作在同一网络系统中完成,简化后期剪辑程序,做到实时播放,创制新型影视类型,丰富影视编辑类别,实现影视剪辑多样化、网络化发展。

(四) 剪辑思维非线性化发展

线性剪辑是以剧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及叙事结构的因果顺序为框架,进行简单的镜头排列与剪辑,这限制了影视剪辑艺术效果的添加与呈现。而数字化合成编辑技术的发展突破了硬件设施的限制,让影视剪辑从物理顺序过渡至艺术顺序,促使了非线性剪辑的诞生。非线性剪辑打破了客观现实的物理界限,在虚拟时空界限上实现了艺术突破,为剪辑者提供了全新的创作思维。非线性剪辑的无序性可帮助剪辑者通过集中重复短镜头、穿插长镜头特写、把握剪辑关键点等方式,烘托影片氛围,调动观众情绪,为影视剪辑加入艺术性效果。剪辑思维的非线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人物心理刻画与叙事结构的安排。在传统影视剪辑中,人物心理刻画与故事情节紧密衔接,并穿插在剧情发展的关键节点,借助剧中其他人物的对话、周围环境或主人公梦境,运用闪回、联想等表现形式,展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而非线性剪辑则通过碎片化的片段拼接,摆脱了情节限制,依托与情节无关联的景物镜头来刻画和暗喻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活动,脱离浅显的情绪刻画,能够引发观众深层次思考。在叙事结构上,非线性剪辑还保留了线性剪辑因果叙事与事情发展先后叙事鲜明、简洁的特征,并穿插倒叙、回叙、空缺、推延等叙事结构,实现多线条、多时空平行叙事,为影片增添恢宏之势,让观众在解读故事情节的同时体会百味人生。


五、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推动了文明进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物质需求,转而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影视作为人们文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来源。后期剪辑作为影视制作过程的重要成分,对作品最终效果的呈现起着关键作用。传统影视剪辑受磁带、胶片等硬件设施的限制,无法展开多线条、多时空的叙事结构,致使影视成片题材单一、叙事结构枯燥乏味、内容浅显,只能满足观众基本的娱乐需求,无法传递深层次的价值观。在大数据时代,影像编辑技术的革新,半导体、光盘存储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影视素材的容量,简化了影视数据的传输过程,为影视拍摄、编辑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能,从而创制新型影视类型,促进影视剪辑多样化、网络化发展。因此,现代影视剪辑者应当摆正剪辑技术的协助地位,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运用先进技术进行剪辑,为影片增添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徐子懿论大数据时代影视剪辑的艺术特点及其发展[J].中外交流,2019(35):9.

[2]周丽大数据时代影视剪辑的艺术特趿发展方向[J].记者摇篮,2021(06):132-133.


文章来源:吴立中.大数据背景下影视剪辑的艺术特点与发展趋势[J].传播与版权,2022,(03):46-4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剧影月报

期刊名称:剧影月报

期刊人气:202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所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艺术

国际刊号:1004-5864

国内刊号:32-1095/J

邮发代号:28-43

创刊时间:195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