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分析战场地理环境要素及其对军事行动的影响

  2020-07-06    173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地理环境是影响战争活动的重要因素,认识和研究淮海战役的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查阅资料,确定淮海战役战场范围,以SRTM-DEM数字高程模型为主要数据源,基于GIS平台,利用地图可视化表达的方法,对战场地理环境要素及其对军事行动产生的影响以及淮海战役关键节点的地理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河网密布的水环境以及平原山地丘陵等地貌对淮海战役的决策实施、战争进程甚至结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 关键词:
  • GIS
  • 军事地理
  • 地图可视化
  • 地理环境
  • 影响因素
  • 淮海战役
  • 加入收藏

淮海战役包含大量的时间、地点、人物、属性(军队类型、兵力和武器等)以及发展过程等信息[1],文字描述不够直观,获得的信息量有限,难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具备历史地理数据的管理、制图与分析等功能[2],因此把GIS引入淮海战役的研究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以淮海战役发生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GIS从地理空间角度组织战役材料,对淮海战役展开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淮海战役的地理、历史背景;同时,可视化表达了淮海战役的历史过程;然后,从地貌、水系方面分析了淮海战役的地理环境,总结了各要素对军事活动的影响,对关键节点的战役过程进行了可视化表达,并对其地理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1、研究区概况


淮海战场跨越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4省,地理坐标范围为113.5°E-119.5°E,32.5°N-35.5°N,东西跨度约547.5 km,南北跨度约336.5 km,总面积约为167 034.9 km2。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确定淮海战役的战场范围,即以徐州为中心,东抵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并以此作为主要研究区,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区高程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使用的数据包括地形数据和高程数据等。境界、居民点、水系和交通等地理底图数据来自于中国测绘网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400万数据;高程数据是由地理空间数据云下载的SRT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雷达影像数据,空间分辨率为90m。现有的数据不够全面、准确,因此,需要对淮海战役时期的地理要素进行整理、提取和考证,重点关注当时的主要道路、村庄、河流湖泊、山丘等地理要素的位置,对存在信息缺失的数据进行补充完善。

2.2 研究方法

2.2.1 基于ArcGIS的军标符号设计

地图是用特定的符号和图形表达地理事物的一种有效工具[3],地图符号又是地图的语言,是地图的主要表达形式[4]。军事态势图是用特定的军标符号表示的反映战争历史事件的地图,ArcGIS自带的符号库缺乏所需要的军标符号。因此,本文采用ArcGIS中的Style Manager模块与FontCreator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一些军事要素符号进行设计。

2.2.2 地图可视化

基于ArcGIS平台,制作军事态势图对淮海战役进行可视化表达。军事态势图由底图信息和态势信息组成,底图信息包括战场地形、地貌、水文等作战环境信息,态势图层主要是用标绘的各种图形符号来表现战场军事实体。


3、研究区地理环境分析


3.1 地貌影响分析

地貌通常对运动、观测和武器装备的使用效率等有重要影响[5]。研究区内地貌总体格局为低山、丘陵和平原三种地貌形态,如图1所示。北部山东枣庄、临沂境内为研究区内海拔最高的地方,约为200~500 m。山地在战争中具有障碍、隐蔽和依托作用[6]。山区交通条件差,通行能力有限,不利于机械化部队机动、协同作战,同时,高山影响通视,不利于对目标的侦查[7];山地地表起伏大加之山地植被的遮蔽,利于作战部队隐蔽行动、设置埋伏;山地纵深深远的地形优势适合构筑防御阵地。山地对防守一方表现为助力作用,增强作战力量,而对于进攻一方则起到阻力作用[8]。地势起伏的山地对拥有大规模重装备武装力量的国民党军队来说是不利的,但却是徒步行军的解放军的理想战场。

中部徐州、萧县以及淮北等地有少量的低山丘陵。丘陵地面起伏不大,具备一定的隐蔽条件;通视能力较好,射界开阔;通行能力较好,对军队的机动和武器装备的使用限制较小,对于进攻或者防御都比较有利,是用兵作战的好战场。

平原是研究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海拔在50 m以下,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战场容量较大,有利于机械化部队展开和机动[9],是机械化兵团作战的理想战场。但是,平原中的水网会加大机械化部队作战的难度。平原地带视野开阔,利于观察射击,但不利于隐蔽和防御[10],极易暴露军事行动。因此,在平原地区作战,应充分利用地形修筑工事,实施坑道作业进行防护作战。

3.2 水系影响分析

江河湖泊在军事行动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航运和障碍作用。江河湖泊的分布、长宽、水深、流速和水位的季节变化等水文特征[11]会对军事活动产生影响。河流是天然航道,在战争中与铁路和公路的易破坏性相比属于稳定因素,在军事运输中具有重要意义。运河等河流可以满足交通和运输的需要,但是,横贯在前进方向上的河流就变成了天然障碍。宽大的江河使部队机动受阻,对于防御一方是一种天然屏障,可以依河部署阻击;对于进攻一方则是天然阻碍,难以徒涉穿过。

