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究铁路桥梁减隔震设计参数与适用方法

  2020-09-16    14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以汶川地震所带来影响为切入点,结合铁路桥梁所表现出特征与诉求,对减隔震设计所适用方法和参数进行了分析,内容涉及能量设计、动力设计等方面,希望能够给人以启发,使日后所建设工程拥有更为理想的抗震能力。

  • 关键词:
  • 公路水路运输
  • 减隔震
  • 动力设计
  • 设计参数
  • 设计方法
  • 铁路桥梁
  • 加入收藏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当下,铁路桥梁逐渐成为建设主体,并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影响。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原有设计方案不再具备普适性,这就要求有关人员以桥梁技术为切入点,结合减隔震设计所面临不足,拟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对其寿命进行延长,使铁路桥梁被赋予效能得到应有发挥,本文所研究课题的社会价值不言而喻。


1、实际案例分析


近几年,地震灾害频繁,铁路桥梁所受影响较为突出,无论是经济损失,还是群众伤亡,均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式。本文以汶川地震给某铁路桥梁所带来影响为依据,对减隔震设计加以分析,供相关人员参考。

某铁路桥梁位于汶川某地,7.2级地震产生地震波的峰值加速度极大,所形成破坏力及冲击力有目共睹。灾后,当地铁路局对出现开裂、支座破损等问题的铁路桥梁进行了统计,数量高达300余座,即便对部分桥梁进行了处理,铁路运行质效所受到影响仍十分直观[1]。有关人员以减隔震结构为核心,对某工程进行深入分析,所得出结论如下:铁路桥梁遭到破坏的部分,均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这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结构未对防水及抗震系统加以设置,受地震所产生荷载的影响,少数承重构件被压溃,结构崩塌的情况难以避免。另外,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还包括:桥梁结构普遍不具备良好延性,地震灾害的出现,使坍塌几率大幅增加;有关人员对现场数据的了解及掌握有限,拟定设计方案时,未对抗震能力引起重视,致使坍塌问题出现。

现有研究及所得结论表明,汶川地震所产生荷载,致使少数铁路桥梁出现严重损坏,而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设计人员未对减隔震引起重视,并且未对多方因素加以考虑,便对设计参数加以应用。基于此,在对相关工作进行落实时,设计铁路桥梁的人员,应将更多精力与时间花费在减隔震设计方面,确保自身可及时处理所发现问题,综合运用现有技术,对减隔震设计所处水平进行提高,工程结构自然可得到优化。


2、减隔震设计情况


虽然铁路桥梁对土地利用率的提升有积极影响,但较大荷载的存在,无形中增加了可能使铁路桥梁受到影响的外界因素的数量,以不均匀沉降为代表的诸多问题随之出现,要想使铁路桥梁拥有更为理想的寿命,避免外界因素所带来影响的扩大,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对减隔震设计加以分析,明确施工侧重点,确保有关人员可实时跟进工程建设情况,通过对其安全动态进行监测的方式,使人民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在实际施工时,下列问题的出现频率较高:

1)基本设计所适用计算方法以弹性理论为主,将优化桥梁强度视为设计目标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如若出现地震灾害,利用上述方法所设计工程,极易被冲击力所影响,面临严重破损的威胁。

2)未对支座动力引起重视,所选用减隔震方法有较为明显的不足存在,且未对不同部位对应减震能力加以分析,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便是参数科学性与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

3)未将车辆安全纳入考虑范畴,忽略了地震所产生冲击力,致使结构出现明显位移的情况。上文所提及内容,均与减隔震设计能否取得理想成效存在密切联系,有关人员应尤为注意。


3、设计参数与方法


3.1设计参数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对参数进行获取的传统方法,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智能化及自动化成为主要趋势。对减隔震而言,设计参数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设计参数代表着基本数据,对其加以应用,既可使减隔震设计拥有更为理想的质效,还能够为后续工作的贯彻落实做铺垫,铁路桥梁所表现出抗震能力,自然较过去更为突出。

在前期准备阶段,有关人员应对选取及分析模拟参数引起重视,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核查所选定参数是否合理,通过对信息进行反复提取的方式,达到增强精准度的效果,参数被赋予效能,通常可因此而得到应有发挥。研究表明,参数分析主体,通常为动力参数、支座参数与结构参数,上述参数均由减隔震设计加以反映并得到利用。某铁路进行减隔震设计所应用计算模型如下:

其中,Kx为计算变量,即设计参数,有关人员可经由ANSYS或类似软件,对设计进行优化。事实证明,利用混合函数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并经由多次循环与迭代设计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现有不足可得到有效弥补,对后续分析工作的开展有积极影响。

为例,对管理工作进行落实时,有关人员应将重心放在约束设计、变量分析等方面,其中,q为惩罚因子,对函数是否受约束起决定作用;M0为函数初始数值,强调以现有计算方法为依托,对潜在问题加以解决,通过全方位开展管理工作的方式,为其形式的创新指明方向[2]。除此之外,要想使参数得到优化,以下内容也应引起重视:将屈服刚度、屈服强度纳入管理范畴,结合强度在屈服前后所表现出特征,确定可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的优化措施。

