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讨如何提升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

  2020-09-09    20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地质工程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工程基础建设、地下探测开发、矿物成分来源分析和环境资源保护等内容,这些研究方向具有专业性强、水平难度高、技术复杂的特点,想要解决这些日益突出的复杂难题,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地质工程专业的人才。相比于本科学生,硕士研究生拥有更为深厚的知识功底、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对地质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解决复杂地质工程难题的质量和效率。

  • 关键词:
  • 创新能力
  • 地下探测
  • 地质工程专业
  • 提升方案
  • 矿物学
  • 加入收藏

随着新一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工业的发展,工程类专业的有效应用能够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变革,从而引发新一场的科技革命。随着现代社会对于科技的需求,工程创新成为了当前工程类学科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实现对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改革的重点内容,对工程类专业高素质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够将视野仅仅局限于国内的工程发展,敢于走出去,将视野放眼到全世界的范围,对人类现有资源和新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是当代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内容。


一、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


(一)能够解决较为棘手的复杂地质工程问题

想要提升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将目标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受到当前科技、经济、资源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仅仅局限于地质勘测等常规地质工程技能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先进的需求,应该着眼于世界地质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可持续生存的理念,新型资源的开发、深层地质的勘测、资源开发与环境相互适应等问题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地质工程问题,能够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是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二)实现多种学科的有效交叉与融合

当前地质工程问题已经不能够用某一单纯学科专业来进行解决,需要多种学科的有效融合,才能够最为有效地解决地质工程的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地质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多种学科的深入学习,这不仅是对其创新能力的考验,还能使其自主学习能力、思维拓展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三)能够利用学到的理论文化知识独立解决地质工程问题

想要保证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基本的目标便是可以培养出能够独立解决实际地质工程问题的学生。这是对理论文化知识的应用体现,也是学生举一反三、工作能力的体现。在独立解决地质工程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融入到现实的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属于自身意识的工作规律与工作模式,这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创新。


二、在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过于注重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而忽略了传统技术的重要性

受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个侧重点的影响,教师往往会注重复杂工程地质问题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而对于传统技术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而就我国的目前发展形势来看,传统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仍然占据了大部分,这就会导致创新型技术人才与传统型技术人才存在严重的比例失调。

(二)过度重视学科交叉,对于本专业学科内容的学习深度不够

创新型技术人才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全方面能力的培养,但是因为学习知识的时间有限,会出现专业学科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比重产生倾斜,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深度无法达到现阶段社会对于地质工程技术的要求。


三、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制订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地质工程专业人才的最终目标还是解决地质工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的问题。这就需要在教学目标上进行有效的完善。在培养目标的大方向指导下,对各个阶段的小目标进行完善,如在基本培养中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专业培养中能够做到理论知识熟练运用于实际的工程实践中、在创新培养中注重举一反三的能力等,通过一步步的有效学习和指导,学生能够将文化专业知识熟练运用到不同的工程问题中,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应用。

(二)创建多种学科交叉的课程培养模式

面对地质工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时,学科交叉课程体系能够促进学生全方面素质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对于工程类的专业实践内容来讲,涉及土木、环境、数学、物理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注重学科交叉的课程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面对各种地质工程的复杂问题。

(三)完善教师结构

在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是一名或者两名优秀教师来带领整个学生团队,这对于教师来说是极大的压力与负担,其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会出现分担的现象,基于这种现状,可以采取教师联合的方式,如地质工程的优秀教师可以与土木工程教师、环境工程教师等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联合,来确保每个学生团队都拥有不同学科的学生,去共同进行某项教学实践活动,以此来保证教学的效果,减轻教师的负担,同时还能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向其他学生进行学习,弥补自身缺乏的技能,对学生本身的思维也是一种有效的创新。

(四)构建以创新为主的实践平台

创新实践平台可以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多学科交叉等理念进行有效构建,尤其是地质工程专业来讲,具有专业性、实践性等特点。因此在平台构建时,要从全方面对学生进行考量,可以形成课堂学习、专业深入学习、地质工程实践和创新实践四个阶段,注重学生科研创新精神、实践操作精神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结束语


创新型的地质工程人才是基于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以解决实际工程为导向的人才需求标准。在创新型地质工程人才培育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学科的相互交流、学生举一反三能力以及独立解决各项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从而保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与社会、国家需求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张帆.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向计课程优化[J].中国地质教育,2017,26(2).

[2]刘艺梁.应用型地质工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8,27(8).


刘洋.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方案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112.

基金: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一般项目(G71921);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优秀青年项目.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地球科学

期刊名称:地球科学

期刊人气:182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0-2383

国内刊号:42-1874/P

邮发代号:38-87

创刊时间:195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