研究区内水网密布,河流众多,主要有京杭运河、废黄河和淮河水系,如图2所示。京杭运河贯穿东部淮海战场,流经山东济宁、江苏徐州、宿迁、淮阴等地,其中徐州段长207 km,平均流速小于1 m/s,水深2~5 m[12],宽80~110 km[13],不利于地面部队作战。淮河水系呈羽状,北岸支流众多,受1938年花园口决堤事件影响,形成了大片的“黄泛区”,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道路,直接影响机械化部队的作战机动性[14],贻误战机甚至对战争全局产生影响。因此,在江河地区作战,应充分考虑水系的影响,能否克服河流障碍甚至利用河流障碍作战,对战争进程结局有很大的影响。

图2  研究区水系


4、战役关键节点地理环境影响分析


地理环境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之一,淮海战役也不例外。7兵团西撤被围碾庄以及12兵团东援被围双堆集的过程中,地理因素对敌我双方作战决策和实施的影响都十分明显。而国民党从徐州撤退被围陈官庄的过程中,表面上与地理环境没有太大关系,实际上与西撤部署有关,而这个部署的形成有着十分突出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图3可以看到,7兵团从新安镇到徐州之间的地理环境以平原为主,平坦开阔,这样的地理条件对机械化兵团运动作战十分有利。但是,撤退途中经过京杭运河,运河水既深又宽,没有船只很难徒涉,唯一的通道即为运河上的铁桥,加之逃离的民众众多,严重影响兵团的撤退速度。

图3  撤退经过

从图4可以看到,12兵团从确山和驻马店东进,这一带地区没有铁路和公路,虽是平原,但河流众多,沿途要渡过南汝河、沙河、颍河、西淝河、涡河、北淝河和浍河等河流,很难使其发挥机械化兵团作战的优势,同时,河水泛滥,道路受损严重,严重阻碍了行军速度。而解放军方面,沿途破路,充分发挥作战机动性,徒步走在了机械化部队的前面,探测水深,依河阻击,延缓了敌军前进的速度,为之后解放军实施包围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4  东援经过

从图5来看,淮海战场地处黄淮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这一带的河流流向也是由西北至东南,且越往东南水系越发达。东线沿途河流湖泊众多,其中泗阳境内有京杭运河、废黄河等大小河流30多条,水域面积约占30%;五河境内湖泊河流面积也占了很大比重。如前所述,河网密布的水环境非常不利于大兵团运动,加之东线有解放军的大量兵力,容易遭遇阻击。而西线地形开阔、交通条件好,有利于部队尽快撤退。可见,地理环境对战役决策乃至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图5  撤离徐州经过


5、结语


本文基于ArcGIS平台,运用GIS制图表达和历史军事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淮海战役的军事地理环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淮海战役关键节点的地理环境影响因素。徐淮地区的地貌和水文是影响淮海战役的主要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对战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战部署和行军速度两方面。利用GIS手段对淮海战役的地理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有助于直观且深入地研究淮海战役。笔者后续将进一步收集淮海战役时期的数据,结合定量分析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袁庭栋.大决战:淮海战役[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3.

[2]娄海凤.基于Web GIS的中国历史教育地图系统设计与开发[D].开封:河南大学,2011.

[3]陈军.ArcGIS环境下地图符号库的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5):97-99.

[4]刘艳.GIS支持下的地图符号库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5.

[5]路易·C·佩尔蒂尔.军事地理学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

[6]王洪威.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的军事地理环境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

[7]董春林,苏永宪,魏海平.从地理态势分析科索沃战争中的地理环境[J].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9(4):301-303.

[8]郭树桂.军事地理学的“三原素”基础与“军一地”关系理论[J].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2(2):56-63.

[9]李泽州.河套平原地区地理环境研究[J].城市地理,2015(18):70-72.

[10]穆渭生.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

[11]冯配岳,沈伟烈.关于军事地理学几个问题的探讨[J].地理科学,1984(2):183-187.

[12]冯启言,马长文,何康林,等.京杭运河徐州段水污染趋势预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6):44-47.

[13]胡永定.京杭运河(徐州段)中氨氮的迁移降解特性[J].中国环境监测,1993(2):22-23.

[14]方万鹏.论黄淮平原水环境对淮海战役的影响[J].军事历史研究,2011(2):57-60.


张蕊.基于GIS的淮海战役地理环境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04):74-7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期刊名称: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期刊人气:105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主办单位: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和条令研究部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1672-8211

国内刊号:11-4662/E

邮发代号:无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