3.2设计方法

由汶川地震给桥梁所带来震害可知,在减隔震设计领域,我国仍有较为明显的不足存在,铁路桥梁受地震影响十分直观,对减隔震设计所适用方法进行探究,其意义有目共睹。

3.2.1能量设计

现已投入运行的铁路桥梁,均有基本能量存在,抗震能力自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说,建材对铁路桥梁结构所表现出强度的影响,通常较为直观,因此,在对设计工作加以落实时,有关人员应以减隔震需要达到的强度为依据,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不断调整并优化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使铁路桥梁拥有理想的抗震水平。

3.2.2动力设计

以铁路桥梁为主体所开展减隔震设计及相关工作,均要借助结构动力所适用设计方法,即: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对地震给结构所带来破坏进行模拟,再通过细算的方式,对位移速度加以明确,得出最终结论[3]。在落实上述工作时,有关人员应明确不同因素给桥梁结构所带来影响,借助动力模型完成深入分析,为管理机制的拟定做铺垫,随后,以模拟结果为参考,对参数进行编制与调整,确保所制定方案拥有理想效果。除此之外,有关人员还应对车辆模型进行制作与分析,用来佐证设计工作和现行规定的契合度,避免一旦有地震灾害出现,在铁路桥梁行驶的车辆,面临不必要的安全威胁。

3.2.3延性设计

调查结果表明,世界各国均有地震灾害导致铁路桥梁被损毁的情况出现,行人与车辆安全性,通常难以得到保障,导致地震所造成影响难以得到控制的原因,主要是工程延性不足[4]。由此可见,从事设计工作的人员,对铁路桥梁进行设计时,通常要花费更多时间,用来对延性设计加以完善,以弹性理论所涉及信息为依据,以延性特点为参考,通过持续强化延性效果的方式,使抗震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除此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关人员还可对模拟实验进行引入,旨在增强弹性分析所得结论的精确度,以基本构件为对象,通过延性计算的方式,将地震破坏力维持在可控范围,系统结构自然会表现出更符合预期的防震能力与效果。

3.2.4强度设计

增加桥梁强度是减隔震设计的主要方法,有关人员应对地震所带来冲击力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可使结构得到优化的策略,结合固有强度,对设计标准加以明确,以强度临界值为切入点,完成减隔震设计及相关工作[5]。事实证明,这样做通常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5注意事项

地震所产生荷载主要作用于工程结构,不仅会导致铁路桥梁破损,还会给人员安全带来威胁,对减隔震性能有增强效果的方法,均以人员安全为核心,强调对地震灾害所带来影响加以控制,并将伤亡损失降到最低。要想使减隔震设计呈现出理想效果,有关人员应对以下内容引起重视:首先,对基本设计所适用计算方法加以明确,以弹性理论为依托,通过全面分析防震结构的方式,为桥梁强度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即便有大型地震发生,所产生冲击力仍然不会给铁路桥梁带来无法弥补的影响;其次,将支座动力纳入重点分析范畴,对常见设计问题及所遵循原则加以明确,有针对性的弥补现存不足;最后,以不同部分所承担冲击力的比重为依据,完成参数分析工作,确保参数选择所面临问题,均可得到有效解决[6]。


4、结语


通过分析上文所叙述内容可以看出,在落实设计减隔震的工作时,有关人员应以科学理念为依据,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通过优化参数的方式,确保减隔震设计达到理想水平。对参数优化设计及相关工作而言,要想取得预期成效,主要是对支座参数加以明确,以动力参数为参考,对不同环节进行协调,事实证明,这样做对参数普适性与可行性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正楠,陈兴冲,张永亮,等.考虑行波效应的无砟轨道铁路桥梁纵桥向地震响应[J].振动与冲击,2020,39(4):142-149.

[2]白全安.新型减隔震装置在高速铁路桥梁中的应用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9,36(10):66-71.

[3]帕提曼·买买提明,纳曼·麦麦提,努尔斯曼古丽·尧力瓦斯,等.对铁路桥梁减隔震设计方法及设计参数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2):111,113.

[4]杨华平,钱永久,樊启武,等.近断层区域减隔震铁路桥梁地震动强度指标选取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7,37(6):31-42.

[5]郑晓龙,金怡新,吕娜.E型钢阻尼支座的设计与减震性能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5(2):13-15.

[6]李一鸣,虞庐松,南鹏.高烈度地震区曲线连续梁桥的减隔震方案研究[J].铁道建筑,2017(9):55-58.


姚瑞平.铁路桥梁减隔震设计方法及设计参数分析[J].山西建筑,2020,46(18):157-15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黑龙江交通科技

期刊名称:黑龙江交通科技

期刊人气:90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交通科技情报总站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交通

国际刊号:1008-3383

国内刊号:23-1207/U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